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商丘市被誉为“豫东粮仓”,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商丘市给人的印象仍是“贫穷”。2017年10月,乡村振兴战略开始实施,商丘农村经济在平稳发展的同时,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研究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能够认清当前农村经济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的优势与问题,从而指导经济发展趋利避害,切实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人民获得感提供帮助。
关键词:商丘;农村经济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产业更是实现农村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农业支撑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这一经济主体的活动更是支撑着农业的发展,农民脱贫致富是实现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意义所在。本文以河南省商丘市农业经济为研究对象,回顾30年来商丘农村经济发展历史与当前状况,从农民人均收入与农产品价格波动入手,分析商丘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漫长道路。
一、商丘市农村经济发展回顾与现存问题
(一)10年间三大产业生产总值对比
商丘是一个农业大市,在2019年的统计数据中,商丘农村人口占总人口900万人的70%。由此可见,实现商丘乡村的振兴发展是解决商丘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环节。农作物的种植收入是农村主要经济来源,诸多农作物中,小麦产量的增长率与第一产业6%的增长率保持一致,其他主要农作物的增长率仍然低于粮食的增长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远远没有达到与第一产业保持同步增长的要求,处于简单再加工阶段。10多年的农业结构不合理状态下,虽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持续增长,但是对比之下,商丘市的经济增长水平仍处在河南省人均生产总值之下,而河南省又远远低于全国水平。分析一组数据:表1为商丘市2007年至2016年三大产业经济增长水平,表2与表3分别为全国与河南省10年来三大产业经济增长水平的数据统计。
通过图表可以看出10年来商丘市、河南省、全国三大产业的增长水平与相互的数据对比。经过计算可以得出:商丘市10年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与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72.5%、155.7%、254.8%、160%;河南省为98%、135%、259.4%、168.5%;全国增长水平为129.1%、134.2%、231%、175.2%。2007年,商丘市人均生产总值为9309元,此时全国人均生产总值已达20505元,仅为全国人均生产总值的45.4%,直至2016年商丘市的人均生产总值为27332元,全国人均生产总值为42575元。尽管10年间有了明显增长,但是仍然只为全国人均水平的64.2%,这说明商丘市整体经济发展仍然远远落后于全国水平。
(二)农村经济现存的问题
第一产业占比仍处于较高水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以2016年数据为例,商丘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05元,仅是河南省的82%,在河南省18个地市中居于倒数第2位,仅高于周口,是全国的77%,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
1.基础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度偏低。农作物种植业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单纯的作物种植只能增加乡村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并不能因作物增产丰收而富足。同时,与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度低,也导致出现农作物价格波动甚至滞销的局面。这样的状态极大地打击了以务农为主的农村居民的生产积极性,在政策实施上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事业增加了推进难度。
商丘地区主要农作物种类较多,以苹果为例,种植区主要位于靠近山东、濒临黄河故道的虞城、夏邑等地,苹果价格的波动性较大。2015年红富士苹果批量售出的价格为3.6元/公斤,2016年同样品种的苹果价格跌至3.2元/公斤,2017年与2018年跌至近年谷底,1.6元/公斤左右的价格仍有大量果农出售。2019年苹果价格虽然有所回升,但是也仅有2.4元/公斤。大多数农民为个体经营种植,苹果等其他农作物成熟后并没有专业的储存仓库,没有科学的储存方法,变质即为亏损。而价格则由苹果批量收购的商家确定,次果价格更低,甚至只能喂猪或腐烂在农田里。而同样的时间节点,二、三线城市的超市内苹果的价格基本上维持在7元/公斤以上。2018年以来,小麦价格持续下降,而饲料、化肥等价格指数却连续上涨,导致小麦亩均产值下降和生产成本上涨,种植收益明显下降。如养猪专业户在经历非洲猪瘟的侵袭后损失惨重,而2019年猪肉价格飙升甚至超过80元/公斤。又如大蒜、大豆等价格波动同样使人担忧,遇到突发状况,抗波动性的能力极为低下。与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度较低,在乡村地区没有相应的精细型加工工厂,加之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高、农业科技水平较低等问题,导致乡村农户的生产与收益没有保障,大大打击了其生产积极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在总体方面取得的成效喜人,但是依然不能够全覆盖,目前还没有顾及各个乡村。
2.农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从本质上看,河南农业的深层次矛盾明显,要素配置不合理,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等问题突出。就全国总体情况来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了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能力,对生活基本物质的需求由数量转换为质量,对农产品的要求也提高了很多。而河南省的农产品供给主要为低端产品,没有品牌支撑和特色鲜明的宣传等,导致知名度不高。以商丘主要农作物小麦为例,商丘是小麦种植大市,但并不是强市,产量多但没有知名度,产业大但品牌杂,呈现量多而不全、品种杂而无名气的状态,导致出现农产品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同时,生产成本增加与收益低下的双重因素,也导致农村劳动力外流严重,土地外包甚至荒废。
