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西坝的由来
华西坝,成都市人民南路的地标名称、成都地铁一号线的重要站口,如今已是车水马龙,一片繁华,成都人无不知晓华西坝。然而其得名却是源于华西协和大学(原址为今四川大学华西醫学中心),地名尚且如此家喻户晓,想来这大学的名头应该更加响亮才对,却又作怪,华西协和之称,恐十白除了专家,没有几个人知道,究其原因,其实也简单,因为这所大学在解放之初就由人民政府接管,后来又几经更改,换了姓名…
华西协和大学早先是由美国和加拿大的一些教会组织建立的,始于1905年,原先只是个教会学校,类似于神学院,到了后来,学校主事的把科学的课程也搬进了学校,华西协和逐渐发展成综合性大学,传授自然科学,也传授人文科学,不再以神学为限。
在华西坝上演的大学传奇
在许多老成都人的记忆里,华西坝之美,自是胜过成都许多公园的,因为在华西协和大学不够宽敞的校园里,建筑的间距错落得致,或绿林仟陌相隔其间、或对溪两立、或茵茵草坪托衬在旁,别有一番雅致。而另一段独特的过往,更成为这所大学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那就是长达九年,有名的华西坝上“五大学联合时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保存中国高等教育命脉,战区大学纷纷“到后方去”,而地处内陆的华西协合大学则敞开怀抱,竭尽所能,接纳内迁来的学校和逃难师生。是年秋至第二年春,中央大学(医学院及农学院的畜牧兽医系)、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齐鲁大学、燕京大学相继抵达蓉城,一时间坝上师生骤增至5000多名,华西坝的校舍和设备被发挥到了极至。
前方的腥风血雨还在继续,内陆的空袭也不曾间断,但到底有了一块相对清静的治学之地,于是另一种独特的大学模式应运而生——各校采取松散结盟的方式,师资、校舍、设备成了统一的资源,各校教师允许跨校讲学,学生允许校际间任意选课,承认学生读得的学分。最难能可贵的是,在当时的艰苦环境下,华西坝上的高等教育没有萎缩,反而得到了发展……
走在华西校园的路上,想起几十年前的烽火岁月,竟是诸般的荡气回肠。那样一个艰苦的时期,愈艰,愈在朗朗书声中,彰显出一代知识分子的赤诚和坦荡;而眼前,似乎又回到大师云集的盛况,陈寅恪、钱穆、梁漱溟、朱光潜、吕叔湘、吴宓、冯友兰、董作宾、冯汉骥、庞石帚、缪钺…··他们曾经在脚下的这条路上匆匆走过,这样想来,让人何期神往。
“华西”校名反复消失、再现之谜
解放后,因为历史原因,华西协和大学从此消失,只剩下华西坝,还留在百姓嘴上,得以传承下来。几年前有人在地摊上发现一本《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系郭沫若所著,书上盖有几个印章,从印章上得知,华西协和大学在人民政府接管后,更名为“华西大学”了,简称“华大”。
时光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学校的名字又从“华西大学”改成“四川医学院”,“华西”二字彻底消失。当时“四川医学院”简称“川医”,校名一直沿用到1985年,是继“华西协和”之后最为响亮的名头,在成都地界,你要不知道“川医”,那就要被低看一眼,被人误认为是外地人。但“川医”之称,有点地方局限,让人隐约感到不过是个大型的县医院,为了强调其重要性,百姓往往称它为“华西坝的川医”,以示了得。这“川医”虽然名头响亮,但命运多舛,遭受了不少创伤,办学陷入了困境。再后来,打倒了“四人帮”,迎来了新时代,大家开始怀念起老华西,就把名字又改了,并请邓小平题了字,这回的名字叫“华西医科大学”,历史、特色、级别,都反映在这名字里。
“华西医科大学”简称“华西医大”,在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下,发展要比“川医”好得多,因为没有了干扰,校园里的专家们可以像当年的华西协和一样,专心研究学问了,这是个华西大发展时期。许多曾在这所学校任教和科研的外国专家纷纷来华,怀旧、访友、或切磋技艺。
