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第一届世博会举办地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_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伦敦是世界上最早兴起的国际大都市之一,它是欧洲最大都市,人口有1200万,并且它的影响力不仅在全欧洲,更在全球。至今它仍与美国纽约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中心,是世界银行业的首都,同时它也是时尚之都、创意之都。伦敦也是游客访问最多的城市之一,每年的观光客达到3000万人左右。
  早期的世博会主要在英、法、美等国家举办,也是展示它们的工业和科技新成就。1851年,完成了工业革命的大不列颠帝国已经是世界上一流的强国,因为强大而带来的巨大召唤力使英国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展出品中包括了一块24吨重的煤块,一颗来自印度的大金刚钻,还有一头标本大象,而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则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第一届世博会成功举办后,英国在国际上的声誉大大提升,掀起了一场持久不衰的博览会热潮,各个国家纷纷效仿,争做主办国,世博会由此成为一个推动世界工业经济和贸易发展、促进世界各国间了解和进步的文明大舞台。
  1862年,伦敦第二次办世博会,当时有两件展品对人类物质生产具有划时代意义:现代电脑之祖巴贝奇的解析机和奠定现代工业基础的贝西默高效炼钢法。1908年伦敦世博会是英国最后一次举办世博会,且与奥运盛会同时举办,在此之后,世界的中心不可抑制地往北美大陆倾斜,美國成为举办世博会最多的国家。
  当英国成为工业强国的时候,伦敦虽然不是工业城市,却是帝国创意和技术勃发的代表。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就在伦敦建成。从1800年到1831年间,伦敦人口从不足100万上升到175万,交通成了最大难题,为此,政府产生了一个“伦敦中央火车站”的设想。1863年,伦敦地铁正式建成开放,伦敦在20世纪初就已经完成了将近10条地铁线的建设,在地上地下织成一个公共交通网。但也正因为此,今日来看,伦敦的地铁显得比较陈旧,就像一个个管道,所以,英国人爱称地铁为“theTube”,而不是“Underground”,要知道55%的伦敦地铁在地上运行。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建造一座伦敦零碳馆,零碳馆所需的电力和热能,是由餐厅里剩下的剩饭、剩菜和废弃餐具转换而成的。它是根据世界上第一个零二氧化碳排放的社区贝丁顿(BedZED)零能耗社区原型来建造的。这个零能耗社区诞生于2002年,它的建成为可持续建筑创造了新的标准。整个小区只使用可再生资源产生的能源,就能满足居民生活所需,不需要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以有效减少能源、水和汽车的使用率。用屋檐上流下来的雨水冲洗马桶、浇灌花草,水龙头里流出的是用太阳能加热的水,烧饭用的沼气是食物残渣在地下发酵产生的,居住者自己身体散发的热量也能精准地收集并充分利用……
  传统的都市如今更注重创意,伦敦已取得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这一次它们更想展示城市创意的一面,而不是暮气沉沉的老牌帝国形象。目前,伦敦正一边在金融危机中恢复人气,一边在寻找新鲜的灵感和想象力。
其他文献
唐贞元三年(787年)的一天,东都洛阳的官员、豪绅富商们都早早地赶到嵩山的丰乐寺,不为别的,就为祭奠一个人。这个人虽不是什么达官贵人,但却是一个达官贵人的母亲。这个达官贵人叫作陆贽。  陆贽何许人也?苏轼称赞他“才本王佐,学为帝师”。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陆氏本为江南望族,只可惜陆贽出生时,家道已经衰落。然而,陆贽很有才,大历六年(771年),年仅18岁即高中进士,先后担任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
