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继续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但长期以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解决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要转变阅读教学观念,注重培养阅读能力;强化英语阅读教学中语言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注重课外阅读指导。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教师;学生
一、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
阅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继续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而且阅读能力的提高能为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学生从英语阅读中认识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为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打下坚实的基础。综观历年的考试题型,阅读理解都是重头戏,在各级各类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值。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策略和语篇分析能力训练不足。虽然新目标和JEFC教材都具有信息量大、时代性强、内容新颖以及符合中学生阅读心理和兴趣等优点,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仍把阅读教材分解成孤立的语言知识点进行教学,在这种阅读教学中,阅读的目的似乎仅仅是借助所读课文的语言材料来学习语音、语法、词汇。结果是教师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文章中的词、句和其他语言点的分析讲解上,然后配以少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部分的语言和语法知识,致使阅读教学的重心严重失衡,阅读教学变成了教师重点讲授语言点、句法结构,而学生机械记忆老师讲授的内容。
2.阅读活动狭窄。阅读教学始终围绕着课文内容转,教材以外不敢逾越半步,把课文用死了,教死了。这些课的教学程序基本上是“教单词—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或判断正误—复述”,“教教材”成了这些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缩。
3.“标准答案”一统天下。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也在积极的回答老师的提问,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细想一下,不难发现在这种热闹的一问一答中,教师关注的是对教材的理解,而非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诸多方面。因为这些问题的答案大部分是围绕教材,可以直接从教材中找出标准答案的问题,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意见和看法的机会,而教师也并没有真正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与理解,往往是通过自己预先设计好的一连串追问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并以此锁定学生的思考。对于学生而言,这其实仍是一种以教材为中心的填鸭式的机械被动的学习。
4.阅读训练缺乏整体规划。传统的阅读教学局限于以应试为目的,多采用应试的强化训练模式。受其影响,一提到提高阅读能力,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和学生就会误以为做大量的阅读理解题是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的办法。所以导致试题拿来就做,缺乏整体规划,有很大的随机性和盲目性。这种以训练和讲解材料后的题目为中心的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因素,使整个阅读教学淹没于题海之中,致使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
三、解决英语阅读教学问题的对策
1.转变阅读教学观念,注重培养阅读能力。阅读教学不是纯粹地利用阅读材料来传授新知识,不是一个单词或一句话的解释,不是以掌握阅读材料中出现的新语言知识为最终目的。阅读是一种技能、一种手段,学生通过阅读来了解世界。初中生的外语阅读在他们一生的外语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我们只是把阅读材料简单地的拆开、分解和解析,那么,学生便会把阅读看成是对印刷符号的解码,将词汇结构作为理解的唯一前提,无论读什么文章,均采取同一种模式——细嚼慢咽、字斟句酌,自上而下、从词到句,甚至导致学生对某些语言形式毫无必要的“钻牛角尖”。因此,教师应该有计划地进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准确识别、捕获和运用有效信息,解决阅读理解中的各类问题的能力。
2.强化英语阅读教学中语言的训练。记得英语周报上有这样一则事例:中国的一位留学生在美国参加一个朋友的舞会时,他与一位女性跳舞时,女士说了一句:Are you pulling my legs?(你在开玩笑吗)。这位男性非常惊奇,并说,没有呀,我没有拉你的腿。这说明英语语言素材积累的不够,造成了尴尬的局面,影响了交际。那么怎样解决英语语言素材积累的不够呢?这就需要中学生从阅读中进行积累,也要求英语教师进行强化英语阅读教学中语言的训练,语言积累多了交际能力也就提高了。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在学生英语阅读知识取得点滴成绩时予以表扬,让他们觉得自己能行。有了自信心,他们对难题就有了挑战性,就会积极主动进行阅读学习。其次,为学生提供一些较好的学习英语阅读的自学方法,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尝试自学,选择适合学生自己特点的自学方法去学习阅读知识,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自学能力也有了相应的进步。
