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天真烂漫,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这是他们的优点,但由于儿童年龄特征的限制,其形象思维、无意注意占有很大的比重,对事物的认识仅限于表面,缺乏深度。如何利用小学生这一特定阶段的思维特点进行中国画教学,有意识地延长其注意维持的时间,激发他们对祖国传统艺术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下感受美和创造美,是摆在小学美术老师面前的一大问题。通过几年来的教堂实践,我总结出:小学中国画教学不仅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于是我在中国画教学的情感导人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欣赏导入
美术教堂应当以审美文化素质教育为中心,欣赏名作是学生学画中国画的重要前提,但它极被容易忽视,从而导致教学工作的谬误。根据小学注重形象思维,强调直观教学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我请学生欣赏历代大师的代表作。由于欣赏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审美活动,它不仅是理性的逻辑推理,而且带有许多情感因素,所以在欣赏活动中,要时时注意情感的纽带作用。如,让学生欣赏徐悲鸿的中国画《奔马》时,先简单介绍一下徐悲鸿当时处在我们共和国即将成立、新旧社会交替的特定时期,然后引导他们欣赏挂图: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一匹匹威武的骏马正在扬蹄疾奔、仰天长啸,似乎将要奔赴万里征程。再看画家用豪放的笔法、大写意的画法展现了一幅潇洒奔放、才华横溢的“奔马图”。从这里不难发现作者借“奔马”预示着新中国的勃勃生机和无限的生命力,也表明作者当时“久旱逢雨”的喜悦心情。然后,让学生去观察、去感受。在这样的情形下,陶冶自己的性情,然后尝试用自己的行为、感情以及想象去体会艺术太师在绘画语言方面的杰出成就,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审美经验去分辨真、善、美以及假、恶、丑,从而在感知过程中结合老师的讲解充分挖掘作品的艺术美,进一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进而主动研究和探索一些求知事物。
二、语言导入
美术课是一种技能性较强的课程,但技能并不排斥其理论性的讲述,但必须保证技能训练的时间,所以,美术课的语言要求精炼、准确、富有感染力。中国画强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即是以写形为手段,达到写神之目的。表现对象的精神面貌历来是中国画之最终目的,而由于小学生不同的生活环境以及经历的诸多影响,出现不同的审美效应,这就要求老师特别注重语言的媒介和感化作用,用生动的语言正面引导学生透过事物表面去发掘、去深化,唤起内心奋发向上的一面,从而内心深处产生对美的感受和渴望。比如,我教小学美术第九册中水墨花卉这一节,在教画中国画《红梅》时,我开始这样提问:“寒冷的冬天,哪种花不畏严寒,开得最艳?”引导学生回答这种花是“梅花”,然后再进一步启发:“谁知道红梅具体在什么时候开花?”当学生回答开花时间后,我就紧接着启发学生:“这时的天气异常寒冷,而梅花却依然昂首怒放,愈加娇艳动人,所以连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写诗赞美梅花·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来形容梅花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象征了一种民族的伟大精神。”通过这样的语言启发学生就很容易把红梅和“不怕困难”、“顶风傲雪”的民族精神紧密联系起来,再让学生欣赏书中的范作,就能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画出的红梅就更富艺术感染力,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在感情上对红梅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也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了升华,艺术再现了生活。
三、实物导入
语言的作用是微妙的,它往往首先是一种感情的投入,而真正能打动儿童的心灵,并赋予他们想象的翅膀的往往是那些鲜明的、直观的形象,能看到的、摸到的生命,这些往往对于儿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直接运用实物或现成的挂图把儿童带人形象的世界中,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感知过程,使思维更具体、更深刻,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比如,我教中国画《枇杷》这课,课前我请每位同学自备枇杷若干,在美术课上自带枇杷,请学生用眼睛去看,鼻子去闻,甚至可以用嘴巴去亲自尝一尝枇杷的味道。接着,我再利用黑板上《枇杷》的挂图,请学生想象一下当他们手中的枇杷又回到枇杷树上又会出现怎样的情景。这样,学生边看实物,边看挂图,并通过自己头脑去加工想象,看到了,摸到了,而且感受到了它的美,在心灵深处才能产生美的共鸣,产生出强烈的对生活美的表现欲望,当他们在具体描绘时,就会迸射出智慧的火花,这种建立在观察实物基础上的思维是可靠的,它是从实践中自行获取知识,并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