南北朝时期,宋明帝刘彧去世后,刘昱继位。刘昱凶狠残暴,荒淫无度,把朝政搞得一塌糊涂。刘昱尤其嫉恨大将军萧道成,害怕其功高盖主。  那年盛暑的一天中午,刘昱带人闯入蕭道成的家中。萧道成很胖,因为天热,正袒露肚皮,仰卧在帐中睡觉。萧道成听到脚步声,睁眼一看,原来是皇帝驾到,赶紧下床准备跪拜。  刘昱看到萧道成又圆又大的肚皮,突然大声喊道:“慢着!站好!”萧道成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挺着大肚子呆立在一
日本一家铁路公司最近发表致歉声明,原因是一趟列车比原定发车时间提前20秒驶出站台。  这趟列车是从东京秋叶原开往筑波,全程45分钟。原本应该在当地时间9点44分40秒发车,却在9点44分20秒就开车了。日本筑波快线管理层发表声明,“为因此造成的不便诚恳道歉”,声明还称“之所以出现这种错误,是因为工作人员没有认真核对发车时间”。这份致歉声明让很多国家的网友都对日本列车一丝不苟的管理感到佩服。  日本
有位同事,是家中独子。从小被娇生惯养,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在办公室,从来不给同事帮忙,反倒常吆三喝四,让同事们为他服务。进公司一年,他从不去饮水机旁倒水,自己杯里的水喝完,非要等别人续水时,递上水杯让人给他倒点儿。  一次聚餐,他抢着点菜,点的大多是他自己爱吃的,全然不顾其他人感受。他喜欢吃生蒜、麻辣,结果桌上十几盘菜里全有蒜和辣椒。我们几个男同事还能勉强接受,可有位女同事胃肠不好,不敢吃辣的,她拿
或许离开职场了,当我重新回忆职场生涯过程时,会有一个比较客观和清晰的面貌。  我一直在想成功有沒有方程式,但基本上这是徒劳无功的,就像有人说的:“成功无法复制,但失败可以避免。”别人成功的路由我们再重新走一遍,最后绝对不会是相同的结果。因为还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无法控制。所以我常在想我到底做对了哪些事情,可以让我走到今天令自己满意的阶段,或许总结一些观点对年轻人会有帮助。  一、勤快  新人刚
我的父亲是个普通农民,又是个受人尊敬的木匠。他一辈子与大山为伴,与土地和木料打交道,几乎没有走出过大山,是地地道道的山里人。  他走完81岁的人生旅程、告别这个世界时,十里八村的乡亲闻讯赶来,要送这个为他们打过房梁、做过嫁妆、钉过门窗的老木匠最后一程——这是山里人对一个人表达尊敬最深沉的方式。  父亲一生坎坷,像一把厚重的大锯,用生命开辟生活,不断将齿磨平,将身磨细,直到在劳作中訇然折断。父亲养育
18岁那年,我上高三。镜子中的我,棱角分明,脸上鼓着几颗青春痘,下巴上有隱约的胡须,透着青春逼人的气息。18岁的芳华,再平凡的脸上也有青春的神韵和飞扬的神采。  高三下半年,我的成绩连续两次实现了大飞跃,成为老师的重点培养目标。那次,老师又把我叫到办公室,对我说,只要保持成绩,我考上大学应该算十拿九稳了。走出办公室,我突然觉得自己像长出了翅膀一样,很想飞起来。那种感觉特别畅快,激扬岁月,志得意满,
拐过最后一道弯,隔着两条小土坡,远远地,便看见站在家门口的母亲,怕是已等在那里很久了。已是薄暮时分,夕阳正好,余晖斜映在她的身上,金黄金黄的,望过去,温暖极了。  坡下的人家,已升起袅袅炊烟,在空中悠悠地飘着,闲闲,散散。门前的老黄狗早已站了起来,踱着小步子,晃着脑袋,尾巴摇来摇去,舌头伸出来,又缩回去,眼睛眨巴眨巴望着。隔壁家的老阿婆从门内探出半个身子,手中端着碗,一边忙乎着,还不忘打声招呼:姑
端午节过后一直没有回过老家看望父母,眼看着又一个节日要到了,决定赶紧趁周末回家。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个乡下,一个城里;一头牵挂,一头向往。20多年来的城乡二元定式里,我像一只风筝,虽飘浮于空中,却根系于地面,既领略着天空的自由广阔,又留恋着大地的敦厚可亲。所以,回老家,注定是生命中的重要一环。回家,对我来说意味着休闲、放松和享受,对父母而言,则是盼望时的焦急、团聚时的喜悦、迎候中的忙碌,
在台湾,有一个60 多岁的母亲,每天都给女儿打手机,她听到的总是语音信箱的留言:“对不起,我现在很忙,有事请留言哦!”那甜美活泼的声音,让母亲禁不住笑容满面。明知女儿没接手机,她仍会慈爱地回答:“好,你去忙,妈妈明天再给你打!”  而事实上,这个手机的主人已在一年前因车祸去世。这句熟悉而亲切的留言,是母亲找到女儿的唯一方式。它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随时开启一扇通向秘密花园的门。那里,盛开着有关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