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向日葵》这一系列以油画为主的艺术作品,是后印象主意的先锋派大师梵高所创作的。這部以向日葵为主的油画作品,以插在瓶中的向日葵为主要内容,分别通过对3朵、5朵、12朵及15朵向日葵进行绘画艺术创作,极大的展现了梵高个人对美好希望的向往和对生命意义的表达。除此之外,这部充满生机勃勃的油画,也极大程度上描绘了梵高独特的精神世界,更加突出展现了了他对这个美好世界的留恋与热爱。
关键词:向日葵;梵高;绘画艺术风格
一、概述
英年早逝的梵高,拥有着波折离奇的一生。出生于荷兰的他,因为性格的孤僻和学习环境的恶劣,在更换了两所学校后依旧选择了独自学习。这个拥有着颇高造诣的艺术作家,在跟随表哥学习一段时间后,开启了自己一生的艺术生涯。由于性格影响和对自身环境的桎梏,梵高早年的艺术创作多以暗黑系为主,代表作《吃土豆的人》就深刻的展现了当时饱受迫害的穷苦百姓。而这部《向日葵》系列,通篇采用明亮的黄色,这种冷色系向暖色系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是野外写生联系后的结果,长期沐浴在心旷神怡的大自然,让梵高有着对于温度的追求和阳光的热爱。这部作品甚至与他的短暂的人生不谋而合。随着太阳而生的向日葵,一生追求着光与热。虽然短暂,但是却耀眼。
二、关于梵高《向日葵》的综述
在这部作品问世99年后,在1987年因为高出天际的售价,闻名绘画艺术领域。尽管色调简单,但是鲜活而又充满生机的造型,加之豪放不羁的笔触。重新定义了人们赋予向日葵过去简单的定义。《向日葵》可以说是梵高最为出彩的艺术作品。他突破令人乏味的古典主义固有的色调,更加摆脱了印象主义原本的条件色。尽管这种艺术风格的体现在当时的社会并不受欢迎,但是它如梵高的精神世界一般,在理性和情感的撞击中迸发出了炙热的火焰,隐忍中释放着强烈的感情信号,如此的热烈,如此的真诚,令观画者感受到的了梵高挥洒自如且无处安放的灵魂。
有人说,这些相似的向日葵作品,是梵高无意而为之的练习作品,但是通过梵高与友人的来往信件中的蛛丝马迹中可以发现,这是梵高本就打算创作的系列作品。这部惊世之作,不止因为作品本身所具备的艺术特征,更是由于画作所传达和表达的自我批判精神,自我与非自我的矛盾冲突,在百年之后,让品读者为之欢欣鼓舞。
一生徘徊在命运边缘的梵高,接踵而至的困境,让他无数次身陷囹圄。面对生活的困难,梵高通过对向日葵色彩大胆的连续运用,向人们展示了作为不被喜爱的艺术家,不屈的奋斗精神。这个承载着他毕生希望与热情的作品,也是作者本身真实情感的体现.常年患有精神疾病的梵高,甚至为了艺术创作的分歧,对自己的耳朵痛下狠手,这种极端且令人难以理解的艺术追求,在后印象艺术领域可以说是十分纯粹的。
三、从《向日葵》看梵高油画绘画艺术风格
落在地上的太阳,是法国人民对向日葵的描述,这种对光明充满幻想的向日葵,梵高对其的热爱可以说是疯狂的,他们不止出现在梵高的餐厅,梵高的卧室,甚至是梵高的书房都会有向日葵的影子。在他贫瘠的精神世界里,这种向阳而生的生活方式,让他如夸父般执着的追逐着太阳。但是,《向日葵》给世人思想上带来的冲击却是巨大的。内心如此清澈明亮的梵高,对待生命的态度却和他的作品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对自己的生命如此蔑视,甚至是不屑一顾的梵高,究竟是看透了这个虚伪的世界,继续追逐他的艺术创作,还是对这个冷漠的世界感到了绝望?答案我们无从探究。但是向日葵却真正的成为了梵高的标志。甚至在后来的传世过程中,世人称他为“向日葵画家”。如此其恰如其分的形容和描述,让我们既惋惜,又痛心。这个身体里一半装着疯子,一半装着天才的人。天才与疯子两种性格相互交织,色彩和孤寂相互碰撞,让艺术的升华的到了释放,更让他的心灵自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可以说,对于我们来说,他的选择是可悲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他和他艺术作品的存在却是可贺的。
梵高独有的艺术语言,更加使背后的孤寂色彩愈发的浓重,像是梵高那些自己与自己沟通的自画像一般,通过对向日葵的描绘,由内而外的释放着他那即将喷薄而出的情感。寄情于物,不只是一种艺术创作,更是一种绝妙的艺术表达。这种拥有独特价值取向的艺术家,更是世间不可多得的人才。
四、结语
后印象主义的梵高对于当时的野兽派与表现派流行的社会,他的艺术表达形式甚至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人们深深地误解。但是作为西方美术史的伟大画家,他超前的意识和行为特色,让梵高始终走在艺术领域的前沿,无论是生前的孤独寂寥,还是死后突如其来的艺术荣耀,甚至是他所带来的极高商业价值,都将他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这个不属于人类社会的“向日葵仙子”,世俗的偏见和精神的痛苦,让他在矛盾中前进,在前进中又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赵西庆.从《向日葵》看梵高油画绘画艺术风格[J].短 篇小说:原创版.2014(26).:125-126.
