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14)02-0023-05
一、前言
2011年,John Benjamins出版社推出了“人类认知加工”(Human Cognitive Processing)系列丛书的第27册《语法和词库中的理据》(Motivation in Grammar and the Lexicon),该书由Klaus-Uwe Panther和Günter Radden两位学者合编。全书除主编Panther和Radden合著的“前言”和“导言”之外分为两部分,共14篇论文。书末有详尽的人名索引和主题索引。现择要予以介绍、评述。
二、内容简述
(一)“前言”和“导言”部分
“前言”部分介绍了本论文集的出处和来源。本文集收集的绝大多数论文都来自于2007年在波兰Krak?仵w召开的第10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会间Panther和Radden主持了“语言中的理据性”主题分会,共有31位与会学者提交论文。
“导言”部分为全书提纲挈领。“关于理据性的思考的再思考”一文是Radden & Panther[1]的“关于理据性的思考”(2004)的延续。作者在2004年一文给出了语言理据的工作定义,认为它由生态、基因、体验、感知、认知、交际和其他理据构成,并对理据进行了类型学研究。本文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之上,立足认知,认为语言的理据性是一个程度的问题,因此具有相对性。语言可以通过认知与其他人文因素产生互动活动,而认知在语言符号的诸理据中占据核心地位,在语言和其他人文系统的互动中发挥着“交换机”的作用。
(二)第一部分“语法中的理据”
这一部分收录了9篇文章。
“英语助动词的语义动因”(Semantic motivation of the English auxiliary)一文中,R. Langacker挑战了生成语法的语法可预测性观点,认为意义可以激发语法现象,但一般不具有预测性。取而代之,他认为用理据性对语法结构进行解释则更为合理可行(viable)。他关于英语助动词的认知阐释表明英语助动词的许多特性不是任意的,而是遵循着认知语法关于语言符号的基本假设,即,语言的符号功能和交际功能[2]。
“心作背景:英语存现构式的个案研究” (The mind as ground: A study of the English existential construction)讨论了英语存现构式的主语和词汇动词的倒置现象。基于Langacker[2]的图形/背景格式塔理论(1987)和Talmy[3]的驱动力理论(1988),Rong Chen认为英语存现构式和倒置现象都是“背景在图形前”
(“Ground-before-Figure”)认知模型的表征形式:为即将出现的图形提供背景。与倒置构式相比,存现句是这个模型的常规实例,而倒置是特例。选择存现句表明言者想把注意力集中到与一个未知的背景相关的图形,而不在乎背景。Chen的研究结果直接证明了心智通常作为人们认知一般事物的背景,即作为概念化的场所。
“导向型-ly副词灵活性的理据”(Motivating the flexibility of oriented -ly adverbs)一文在Langacker的认知语法框架下讨论了副词的参与者导向用法,表明-ly副词不仅仅是事件的述谓,而且还可以是参与者的述谓,因此可以产生对一句话的多种理解,从而体现语言具有认知和感知理据。Cristiano Broccias识别出至少存在两类参与者导向副词:方式副词(manner)和透明副词(transparent),并且认为这两类副词构成了一个既有图式又有原型的网络,而它们之间的区别源于观点(vantage point)的不同:透明副词表示因或果,隐含一个内部观点;而方式副词则隐含一个外部观点。而且,方式副词的原型涉及概念者对于分句事件的外部评价。图式仅仅表示谓语事件和由该副词的形容词根间接表达的属性之间的时间共同外延。
“英语悬垂分词用法的认知理据”(The cognitive motivation for the use of dangling participles in English)一文关注传统语法学家不认同却广泛使用于英语口语中的一种构式。Naoko Hayase从认知语言学的基于使用观(usage-based)出发,使用英国国家语料库检索出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悬垂分词构式通常描述两种情形:其一、分词从句表达一种施事隐含的运动,其二、虚拟施事同时充当主句表述状态的隐含概念者。对于此类结构的理解需要进行复杂的意义建构加工:假定存在一个隐含的施事/概念者,主句的内容理解为概念者的感知或认知,上述两种情形以图形和背景的形式联系在一起。Hayase把由悬垂分词用法激发的构式意义表示为“认知脚本”(cognizance scenario),这种脚本是基于我们通常做一件事而同时注意另一件事的日常体验,因此具有高度的主体性。