这种不合理的供求关系以及集体经济模式薄弱的状态亟须作出调整,以期找到商丘市种植、养殖特色,合理利用土地,将粮食生产作为乡村人口的主要收入。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2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即《中共中央國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此为大背景,应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争取切实调整商丘农村供给关系,调动村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三步走”战略安排已经进入第二个阶段的收尾期,而制度框架的构建和政策体系的完善还在进行中。2020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不仅要求全国乡村整体水平达到计划安排的要求,而且贫困落后的乡村地带也要向目标靠拢,发动群众力量搞建设,以求跟上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目标,就是不断提高乡村居民在农业生产与乡村经济发展中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以达到彻底在基层解决农村经济问题和乡村居民就业创业问题的目的,确保当地群众能够长期稳定增加收入、安居乐业。为了尽快且平稳地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明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及其与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必然联系。
(一)农村经济发展依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增进农村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益,提高与农村经济息息相关的农作物的品质与收益,构建合理的供给与收入体系,使农民便捷卖出保证经济来源的农产品,买进保证生活质量的实惠产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六大改革要素:调整完善人口政策、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化简政放权改革、构建社会服务体系。其中,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只有通过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全面释放土地活力,完善农村的供给关系,才能引回农村外流人口,培养创新创业的人才,激发农村创新活力,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助力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提升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由此可见,完善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配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更凸显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合理的土地分配制度是激励农村居民提高生产水平与质量,释放供给结构的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对于以种植和养殖为主要生产手段的商丘农村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人们的迫切希望,不仅有利于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有利于新农村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关系到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对于促进农业全面升级、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和实现农民全面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改善农村供给关系,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才有实力培养下一代,为人才建设提供新鲜血液,同时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鼓励城市人才回乡创业,将才智发挥在广阔的黄土地上,带动生产,助推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在科学的供给结构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实现农村经济的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产业化,为建设美丽新农村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贡献力量。
三、结 语
商丘市要摘掉贫穷的帽子,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借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土地生产活力,使得乡村基础经济能够为商丘市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原材料支持以及经济支持,全方位改善商丘总体经济状况。“豫东粮仓”不能空有其名,广阔平原不能丢掉产粮的最基本优势,只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让这片广袤的土地释放活力。唯有使商丘人民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前景,深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效益,商丘市当前遇到的困难才能迎刃而解。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在认识到当前困难的同时,也直观地感受到改革的必然性以及党和政府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自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人才回乡、结构调整,第二、第三产业在农村经济的支持下将会蒸蒸日上,从而建设好和谐美丽的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岳曙光.商丘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状与对策[M].河南农业大学,2018-5:2.
[2]史继红.论农业产业化与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以商丘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视角[N].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1-25.
[3]董存仁.商丘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人力资源支撑问题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19.
[4]陈超.商丘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
[5]张睿.商丘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M].河南工业大学,2018-5.
[6]李忠恕.中原崛起背景下的商丘经济发展[J].中外企业家,2018.
