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的赚钱方式

来源 :钱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laoba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郊外包座山或是买一片林,以后可以向城里的企业卖‘碳配额’了。企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二氧化碳,必须要买相应体积的碳汇来综合……”
  卖“碳配额”是一项不错的买卖,但“碳投资”也同其他商品一样面临市场风险,如受本轮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上的碳交易价格就从最高32欧元吨下跌至8欧元/吨。但长期来看,全球共同解决环境的决心将为这一主题带来机会。
  
  从奥巴马可能在10月推动“碳关税”的实施到伦敦G20会议结论中,可以发现当前全球主要国家及世界组织,都在推动所谓绿色复苏计划。就投资金额来说,以中国和美国提出金额最高,分别占2227亿美元及1166亿美元。其它像韩国、欧盟、法国、德国、澳洲、加拿大、英国、日本、意大利,在各自救市计划中,都提拨一定比例的资金,投注在绿色相关产业上。这一未来产业趋势可望转化成长线的投资潜力,仅更换绿色设备就是一块巨大的馅饼。市场预期未来的三个月内全球经济回温机会较大,此时宣布局相关投资包含以气候变迁、新资源等主题的基金,可定期定额或分批进场,掌握低档布局良机。
  
  为减排承担多少责任?
  
  碳配额、碳交易、碳关税……这些词足够耳熟,但能详者却不多。
  现代研究表明,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在生产制造及日常生活中的能源消耗产生二氧化碳排放,因为工业化制造而大规模排放的碳大多无法被分解或与其他物质化学反应而消失,相反,他们聚集于大气层之中,从工业革命开始积累至今,导致温室效应产生。
  如果承认“确定性因素投资法”是可行的,那么消灭二氧化碳或者是解决全球变暖的主题投资就是可行的,因为温室效应的“结果”必须改变:
  气候变化导致北极冰层融化,变成颜色较深的海水,从而吸收更多阳光,反过来使冰的融化速度更快、水位上升;因为冻土地带的融化,甲烷——一个强力的温室气体将被释放,更加剧了气候的暖化;气候带改变还造成物种的生存压力以及物种的消失,导致生态系统崩溃、物种灭绝。
  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280ppm(百分之一)增加到了387ppm,而科学家已经发现,从长远角度来看二氧化碳含量的安全值不能超过350ppm。在种种压力之下,越来越多的制造商把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作为企业自身发展的一部分。nfor公司亚太区总裁陈源瀚把保护环境、促进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定位成一个“睿智的、在投资上有着惊人快速回报的长期性业务决策”。
  


  追踪“碳足迹”,控制碳排放,成为目前实现绿色制造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碳足迹”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目前造成碳排放的主要是从生产设施中产生的碳排放(包括所有生产资产和设备)和全球供应链网络中碳排放的影响。当考虑到合作伙伴和供应商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作用时,“碳足迹”就变得非常复杂,而更为复杂的是如何让全球就“限制碳排放”和“如何为自己排放的碳买单”的具体做法达成共识。
  在买单问题上,从2005年的《京都议定书》生效开始,联合国给成员国分配了强制性减排指标,发达国家承诺到2012年平均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5%的碳排放,而2012年后《京都议定书》的第一承诺期结束,但对抗变暖的努力需要继续贯彻并大大加强,因此在2007年底的印尼巴厘岛气候大会上,各国同意启动一个为期两年的谈判计划,旨在到2009年底的丹麦哥本哈根大会上达成这个新的气候协议。新的协议在于制衡:如何让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如何建立充足、有效的资金和绿色技术合作机制以帮助排放增长势头迅猛的发展中国家及早探索低碳发展,如何对那些排放量最少却受变暖危害最为严重的贫穷国家应对灾害、减少损失。
  经济学家樊纲在近日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中提出,美国对于碳关税的征收并不合理。第一,违背了目前国际减排原则。国际上目前的原则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以给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空间。第二,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发达国家本来应该通过国内减排和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支持资金的转移负起他们的责任,而不是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减排成本。第三,多项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出口多,并不是因为其碳成本比较低,而是有其他原因。即使实行了碳关税,对碳排放的影响也微乎其微,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和发展影响却会很大。第四,违背减排的基本精神。美国对进口商品课以碳税,却把收上来的钱用于补贴本国企业,而不是去补贴生产国的企业减排,这是违背减排的基本精神的。
  樊纲说,各国对于碳排放所应负的责任,要从历史积累的角度来算,研究表明,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80%左右是发达国家在1950年以前工业化进程当中所排放的。即使从现在的角度看,也应该是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的问题,如果不改变美国那样的高消费方式或者是倡导发展中国家也学发达国家那样高消费,碳减排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他还研究和提出了由消费引起的排放的概念,简称“消费排放”。因为生产只是为了创造消费。
  现在世界上已经有现成的计算模型,基本的含义就是承认发展的权利,用人均累积历史排放的数据加上现在各国收入的差别,计算各国的“责能指数”。基本含义是:第一,你应该在全世界减排的任务当中分摊多少责任、任务,要和你历史上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挂钩,谁排的谁负责。第二,公共品的供给,富人应该多为公共品的提供出资、出力。历史上还很少排放的发展中国家有进一步发展的权利,而且发达国家应该让出—部分排放的空间来,让发展中国家得以发展,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第三,从责任能力来讲,发达国家由于收入水平比较高,因此也应该为全球气候变化这些公共品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
  各个国家在全部减排任务当中所应承担的责任的百分比,欧洲是34%,美国是37%,中国是1.6%,印度几乎为零。全球共同分摊公共品的供给当中的公平问题,也是历次世界气候大会争议的焦点。如何分配各国责任和义务、各国减排应该是什么样机制的问题,不仅涉及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认知,更加牵涉到各国现阶段的利益:
  如何自愿放弃现在自己的经济利益甚至拿出更多资金来解决—个未来共同的问题。
  