“推理的理据是什么?产生自时间/空间重叠的对比/让步”(What motivates an inference? The emergence of contrast/concessive from temporal/spatial overlap)一文对从具体的时间/空间重叠到抽象的对比/让步的语义替代现象提出了理论和实证两种阐释。Mitsuko Narita Izutsu 和 Katsunobu Izutsu发现了不同语系且地域不相连的语言都可以观察到语义变化,而这种语义变化涉及转喻推理。然而,他们通过三个实验证明转喻推理具有更深层的时间/空间重叠理据。因此,他们认为就语义变化而言,在Radden & Panther(2004)界定的独立于语言的诸理据因素中感知理据要比认知理据更基础[1]。 “体的概念理据”(The conceptual motivation of aspect)一文研究了对过去事件进行非完成体表述和完成体描述从而激发的推理。Teenie Matlock尝试通过三个精心设计的实验揭示“体”如何影响人们对于事件进行概念化的方式。实验结果表明“体”这种语法形式的使用会影响我们对于事件的理解,而且“体”具有认知理据,即我们对于过去事件的行为进行模拟的能力以及我们关于过去事件的细节进行交流的需要。
“语法结构的隐喻动因:致使移动构式的词汇-构式模型视角研究”( Metaphoric motivation in grammatical structure: The caused-motion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exical -Constructional Model)一文重点研究了致使移动构式中非移动动词的用法。Annalisa Baicchi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和Francisco Ruiz de Mendoza等人的词汇-构式模型来分析致使移位构式的隐喻理据。他收集并分析了大量来源于相关研究文献中的典型例句、诗歌、小说、和新闻报道的例句,识别出致使移动构式(He gazed me out of the club.)的隐喻理据是高层隐喻 EXPERIENTIAL ACTION IS EFFECTUAL ACTION。而且,他发现一旦非移动动词被插入到致使移动构式中,该动词即被压制于表达一种方位改变,从而可以解释非移动不及物动词的结合价变化导致其构式压制的意义变化。
“英语must和匈牙利语kell的概念理据”(Conceptual motivation of English must and Hungarian kell)旨在探究英语must和匈牙利语对应词kell所在分句中主语位置上的格标志的背后概念/语义理据。Langacker(1993)运用典型事件的台球模型(billiard-ball model)分析了英语及物动词分句表示的能量行为链[4]。P?伢ter Pelyv?仳s认为义务情态动词的行为者扮演双重角色:施事类角色和被动角色;而且,正是这种双重角色构成了匈牙利语中行为者的语法主格/与格交替,即类似于经验者处于行为链的链首或链尾。
“韩语和日语中指称敬语的社会-文化理据”( The socio-cultural motivation of referent honorifics in Korean and Japanese)是第一部分的最后一篇文章。Satoshi Uehara 通过比较韩语和日语中指称敬语的语法系统,发现日语在用法和能产性上体现出来的与韩语的差异具有社会-文化理据因素: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察视角安排和说话者所属的内集团的普遍存在的界限。
(三)第二部分“词库中的理据”
这一部分收录了5篇文章。
“形容词语义的概念理据:认知参照点”(Conceptual motivation in adjectival semantics: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s revisited)一文关注英语和俄语中维度形容词的语义特征。参照点推理是人类活动固有的普遍存在的认知现象。然而,我们对于它在语言方面的表现却知之甚少。Elena Tribushinina的研究表明维度形容词一般并不激发一个作为参照点的规范,因此其认知参照点是一个偶然界标,即参照点可能用于锚固形容词的概念内容,而原型仅仅是参照点模型的特例之一。
“转喻、隐喻和‘周末思维框架’:关于一类转喻运用中的微变异的研究”(Metonymy, metaphor and the‘weekend frame of mind’: Towards motivating the micro-variation in the use of one type of metonymy)一文调查了转喻CAPITAL FOR GOVERNMENT在克罗地亚语和匈牙利语报纸中运用的社会文化理据。基于语料库的研究,Mario Brdar和Rita Brdar-Sz?仳bo发现该转喻在英语和德语中使用很为频繁;而且,在克罗地亚语和匈牙利语报纸中,该转喻在周末版比工作日版的出现频率更加显著。他们认为原因在于周末版通常对于本周发生的时事采用远视角而工作日版则采用近视角。
