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钳蝎毒灌肠治疗大肠癌前后肿瘤组织中DNA参数的变化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jk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东亚钳蝎毒灌肠治疗大肠癌前后肿瘤组织中DNA参数的变化,采用CMIAS真彩色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对20例大肠癌患者用东亚钳蝎毒灌肠治疗后肿瘤细胞核DNA参数测定,结果发现:①DNA指数均值(DI):治疗前DI值1.92±0.19,治疗后DI值1.58±0.24,治疗后同治疗前比较DI值明显缩小(P<0.01)。②DNA倍体类型的分布: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5倍体明显减少,二倍体明显增多(P<0.05)。③细胞核形态参数: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细胞核面积的均值,核周长的均值和细胞浆面积均值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期随机选10例直肠癌患者用氟脲嘧啶灌肠,治疗前后各参数值虽有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东亚钳蝎毒对大肠癌有抑杀作用,且优于氟脲嘧啶。

其他文献
为提高临床肝肿瘤的根治切除率,通过对15条实验犬施行半离体肝切除余肝自体再移植术,结果发现:7条犬存活8~24小时,5条犬存活24~96小时,3条犬死于术中转流失败。在存活的犬中,可见胆汁引流,有2条犬可自由行走。此技术较Pichlmayr技术简便,有把握切除第二和第三肝门区间肿瘤。结果说明半离体肝切除余肝自体再移植的技术可望有效应用于临床。
为探索急性胰腺炎(AP)1~12小时内外周血TNF-α的变化及其与组织学的关系,用chetty法制成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术后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测血浆TNF-α,取胰组织作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胰腺炎组各时相TNF-α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胰腺病理改变随时间延长而加重;但动态观察提示血浆TNF-α与胰腺病理改变并非呈平行关系。结果提示TNF-α在AP病程演变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为研究肝硬变门静脉高压远端脾腔分流(DSCS)术后胃粘膜的功能改变,通过观察肝硬变门脉高压大鼠的自由门脉压、胃粘膜血流量、胃粘膜粘蛋白含量,胃粘膜内PGE2、6-酮-PGF1α含量,结果显示,门静脉高压时胃窦及底、体部枯膜血流量(GMBF)、胃粘膜糖蛋白(GP)及PGE2、PGI2含量等均显著下降,DSCS术后胃底、体部的上述指标逐渐升高,术后5周时明显高于术前,而胃窦部上述指标在术后初期显著下降
目的:颅底显微外科的不断开展,迫切需要国人颈内动脉(ICA)床突上段的显微解剖资料。方法:在6~25倍下对40侧成人大脑半球的ICA床突上段进行显微解剖研究。结果:ICA床突上段起始处直径4.49±0.62mm,长15.77±2.89mm。它分成三段:眼段长8.74±2.57mm,发出3.21±1.23支直径0.34±0.11mm的穿通支;交通段长3.71±0.72mm,25%的半球发出1~3支直
为比较Ono氏及Lee氏两种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在免疫抑制剂筛选过程中选用Ono氏模型及Lee氏模型分别施行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术86例及68例。结果发现:手术成功率分别为76%和93%。结果说明,通过对两种模型比较分析,认为Lee氏模型在制作、供心保护、防止术后并发症及可靠性与稳定性等方面均优于Ono氏模型。
为研究Nd:YAG激光心肌再血管化的疗效,结扎犬左冠状动脉分支制成心肌梗塞模型,采用Nd:YAG激光70~80W在左心梗塞区打孔并与不打孔组对照,观察近、远期疗效。结果说明:Nd:YAG激光心肌打孔后可立即改善缺血区心肌血供,重建心肌血液循环,增强心功能。但远期激光孔道逐渐闭塞,系Nd:YAG激光热效应所致损伤的病理修复所造成。在这期间纤维组织中有许多腔大壁薄的血管,尚能向缺血心肌提供一定的血流量
为研究Ki-67基因的表达和调控,我们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研究Ki-67抗原的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的相关性。采用常规福尔马林固定和石蜡包埋的人类扁桃体,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进行mRNA原位杂交,杂交信号显示方法为直接免疫磷酸复和物法(direct immunoakaline phosphatase,IAP)。结果发现:地高辛标记的Ki-67cRNA探针首次成功地检测到常规处理的扁桃体石蜡切
期刊
为探讨生长抑素对肝脏转移性结肠腺癌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生长抑素衍生物SMS201-995对BALB/C小鼠结肠腺癌(CT26)肝脏转移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小鼠肝转移瘤细胞增殖指数和S期分数明显降低,而G0/G1期分数却显著增加。同时治疗组小鼠体重降低明显延缓,肝脏转移瘤数目显著减少,生存期明显延长。因此,生长抑素对抑制结肠癌肝转移瘤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作用。
通过对108例胃癌病人及50例非胃癌病人进行胃的光散射研究,结果发现胃癌病人胃液有明显的光散射,其强度比非胃癌病人胃液光散射强度大6~8倍,针对胃癌病人胃液光散射增强的机制,应用电镜观察发现胃癌病人胃液中的特征散射颗粒较非胃癌病人胃液中的特征散射颗粒多约6~8倍,进一步研究了胃癌胃液中光散射系该颗粒提供,通过物理及化学方法对该颗粒的组成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这些颗粒是由磷脂组成,其结构可能是具有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