[7]高维建.对供给侧理论及其改革的几点认识[N].管理研究,2018.
[8]劉轩.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返乡农民工创业能力的提升路径及对策——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视角[J].成人教育,2019.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商丘;农村经济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产业更是实现农村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农业支撑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这一经济主体的活动更是支撑着农业的发展,农民脱贫致富是实现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意义所在。本文以河南省商丘市农业经济为研究对象,回顾30年来商丘农村经济发展历史与当前状况,从农民人均收入与农产品价格波动入手,分析商丘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漫长道路。
一、商丘市农村经济发展回顾与现存问题
(一)10年间三大产业生产总值对比
商丘是一个农业大市,在2019年的统计数据中,商丘农村人口占总人口900万人的70%。由此可见,实现商丘乡村的振兴发展是解决商丘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环节。农作物的种植收入是农村主要经济来源,诸多农作物中,小麦产量的增长率与第一产业6%的增长率保持一致,其他主要农作物的增长率仍然低于粮食的增长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远远没有达到与第一产业保持同步增长的要求,处于简单再加工阶段。10多年的农业结构不合理状态下,虽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持续增长,但是对比之下,商丘市的经济增长水平仍处在河南省人均生产总值之下,而河南省又远远低于全国水平。分析一组数据:表1为商丘市2007年至2016年三大产业经济增长水平,表2与表3分别为全国与河南省10年来三大产业经济增长水平的数据统计。
通过图表可以看出10年来商丘市、河南省、全国三大产业的增长水平与相互的数据对比。经过计算可以得出:商丘市10年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与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72.5%、155.7%、254.8%、160%;河南省为98%、135%、259.4%、168.5%;全国增长水平为129.1%、134.2%、231%、175.2%。2007年,商丘市人均生产总值为9309元,此时全国人均生产总值已达20505元,仅为全国人均生产总值的45.4%,直至2016年商丘市的人均生产总值为27332元,全国人均生产总值为42575元。尽管10年间有了明显增长,但是仍然只为全国人均水平的64.2%,这说明商丘市整体经济发展仍然远远落后于全国水平。
(二)农村经济现存的问题
第一产业占比仍处于较高水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以2016年数据为例,商丘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05元,仅是河南省的82%,在河南省18个地市中居于倒数第2位,仅高于周口,是全国的77%,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
1.基础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度偏低。农作物种植业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单纯的作物种植只能增加乡村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并不能因作物增产丰收而富足。同时,与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度低,也导致出现农作物价格波动甚至滞销的局面。这样的状态极大地打击了以务农为主的农村居民的生产积极性,在政策实施上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事业增加了推进难度。
商丘地区主要农作物种类较多,以苹果为例,种植区主要位于靠近山东、濒临黄河故道的虞城、夏邑等地,苹果价格的波动性较大。2015年红富士苹果批量售出的价格为3.6元/公斤,2016年同样品种的苹果价格跌至3.2元/公斤,2017年与2018年跌至近年谷底,1.6元/公斤左右的价格仍有大量果农出售。2019年苹果价格虽然有所回升,但是也仅有2.4元/公斤。大多数农民为个体经营种植,苹果等其他农作物成熟后并没有专业的储存仓库,没有科学的储存方法,变质即为亏损。而价格则由苹果批量收购的商家确定,次果价格更低,甚至只能喂猪或腐烂在农田里。而同样的时间节点,二、三线城市的超市内苹果的价格基本上维持在7元/公斤以上。2018年以来,小麦价格持续下降,而饲料、化肥等价格指数却连续上涨,导致小麦亩均产值下降和生产成本上涨,种植收益明显下降。如养猪专业户在经历非洲猪瘟的侵袭后损失惨重,而2019年猪肉价格飙升甚至超过80元/公斤。又如大蒜、大豆等价格波动同样使人担忧,遇到突发状况,抗波动性的能力极为低下。与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度较低,在乡村地区没有相应的精细型加工工厂,加之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高、农业科技水平较低等问题,导致乡村农户的生产与收益没有保障,大大打击了其生产积极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在总体方面取得的成效喜人,但是依然不能够全覆盖,目前还没有顾及各个乡村。
2.农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从本质上看,河南农业的深层次矛盾明显,要素配置不合理,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等问题突出。就全国总体情况来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了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能力,对生活基本物质的需求由数量转换为质量,对农产品的要求也提高了很多。而河南省的农产品供给主要为低端产品,没有品牌支撑和特色鲜明的宣传等,导致知名度不高。以商丘主要农作物小麦为例,商丘是小麦种植大市,但并不是强市,产量多但没有知名度,产业大但品牌杂,呈现量多而不全、品种杂而无名气的状态,导致出现农产品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同时,生产成本增加与收益低下的双重因素,也导致农村劳动力外流严重,土地外包甚至荒废。