“内在理据还是外在理据?基于隐喻和转喻的多义性对于词库中透明度的含意”(Intrinsic or extrinsic motivation?The implication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based polysemy for transparency in the lexicon)一文关注词库中的理据性和透明性。Daniela Marzo对语言理据性进行了理论思考,并考察意大利语本族人对于意大利语中形式简单和复杂的多义词之间的理据关系的自觉判断。实证研究表明多义词的理据性并不单独取决于形式复杂度,而且还与联系多义词各意项之间的认知关系有关,主要包括隐喻和转喻。
“理据网络:一种得到实证支持的认知现象”(Motivational networks: An empirically supported cognitive phenomenon)一文也是研究词库中的潜在理据关系。传统研究认为理据是从一个理据词基到较复杂词元的单向过程,Birgit Umbreit 通过问卷调查证实了在心理词库中理据关系呈现多向网络关系,并共同激活一个词族的所有成员。
“英语和德语的‘充满意义’的词汇:词汇理据度的实证研究”(The ‘meaning-full’ vocabulary of English and German: An empirical study on lexical motivatability)是一篇关于语言理据性的研究报告。索绪尔认为,“与英语相比,理据在德语中发挥的作用更大。”[5](133-134)Christina Sanchez-Stockhammer研究的基础即是对这一假说的怀疑。她对2 500个英语和德语常用词进行了分析,把理据性的程度区分为四个范畴:即完全有理据、部分有理据、无理据但透明、完全无理据。统计结果证实了索绪尔假说。她的另一个重大发现是不具有本族语源的单词对其自身的理据性没有负面效应。 三、简评
本文集中收集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关于独立于语言的理据因素的,尤其是与认知(诸如隐喻、转喻、推论、认知模型)有关。编者按照理据作用的语言成分把全书分为两大部分,语法和词库。这种谋篇反映了本书研究的焦点是语法结构和词汇结构的认知理据。
本文集中所有学者都坚信,理据在自然语言描述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所有文章都强有力的证明了自然语言的语法和词库可以通过认知与其他人文因素产生互动活动,而认知在语言符号的诸理据中占据核心地位,在语言和其他人文系统的互动中发挥着“交换机”的作用。
本书主要有如下特点:
1)本书是对以Klaus-Uwe Panther为代表的学者关于语言符号理据性思考进一步延续和深化。2009年,John Benjamins出版社推出的“人类认知加工”(Human Cognitive Processing)系列丛书的第25册《语法中的转喻和隐喻》(Metonymy and Metaphor in Grammar),就是由Klaus-Uwe Panther和Linda L. Thornburg,Antonio Barcelona三位学者合编[6]。该书研究的焦点是狭义认知视角下的句法和语义互动关系,即语法隐喻[7] [8]和语法转喻[9] [10]。在导言部分,Panther et al. [6](16-17)提出了关于语法意义和认知动因互动的两大工作假设;收录的文章从类型学出发基于多种语言用法进行论证。本册则是广义认知视角下的语言理据研究,研究焦点不再仅仅局限于隐喻和转喻这两类主要认知能力,而把语言理据放在更广泛的层面进行思考。但是,诸如隐喻和转喻的认知能力在语言理据研究中的地位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突显,被提升至核心地位,发挥着语言和其他人文系统互动的“交换机”作用。
2)本书在谋篇布局上体现了编者的精心安排。其一,注重篇章之间以及研究问题之间的衔接。比如Rong Chen 的“心作背景:英语存现构式的个案研究”一文与Langacker的“英语助动词的语义动因” 关于主语和助动词倒置现象的研究大相径庭,可谓是关于主谓倒置现象研究的姊妹篇。Langacker关心助动词的功能和语义作用,而Chen则关注主语和实义动词的倒置现象;Langacker模型中介词短语构成anchor,而Chen模型中介词短语是前景,主语是图形。而且,这两篇研究都共同证实了图形/背景的普适性以及作为语言的动因之一的普遍性,即感知原则可以为语言结构提供理据。其二,第一部分的最后一篇文章是Satoshi Uehara题为“韩语和日语中指称敬语的社会-文化理据”,文章集中体现了作者关于语言符号的认知观。语言单位或多或少是被规约化的形式-意义的匹配体,是简单符号和复杂符号的总和。认知语言学,尤其认知语法则把构式视为语言(学)描述和解释的基本单位。语言的语法是包括词汇范畴和语法范畴的符号系统,而构式则是词汇-语法符号的包罗万象的范畴,等等。从这层意义上讲,Uehara一文同时涉及到语法问题和词汇问题,为进入第二部分从语法到词库研究的过渡起到一个很好的承启作用。其三,第二部分是对索绪尔关于符号任意性的认知阐释。尤其最后三篇文章的研究焦点都是词项之间的理据链接关系。他们的研究基本都认同,大多数语言符号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系还是非任意性的,即语言具有相对理据性。语言和认知结合是目前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整体趋势。从认知角度来探讨语言理据为语言符号的理据性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符号系统,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之间即不是完全任意的,也不是完全可以预测的;因此,语言理据可以作出充分解释,但只能做到不完全预测[11]。
