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美术欣赏能力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m19840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因为初中升高中的学习压力,大部分学生的美术基础较薄,也有少数同学在初中没上过美术课。在上美术鉴赏课时学生都有一个对美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欣赏一幅作品仅仅以“像不像”“好不好看”为评判标准,觉得画得“像”的就是好,故而喜欢认同,而对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难以接受,可是这些画的不“像”的作品是世界名画。所以高中鉴赏课,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好的欣赏方法,丰子恺先生在《艺术修养基础》时说到:“艺术创作时,先由艺术家心中发生感动,再向外表现而成作品。鉴赏则是反对路径:先鉴赏作品的外部,然后体会作者的感动。”我们可以简析成三个方面:
  一、从美术的艺术语言上去欣赏,以学生对这些作品的直观感受为开端。学生对被欣赏对象的第一印象是十分宝贵的。它是新鲜的、生动的、甚至是比较准确的,而且学生对于作品的第一印象也是非常深刻的,美术作品以它的形式元素塑造出可视的艺术形象。这些形式元素就是美术家传情达意的艺术语言。因此,在美术鉴赏课中如何让学生读懂作品中的语言成为教学的关健。例如课件显示(1)语言元素:点,线,面,色(2)语言手段:(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语言手段上形成了明显的差别。)思考比较:《荷拉斯兄弟宣誓》和《泼墨仙人图》,这二幅中西方绘画在语言手段运用上有什么不同?并且找出点线面色。《泼墨仙人图》传统的中国美术:以线为主运用笔墨、章法、皴法等手段。《荷拉斯兄弟宣誓》西方美术:运用明暗、空间、透视、构成、肌理等手段。以这三幅画来详细说明语言手段中西方的不同。
  二、从作品的文化情境和历史背景欣赏。文化情境是指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的时候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其特征。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位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造艺术作品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与风俗情况同时出现,同时消灭的。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时,不能单讲技法,要把美术作品放在一定的情境中去学习。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需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相关的历史故事。鉴赏作品时,似乎觉得艺术的题材与内容具有感情;其实无非是自己的感情移入艺术品中。例如描写悲哀的人物,起悲哀之情的,是看画的人,并非画本身。这就是把我们的感情移入画中。例如凡高的《向日葵》就有必要介绍有关凡高生平的一些故事,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画面的意思,欣赏中国国画《鹌鹑图》时,学生应该从作者生平,社会背景了解。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是认识升华的过程,加深视觉感受的过程,也是寻找自我的过程,这也是素质教育中美育作用的体现。
  三、评判作品,创作作品。艺术来源于生活,它和人的情感、阅历、个性、审美心理结构等诸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艺术包括音乐、文学、影视作品,它们之间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有许多可以融合的地方,尊重学生见解,适当融合音乐、文学、影视等艺术进行美术欣赏教学。例如,在美术教学中加入音乐的元素,使学生在听觉中加强视觉的感受,并感受到画面上的视觉元素和音乐元素在韵律和节奏上的共鸣,还可以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激发、扩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每个同学的审美经验是不同的,任何一件优秀的作品,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欣赏,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也正是美术欣赏的魅力所在。美术欣赏教学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能接受学生的各种见解和感想。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看法、观点持有正确的态度,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能激起学生更大的兴趣,才能引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美术欣赏教学应该看重其学习的过程,不要过于追求结果,也很少有统一性,让学生锻炼独创思维的能力,增强美术欣赏的兴趣。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要过程和目标所向就是:通过审美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观察力和鉴赏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个性表现能力。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新课程标准为开展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的指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给学生独立完成欣赏课题的机会,尹少淳老师曾说过,“美术是艺术中的一个门类,艺术是文化中的一个门类,宗教、哲学是文化中的一个门类,美术受宗教、哲学的影响。一个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是不仅对自己本领域、本专业、本行业精熟,同时,还能博古通今,关注社会,关注人文,关注历史。”这样我们也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使美术课堂教学的重点逐渐从传统的以教授为主的单一模式转到多元化的、开放型的、以美术文化渗透为主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的轨道上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M]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吴冠中 《吴冠中谈美》 [M] . 广东 :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
  [3] 王大根 《美术教学论》 [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 尹少淳 《美术及其教育》 [M] . 长沙 :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其他文献
县级政府在中国行政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它既是县域内首要行政决策机关,又是执行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枢纽。县级政府决策权力运行的民主化、科学化与法制化在很大程度
篮球项目一直是高中生最为热爱的项目之一。然而,在篮球选项教学过程中有效性的缺失,造成通过几年的篮球选项学习,学生没有能够掌握系统的篮球技战术;没有能够通过篮球技战术系统的学习提高身体素质;没有通过篮球学习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通过多年的篮球选项教学的经验和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总结出一些提高篮球选项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来促进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一、因材施教与
期刊
《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园在幼儿活动、学习、休息管理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安全工作,要坚持“安全第一”思想。每一个幼儿园的老师都非常头疼的事就是幼儿在园发生伤害事故,除了给孩子带来痛苦,给教师自己也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所以,在幼儿园的工作中安全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安全连着你、我、他,关系你、我、他,关系千万家,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因此
期刊
“轴对称性”在初中数学解题中比较常见。将图形与数结合,联系各知识点,从图形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谈谈轴对称性在解题中应用。  一、轴对称性在轴对称图形中的应用  轴对称图形有正方形、菱形、圆、线段、角等,这些图形本身的性质往往是计算线段的长度,例如:  例1:如图1,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  数分别为-1和 ,点B关于
期刊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应该把作文看成是一种自然的生命状态,一种朴实的生活行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作文是生活的必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下,“生活处处皆语文”已经成为语文教育者的共识。但是“作文难”的问题目前仍然比较普遍,作文教学费时费力的情况仍然有待进一步改善。 在教学实践当中,我尝试着“抓住契机,巧妙引导”,
期刊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不能正确理解和辩证把握个性化阅读的内涵,以致出现了一些偏差,如,由于强调个性化阅读的人文性倾向,在教学中过分演绎“独立选择学习内容”“独立选择学习方法”“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怎么学就怎么学”;由于强调个性化阅读的体验策略,在教学中就忽略学段目标和文体特点而一味地引导体验而忽略思维的激发与引导。由此引来对新课程阅读教学的一些诟病。  个性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
期刊
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6”是我们的老朋友,我们很早就认识它,而且天天见,处处见。现在你们能不能说出“6”到底是怎样一个数呢?大家互相讨论一下,再汇报讨论的的结果。(学生经过小组或同桌讨论,汇报如下)  生1:我今年6岁。  生2:星期天,我和爸爸钓了6条鱼  生3:6比我大  生4:两个3相加等于6  生5:奶奶给我6元钱  生6:我家住在花园小区第6单元6楼  师小结:是呀,这些都是6.小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我国在建设配电网时,多将满足用电需求作为目标,缺乏长远的设计规划,使配电网出现线路连接混乱、供电区重叠等问题,加大故障护理、运行难度,降低业务效率。基于此,网格化的配电网规划理念问世,对解决配电网运行问题,开创新的配网结构,提高用电质量意义重大。  关键词:网格化;配电网;规划方法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翻转课堂教学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教学形式,能够打破传统师讲生听模式的无聊感,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价值.凭借着出众的优势,深受师生的喜爱.以初中语文教育中翻转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