4.注重课外阅读指导。课外阅读应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与延伸。就英语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而言,学生必须将阅读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阅读教学如果仅仅停留在课内,学生的阅读实践则太有限。课外读得越多,词汇复现率越高,对单词和词组就越熟悉,阅读的速度就越快,理解能力就越强,进而形成课内外阅读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教师;学生
一、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
阅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继续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而且阅读能力的提高能为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学生从英语阅读中认识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为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打下坚实的基础。综观历年的考试题型,阅读理解都是重头戏,在各级各类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值。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策略和语篇分析能力训练不足。虽然新目标和JEFC教材都具有信息量大、时代性强、内容新颖以及符合中学生阅读心理和兴趣等优点,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仍把阅读教材分解成孤立的语言知识点进行教学,在这种阅读教学中,阅读的目的似乎仅仅是借助所读课文的语言材料来学习语音、语法、词汇。结果是教师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文章中的词、句和其他语言点的分析讲解上,然后配以少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部分的语言和语法知识,致使阅读教学的重心严重失衡,阅读教学变成了教师重点讲授语言点、句法结构,而学生机械记忆老师讲授的内容。
2.阅读活动狭窄。阅读教学始终围绕着课文内容转,教材以外不敢逾越半步,把课文用死了,教死了。这些课的教学程序基本上是“教单词—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或判断正误—复述”,“教教材”成了这些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缩。
3.“标准答案”一统天下。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也在积极的回答老师的提问,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细想一下,不难发现在这种热闹的一问一答中,教师关注的是对教材的理解,而非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诸多方面。因为这些问题的答案大部分是围绕教材,可以直接从教材中找出标准答案的问题,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意见和看法的机会,而教师也并没有真正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与理解,往往是通过自己预先设计好的一连串追问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并以此锁定学生的思考。对于学生而言,这其实仍是一种以教材为中心的填鸭式的机械被动的学习。
4.阅读训练缺乏整体规划。传统的阅读教学局限于以应试为目的,多采用应试的强化训练模式。受其影响,一提到提高阅读能力,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和学生就会误以为做大量的阅读理解题是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的办法。所以导致试题拿来就做,缺乏整体规划,有很大的随机性和盲目性。这种以训练和讲解材料后的题目为中心的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因素,使整个阅读教学淹没于题海之中,致使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
三、解决英语阅读教学问题的对策
1.转变阅读教学观念,注重培养阅读能力。阅读教学不是纯粹地利用阅读材料来传授新知识,不是一个单词或一句话的解释,不是以掌握阅读材料中出现的新语言知识为最终目的。阅读是一种技能、一种手段,学生通过阅读来了解世界。初中生的外语阅读在他们一生的外语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我们只是把阅读材料简单地的拆开、分解和解析,那么,学生便会把阅读看成是对印刷符号的解码,将词汇结构作为理解的唯一前提,无论读什么文章,均采取同一种模式——细嚼慢咽、字斟句酌,自上而下、从词到句,甚至导致学生对某些语言形式毫无必要的“钻牛角尖”。因此,教师应该有计划地进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准确识别、捕获和运用有效信息,解决阅读理解中的各类问题的能力。
2.强化英语阅读教学中语言的训练。记得英语周报上有这样一则事例:中国的一位留学生在美国参加一个朋友的舞会时,他与一位女性跳舞时,女士说了一句:Are you pulling my legs?(你在开玩笑吗)。这位男性非常惊奇,并说,没有呀,我没有拉你的腿。这说明英语语言素材积累的不够,造成了尴尬的局面,影响了交际。那么怎样解决英语语言素材积累的不够呢?这就需要中学生从阅读中进行积累,也要求英语教师进行强化英语阅读教学中语言的训练,语言积累多了交际能力也就提高了。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在学生英语阅读知识取得点滴成绩时予以表扬,让他们觉得自己能行。有了自信心,他们对难题就有了挑战性,就会积极主动进行阅读学习。其次,为学生提供一些较好的学习英语阅读的自学方法,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尝试自学,选择适合学生自己特点的自学方法去学习阅读知识,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自学能力也有了相应的进步。
4.注重课外阅读指导。课外阅读应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与延伸。就英语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而言,学生必须将阅读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阅读教学如果仅仅停留在课内,学生的阅读实践则太有限。课外读得越多,词汇复现率越高,对单词和词组就越熟悉,阅读的速度就越快,理解能力就越强,进而形成课内外阅读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