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动画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就呈现迟缓的发展趋势,一方面难以推出高质量的动画电影,另一方面对于个别优秀的动画电影也难以推广至国外,针对此种现象,本文从中美动画电影的优劣分析入手,分析中国动画电影停滞不前的原因以及拓宽中国动画电影国际化道路的方法及途径。
关键词:中国;动画电影;美国;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2
前言:
中国动画即便近几年已出现部分高口碑的影片,但却依旧在国际影坛的影响力较弱,既难以满足本国影民需求,又难以在国际影坛上占据一席之地。
一、中国动画电影现状简述
(一)中国动画电影优势分析
中国动画在与其他国家比较中是有其自身优势的,这种优势,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形式若想在国际化舞台上具有一定的辨识度,本民族特色条件至关重要。以《大鱼海棠》为例,2016年6月,获第十六届上海电视节动画项目创投最具创意奖,2016年2月,获豆瓣电影最值得期待的华语电影第二名、最值得期待的华语电影奖等若干奖项。分析其原因,从影片的直观视觉来讲,就给了人一种与众不同的审美享受,影片中背景设置为客家围楼,所有人物的衣着打扮及生活习惯,无不充斥着中国少数民族气息;其次,影片以掌管海棠花的少女椿为报恩而努力复活人类男孩鲲的灵魂为主要内容,深刻体现了知恩图报、顽强拼搏等中华传统美德;最后,影片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中国古典著作《庄子·逍遥游》,显然,影片围绕着中国古典传统文学进行构思,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及思想内涵。
对于影片创作来说,最为重要的便是对于素材的选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涌现着很多神话题材的民间故事,例如《神笔马良》、《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等,因此中国动画电影大可以根据中国传统神话典故进行再创作,诸如1979年的动画电影《哪吒闹海》,以中国古代传说人物哪吒为主人公,讲述了哪吒与东海龙宫之间的恩怨情仇,表现了小哪吒不畏强势,嫉恶如仇,敢爱敢恨的高尚品质;再如1999年的动画电影《宝莲灯》,改编自中国民间神话故事沉香救母,讲述了沉香突破种种艰辛拜师学艺,最终用宝莲灯打败二郎神救出母亲三圣母的故事,展现了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以及中国传统孝道思想。
(二)中国动画电影劣势分析
虽然中国电影有种种优势条件可以利用,但是无法忽视的是中国动画电影在国际影坛中却依然不温不火,难以发挥其本可创造的价值,究其原因,可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来综合考量。
作为动画行业起步较晚的国家,我国在动画电影制作技术方面一直比较薄弱,企业在技术方面资金投入少,导致从事动画制作的技术人员,还在用传统的技术,不能及时更新技术。
以《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熊出没》系列电影为例,它们最早都是以动画片的形式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由于受到观众喜爱才逐渐推出系列电影,这其中就反映出了某些问题: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无创新不进步”更是每一个行业所保持生命力的重要手段,在这方面的不足,也是中国动画电影目前存在的缺陷。
以《大圣归来》为例,影片讲述了被解除封印的孙悟空与儿时的唐僧江流儿一起踏上冒险之旅,完成自我救赎的故事,观影初期全片充满着清新的童真童趣,但到了最后全片主题不断升华,最后到了一个邪不压正的大主题当中,而这种高大的主题距离少年儿童生活较远,因此全片唯一能引起孩子们兴趣的只有他们熟悉的《西游记》人物形象,而他们却难以将影片中宏大的正邪观念与自身生活相联系,而这对于外国观众来说,理解则会更为疏浅。
二、美国动画电影发展迅猛原因分析
美国除了在科幻动作片中投入大量资金发展技术外,对于动画行业,也从未有半点忽视,从20世纪90年代起,计算机生成图像和数码成像技术代表着美国动画三维时代的开启,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更是力求创新,运用技术革命创造了专属于本国独特风格的美国动画,例如创造美国动画奇迹的迪士尼创始人沃尔特·迪士尼在1928年创造了第一部有声动画《汽船威利号》,1932年又推出了第一部彩色卡通《花与树》,可见美国的动画发展在国际上一直居于领先地位,而随着动画技术的不断进步,1995年美国又推出世界上第一部完全使用电脑特技制作而成的三维动画片《玩具总动员》,标志着美国动画技术的又一迅猛发展,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美国一直在用提高大荧幕动画技术水平的方式实现人类的创新想象,并且对其他国家动画电影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美国动画电影的主题更为开放包容,易于引起观众共鸣。以《寻梦环游记》为例,影片虽然涉及到亡灵题材,但并未将死亡局限于沉重灰色的话题,而是以亡灵世界为依托,通过主人公穿越到亡灵世界的種种经历,表达的是亲人之间深刻的爱以及对于梦想的坚持与追求;并且影片在情节设置上导演也是也别出心裁,设置了多个反转,跌宕的剧情融合温暖的主题,创造出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优质影片。