3)研究方法上体现了当代语言学发展的趋势。其一,跨语言的类型学研究。跨语言对比研究为构建新理论和理论证伪提供更有利的、更独特的依据。这一点在本书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本书中收录的相当一部分文章,都是围绕Panther et al.关于语言理据性的思考和Langacker的相关认知语法理论对英语外其他语言的研究,比如,Pelyv?仳s对比研究英语must和匈牙利语对应词kell的行为者的语法主格/与格交替;Uehara 通过比较了韩语和日语中指称敬语的语法系统;Tribushinina关注英语和俄语中维度形容词的语义特征,等等。其二,实证研究和基于语料库的研究。语言学家的内省判断还不足以构建语言的理据性,所以须要实验证据来印证本族语者关于理据性的直觉。而且,用语料库研究法对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极其有用,相对于内省法来说,相关数据可以得到更穷尽的考察和更系统的研究。比如,Izutsu通过三个实验证明转喻推理具有更深层的时间/空间重叠理据;Matlock通过三个精心设计的实验揭示“体”如何影响人们对于事件进行概念化的方式;Umbreit 通过问卷调查证实了在心理词库中理据关系呈现多向网络关系,并共同激活一个词族的所有成员,等等。又如,Hayase从英国国家语料库检索出大量关于英语悬垂分词构式的数据进行分析;Baicchi收集并分析了大量来源于相关研究文献中的典型例句、诗歌、小说、和新闻报道的致使移动构式;Brdar基于语料库的研究发现转喻CAPITAL FOR GOVERNMENT在英语和德语中使用很为频繁;而且,在克罗地亚语和匈牙利语报纸中,该转喻在周末版比工作日版的出现频率更加显著,等等。他们的研究结果无论是从信度还是效度上而言,相比较于个别的内省数据都更客观、更普适。
〔参考文献〕
[1] Radden, G. & Panther, K. Introduction: reflections on motivation [A]. In Radden, G. and Klaus-Uwe, P. (eds.). Studies in Linguistic Motivation [C].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2004: 1–46.
[2] 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1 [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3] Talmy, L. Force dynamics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 [J]. Cognitive Science, 1988, (12): 49–100.
[4] Langacker, R. W. 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s [J]. Cognitive Linguistics, 1993, 4 (1): 1–38.
[5] Saussure, F. d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M]. trans. Baskin, W. London: Peter Owen, 1960.
[6] Klaus-Uwe, P., Thornburg, L. L. & Barcelona, A.
Metonymy and Metaphor in Grammar [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2009.
[7] 汪少华. 通感·联想·认知 [J]. 现代外语, 2002,(2): 187-194.
[8] 张松松. 当代隐喻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分类思考 [J]. 外国语言文学, 2013,(3): 145-152.
[9] 张辉,卢卫中. 认知转喻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10] 张松松.句法和语义的互动关系的隐喻和转喻视角研究述评 [J]. 外语研究, 2012,(5): 1-7.
[11] 沈家煊. 认知语言学研究与隐喻语法与转喻语法研究[A]. 沈阳、冯胜利主编. 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第十二期)[C].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305-320.
