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通州区大中小型校外活动场所已达到78个。其中,街道校外活动场所34个,乡镇校外活动场所40个,区级大型校外教育活动基地23个。通州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中国民兵武器装备陈列馆、通州区图书馆被认定为北京市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基地。北京国际图书城、通州奥体匹克公园被认定为市级社会大课堂重点资源单位。大运河森林公园落成,通州区文化中心正在建设中。这些校外教育活动场所的建设为我区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科学艺术活动、文娱体育活动等提供了充足的活动场地。
1.大力推进城乡校外教育均衡发展
加大对农村校外教育的投入,依托乡镇中心校建设完成了于家务乡中心小学、梨园镇中心小学、北京育才学校通州分校和台湖学校4所青少年校外活动站;另外,通州新城博物馆和通州区体育中心的建设项目即将启动;在迁址新建的永乐店中学用地范围内建设一所建筑面积达8500平方米的校外教育机构的方案通过审批,这些场所的建设有效缓解了农村大型活动场所的不足。
2.整合社会资源,坚持校外场所公益性原则
23家区级大型校外教育活动场所中,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中国民兵武器陈列馆、北京国际图书城等14家免费开放,其余场所半价开放。联席会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面向未成年人,开展参观考察、科普教育、劳动实践、素质拓展等活动,满足未成年人多样化的校外活动需求。
区科协联合区教委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数字生活技能大赛、自然知识竞赛、科普互动展品进校园、“大手拉小手”——科技专家进校园科普讲座、全国科普日、科技辅导员培训等活动。
马驹桥镇组织参观崔永平皮影艺术博物馆,使学生了解不同时期河北、山西、四川、山东、陕西等地的皮影作品,领略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
3.建立机制,促进校内外教育有效衔接
区教委把校外教育活动列入学校课程计划,规定了具体学时,并把学生参加校外教育活动纳入学生综合评价的内容,每学期的成绩都登入通州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手册》;将学校开展各级各类课外、校外活动情况作为评选通州区中小学体育、科技、艺术、课外活动先进校的重要评价指标;制定《关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意见(试行)》、《通州区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通州区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效衔接的实施办法》,这些方案为校内外教育有效衔接提供了制度保障。
依托各级各类校外活动场所,广泛开展社会大课堂活动,搭建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效结合、学生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紧密链接的桥梁。组织了400余场次30余万人次参与的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学校和资源单位密切配合,研讨资源利用,共同开发基地课程100余个,优秀教师案例分析、视频活动课例在全区推广,上千份学生活动作品、感悟体会、实践活动手册在校园展出。
借助青少年活动中心优势资源开展下校活动。合唱、民乐、书画等艺术社团和模型、无线电、机器人等科技俱乐部每学期制定下校计划,目前已固定深入11所中小学校开展辅导活动。这一活动受到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广泛欢迎,成为校内外衔接的良好纽带。
校外教育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配合教委和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科技创新、读书推广普及、拓展训练、法制安全教育等主题活动,不仅有效地补充、扩展了学生的各类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与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树立理想信念、锤炼道德品质、养成行为习惯、提高科学素质、发展兴趣爱好、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外教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青少年的课余文化生活,很好地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使得校内外教育相得益彰,有效衔接。■
1.大力推进城乡校外教育均衡发展
加大对农村校外教育的投入,依托乡镇中心校建设完成了于家务乡中心小学、梨园镇中心小学、北京育才学校通州分校和台湖学校4所青少年校外活动站;另外,通州新城博物馆和通州区体育中心的建设项目即将启动;在迁址新建的永乐店中学用地范围内建设一所建筑面积达8500平方米的校外教育机构的方案通过审批,这些场所的建设有效缓解了农村大型活动场所的不足。
2.整合社会资源,坚持校外场所公益性原则
23家区级大型校外教育活动场所中,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中国民兵武器陈列馆、北京国际图书城等14家免费开放,其余场所半价开放。联席会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面向未成年人,开展参观考察、科普教育、劳动实践、素质拓展等活动,满足未成年人多样化的校外活动需求。
区科协联合区教委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数字生活技能大赛、自然知识竞赛、科普互动展品进校园、“大手拉小手”——科技专家进校园科普讲座、全国科普日、科技辅导员培训等活动。
马驹桥镇组织参观崔永平皮影艺术博物馆,使学生了解不同时期河北、山西、四川、山东、陕西等地的皮影作品,领略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
3.建立机制,促进校内外教育有效衔接
区教委把校外教育活动列入学校课程计划,规定了具体学时,并把学生参加校外教育活动纳入学生综合评价的内容,每学期的成绩都登入通州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手册》;将学校开展各级各类课外、校外活动情况作为评选通州区中小学体育、科技、艺术、课外活动先进校的重要评价指标;制定《关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意见(试行)》、《通州区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通州区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效衔接的实施办法》,这些方案为校内外教育有效衔接提供了制度保障。
依托各级各类校外活动场所,广泛开展社会大课堂活动,搭建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效结合、学生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紧密链接的桥梁。组织了400余场次30余万人次参与的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学校和资源单位密切配合,研讨资源利用,共同开发基地课程100余个,优秀教师案例分析、视频活动课例在全区推广,上千份学生活动作品、感悟体会、实践活动手册在校园展出。
借助青少年活动中心优势资源开展下校活动。合唱、民乐、书画等艺术社团和模型、无线电、机器人等科技俱乐部每学期制定下校计划,目前已固定深入11所中小学校开展辅导活动。这一活动受到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广泛欢迎,成为校内外衔接的良好纽带。
校外教育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配合教委和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科技创新、读书推广普及、拓展训练、法制安全教育等主题活动,不仅有效地补充、扩展了学生的各类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与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树立理想信念、锤炼道德品质、养成行为习惯、提高科学素质、发展兴趣爱好、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外教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青少年的课余文化生活,很好地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使得校内外教育相得益彰,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