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直肠末端肠壁内神经节细胞的发育情况,探讨术后排便障碍的病理机制。方法: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直肠末端标本72例,其中高位无肛12例,中间位无肛36例,低
【机 构】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直肠末端肠壁内神经节细胞的发育情况,探讨术后排便障碍的病理机制。方法: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直肠末端标本72例,其中高位无肛12例,中间位无肛36例,低位无肛24例,分别对应为高位组、中间位组和低位组;选择非肠神经相关疾病行结肠手术的患儿10例,取其结肠壁作为对照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直肠末端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D)和外周蛋白在肠壁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高位组CD的表达(0.0040±0.00082)明显低于对照组(0.049±0.0045,P<0.01);中间位组、低位组与对照组比较,CD表达亦有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位组CD的表达较低位组(0.043±0.0094)显著减少(P<0.05);高位组与中间位组及中间位组与低位组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位组、中间位组及低位组外周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尤以高位组最著;高位组外周蛋白的表达(0.0047±0.00055)较中间位组(0.020±0.0029)、低位组(0.030±0.0032)显著减少(P<0.01);中间位组与低位组比较,外周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直肠末端肠壁内神经节细胞的发育程度与直肠盲端位置高低密切相关,直肠盲端位置越高,肠壁神经节细胞发育越差,这可能是中、高位无肛畸形术后排便障碍的发生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汉语国际教育是指面向全球的母语为非汉语者的汉语教学,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和传播技能,以适应汉语和中华文化国际推广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WDM-PON以其技术优势已成为承载移动前传网络的重要可选方案,可将其运用到移动前传网络中,进一步研究波长带宽分配算法。在移动前传网络传输场景下,对WDM-PON固定波长分配方
纵观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发展变迁史 ,其总趋势是绝大多数游牧民族的主体不是向南发展融入汉族转化为农耕民族 ,便是向西发展转化为农耕或半农半牧民族。北方游牧民族自身及其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 13例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予风池穴温通针法配合远端配穴及头皮针治疗,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
介绍了老年吞咽障碍的病理机制和吞咽障碍的评估工具,并对吞咽障碍的评估工具进行了对比分析,从床旁评估、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综述了老年吞咽障碍筛查的进展。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0—2008年间发表的目录学研究论文进行统计,从文献增长、作者及机构分布、期刊分布、基金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讨论目录学发展现状并从目录学理
市场化的农业生产要求农产品必须投放到市场中公平竞争,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型,农村经济也暴露出许多新的问题,从快速转向低迷甚至滑坡。本文就农村
国家西部地区"特岗计划"对于师范类专业的高职生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强大的竞争群体,在复习时间紧迫,考试内容复杂多变等因素影响下,学生往往焦头烂额,无从下手,复习明显
中华书局于1983年出版的王文锦校点《大戴礼记解诂》是研究礼学的重要典籍,但存在校勘、标点不当之处。或由于据误本录文,对校疏漏;或不明反切而误点;或引文误断起迄;或书名标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