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和他的远教“老友”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j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这首曾经传唱于大街小巷的《十年》道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亲疏离合。而对于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党员远程教育办公室主任张亮来说,他与远程教育已经携手走过十年的节点,来到了第十三个年头的相守。十余年与远教同行,他始终初心不变,一路见证了宿城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成长发展。远教之于张亮,是事业,也是老友。他说,无论走过多少个十年,都能找到与这位老友拥抱的理由。
   相知还需多磨合
   2006年,宿迁市宿城区远程教育办公室正式组建,通过组织严格考察,25岁的张亮从农委借调到组织部门工作。“以前专业都和农业生产有关,现在突然要接触远教电教设备,有点找不到抓手。”想要尽快进入角色,只有勤学这一条道儿。当时远程办唯一的设备就是一台SONY照相机,张亮找来说明书,边研究边摸索,快门、光圈、感光度、白平衡……一个个专业术语就这样从不知所云到渐渐熟悉。理论还要经过实践检验,很快机会就来了。那是一次拍摄会议的“小考”,虽说勉强完成了任务,但现在回忆起来,张亮却一个劲地摇头:“不好,那次拍得不好。会议照片拍了不少,但拍得不清楚,构图不好、抓拍表情不到位……”认识到自身的差距,他开始了疯狂的“魔鬼练习”,上下班的路上就背着相机练习拍人、拍景,拍车流、拍静物。而且,不知他从哪里学来的“土办法”,没事的时候手里就端着本厚厚的汉语字典,美其名曰练习稳定性。靠着这份勤学苦练的劲头,他拍的照片越来越好,偶尔还会有“大片”问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增强制片力量,远程办计划采购一批非编和摄像机设备,这项工作交给了张亮。他到区宣传部、电视台四处请教,反复比较各个型号,看哪种性价比高、哪种兼容性好、哪种拍摄效果佳,还和同事一起到市场比价,最终圆满完成了招标任务。部领导接着提出要求:“几十万的设备配齐了,就要真正拍起来、用起来。”恰逢省委组织部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培训班,张亮抓住这难得的学习机会,积极报名参加。课堂上他认真听课、埋头记录,课后将遇到的问题虚心向老师请教。那本记录着此次学习收获的厚厚的笔记本,成了他日后众多的制片工具书之一,而张亮也在经历了“科班”训练后,成了专题片制作领域的行家里手。
   相伴无惧岁月苦
   两个人,三个人,两个人,五个人……这些年,区远程办工作人员的人数在不断变化,工作任务却有增无减,而张亮一直坚守在这个岗位上。到基层检查指导工作,他登高爬低检修设备、排除故障;为部里准备大小会议,他通宵无眠撰写材料、布置会场;开展远教学用活动,他忙前跑后组织人员、统筹协调;外出拍摄电教片,他不辞辛苦搬扛设备、现场调度。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到处是他忙碌的身影,熟悉的人都称他是“拼命张郎”。
   随着宿城区远程教育工作开始实施,163个村居远程教育站点的设备安装任务成为当务之急。当时正值烈日炎炎的夏天,张亮带着安装队,坐着没有空调的皮卡车走村入户,每到一个地方就开始搬卸设备、安装调试。身上的衣服湿了干、干了湿,脖子和胳膊都被晒得掉了层皮,即使这样他每天还是笑呵呵的,从不叫苦。经过安装队的连续奋战,宿城区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在全市率先完成了远程教育站点的建设任务,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自从进入远程办工作,加班加点就成了张亮的家常便饭,经常忙得顾不上家,家人也因此成了他心里最大的亏欠。“有一次女儿过生日,那天我一直在加班,忘了跟家里说,手机也没看,家属就带着孩子在家眼巴巴等着……”说到这里,张亮哽咽了。后来,他和家人约定:一是加班提前向家里报告,二是下班时间要陪家人,三是注意休息调整。然而,约定很快就被抛在了脑后,他成了“说话不算数”的爸爸、“半夜回家”的丈夫,家人也被动地习惯了他的节奏。在他的印象中,只有一次女儿过生日,他订了女儿最喜欢的白雪公主蛋糕,买了女儿念念不忘的马克笔作为礼物,算是给孩子留下了最难忘的一次生日回忆。而更多的时候,他都只是在电话里对女儿说一句:宝贝,生日快乐!