这种不合理的供求关系以及集体经济模式薄弱的状态亟须作出调整,以期找到商丘市种植、养殖特色,合理利用土地,将粮食生产作为乡村人口的主要收入。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2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即《中共中央國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此为大背景,应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争取切实调整商丘农村供给关系,调动村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三步走”战略安排已经进入第二个阶段的收尾期,而制度框架的构建和政策体系的完善还在进行中。2020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不仅要求全国乡村整体水平达到计划安排的要求,而且贫困落后的乡村地带也要向目标靠拢,发动群众力量搞建设,以求跟上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目标,就是不断提高乡村居民在农业生产与乡村经济发展中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以达到彻底在基层解决农村经济问题和乡村居民就业创业问题的目的,确保当地群众能够长期稳定增加收入、安居乐业。为了尽快且平稳地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明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及其与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必然联系。
(一)农村经济发展依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增进农村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益,提高与农村经济息息相关的农作物的品质与收益,构建合理的供给与收入体系,使农民便捷卖出保证经济来源的农产品,买进保证生活质量的实惠产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六大改革要素:调整完善人口政策、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化简政放权改革、构建社会服务体系。其中,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只有通过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全面释放土地活力,完善农村的供给关系,才能引回农村外流人口,培养创新创业的人才,激发农村创新活力,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助力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提升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由此可见,完善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配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更凸显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合理的土地分配制度是激励农村居民提高生产水平与质量,释放供给结构的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对于以种植和养殖为主要生产手段的商丘农村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人们的迫切希望,不仅有利于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有利于新农村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关系到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对于促进农业全面升级、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和实现农民全面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改善农村供给关系,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才有实力培养下一代,为人才建设提供新鲜血液,同时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鼓励城市人才回乡创业,将才智发挥在广阔的黄土地上,带动生产,助推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在科学的供给结构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实现农村经济的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产业化,为建设美丽新农村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贡献力量。
三、结 语
商丘市要摘掉贫穷的帽子,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借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土地生产活力,使得乡村基础经济能够为商丘市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原材料支持以及经济支持,全方位改善商丘总体经济状况。“豫东粮仓”不能空有其名,广阔平原不能丢掉产粮的最基本优势,只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让这片广袤的土地释放活力。唯有使商丘人民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前景,深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效益,商丘市当前遇到的困难才能迎刃而解。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在认识到当前困难的同时,也直观地感受到改革的必然性以及党和政府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自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人才回乡、结构调整,第二、第三产业在农村经济的支持下将会蒸蒸日上,从而建设好和谐美丽的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岳曙光.商丘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状与对策[M].河南农业大学,2018-5:2.
[2]史继红.论农业产业化与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以商丘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视角[N].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1-25.
[3]董存仁.商丘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人力资源支撑问题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19.
[4]陈超.商丘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
[5]张睿.商丘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M].河南工业大学,2018-5.
[6]李忠恕.中原崛起背景下的商丘经济发展[J].中外企业家,2018.
[7]高维建.对供给侧理论及其改革的几点认识[N].管理研究,2018.
[8]劉轩.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返乡农民工创业能力的提升路径及对策——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视角[J].成人教育,2019.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