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经济新闻报道公式化、概念化、数字化、浅表化,内容呆板乏味而缺乏可读性,不能迎合读者对通俗、易懂、有用的需求。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经济新闻报道应积极转变视角,采用故事化手法,增强报道的可读性,让经济新闻可亲可感。
【关键词】经济新闻 转变视角 故事化 可读性
经济生活的发展,促进了经济新闻的发展,但经济新闻绝不是简单的数字堆砌。经济新闻是新闻报道的重头戏。经济新闻如何有血有肉,生动活泼,既有深度又引人入胜?如何激发读者的阅读渴望,增强经济新闻的震撼力和穿透力?笔者认为,应从转变报道视角破题,采用故事化手法,让经济新闻可亲可感。
一、转变视角,让经济新闻可感可知
由于经济新闻题材范围总是与农业、工业、财贸、交通、市场、金融等有关,一般都有数字、图表、专业术语,缺乏“情节”和趣味性,缺少人情味和新奇感,读者不太容易产生兴趣。
如何把经济报道写得老百姓爱看、看得懂、看了有用?记者艾丰曾经说过:一个人困了,躺在床上,看我们的经济新闻,还愿意看,还能看明白,那样,经济报道就可算是写好了。
要使经济新闻可亲可感,常常面临一个视角转换问题。
1、变“向上视角”为“向下视角”
很多经济报道不能吸引读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存在“眼睛向上”的毛病,从领导部门角度考虑问题多,从普通群众角度考虑问题少。这样经济新闻远离群众,自然难以让人产生兴趣。
诚然,有些经济报道特别是宏观经济报道讲的都是“大问题”,但再大的问题,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总是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把新闻的大主题与读者熟悉的生活、与读者感兴趣的身边事结合起来,从“民生”谈“国计”,“大”题“小”做,不失为一个吸引读者的有效办法。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视角——平民化,就是从百姓的视角切入经济活动与经济现象,以一种平民意识、眼光和态度来选择和处理新闻,从而使经济新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经济报道既能以深刻的内涵,更能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为广大读者所接受。
群众视角实际上应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指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尽管它是站在大经济的立场,可抓住的却是经济领域中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使经济报道增强亲和力和吸引力;二是指站在普通百姓角度,将大多数普通百姓关注的问题和欲知的事情,变成经济报道话题,解惑释疑。
在新闻实践中,报道同一件事,由于新闻视角的差异,报道效果就会迥然不同。两篇同样报道淮南市大通区窑河镇甲鱼产业发展的报道。《淮南日报》记者通过深入到渔民家中采访,了解到窑河甲鱼因为没有无公害产品认证,而被无情地拒之上海大门之外,进而卖不上高价。记者采访归来,采写了一篇题为《窑河甲鱼:期待一张绿色“名片”》的经济新闻,真情反映老百姓的呼声。另一家报社的记者,采访了当地渔政部门,写出《窑河畔:甲鱼丰 农民乐》的报道。围绕同一题材写出的报道,由于视角不一,效果就不同。前者用平视的角度,就是从百姓的角度报道甲鱼丰、农民忧的问题;后者用的是俯视角度,报道甲鱼丰收,缺少可读性。
2、变抽象视角为形象视角
重大经济报道自身的抽象性、综合性、非事件性特点,决定了对其形象化需要付出更多的才思和心力。
许多成功的新闻实践表明,注意寻找恰当的形象视角,把理性的东西感性化、抽象的事理具象化、宏观的事物微观化,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由浅入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著名记者穆青曾经说过:“要在读者心目中立起一个形象,报道也必须是形象的。我们在新闻写作上需要有所突破,要善于把概念的表达诉诸充实具体的形象,使报道的内容可闻、可见、可触、可感。”
经济新闻面对的信息源大都是专业性、技术性强的信息,这些信息要让受众接受,从事经济报道的记者就要做好“形象翻译”工作,把专业性和技术性变为通俗性,大众化。经济学家厉以宁在谈到经济发展为什么要有一定的速度时,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骑自行车的人都知道,骑得太快会翻车;骑得太慢,自行车会晃,就不稳;自行车不走就要倒。经济建设也是如此,经济要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复杂的经济问题经过这么一个简单形象的比方,人们自然就明白了。这是经济新闻报道应追求的目标。