影片作为一种娱乐方式,对影民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视觉上的冲击。以《飞屋环游记》为例,首先在选材设置上就很大胆创新,一个高龄老人,为了完成已故妻子的遗愿,利用氢气球带动整个房子,做成“飞屋”,想要飞往南美洲瀑布去定居生活,原本,老年人与创造力几乎是成反比例关系的词汇,但是在本片中,却被巧妙地融合到一起,令人耳目一新;其次,视觉冲击在这部影片当中,可以说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当氢气球带着房子缓慢上升的时候,无数个五彩斑斓的气球飘荡在天空中,下面连缀着一个小小的房子,在广阔无边的天空的映衬下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美感;再比如影片中出现的狗群,身上佩戴了一种高科技工具,可以把狗的情绪状态翻译成人类的语言,这种想象也是匠心独运,可见,本片以大胆新奇的创造和想象给人以足够的新鲜感。 三、以美国为借鉴,中国动画电影国际化策略分析
(一)改变动画电影制作者及观众对于动画电影的僵化认知
受固有认知影响,大多数国人还认为动画是只针对于未成年人儿童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所以常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第一,观影者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影响不愿意进入影院为动画电影买单;第二,动画制作者在制作动画时过于考虑儿童需求,使影片本身的内涵过于肤浅,艺术价值不高,两种情况互相影响,陷入一个死循环。对于此种现象,首先,动画电影,只是在表现形式上有所特殊,以卡通人物形象为主,偏向于儿童的喜好,而在内在含义表达上,卡通形象也可以表现出触动人心的真挚情感;其次,动画不是谁的专利,就像我们常说的“见仁见智”,如果一部动画电影的艺术水平达到了一個相当的层次,那么不同的人群自然可以从中得到不同的收获。
(二)动画制作要立足本民族文化,提高辨识度
一种文化若想在世界文化中凸显出自己的地位,必须要具有自身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之处,因此中国动画电影在国际化发展中最应该注意的,便是提高自己的辨识度。
首先,以《寻梦环游记》为例,在影片刚开始,有一段利用彩色剪影描绘故事的情节,这种连缀的彩纸的艺术形式像极了中国传统的剪纸工艺,而采用这样一种看似不起眼的小点缀作为影片的陪衬,其实可以为影片的整体视觉效果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中国动画电影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多从中国传统手工艺中找寻灵感,增加影片的“中国性”,并提高影片的审美价值。
其次,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各自具有着与众不同的文化积淀,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彩的中华大花园,因此在动画电影中注意不同民族文化的摄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样的艺术形式既有利于体现我国各民族的和谐统一,又有利于向国际发扬我国缤纷的多民族文化,提高自身辨识度,创造出独特的“中国风”动画电影。
最后,美国系列动画《功夫熊猫》,《花木兰》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收获了大批中国影迷,但我们是否注意到,熊猫和花木兰都是中国标识的代表,两部影片的主题都是源自中国文化,但是却在美国被大加发扬,以美国的标签被销往世界各地,这其中就反映出了我国对于自身文化细节的忽视问题,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如果连灵魂都可以随便让人,那么中国动画电影何谈发展?因此,切实保护本国动画题材,已迫在眉睫。
(三)“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相互配合
要想改变我国动画技术水平低的问题,在动画电影行业加强中美两国的合作互动至关重要,例如展开影片制作交流,邀请美国著名动画人来我国指导,我国技术人员赴美进行学习参观等一系列方式,这样既有利于中美关系的友好发展,又有利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碰撞。
应当学习美国动画电影大胆开放的创作方法,拓展想象空间,任何生活中的细节都可成为动画素材,打破固守的动画模式,注重吸收不同文化,为影片注入新鲜血液,迎合不同层次不同民族影民的需要,使中国动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
降低目前中国动画电影过于宏大的主题,从最基本的生活细微之处着手,不必刻意回避“爱情”“死亡”等看似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主题,反之可以以独特的视角和全新的诠释方式打造出不同凡响的经典之作,让观影者观看电影之后,脑海中仍有内容,内心中仍有触动。
结语:
动画电影作为一种清新脱俗的娱乐方式和艺术形式,无论在商业化价值还是艺术价值方面,都必定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中国动画电影如能即时改正自身的不足之处,则必定会成为动画电影行业的后起之秀,让世界人民为之瞩目。
参考文献:
[1]肖路,国产动画电影传统美学特征及其文化探源,2008年8月第一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2]孙立军,马华,美国迪士尼动画研究,2010年5月第一版,北京,京华出版社,2010年.
[3]塞巴斯蒂安·德尼斯,动画电影,2013年7月第一版,北京,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
[4]喻馨,中国本土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研究,现代装饰(理论),2014年.
