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以为你变成了这样,周围的人也会这样;你发现自己逐渐生长出对抗这世界冷漠的器官,却看不见还有人燃烧着自己感动着别人。变成橡皮人之后最可怕的一点,就是对这个世界视而不见,并且以为大家都一样。试着去修正一下吧,哪怕是一点点,都能让你对这个世界改观。
“我实在是太老了,我为什么这么老呢。”小林不只一次这么抱怨。她又身处于一段这样的麻木期,对好友诉说完这一阵的情绪,却被劝告要注意休息好好调节情绪。她觉得不被理解,说:“我不想调节情绪,我想趁着这股情绪弄清楚我到底想要什么,能为想要的东西付出多少代价。”
毕业后工作不过两年多,麻木、疲惫、茫然、倦怠,种种情绪悄然笼罩住她的天空。每天睡醒都是灰蒙蒙。她要挤早班公交车到办公室,然后开始一天浑浑噩噩的生活,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间隙用通讯工具同朋友闲聊;经常加班,中午为了节约时间,吃公司统一订的外卖;公司里那个脾气很差的程序员和她搭档,两人的配合很不顺畅,时间久了,就堵着一口气吞不下吐不出。日复一日这样的生活,让她觉得实在乏味极了,对领导对同事越来越无话可说,回到家再不想提跟工作有关的事。
好友无意间和她说起“橡皮人”,听完朋友的的描述,每一条都跟自己很像。自从毕业之后,她感到活力在一点点的消失,曾经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渐渐变得模糊起来,而生活也如同死水一潭。每天打开朋友圈,甚至不知道要分享什么内容,一切都觉得乏善可陈。
根据某个网站曾经做过的社会调查显示,“橡皮人现象”广泛而普遍的存在于各行各业、各种生活背景的人们之中。这在心理程度上其实是一种能量的缺失,对任何事物都打不起精神,工作与生活仅是按部就班。
小林觉得身上的活力在一点点消失,对生活失去了期待。公司在春节后组织体检,结果让小林瞠目结舌:体重比毕业时候重了十多斤,从体脂比上看,她属于轻度肥胖。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镜子里的自己走了形,疲惫又虚胖。长期在办公室久坐不动,经常一个姿势玩手机,她已经有了颈椎病的早期症状,脖子僵硬,甚至影响大脑供血。而颈椎问题导致了睡眠问题,神经衰弱,头痛起来没玩没了,上班也总是没精打采。每天从公司到家两点一线,乏味而单调,似乎一切都在朝著更坏的方向发展。
在心理学上,由于许多的不如意而导致的对现实无望与无可奈何的表现称作“习得性无助”,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流行病,可有没有人自带抗体坚强克服呢?有这样女孩,精神世界就和小林截然相反。表面上看与普通人的生活无二致,却收获了成就与快乐。
许晨大学毕业后即与男友结婚生子,在家带了两年的孩子才找工作。如今毕业5年的她,虽然只有3年工作经验,却已经十分出色,月入远超同龄人的平均水平。许晨从师范毕业,认清了现状:同应届毕业生相比,她基本没有什么优势,也知道自己无法进重点学校教书,于是她先从一家私立小学的英语助教做起。自己写教案备课,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摸爬滚打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一学年过后,她带的班平均分年级最高。
许晨一直都想做一个好老师,一个能懂得教育艺术的好老师,而不只是一个教书匠。她花很多时间钻研教学方法,上网找课件学习,仔仔细细地备课,经常去旁听经验丰富的老师授班并认真做笔记。一年之后,她跳槽去了一家私立学校教初中英语。这里压力更大,许晨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了,她明白自己的优势在于耐心和肯钻研。
有一年,学校要求老师们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方式教学,教师自主发挥的部分大大减少了。许晨教了一个学期,觉得困难,孩子们也无法接受这样死板的教学。许晨经过考虑,给校长打报告,申请不按照教学大纲教学,并把自己的理由以及教学考量数据都列好交上去。新学年开始,校长采纳了许晨的意见,又恢复原来的教学方式。这一年,许晨陪着一群初三的孩子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点多下自习。到中考成绩出来时,她手机上塞满了学生家长发来的感谢短信,一个班60个人,40多个重点。
她说起这么一件事,一个毕业了很久孩子,某天在QQ上找到她,说:“老班你快标注一下我的名字,不然我怕你以后会忘记我。”真的好爱这些孩子,她感慨道。暑假来了,许晨赶紧报了个健身班,每天晚上锻炼身体,她对未来仍斗志满满。
如果有一天,你恍然发现自己变成了橡皮人,那么请回忆一下最初的梦想。梦想是什么,梦想是人生道路上的那盏指明灯,哪怕暗夜再黑,浓雾迷蒙,它仍会让你抬头望见前进的方向,不会迷失与迷茫。
此外,我们还需要一些信心和勇气。充分地认识自己,明确自身的优缺点,更好地扬长避短,在发挥自我优势的过程中获得自我实现。