  碳交易的价和市
  
  因为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美国一直都在按照自己的模式进行减排计划,并力主在新的气候协议中推行“全球减排”,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责任。而这不仅使得目前全球的碳交易集中在欧盟,也让碳交易市场的未来平添变数。比如,樊纲提出,如果美国启动碳关税,包括中国在内的出口国就应该在本国实施“碳税”,因为由于“碳”问题而加重企业负担既已成事实,至少应该确保这些税款用于本国的环保和减排事业。
  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预测显示,全球碳交易市场潜力巨大,预计2008年-2012年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每年可达600亿美元,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将达到1500亿 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提供的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左右,到2012年有望占到41%左右,成为全球第一大供应国。
  最新的消息显示,中投公司有意介入该市场。据了解,目前摩根士丹利、美林、高盛等都在扩充旗下的碳交易业务,美国银行、法国兴业银行与富通银行等著名的金融机构也已纷纷增设碳交易基金。显示这一市场的活跃性和可参与度都大大提高。
  虽然目前中国的碳交易已占全球的三分之强,但和欧盟碳市场的交易价格差别明显,从平均价的角度看,国内一吨碳大约在10欧元左右,与金融危机后的最低价相近,如果有专门的基金参与运作、使价格与国际接轨,对国内的碳生产企业而言绝对是一个重大利好。根据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服务提供商曼氏投资(ManInvestments)近日发布《碳市场最新情况报告》称,碳交易正成为对冲基金最重要的投资新领域。全球对冲基金已经引入新的投资策略,其中包括对排放权的交易、减排项目融资、电力交易、跨商品交易等。2008年11月至2007年4月,全球以碳交易为投资标的基金规模跃增了66%,达到118亿美元。作为欧盟碳交易主要融资场所的伦敦,其跨洲期赁交易中的碳融资合同占到了欧盟通过交易所交割的碳交易量的82%。
  除主题基金之外,欧盟对清洁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的支持也达到了空前规模,仅英国每年交易的环保产品及其服务项目就达250亿英镑,创造了10万个就业岗位,预计2015年该数字将翻倍。此外,欧盟在碳交易的制度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成效,除内部排放权交易外,欧盟还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与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建立了市场链接,为全球范围内的碳交易搭建了重要平合。同时,伦敦金融机构在联合国拟定碳排放贸易的核查、报告和会计责任规则制定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记者遇到的一位传统基金投资人曾质疑“碳交易”的可参与度以及投资前景,我想,三个关键词将解决他的疑惑:
  1 碳交易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势在必行。
  即便美国试图干预2012年之后的减排方式,但基于环保之上的碳交易不会被改变。
  2 中国正在成为最大的碳供应国(另一方面我们也是大的排放国)
  供应商如果不能在定价权和参与度上占据主动,将会面临类似“被美国收取碳关税”这样的尴尬。
  3 金融机构的参与,将会为多元化参与该市场提供途径。
  大气中二氧化碳将长时间存在,它的威胁是人们推动清洁能源替代、科技提高能源使用效能包括“碳”主题交易的动力。只是不要忘了这一点:保护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才是这一切的核心。
其他文献
仅仅一年之前,全球经济还被深度的金融恐慌所包围着,按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主席贝南克(Ben Bernanke)的话说,当时的严重程度可能造成像大萧条一样严重的灾难。雷曼兄弟的崩溃标志着我们这辈子见过的最严重的一场金融危机的开始,让人不禁把它和1929年的大崩盘和其他导致了大萧条的事件相提并论。  如今,经济还远未达到强劲的地步,失业率依然居高不下,金融体系仍有很大部
期刊