(责任编辑:高生文)
一、前言
2011年,John Benjamins出版社推出了“人类认知加工”(Human Cognitive Processing)系列丛书的第27册《语法和词库中的理据》(Motivation in Grammar and the Lexicon),该书由Klaus-Uwe Panther和Günter Radden两位学者合编。全书除主编Panther和Radden合著的“前言”和“导言”之外分为两部分,共14篇论文。书末有详尽的人名索引和主题索引。现择要予以介绍、评述。
二、内容简述
(一)“前言”和“导言”部分
“前言”部分介绍了本论文集的出处和来源。本文集收集的绝大多数论文都来自于2007年在波兰Krak?仵w召开的第10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会间Panther和Radden主持了“语言中的理据性”主题分会,共有31位与会学者提交论文。
“导言”部分为全书提纲挈领。“关于理据性的思考的再思考”一文是Radden & Panther[1]的“关于理据性的思考”(2004)的延续。作者在2004年一文给出了语言理据的工作定义,认为它由生态、基因、体验、感知、认知、交际和其他理据构成,并对理据进行了类型学研究。本文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之上,立足认知,认为语言的理据性是一个程度的问题,因此具有相对性。语言可以通过认知与其他人文因素产生互动活动,而认知在语言符号的诸理据中占据核心地位,在语言和其他人文系统的互动中发挥着“交换机”的作用。
(二)第一部分“语法中的理据”
这一部分收录了9篇文章。
“英语助动词的语义动因”(Semantic motivation of the English auxiliary)一文中,R. Langacker挑战了生成语法的语法可预测性观点,认为意义可以激发语法现象,但一般不具有预测性。取而代之,他认为用理据性对语法结构进行解释则更为合理可行(viable)。他关于英语助动词的认知阐释表明英语助动词的许多特性不是任意的,而是遵循着认知语法关于语言符号的基本假设,即,语言的符号功能和交际功能[2]。
“心作背景:英语存现构式的个案研究” (The mind as ground: A study of the English existential construction)讨论了英语存现构式的主语和词汇动词的倒置现象。基于Langacker[2]的图形/背景格式塔理论(1987)和Talmy[3]的驱动力理论(1988),Rong Chen认为英语存现构式和倒置现象都是“背景在图形前”
(“Ground-before-Figure”)认知模型的表征形式:为即将出现的图形提供背景。与倒置构式相比,存现句是这个模型的常规实例,而倒置是特例。选择存现句表明言者想把注意力集中到与一个未知的背景相关的图形,而不在乎背景。Chen的研究结果直接证明了心智通常作为人们认知一般事物的背景,即作为概念化的场所。
“导向型-ly副词灵活性的理据”(Motivating the flexibility of oriented -ly adverbs)一文在Langacker的认知语法框架下讨论了副词的参与者导向用法,表明-ly副词不仅仅是事件的述谓,而且还可以是参与者的述谓,因此可以产生对一句话的多种理解,从而体现语言具有认知和感知理据。Cristiano Broccias识别出至少存在两类参与者导向副词:方式副词(manner)和透明副词(transparent),并且认为这两类副词构成了一个既有图式又有原型的网络,而它们之间的区别源于观点(vantage point)的不同:透明副词表示因或果,隐含一个内部观点;而方式副词则隐含一个外部观点。而且,方式副词的原型涉及概念者对于分句事件的外部评价。图式仅仅表示谓语事件和由该副词的形容词根间接表达的属性之间的时间共同外延。
“英语悬垂分词用法的认知理据”(The cognitive motivation for the use of dangling participles in English)一文关注传统语法学家不认同却广泛使用于英语口语中的一种构式。Naoko Hayase从认知语言学的基于使用观(usage-based)出发,使用英国国家语料库检索出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悬垂分词构式通常描述两种情形:其一、分词从句表达一种施事隐含的运动,其二、虚拟施事同时充当主句表述状态的隐含概念者。对于此类结构的理解需要进行复杂的意义建构加工:假定存在一个隐含的施事/概念者,主句的内容理解为概念者的感知或认知,上述两种情形以图形和背景的形式联系在一起。Hayase把由悬垂分词用法激发的构式意义表示为“认知脚本”(cognizance scenario),这种脚本是基于我们通常做一件事而同时注意另一件事的日常体验,因此具有高度的主体性。