一般来说,重大经济报道要涉及到经济理论,而理论往往给人以枯燥的感覺。能否从经济理论中发现形象视角呢?答案是肯定的。但这需要记者的认识经历“形象——理性——形象”的过程,需要理性的升华和感性的再现。经济日报记者詹国枢1990年采写的《从煮饺子说到规模经济》就是一个成功的实例。什么是“规模经济”?作者在文章一开始就拿煮饺子作比喻:“朋友,如果我向您提一个小小的要求:请您帮我煮一个饺子……您一定会说,别开玩笑了,要吃,咱就好好下一锅,只煮一个,谁那么傻?”煮饺子这一形象吸引着读者继续往下读:煮饺子不能一个一个地煮,那么办企业、出产品能像一个一个地煮饺子那样做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经过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之后,文章再进入规模经济的正题,读者就很容易理解了。
3、变生产视角为消费视角
经济新闻要写活,需要变生产视角为消费视角。需要从消费者角度写经济、写商品、写行情报告,从消费者受益的角度写成就。多些信息、多些生活特色,多些服务的内容。这样的经济报道才会贴近百姓,才会为读者所接受。
生产成绩,往往显得数字堆砌,枯燥乏味;而如果从分配、消费等领域来谈生产成绩,效果就大不相同。2012年6月20日,《淮南日报》报道了一则新闻《“亚鹏酥瓜”:集品质、绿色于一身》,作品以拟人的手法,讲述了“亚鹏酥瓜”市场价每斤卖到8元的原因(普通酥瓜上市时市场价每斤约1.5元)——集品质、绿色于一身。进而指出,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群众不能只看“量”,而忽视了“质”,事实证明,有“质”才能有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群众不仅要学会种植,更要学会经营,学会用“工业理念”经营农业,走生态农业之路,走精细化农业之路。新闻富有生活气息,以小见大,增强了可读性。 总之,经济新闻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牵动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从普通大众的角度,突出经济新闻的生活性、群众性和人文色彩,往往能把经济新闻写得出新出彩。
二、新闻故事化,让经济新闻可感可亲
经济报道稿件,离人们现实的经济生活有“距离感”,这是经济报道经常遇到的问题。这要求经济新闻报道要通俗化。而要使经济新闻报道通俗化,学会讲故事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1、坚持新闻人物化
写经济新闻,在关注“物”的同时,更要关注“人”。经济新闻报道应把“人”作为主角,这就是新闻的个人化。所谓新闻的个人化,就是以个人故事、体验为切入点和线索来报道一个重大的新闻事件,或解释新出台的法规政策等。从某个个体的视角出发,以小见大、贴近读者,进而顺其自然地引出对重大新闻的报道。譬如在中国入世问题的报道上,不少财经媒体没有单纯地从入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大方面入手,而是选择与读者贴近的生活小事,这样就拉近了入世与普通读者的距离,调动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新闻的人物化,要求记者在寻找选题、组织稿件、制作标题时,要立足于寻找新闻与人的需求的契合点,多考虑读者的心理需求,寻找最令读者感兴趣的切入点,从而在信息传递与接收环节上与读者达到高度一致,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2、坚持新闻细节化
抓细节是新闻写作最常使用的一种手段。在经济新闻报道中,运用这种手法的最大好处是通过抓住人或事的细节描写,让读者有种置身于事件中的感觉,使新闻更加生动、立体。细节描写的关键是抓住读者感兴趣的部分作为新闻点,并通过真实、准确的描写把新闻点“放大”。曾看过《电子有多重要》一篇采访札记,在仅有500多字的报道中,记者通过电子在城市交通、体育比赛、众多企业乃至人们就餐、上下班、用錢等方方面面的运用,让电子的作用无所不在这一事实深深地印在读者的脑海里。文章没有电子技术术语,而是用极通俗的语言娓娓道来,连文章的题目都口语化,可读性自然很强。
3、坚持新闻形象化
形象化可有效化解经济报道语言生硬、缺少趣味的弊病。在报道我国第一台类人型机器人诞生时,一篇文章的导语中采用了形象的拟人描写:在我国第一台两足机器人10周岁时,我国第一台类人型机器人呱呱落地。今天,这个高1.4米、重20公斤的“新生儿”在国防科技大学首次亮相。有关专家称,类人型机器人的问世,标志着我国机器人技术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通过形象化的描写,这样一个漂亮的机器人就展示在读者面前了。此稿也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参考文献
①《艾丰谈怎样写好经济新闻》,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网
②汤碧琴,《经济新闻的民生视角》 [J].《新闻战线》,2007(11 )
③吴存德,《经济新闻的“民生视角”》[J].《新闻论坛》,2012(1)
④刘世树,《地方党报经济报道如何增强可读性——以湖南湘西州〈团结报〉为例》[J].《中国记者》,2011(8)