[5]陈玲玲,浅析中国动画电影的出路,安徽文学(下月),2010年第五卷.
关键词:中国;动画电影;美国;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2
前言:
中国动画即便近几年已出现部分高口碑的影片,但却依旧在国际影坛的影响力较弱,既难以满足本国影民需求,又难以在国际影坛上占据一席之地。
一、中国动画电影现状简述
(一)中国动画电影优势分析
中国动画在与其他国家比较中是有其自身优势的,这种优势,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形式若想在国际化舞台上具有一定的辨识度,本民族特色条件至关重要。以《大鱼海棠》为例,2016年6月,获第十六届上海电视节动画项目创投最具创意奖,2016年2月,获豆瓣电影最值得期待的华语电影第二名、最值得期待的华语电影奖等若干奖项。分析其原因,从影片的直观视觉来讲,就给了人一种与众不同的审美享受,影片中背景设置为客家围楼,所有人物的衣着打扮及生活习惯,无不充斥着中国少数民族气息;其次,影片以掌管海棠花的少女椿为报恩而努力复活人类男孩鲲的灵魂为主要内容,深刻体现了知恩图报、顽强拼搏等中华传统美德;最后,影片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中国古典著作《庄子·逍遥游》,显然,影片围绕着中国古典传统文学进行构思,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及思想内涵。
对于影片创作来说,最为重要的便是对于素材的选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涌现着很多神话题材的民间故事,例如《神笔马良》、《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等,因此中国动画电影大可以根据中国传统神话典故进行再创作,诸如1979年的动画电影《哪吒闹海》,以中国古代传说人物哪吒为主人公,讲述了哪吒与东海龙宫之间的恩怨情仇,表现了小哪吒不畏强势,嫉恶如仇,敢爱敢恨的高尚品质;再如1999年的动画电影《宝莲灯》,改编自中国民间神话故事沉香救母,讲述了沉香突破种种艰辛拜师学艺,最终用宝莲灯打败二郎神救出母亲三圣母的故事,展现了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以及中国传统孝道思想。
(二)中国动画电影劣势分析
虽然中国电影有种种优势条件可以利用,但是无法忽视的是中国动画电影在国际影坛中却依然不温不火,难以发挥其本可创造的价值,究其原因,可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来综合考量。
作为动画行业起步较晚的国家,我国在动画电影制作技术方面一直比较薄弱,企业在技术方面资金投入少,导致从事动画制作的技术人员,还在用传统的技术,不能及时更新技术。
以《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熊出没》系列电影为例,它们最早都是以动画片的形式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由于受到观众喜爱才逐渐推出系列电影,这其中就反映出了某些问题: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无创新不进步”更是每一个行业所保持生命力的重要手段,在这方面的不足,也是中国动画电影目前存在的缺陷。
以《大圣归来》为例,影片讲述了被解除封印的孙悟空与儿时的唐僧江流儿一起踏上冒险之旅,完成自我救赎的故事,观影初期全片充满着清新的童真童趣,但到了最后全片主题不断升华,最后到了一个邪不压正的大主题当中,而这种高大的主题距离少年儿童生活较远,因此全片唯一能引起孩子们兴趣的只有他们熟悉的《西游记》人物形象,而他们却难以将影片中宏大的正邪观念与自身生活相联系,而这对于外国观众来说,理解则会更为疏浅。
二、美国动画电影发展迅猛原因分析
美国除了在科幻动作片中投入大量资金发展技术外,对于动画行业,也从未有半点忽视,从20世纪90年代起,计算机生成图像和数码成像技术代表着美国动画三维时代的开启,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更是力求创新,运用技术革命创造了专属于本国独特风格的美国动画,例如创造美国动画奇迹的迪士尼创始人沃尔特·迪士尼在1928年创造了第一部有声动画《汽船威利号》,1932年又推出了第一部彩色卡通《花与树》,可见美国的动画发展在国际上一直居于领先地位,而随着动画技术的不断进步,1995年美国又推出世界上第一部完全使用电脑特技制作而成的三维动画片《玩具总动员》,标志着美国动画技术的又一迅猛发展,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美国一直在用提高大荧幕动画技术水平的方式实现人类的创新想象,并且对其他国家动画电影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美国动画电影的主题更为开放包容,易于引起观众共鸣。以《寻梦环游记》为例,影片虽然涉及到亡灵题材,但并未将死亡局限于沉重灰色的话题,而是以亡灵世界为依托,通过主人公穿越到亡灵世界的種种经历,表达的是亲人之间深刻的爱以及对于梦想的坚持与追求;并且影片在情节设置上导演也是也别出心裁,设置了多个反转,跌宕的剧情融合温暖的主题,创造出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优质影片。