“推理的理据是什么?产生自时间/空间重叠的对比/让步”(What motivates an inference? The emergence of contrast/concessive from temporal/spatial overlap)一文对从具体的时间/空间重叠到抽象的对比/让步的语义替代现象提出了理论和实证两种阐释。Mitsuko Narita Izutsu 和 Katsunobu Izutsu发现了不同语系且地域不相连的语言都可以观察到语义变化,而这种语义变化涉及转喻推理。然而,他们通过三个实验证明转喻推理具有更深层的时间/空间重叠理据。因此,他们认为就语义变化而言,在Radden & Panther(2004)界定的独立于语言的诸理据因素中感知理据要比认知理据更基础[1]。 “体的概念理据”(The conceptual motivation of aspect)一文研究了对过去事件进行非完成体表述和完成体描述从而激发的推理。Teenie Matlock尝试通过三个精心设计的实验揭示“体”如何影响人们对于事件进行概念化的方式。实验结果表明“体”这种语法形式的使用会影响我们对于事件的理解,而且“体”具有认知理据,即我们对于过去事件的行为进行模拟的能力以及我们关于过去事件的细节进行交流的需要。
“语法结构的隐喻动因:致使移动构式的词汇-构式模型视角研究”( Metaphoric motivation in grammatical structure: The caused-motion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exical -Constructional Model)一文重点研究了致使移动构式中非移动动词的用法。Annalisa Baicchi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和Francisco Ruiz de Mendoza等人的词汇-构式模型来分析致使移位构式的隐喻理据。他收集并分析了大量来源于相关研究文献中的典型例句、诗歌、小说、和新闻报道的例句,识别出致使移动构式(He gazed me out of the club.)的隐喻理据是高层隐喻 EXPERIENTIAL ACTION IS EFFECTUAL ACTION。而且,他发现一旦非移动动词被插入到致使移动构式中,该动词即被压制于表达一种方位改变,从而可以解释非移动不及物动词的结合价变化导致其构式压制的意义变化。
“英语must和匈牙利语kell的概念理据”(Conceptual motivation of English must and Hungarian kell)旨在探究英语must和匈牙利语对应词kell所在分句中主语位置上的格标志的背后概念/语义理据。Langacker(1993)运用典型事件的台球模型(billiard-ball model)分析了英语及物动词分句表示的能量行为链[4]。P?伢ter Pelyv?仳s认为义务情态动词的行为者扮演双重角色:施事类角色和被动角色;而且,正是这种双重角色构成了匈牙利语中行为者的语法主格/与格交替,即类似于经验者处于行为链的链首或链尾。
“韩语和日语中指称敬语的社会-文化理据”( The socio-cultural motivation of referent honorifics in Korean and Japanese)是第一部分的最后一篇文章。Satoshi Uehara 通过比较韩语和日语中指称敬语的语法系统,发现日语在用法和能产性上体现出来的与韩语的差异具有社会-文化理据因素: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察视角安排和说话者所属的内集团的普遍存在的界限。
(三)第二部分“词库中的理据”
这一部分收录了5篇文章。
“形容词语义的概念理据:认知参照点”(Conceptual motivation in adjectival semantics: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s revisited)一文关注英语和俄语中维度形容词的语义特征。参照点推理是人类活动固有的普遍存在的认知现象。然而,我们对于它在语言方面的表现却知之甚少。Elena Tribushinina的研究表明维度形容词一般并不激发一个作为参照点的规范,因此其认知参照点是一个偶然界标,即参照点可能用于锚固形容词的概念内容,而原型仅仅是参照点模型的特例之一。
“转喻、隐喻和‘周末思维框架’:关于一类转喻运用中的微变异的研究”(Metonymy, metaphor and the‘weekend frame of mind’: Towards motivating the micro-variation in the use of one type of metonymy)一文调查了转喻CAPITAL FOR GOVERNMENT在克罗地亚语和匈牙利语报纸中运用的社会文化理据。基于语料库的研究,Mario Brdar和Rita Brdar-Sz?仳bo发现该转喻在英语和德语中使用很为频繁;而且,在克罗地亚语和匈牙利语报纸中,该转喻在周末版比工作日版的出现频率更加显著。他们认为原因在于周末版通常对于本周发生的时事采用远视角而工作日版则采用近视角。
“内在理据还是外在理据?基于隐喻和转喻的多义性对于词库中透明度的含意”(Intrinsic or extrinsic motivation?The implication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based polysemy for transparency in the lexicon)一文关注词库中的理据性和透明性。Daniela Marzo对语言理据性进行了理论思考,并考察意大利语本族人对于意大利语中形式简单和复杂的多义词之间的理据关系的自觉判断。实证研究表明多义词的理据性并不单独取决于形式复杂度,而且还与联系多义词各意项之间的认知关系有关,主要包括隐喻和转喻。