⑤唐爱萍,《转换报道视角 让经济新闻可亲可读》[J].《新闻战线》,2006(7)
(作者单位:淮南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经济新闻 转变视角 故事化 可读性
经济生活的发展,促进了经济新闻的发展,但经济新闻绝不是简单的数字堆砌。经济新闻是新闻报道的重头戏。经济新闻如何有血有肉,生动活泼,既有深度又引人入胜?如何激发读者的阅读渴望,增强经济新闻的震撼力和穿透力?笔者认为,应从转变报道视角破题,采用故事化手法,让经济新闻可亲可感。
一、转变视角,让经济新闻可感可知
由于经济新闻题材范围总是与农业、工业、财贸、交通、市场、金融等有关,一般都有数字、图表、专业术语,缺乏“情节”和趣味性,缺少人情味和新奇感,读者不太容易产生兴趣。
如何把经济报道写得老百姓爱看、看得懂、看了有用?记者艾丰曾经说过:一个人困了,躺在床上,看我们的经济新闻,还愿意看,还能看明白,那样,经济报道就可算是写好了。
要使经济新闻可亲可感,常常面临一个视角转换问题。
1、变“向上视角”为“向下视角”
很多经济报道不能吸引读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存在“眼睛向上”的毛病,从领导部门角度考虑问题多,从普通群众角度考虑问题少。这样经济新闻远离群众,自然难以让人产生兴趣。
诚然,有些经济报道特别是宏观经济报道讲的都是“大问题”,但再大的问题,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总是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把新闻的大主题与读者熟悉的生活、与读者感兴趣的身边事结合起来,从“民生”谈“国计”,“大”题“小”做,不失为一个吸引读者的有效办法。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视角——平民化,就是从百姓的视角切入经济活动与经济现象,以一种平民意识、眼光和态度来选择和处理新闻,从而使经济新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经济报道既能以深刻的内涵,更能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为广大读者所接受。
群众视角实际上应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指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尽管它是站在大经济的立场,可抓住的却是经济领域中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使经济报道增强亲和力和吸引力;二是指站在普通百姓角度,将大多数普通百姓关注的问题和欲知的事情,变成经济报道话题,解惑释疑。
在新闻实践中,报道同一件事,由于新闻视角的差异,报道效果就会迥然不同。两篇同样报道淮南市大通区窑河镇甲鱼产业发展的报道。《淮南日报》记者通过深入到渔民家中采访,了解到窑河甲鱼因为没有无公害产品认证,而被无情地拒之上海大门之外,进而卖不上高价。记者采访归来,采写了一篇题为《窑河甲鱼:期待一张绿色“名片”》的经济新闻,真情反映老百姓的呼声。另一家报社的记者,采访了当地渔政部门,写出《窑河畔:甲鱼丰 农民乐》的报道。围绕同一题材写出的报道,由于视角不一,效果就不同。前者用平视的角度,就是从百姓的角度报道甲鱼丰、农民忧的问题;后者用的是俯视角度,报道甲鱼丰收,缺少可读性。
2、变抽象视角为形象视角
重大经济报道自身的抽象性、综合性、非事件性特点,决定了对其形象化需要付出更多的才思和心力。
许多成功的新闻实践表明,注意寻找恰当的形象视角,把理性的东西感性化、抽象的事理具象化、宏观的事物微观化,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由浅入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著名记者穆青曾经说过:“要在读者心目中立起一个形象,报道也必须是形象的。我们在新闻写作上需要有所突破,要善于把概念的表达诉诸充实具体的形象,使报道的内容可闻、可见、可触、可感。”
经济新闻面对的信息源大都是专业性、技术性强的信息,这些信息要让受众接受,从事经济报道的记者就要做好“形象翻译”工作,把专业性和技术性变为通俗性,大众化。经济学家厉以宁在谈到经济发展为什么要有一定的速度时,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骑自行车的人都知道,骑得太快会翻车;骑得太慢,自行车会晃,就不稳;自行车不走就要倒。经济建设也是如此,经济要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复杂的经济问题经过这么一个简单形象的比方,人们自然就明白了。这是经济新闻报道应追求的目标。