影片作为一种娱乐方式,对影民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视觉上的冲击。以《飞屋环游记》为例,首先在选材设置上就很大胆创新,一个高龄老人,为了完成已故妻子的遗愿,利用氢气球带动整个房子,做成“飞屋”,想要飞往南美洲瀑布去定居生活,原本,老年人与创造力几乎是成反比例关系的词汇,但是在本片中,却被巧妙地融合到一起,令人耳目一新;其次,视觉冲击在这部影片当中,可以说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当氢气球带着房子缓慢上升的时候,无数个五彩斑斓的气球飘荡在天空中,下面连缀着一个小小的房子,在广阔无边的天空的映衬下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美感;再比如影片中出现的狗群,身上佩戴了一种高科技工具,可以把狗的情绪状态翻译成人类的语言,这种想象也是匠心独运,可见,本片以大胆新奇的创造和想象给人以足够的新鲜感。 三、以美国为借鉴,中国动画电影国际化策略分析
(一)改变动画电影制作者及观众对于动画电影的僵化认知
受固有认知影响,大多数国人还认为动画是只针对于未成年人儿童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所以常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第一,观影者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影响不愿意进入影院为动画电影买单;第二,动画制作者在制作动画时过于考虑儿童需求,使影片本身的内涵过于肤浅,艺术价值不高,两种情况互相影响,陷入一个死循环。对于此种现象,首先,动画电影,只是在表现形式上有所特殊,以卡通人物形象为主,偏向于儿童的喜好,而在内在含义表达上,卡通形象也可以表现出触动人心的真挚情感;其次,动画不是谁的专利,就像我们常说的“见仁见智”,如果一部动画电影的艺术水平达到了一個相当的层次,那么不同的人群自然可以从中得到不同的收获。
(二)动画制作要立足本民族文化,提高辨识度
一种文化若想在世界文化中凸显出自己的地位,必须要具有自身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之处,因此中国动画电影在国际化发展中最应该注意的,便是提高自己的辨识度。
首先,以《寻梦环游记》为例,在影片刚开始,有一段利用彩色剪影描绘故事的情节,这种连缀的彩纸的艺术形式像极了中国传统的剪纸工艺,而采用这样一种看似不起眼的小点缀作为影片的陪衬,其实可以为影片的整体视觉效果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中国动画电影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多从中国传统手工艺中找寻灵感,增加影片的“中国性”,并提高影片的审美价值。
其次,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各自具有着与众不同的文化积淀,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彩的中华大花园,因此在动画电影中注意不同民族文化的摄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样的艺术形式既有利于体现我国各民族的和谐统一,又有利于向国际发扬我国缤纷的多民族文化,提高自身辨识度,创造出独特的“中国风”动画电影。
最后,美国系列动画《功夫熊猫》,《花木兰》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收获了大批中国影迷,但我们是否注意到,熊猫和花木兰都是中国标识的代表,两部影片的主题都是源自中国文化,但是却在美国被大加发扬,以美国的标签被销往世界各地,这其中就反映出了我国对于自身文化细节的忽视问题,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如果连灵魂都可以随便让人,那么中国动画电影何谈发展?因此,切实保护本国动画题材,已迫在眉睫。
(三)“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相互配合
要想改变我国动画技术水平低的问题,在动画电影行业加强中美两国的合作互动至关重要,例如展开影片制作交流,邀请美国著名动画人来我国指导,我国技术人员赴美进行学习参观等一系列方式,这样既有利于中美关系的友好发展,又有利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碰撞。
应当学习美国动画电影大胆开放的创作方法,拓展想象空间,任何生活中的细节都可成为动画素材,打破固守的动画模式,注重吸收不同文化,为影片注入新鲜血液,迎合不同层次不同民族影民的需要,使中国动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
降低目前中国动画电影过于宏大的主题,从最基本的生活细微之处着手,不必刻意回避“爱情”“死亡”等看似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主题,反之可以以独特的视角和全新的诠释方式打造出不同凡响的经典之作,让观影者观看电影之后,脑海中仍有内容,内心中仍有触动。
结语:
动画电影作为一种清新脱俗的娱乐方式和艺术形式,无论在商业化价值还是艺术价值方面,都必定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中国动画电影如能即时改正自身的不足之处,则必定会成为动画电影行业的后起之秀,让世界人民为之瞩目。
参考文献:
[1]肖路,国产动画电影传统美学特征及其文化探源,2008年8月第一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2]孙立军,马华,美国迪士尼动画研究,2010年5月第一版,北京,京华出版社,2010年.
[3]塞巴斯蒂安·德尼斯,动画电影,2013年7月第一版,北京,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
[4]喻馨,中国本土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研究,现代装饰(理论),2014年.
[5]陈玲玲,浅析中国动画电影的出路,安徽文学(下月),2010年第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