“理据网络:一种得到实证支持的认知现象”(Motivational networks: An empirically supported cognitive phenomenon)一文也是研究词库中的潜在理据关系。传统研究认为理据是从一个理据词基到较复杂词元的单向过程,Birgit Umbreit 通过问卷调查证实了在心理词库中理据关系呈现多向网络关系,并共同激活一个词族的所有成员。
“英语和德语的‘充满意义’的词汇:词汇理据度的实证研究”(The ‘meaning-full’ vocabulary of English and German: An empirical study on lexical motivatability)是一篇关于语言理据性的研究报告。索绪尔认为,“与英语相比,理据在德语中发挥的作用更大。”[5](133-134)Christina Sanchez-Stockhammer研究的基础即是对这一假说的怀疑。她对2 500个英语和德语常用词进行了分析,把理据性的程度区分为四个范畴:即完全有理据、部分有理据、无理据但透明、完全无理据。统计结果证实了索绪尔假说。她的另一个重大发现是不具有本族语源的单词对其自身的理据性没有负面效应。 三、简评
本文集中收集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关于独立于语言的理据因素的,尤其是与认知(诸如隐喻、转喻、推论、认知模型)有关。编者按照理据作用的语言成分把全书分为两大部分,语法和词库。这种谋篇反映了本书研究的焦点是语法结构和词汇结构的认知理据。
本文集中所有学者都坚信,理据在自然语言描述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所有文章都强有力的证明了自然语言的语法和词库可以通过认知与其他人文因素产生互动活动,而认知在语言符号的诸理据中占据核心地位,在语言和其他人文系统的互动中发挥着“交换机”的作用。
本书主要有如下特点:
1)本书是对以Klaus-Uwe Panther为代表的学者关于语言符号理据性思考进一步延续和深化。2009年,John Benjamins出版社推出的“人类认知加工”(Human Cognitive Processing)系列丛书的第25册《语法中的转喻和隐喻》(Metonymy and Metaphor in Grammar),就是由Klaus-Uwe Panther和Linda L. Thornburg,Antonio Barcelona三位学者合编[6]。该书研究的焦点是狭义认知视角下的句法和语义互动关系,即语法隐喻[7] [8]和语法转喻[9] [10]。在导言部分,Panther et al. [6](16-17)提出了关于语法意义和认知动因互动的两大工作假设;收录的文章从类型学出发基于多种语言用法进行论证。本册则是广义认知视角下的语言理据研究,研究焦点不再仅仅局限于隐喻和转喻这两类主要认知能力,而把语言理据放在更广泛的层面进行思考。但是,诸如隐喻和转喻的认知能力在语言理据研究中的地位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突显,被提升至核心地位,发挥着语言和其他人文系统互动的“交换机”作用。
2)本书在谋篇布局上体现了编者的精心安排。其一,注重篇章之间以及研究问题之间的衔接。比如Rong Chen 的“心作背景:英语存现构式的个案研究”一文与Langacker的“英语助动词的语义动因” 关于主语和助动词倒置现象的研究大相径庭,可谓是关于主谓倒置现象研究的姊妹篇。Langacker关心助动词的功能和语义作用,而Chen则关注主语和实义动词的倒置现象;Langacker模型中介词短语构成anchor,而Chen模型中介词短语是前景,主语是图形。而且,这两篇研究都共同证实了图形/背景的普适性以及作为语言的动因之一的普遍性,即感知原则可以为语言结构提供理据。其二,第一部分的最后一篇文章是Satoshi Uehara题为“韩语和日语中指称敬语的社会-文化理据”,文章集中体现了作者关于语言符号的认知观。语言单位或多或少是被规约化的形式-意义的匹配体,是简单符号和复杂符号的总和。认知语言学,尤其认知语法则把构式视为语言(学)描述和解释的基本单位。语言的语法是包括词汇范畴和语法范畴的符号系统,而构式则是词汇-语法符号的包罗万象的范畴,等等。从这层意义上讲,Uehara一文同时涉及到语法问题和词汇问题,为进入第二部分从语法到词库研究的过渡起到一个很好的承启作用。其三,第二部分是对索绪尔关于符号任意性的认知阐释。尤其最后三篇文章的研究焦点都是词项之间的理据链接关系。他们的研究基本都认同,大多数语言符号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系还是非任意性的,即语言具有相对理据性。语言和认知结合是目前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整体趋势。从认知角度来探讨语言理据为语言符号的理据性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符号系统,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之间即不是完全任意的,也不是完全可以预测的;因此,语言理据可以作出充分解释,但只能做到不完全预测[11]。