通过刚才一系列“导”的过程,我们不由想到:要想真正启动学生脑中的“创造性思维”的“阀门”,真正将学生“导入”国画艺术的最高境界,还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走出框框,去进行开拓思维,为学生提供其想象的各种思路和条件。如,可在基本画法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或多动态的尝试,这样一激发,学生的思维便开始活跃了,创造性思维也开始启动了。虽然他们的画也许很幼稚,但你一定会为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了启发而兴奋不已吧?那么,我们的目的便也达到了。
一、欣赏导入
美术教堂应当以审美文化素质教育为中心,欣赏名作是学生学画中国画的重要前提,但它极被容易忽视,从而导致教学工作的谬误。根据小学注重形象思维,强调直观教学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我请学生欣赏历代大师的代表作。由于欣赏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审美活动,它不仅是理性的逻辑推理,而且带有许多情感因素,所以在欣赏活动中,要时时注意情感的纽带作用。如,让学生欣赏徐悲鸿的中国画《奔马》时,先简单介绍一下徐悲鸿当时处在我们共和国即将成立、新旧社会交替的特定时期,然后引导他们欣赏挂图: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一匹匹威武的骏马正在扬蹄疾奔、仰天长啸,似乎将要奔赴万里征程。再看画家用豪放的笔法、大写意的画法展现了一幅潇洒奔放、才华横溢的“奔马图”。从这里不难发现作者借“奔马”预示着新中国的勃勃生机和无限的生命力,也表明作者当时“久旱逢雨”的喜悦心情。然后,让学生去观察、去感受。在这样的情形下,陶冶自己的性情,然后尝试用自己的行为、感情以及想象去体会艺术太师在绘画语言方面的杰出成就,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审美经验去分辨真、善、美以及假、恶、丑,从而在感知过程中结合老师的讲解充分挖掘作品的艺术美,进一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进而主动研究和探索一些求知事物。
二、语言导入
美术课是一种技能性较强的课程,但技能并不排斥其理论性的讲述,但必须保证技能训练的时间,所以,美术课的语言要求精炼、准确、富有感染力。中国画强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即是以写形为手段,达到写神之目的。表现对象的精神面貌历来是中国画之最终目的,而由于小学生不同的生活环境以及经历的诸多影响,出现不同的审美效应,这就要求老师特别注重语言的媒介和感化作用,用生动的语言正面引导学生透过事物表面去发掘、去深化,唤起内心奋发向上的一面,从而内心深处产生对美的感受和渴望。比如,我教小学美术第九册中水墨花卉这一节,在教画中国画《红梅》时,我开始这样提问:“寒冷的冬天,哪种花不畏严寒,开得最艳?”引导学生回答这种花是“梅花”,然后再进一步启发:“谁知道红梅具体在什么时候开花?”当学生回答开花时间后,我就紧接着启发学生:“这时的天气异常寒冷,而梅花却依然昂首怒放,愈加娇艳动人,所以连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写诗赞美梅花·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来形容梅花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象征了一种民族的伟大精神。”通过这样的语言启发学生就很容易把红梅和“不怕困难”、“顶风傲雪”的民族精神紧密联系起来,再让学生欣赏书中的范作,就能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画出的红梅就更富艺术感染力,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在感情上对红梅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也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了升华,艺术再现了生活。
三、实物导入
语言的作用是微妙的,它往往首先是一种感情的投入,而真正能打动儿童的心灵,并赋予他们想象的翅膀的往往是那些鲜明的、直观的形象,能看到的、摸到的生命,这些往往对于儿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直接运用实物或现成的挂图把儿童带人形象的世界中,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感知过程,使思维更具体、更深刻,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比如,我教中国画《枇杷》这课,课前我请每位同学自备枇杷若干,在美术课上自带枇杷,请学生用眼睛去看,鼻子去闻,甚至可以用嘴巴去亲自尝一尝枇杷的味道。接着,我再利用黑板上《枇杷》的挂图,请学生想象一下当他们手中的枇杷又回到枇杷树上又会出现怎样的情景。这样,学生边看实物,边看挂图,并通过自己头脑去加工想象,看到了,摸到了,而且感受到了它的美,在心灵深处才能产生美的共鸣,产生出强烈的对生活美的表现欲望,当他们在具体描绘时,就会迸射出智慧的火花,这种建立在观察实物基础上的思维是可靠的,它是从实践中自行获取知识,并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
通过刚才一系列“导”的过程,我们不由想到:要想真正启动学生脑中的“创造性思维”的“阀门”,真正将学生“导入”国画艺术的最高境界,还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走出框框,去进行开拓思维,为学生提供其想象的各种思路和条件。如,可在基本画法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或多动态的尝试,这样一激发,学生的思维便开始活跃了,创造性思维也开始启动了。虽然他们的画也许很幼稚,但你一定会为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了启发而兴奋不已吧?那么,我们的目的便也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