一般来说,重大经济报道要涉及到经济理论,而理论往往给人以枯燥的感覺。能否从经济理论中发现形象视角呢?答案是肯定的。但这需要记者的认识经历“形象——理性——形象”的过程,需要理性的升华和感性的再现。经济日报记者詹国枢1990年采写的《从煮饺子说到规模经济》就是一个成功的实例。什么是“规模经济”?作者在文章一开始就拿煮饺子作比喻:“朋友,如果我向您提一个小小的要求:请您帮我煮一个饺子……您一定会说,别开玩笑了,要吃,咱就好好下一锅,只煮一个,谁那么傻?”煮饺子这一形象吸引着读者继续往下读:煮饺子不能一个一个地煮,那么办企业、出产品能像一个一个地煮饺子那样做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经过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之后,文章再进入规模经济的正题,读者就很容易理解了。
3、变生产视角为消费视角
经济新闻要写活,需要变生产视角为消费视角。需要从消费者角度写经济、写商品、写行情报告,从消费者受益的角度写成就。多些信息、多些生活特色,多些服务的内容。这样的经济报道才会贴近百姓,才会为读者所接受。
生产成绩,往往显得数字堆砌,枯燥乏味;而如果从分配、消费等领域来谈生产成绩,效果就大不相同。2012年6月20日,《淮南日报》报道了一则新闻《“亚鹏酥瓜”:集品质、绿色于一身》,作品以拟人的手法,讲述了“亚鹏酥瓜”市场价每斤卖到8元的原因(普通酥瓜上市时市场价每斤约1.5元)——集品质、绿色于一身。进而指出,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群众不能只看“量”,而忽视了“质”,事实证明,有“质”才能有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群众不仅要学会种植,更要学会经营,学会用“工业理念”经营农业,走生态农业之路,走精细化农业之路。新闻富有生活气息,以小见大,增强了可读性。 总之,经济新闻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牵动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从普通大众的角度,突出经济新闻的生活性、群众性和人文色彩,往往能把经济新闻写得出新出彩。
二、新闻故事化,让经济新闻可感可亲
经济报道稿件,离人们现实的经济生活有“距离感”,这是经济报道经常遇到的问题。这要求经济新闻报道要通俗化。而要使经济新闻报道通俗化,学会讲故事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1、坚持新闻人物化
写经济新闻,在关注“物”的同时,更要关注“人”。经济新闻报道应把“人”作为主角,这就是新闻的个人化。所谓新闻的个人化,就是以个人故事、体验为切入点和线索来报道一个重大的新闻事件,或解释新出台的法规政策等。从某个个体的视角出发,以小见大、贴近读者,进而顺其自然地引出对重大新闻的报道。譬如在中国入世问题的报道上,不少财经媒体没有单纯地从入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大方面入手,而是选择与读者贴近的生活小事,这样就拉近了入世与普通读者的距离,调动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新闻的人物化,要求记者在寻找选题、组织稿件、制作标题时,要立足于寻找新闻与人的需求的契合点,多考虑读者的心理需求,寻找最令读者感兴趣的切入点,从而在信息传递与接收环节上与读者达到高度一致,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2、坚持新闻细节化
抓细节是新闻写作最常使用的一种手段。在经济新闻报道中,运用这种手法的最大好处是通过抓住人或事的细节描写,让读者有种置身于事件中的感觉,使新闻更加生动、立体。细节描写的关键是抓住读者感兴趣的部分作为新闻点,并通过真实、准确的描写把新闻点“放大”。曾看过《电子有多重要》一篇采访札记,在仅有500多字的报道中,记者通过电子在城市交通、体育比赛、众多企业乃至人们就餐、上下班、用錢等方方面面的运用,让电子的作用无所不在这一事实深深地印在读者的脑海里。文章没有电子技术术语,而是用极通俗的语言娓娓道来,连文章的题目都口语化,可读性自然很强。
3、坚持新闻形象化
形象化可有效化解经济报道语言生硬、缺少趣味的弊病。在报道我国第一台类人型机器人诞生时,一篇文章的导语中采用了形象的拟人描写:在我国第一台两足机器人10周岁时,我国第一台类人型机器人呱呱落地。今天,这个高1.4米、重20公斤的“新生儿”在国防科技大学首次亮相。有关专家称,类人型机器人的问世,标志着我国机器人技术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通过形象化的描写,这样一个漂亮的机器人就展示在读者面前了。此稿也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参考文献
①《艾丰谈怎样写好经济新闻》,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网
②汤碧琴,《经济新闻的民生视角》 [J].《新闻战线》,2007(11 )
③吴存德,《经济新闻的“民生视角”》[J].《新闻论坛》,2012(1)
④刘世树,《地方党报经济报道如何增强可读性——以湖南湘西州〈团结报〉为例》[J].《中国记者》,2011(8)
⑤唐爱萍,《转换报道视角 让经济新闻可亲可读》[J].《新闻战线》,2006(7)
(作者单位:淮南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