3)研究方法上体现了当代语言学发展的趋势。其一,跨语言的类型学研究。跨语言对比研究为构建新理论和理论证伪提供更有利的、更独特的依据。这一点在本书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本书中收录的相当一部分文章,都是围绕Panther et al.关于语言理据性的思考和Langacker的相关认知语法理论对英语外其他语言的研究,比如,Pelyv?仳s对比研究英语must和匈牙利语对应词kell的行为者的语法主格/与格交替;Uehara 通过比较了韩语和日语中指称敬语的语法系统;Tribushinina关注英语和俄语中维度形容词的语义特征,等等。其二,实证研究和基于语料库的研究。语言学家的内省判断还不足以构建语言的理据性,所以须要实验证据来印证本族语者关于理据性的直觉。而且,用语料库研究法对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极其有用,相对于内省法来说,相关数据可以得到更穷尽的考察和更系统的研究。比如,Izutsu通过三个实验证明转喻推理具有更深层的时间/空间重叠理据;Matlock通过三个精心设计的实验揭示“体”如何影响人们对于事件进行概念化的方式;Umbreit 通过问卷调查证实了在心理词库中理据关系呈现多向网络关系,并共同激活一个词族的所有成员,等等。又如,Hayase从英国国家语料库检索出大量关于英语悬垂分词构式的数据进行分析;Baicchi收集并分析了大量来源于相关研究文献中的典型例句、诗歌、小说、和新闻报道的致使移动构式;Brdar基于语料库的研究发现转喻CAPITAL FOR GOVERNMENT在英语和德语中使用很为频繁;而且,在克罗地亚语和匈牙利语报纸中,该转喻在周末版比工作日版的出现频率更加显著,等等。他们的研究结果无论是从信度还是效度上而言,相比较于个别的内省数据都更客观、更普适。
〔参考文献〕
[1] Radden, G. & Panther, K. Introduction: reflections on motivation [A]. In Radden, G. and Klaus-Uwe, P. (eds.). Studies in Linguistic Motivation [C].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2004: 1–46.
[2] 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1 [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3] Talmy, L. Force dynamics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 [J]. Cognitive Science, 1988, (12): 49–100.
[4] Langacker, R. W. 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s [J]. Cognitive Linguistics, 1993, 4 (1): 1–38.
[5] Saussure, F. d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M]. trans. Baskin, W. London: Peter Owen, 1960.
[6] Klaus-Uwe, P., Thornburg, L. L. & Barcelona, A.
Metonymy and Metaphor in Grammar [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2009.
[7] 汪少华. 通感·联想·认知 [J]. 现代外语, 2002,(2): 187-194.
[8] 张松松. 当代隐喻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分类思考 [J]. 外国语言文学, 2013,(3): 145-152.
[9] 张辉,卢卫中. 认知转喻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10] 张松松.句法和语义的互动关系的隐喻和转喻视角研究述评 [J]. 外语研究, 2012,(5): 1-7.
[11] 沈家煊. 认知语言学研究与隐喻语法与转喻语法研究[A]. 沈阳、冯胜利主编. 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第十二期)[C].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305-320.
(责任编辑:高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