不论生活,还是工作,都需要一点智慧,再加上一点点艺术,有新的能量被补充进来,生活工作才会有生机。年轻的女孩们需要学习这样的智慧与艺术,找寻到生活本来的意义,不再做一个毫无面目,了无生趣的橡皮人。
“我实在是太老了,我为什么这么老呢。”小林不只一次这么抱怨。她又身处于一段这样的麻木期,对好友诉说完这一阵的情绪,却被劝告要注意休息好好调节情绪。她觉得不被理解,说:“我不想调节情绪,我想趁着这股情绪弄清楚我到底想要什么,能为想要的东西付出多少代价。”
毕业后工作不过两年多,麻木、疲惫、茫然、倦怠,种种情绪悄然笼罩住她的天空。每天睡醒都是灰蒙蒙。她要挤早班公交车到办公室,然后开始一天浑浑噩噩的生活,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间隙用通讯工具同朋友闲聊;经常加班,中午为了节约时间,吃公司统一订的外卖;公司里那个脾气很差的程序员和她搭档,两人的配合很不顺畅,时间久了,就堵着一口气吞不下吐不出。日复一日这样的生活,让她觉得实在乏味极了,对领导对同事越来越无话可说,回到家再不想提跟工作有关的事。
好友无意间和她说起“橡皮人”,听完朋友的的描述,每一条都跟自己很像。自从毕业之后,她感到活力在一点点的消失,曾经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渐渐变得模糊起来,而生活也如同死水一潭。每天打开朋友圈,甚至不知道要分享什么内容,一切都觉得乏善可陈。
根据某个网站曾经做过的社会调查显示,“橡皮人现象”广泛而普遍的存在于各行各业、各种生活背景的人们之中。这在心理程度上其实是一种能量的缺失,对任何事物都打不起精神,工作与生活仅是按部就班。
小林觉得身上的活力在一点点消失,对生活失去了期待。公司在春节后组织体检,结果让小林瞠目结舌:体重比毕业时候重了十多斤,从体脂比上看,她属于轻度肥胖。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镜子里的自己走了形,疲惫又虚胖。长期在办公室久坐不动,经常一个姿势玩手机,她已经有了颈椎病的早期症状,脖子僵硬,甚至影响大脑供血。而颈椎问题导致了睡眠问题,神经衰弱,头痛起来没玩没了,上班也总是没精打采。每天从公司到家两点一线,乏味而单调,似乎一切都在朝著更坏的方向发展。
在心理学上,由于许多的不如意而导致的对现实无望与无可奈何的表现称作“习得性无助”,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流行病,可有没有人自带抗体坚强克服呢?有这样女孩,精神世界就和小林截然相反。表面上看与普通人的生活无二致,却收获了成就与快乐。
许晨大学毕业后即与男友结婚生子,在家带了两年的孩子才找工作。如今毕业5年的她,虽然只有3年工作经验,却已经十分出色,月入远超同龄人的平均水平。许晨从师范毕业,认清了现状:同应届毕业生相比,她基本没有什么优势,也知道自己无法进重点学校教书,于是她先从一家私立小学的英语助教做起。自己写教案备课,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摸爬滚打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一学年过后,她带的班平均分年级最高。
许晨一直都想做一个好老师,一个能懂得教育艺术的好老师,而不只是一个教书匠。她花很多时间钻研教学方法,上网找课件学习,仔仔细细地备课,经常去旁听经验丰富的老师授班并认真做笔记。一年之后,她跳槽去了一家私立学校教初中英语。这里压力更大,许晨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了,她明白自己的优势在于耐心和肯钻研。
有一年,学校要求老师们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方式教学,教师自主发挥的部分大大减少了。许晨教了一个学期,觉得困难,孩子们也无法接受这样死板的教学。许晨经过考虑,给校长打报告,申请不按照教学大纲教学,并把自己的理由以及教学考量数据都列好交上去。新学年开始,校长采纳了许晨的意见,又恢复原来的教学方式。这一年,许晨陪着一群初三的孩子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点多下自习。到中考成绩出来时,她手机上塞满了学生家长发来的感谢短信,一个班60个人,40多个重点。
她说起这么一件事,一个毕业了很久孩子,某天在QQ上找到她,说:“老班你快标注一下我的名字,不然我怕你以后会忘记我。”真的好爱这些孩子,她感慨道。暑假来了,许晨赶紧报了个健身班,每天晚上锻炼身体,她对未来仍斗志满满。
如果有一天,你恍然发现自己变成了橡皮人,那么请回忆一下最初的梦想。梦想是什么,梦想是人生道路上的那盏指明灯,哪怕暗夜再黑,浓雾迷蒙,它仍会让你抬头望见前进的方向,不会迷失与迷茫。
此外,我们还需要一些信心和勇气。充分地认识自己,明确自身的优缺点,更好地扬长避短,在发挥自我优势的过程中获得自我实现。
不论生活,还是工作,都需要一点智慧,再加上一点点艺术,有新的能量被补充进来,生活工作才会有生机。年轻的女孩们需要学习这样的智慧与艺术,找寻到生活本来的意义,不再做一个毫无面目,了无生趣的橡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