[2]朗崇.梵高绘画艺术风格评析——以《向日葵》为例 [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128(06):76-79.
[3] 范真.从《向日葵》看梵高油画之美[J].时代文学:上半 月.2010(03):199-201. [1]苏仲翔.白居易传论.上海: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5
关键词:向日葵;梵高;绘画艺术风格
一、概述
英年早逝的梵高,拥有着波折离奇的一生。出生于荷兰的他,因为性格的孤僻和学习环境的恶劣,在更换了两所学校后依旧选择了独自学习。这个拥有着颇高造诣的艺术作家,在跟随表哥学习一段时间后,开启了自己一生的艺术生涯。由于性格影响和对自身环境的桎梏,梵高早年的艺术创作多以暗黑系为主,代表作《吃土豆的人》就深刻的展现了当时饱受迫害的穷苦百姓。而这部《向日葵》系列,通篇采用明亮的黄色,这种冷色系向暖色系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是野外写生联系后的结果,长期沐浴在心旷神怡的大自然,让梵高有着对于温度的追求和阳光的热爱。这部作品甚至与他的短暂的人生不谋而合。随着太阳而生的向日葵,一生追求着光与热。虽然短暂,但是却耀眼。
二、关于梵高《向日葵》的综述
在这部作品问世99年后,在1987年因为高出天际的售价,闻名绘画艺术领域。尽管色调简单,但是鲜活而又充满生机的造型,加之豪放不羁的笔触。重新定义了人们赋予向日葵过去简单的定义。《向日葵》可以说是梵高最为出彩的艺术作品。他突破令人乏味的古典主义固有的色调,更加摆脱了印象主义原本的条件色。尽管这种艺术风格的体现在当时的社会并不受欢迎,但是它如梵高的精神世界一般,在理性和情感的撞击中迸发出了炙热的火焰,隐忍中释放着强烈的感情信号,如此的热烈,如此的真诚,令观画者感受到的了梵高挥洒自如且无处安放的灵魂。
有人说,这些相似的向日葵作品,是梵高无意而为之的练习作品,但是通过梵高与友人的来往信件中的蛛丝马迹中可以发现,这是梵高本就打算创作的系列作品。这部惊世之作,不止因为作品本身所具备的艺术特征,更是由于画作所传达和表达的自我批判精神,自我与非自我的矛盾冲突,在百年之后,让品读者为之欢欣鼓舞。
一生徘徊在命运边缘的梵高,接踵而至的困境,让他无数次身陷囹圄。面对生活的困难,梵高通过对向日葵色彩大胆的连续运用,向人们展示了作为不被喜爱的艺术家,不屈的奋斗精神。这个承载着他毕生希望与热情的作品,也是作者本身真实情感的体现.常年患有精神疾病的梵高,甚至为了艺术创作的分歧,对自己的耳朵痛下狠手,这种极端且令人难以理解的艺术追求,在后印象艺术领域可以说是十分纯粹的。
三、从《向日葵》看梵高油画绘画艺术风格
落在地上的太阳,是法国人民对向日葵的描述,这种对光明充满幻想的向日葵,梵高对其的热爱可以说是疯狂的,他们不止出现在梵高的餐厅,梵高的卧室,甚至是梵高的书房都会有向日葵的影子。在他贫瘠的精神世界里,这种向阳而生的生活方式,让他如夸父般执着的追逐着太阳。但是,《向日葵》给世人思想上带来的冲击却是巨大的。内心如此清澈明亮的梵高,对待生命的态度却和他的作品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对自己的生命如此蔑视,甚至是不屑一顾的梵高,究竟是看透了这个虚伪的世界,继续追逐他的艺术创作,还是对这个冷漠的世界感到了绝望?答案我们无从探究。但是向日葵却真正的成为了梵高的标志。甚至在后来的传世过程中,世人称他为“向日葵画家”。如此其恰如其分的形容和描述,让我们既惋惜,又痛心。这个身体里一半装着疯子,一半装着天才的人。天才与疯子两种性格相互交织,色彩和孤寂相互碰撞,让艺术的升华的到了释放,更让他的心灵自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可以说,对于我们来说,他的选择是可悲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他和他艺术作品的存在却是可贺的。
梵高独有的艺术语言,更加使背后的孤寂色彩愈发的浓重,像是梵高那些自己与自己沟通的自画像一般,通过对向日葵的描绘,由内而外的释放着他那即将喷薄而出的情感。寄情于物,不只是一种艺术创作,更是一种绝妙的艺术表达。这种拥有独特价值取向的艺术家,更是世间不可多得的人才。
四、结语
后印象主义的梵高对于当时的野兽派与表现派流行的社会,他的艺术表达形式甚至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人们深深地误解。但是作为西方美术史的伟大画家,他超前的意识和行为特色,让梵高始终走在艺术领域的前沿,无论是生前的孤独寂寥,还是死后突如其来的艺术荣耀,甚至是他所带来的极高商业价值,都将他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这个不属于人类社会的“向日葵仙子”,世俗的偏见和精神的痛苦,让他在矛盾中前进,在前进中又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赵西庆.从《向日葵》看梵高油画绘画艺术风格[J].短 篇小说:原创版.2014(26).:125-126.
[2]朗崇.梵高绘画艺术风格评析——以《向日葵》为例 [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128(06):76-79.
[3] 范真.从《向日葵》看梵高油画之美[J].时代文学:上半 月.2010(03):199-201. [1]苏仲翔.白居易传论.上海: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