马世民,SMG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主席。虽年近古稀,但他的思维依然活跃、眼神依旧犀利,恍然问似乎还可以感受到他曾为“雇佣兵”的经历。也许你对他的名字颇感陌生,但提及他曾经服务过的“公司”,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法国外籍兵团、和记黄埔集团、德意志银行。在香港业界,提“前和黄大班”便是在说马世民了。大班,旧时是用在对外国公司、洋行的经理的称呼上,据说和黄以前就是一家洋行,而马世民今天仍是和黄的独立非执行
期刊
1977年2月的某一天,“奥迪quattro之父”工程师乔格·本辛格(Jorg Bensinger)在结束一款传统奥迪轿车在芬兰恶劣条件下的测试之后,开始测试一辆全轮驱动越野litis车。  本辛格思考,是否可以将一辆跑车的动力分配到4个车轮上,以提高车辆的公路性能。而那个时候四轮驱动在乘用轿车领域的应用是前所未闻的。于是本辛格组织了几名工程师,开始进行秘密研究。  1978年1月,本辛格的团队来
期刊
温桂洁,女,1954年出生在辽宁锦州。童年时因父亲转业全家一起来到北京。2004年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退休。  1954年出生,中学毕业时上山下乡运动正好结束,因此没有背井离乡过。  15岁半招工进工厂,边工作边学习,由于上进、肯钻研,成为技术人材和研究人员。  上世纪90年代经过商,依靠自己的眼光和人脉,钢材、加油机、电话,她都买卖过。  从进工厂到2004年退休,她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作了整
期刊
“我买的几支偏股基金,都跌了接近20%,但我买的上投亚太QDII,8月份才跌了5%。”一向对QDII颇有抱怨的意见基民臧先生第一次向记者表扬起手中的基金。而另一位持有华宝兴业中国的基民朋友也向记者“报喜”说该基金已经解套。一年前雷曼倒闭时被口诛笔伐的QDII们,一年后终于以一场翻身仗打碎了投资者对其的“有色眼镜”。    回顾:出海两年跌宕起伏    QDII似乎与9月有某种渊源。  2007年9
期刊
盘点人类近现代历史影响最重大的技术手段时,有一项发明让大家大跌眼镜。那就是铁丝网。铁丝网出现后,人们精确、低成本地划分彼此的界线,也就实现了精确的产权划分。产权确定,分配才能确定,人们的劳动成果才能确保归自己所有;这样,人们才有生产劳动的激励,才愿意在土地上投入心血和劳动。在那些产权制度不充分的地方,是没有人愿意努力工作的。结果自然只能是一个贫穷匮乏的社会。    产权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但正如梁漱
期刊
他是第一批国家注册认证拍卖师,  主持全国性艺术品拍卖近千场,成交近百亿元,  众多中国艺术品成交纪录皆出其手,号称“中国第一拍”。  虽然在拍卖圈中取得了众所皆知的威就,但他却始终认为自己的本行是艺术创作。  在他几乎每天的艺术创作中,他都在努力地与艺术大师们找到共鸣——找到的越多,  就代表着离成功越近。如今,他已渐渐淡出拍卖市场第一线,转而担任北大、清华的客座教授,艺术市场策划人、评论人。 
期刊
2008年春拍时,也就是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前,“80后”艺术家领军人物之一高瑀的作品《打虎》,曾经创作过10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交纪录,轰动一时。2009年的春拍时节,也就是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最萧条的时候,在北京798艺术区内的一家著名书店的墙壁上,高瑀的另一件大尺幅作品《大雪夜》再一次被挂了出来。  知情人都知道,当年花100万元买进高作品的收藏家就是那间书店的主人,他总是习惯将自己新近买进的作品
期刊
几个月前刚刚过去的艺术品春拍中,保利推出的陈逸飞《踱步》、嘉德推出的沈嘉蔚《为伟大祖国站岗》,都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交纪录。紧接着即将举槌的秋拍中,恰逢自己15周年庆典时刻的北京另一家具有风向标意义的拍卖公司瀚海,也精心征集到一张鸿篇巨制式的写实油画作品——沈尧伊创作的《血与心》主打油画雕塑专场。  作品以“四五事件”为题材,完成于1979年,是当时唯一真实再现“四五事件”中暴力冲突场面的美术作品,
期刊
中国人一向厌恶债务,所谓“无债一身轻”。在19世纪的西方,“债务”恐怕也是金融世界中最不受欢迎的字眼。然而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分期付款出现。这项被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誉为“世界最伟大的社会创新”造就了二次大战以后全球伟大的经济成长。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年前,以美国五大投行之一的雷曼兄弟轰然倒下为标志,全球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究其根源,还是与过度繁荣的消费信贷有关。  一年之后的今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