当时光的快车驶入21世纪初,“华西医大”的名字再次消失。2000年,原华西医科大学与原四川大学合并,正式更名为“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华西坝,成都市人民南路的地标名称、成都地铁一号线的重要站口,如今已是车水马龙,一片繁华,成都人无不知晓华西坝。然而其得名却是源于华西协和大学(原址为今四川大学华西醫学中心),地名尚且如此家喻户晓,想来这大学的名头应该更加响亮才对,却又作怪,华西协和之称,恐十白除了专家,没有几个人知道,究其原因,其实也简单,因为这所大学在解放之初就由人民政府接管,后来又几经更改,换了姓名…
华西协和大学早先是由美国和加拿大的一些教会组织建立的,始于1905年,原先只是个教会学校,类似于神学院,到了后来,学校主事的把科学的课程也搬进了学校,华西协和逐渐发展成综合性大学,传授自然科学,也传授人文科学,不再以神学为限。
在华西坝上演的大学传奇
在许多老成都人的记忆里,华西坝之美,自是胜过成都许多公园的,因为在华西协和大学不够宽敞的校园里,建筑的间距错落得致,或绿林仟陌相隔其间、或对溪两立、或茵茵草坪托衬在旁,别有一番雅致。而另一段独特的过往,更成为这所大学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那就是长达九年,有名的华西坝上“五大学联合时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保存中国高等教育命脉,战区大学纷纷“到后方去”,而地处内陆的华西协合大学则敞开怀抱,竭尽所能,接纳内迁来的学校和逃难师生。是年秋至第二年春,中央大学(医学院及农学院的畜牧兽医系)、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齐鲁大学、燕京大学相继抵达蓉城,一时间坝上师生骤增至5000多名,华西坝的校舍和设备被发挥到了极至。
前方的腥风血雨还在继续,内陆的空袭也不曾间断,但到底有了一块相对清静的治学之地,于是另一种独特的大学模式应运而生——各校采取松散结盟的方式,师资、校舍、设备成了统一的资源,各校教师允许跨校讲学,学生允许校际间任意选课,承认学生读得的学分。最难能可贵的是,在当时的艰苦环境下,华西坝上的高等教育没有萎缩,反而得到了发展……
走在华西校园的路上,想起几十年前的烽火岁月,竟是诸般的荡气回肠。那样一个艰苦的时期,愈艰,愈在朗朗书声中,彰显出一代知识分子的赤诚和坦荡;而眼前,似乎又回到大师云集的盛况,陈寅恪、钱穆、梁漱溟、朱光潜、吕叔湘、吴宓、冯友兰、董作宾、冯汉骥、庞石帚、缪钺…··他们曾经在脚下的这条路上匆匆走过,这样想来,让人何期神往。
“华西”校名反复消失、再现之谜
解放后,因为历史原因,华西协和大学从此消失,只剩下华西坝,还留在百姓嘴上,得以传承下来。几年前有人在地摊上发现一本《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系郭沫若所著,书上盖有几个印章,从印章上得知,华西协和大学在人民政府接管后,更名为“华西大学”了,简称“华大”。
时光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学校的名字又从“华西大学”改成“四川医学院”,“华西”二字彻底消失。当时“四川医学院”简称“川医”,校名一直沿用到1985年,是继“华西协和”之后最为响亮的名头,在成都地界,你要不知道“川医”,那就要被低看一眼,被人误认为是外地人。但“川医”之称,有点地方局限,让人隐约感到不过是个大型的县医院,为了强调其重要性,百姓往往称它为“华西坝的川医”,以示了得。这“川医”虽然名头响亮,但命运多舛,遭受了不少创伤,办学陷入了困境。再后来,打倒了“四人帮”,迎来了新时代,大家开始怀念起老华西,就把名字又改了,并请邓小平题了字,这回的名字叫“华西医科大学”,历史、特色、级别,都反映在这名字里。
“华西医科大学”简称“华西医大”,在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下,发展要比“川医”好得多,因为没有了干扰,校园里的专家们可以像当年的华西协和一样,专心研究学问了,这是个华西大发展时期。许多曾在这所学校任教和科研的外国专家纷纷来华,怀旧、访友、或切磋技艺。
当时光的快车驶入21世纪初,“华西医大”的名字再次消失。2000年,原华西医科大学与原四川大学合并,正式更名为“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