  
   相携登上座座峰
   “不论干什么工作,都要敢于担当作为、争创一流。”这是张亮的座右铭。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建是基础、学用是目的。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远程教育在农村更有针对性、更有吸引力。早在2008年,正当网络创业方兴未艾之时,张亮就看到了网络创业和远程教育的结合点。他邀请淘宝大学定期利用村居远程教育站点进行授课,还自己搜集摄制《新手攻略》《店铺“装修”》等一批关于网络创业技能的短视频,上传到远教平台供大家学习。他听说与宿城区毗邻的徐州市睢宁县沙集镇东风村简易家具上网销售行情较好,产业初具规模,就找到时任耿车镇大众村党支部书记的周保平,鼓励他组织党员群众到沙集镇东风村观摩学习。在大众村党支部的持续推动下,网络创业户像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今已实现年网络销售额2亿多元。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理念,张亮组织实施的“远教”+“网创”、远教“农超对接”、“事在村办”、“周末广场”等十多项典型案例被省、市委组织部门总结推广。
   “远教电教工作,不能一条‘腿’走路,必须补强电教短板。”为了提升全区电教制片水平,张亮将目标瞄准了全省党員教育电视片观摩评比活动。他和远程办同事经过一番讨论,决定拍摄一部反映黄河水上救援队支部书记、队长王爱东事迹的专题片。多年来,王爱东和他的救援队24小时坚守在宿迁古黄河畔,影响带动志愿者8000多人,成功救助117条生命。为了拍出一部真实感人的片子,这次拍摄张亮采取跟拍形式,带领拍摄组每周至少抽出一天时间进行拍摄,力求记录下黄河救援队的一点一滴。日复一日,虽然跟拍中的大部分镜头都是些平淡无奇的琐事,但摄制组一直在坚持。平静的水面还是泛起了涟漪,寒冬腊月的一天晚上,救援队微信群发布了一条紧急救援通知,值班队员都向出事地点冲去。张亮扔下饭碗,提起摄像机就跟着跑,争分夺秒地开机记录。这才有了王爱东跳入刺骨的河水,连续救上两个大学生,自己却心脏病复发被送到医院急救的感人镜头。《水上“SOS”》这部片子推出后,打动了无数人,也为宿城电教赢得了荣誉。这些年,张亮靠着精益求精的制片追求实现了全区远教电教工作“两条腿”走路,终于补齐了电教短板。由他指导拍摄的《蜕变》《百姓所长唐明清》《水上“SOS”》《生命之舟》等数十部电视片先后在全国和江苏省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评比活动中获奖。
   当时光的列车缓缓驶向下一个十年,年近不惑的张亮坐在车里,抬眼望去,对面依然坐着自己熟识的远程教育。热爱,让他继续坚守;责任,让他不离不弃。也许很多年以后,张亮和他的远教“老友”还会相视一笑,对彼此说一句:感谢你一直在这里。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委组织部)
其他文献
“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三层贯通互融的系统,若干务实有效的应用”,让美丽的云南升起了一朵闪耀边疆的“党建红云”,走出了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符合云南实际的党建发展道路。地处云南西部的保山市结合“自然博物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地域特色,勇于创新,坚持“用数据说话”,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党建各类信息进行深度融合和智能分析,丰富了全省党建大数据“案例库”,也为大数据“落地”党建提供了样板和个案。     
期刊
“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形象而生动地道明了党建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石。在新时代,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建工作如何久久为功地起到改革发展“压舱石”的作用?“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党建工作中,既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党建工作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因此说,应用好以“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来助推党建工作科学发展,是时代的选择,也是形势的要求,更是当前的使命。   决策思路富有智力。“
期刊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而演之,党建信息化就是推动党建工作科学化、精准化的重要路径。近年来,随着“两微一端”、智慧平台的广泛开发应用在党建信息化进程中日趋成熟,一个新的问题也浮出水面:谁是下一步将现有信息化成果整合分析、研判输出的 “秘密武器”?在我们看来,答案是大数据。   从理论上说,大数据指的是从各种类型
期刊
在建设数字中国的新时代,组织工作也要顺应潮流,与时俱进。浙江省苍南县让组织工作拥抱大数据,打造“智慧党建”,用好巧劲,助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  社保大数据:提高两新组织单独组建率   2018年以来,苍南县针对部分两新组织党员不亮明身份的问题,以查找“隐性党员”为突破口,部署开展“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行动,运用“党员信息系统”和“企业职工参保系统”两个大数据平台进行细致比对。对排查出的隐性
期刊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5)09-0112-02  2015年6月26日,我收到来自吉林长春的一封快递,打开一看,是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好友徐敦广教授的大作《民族声乐学》,真是喜出望外,如获至宝。翻开著作的精致扉页,品读其中的丰富内容,洋洋洒洒36万字的一部专著,即刻催发一种按捺不住的理论思考,关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理论研究的学术激情随之油然而生……  
期刊
我们常说党员教育要跟紧技术、为我所用。当党建工作驶入数据蓝海后,工作模式开启全新节奏——解放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力,精准投产发力,可以说,大数据为党建工作带来质的飞跃。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大数据就是巨量信息+数据分析。党建大数据就是将大数据搜集范围控制在“党建”范围内,通过对党组织党员的基础数据海纳,实现精准侧写每一个党组织、每一名党员,进而可以对其行为进行研判。      人在干,数在
期刊
一对一查询、点对点对接、全流程监测……南京市江宁区“大数据中心”建立的党建e家预警中心让丰富的党员活动能够精准推行,扁平化的工作管理模式促进党建工作良性循环。  信息查询,e目了然   “从今天起,我们党员也有身份证了!”江宁街道党员王玲拿着印有自己姓名的党员身份证参加支部三会一课活动时,兴奋地说。2016年,江宁区委组织部为全区6万多名党员颁发一张带有二维码的党员身份证,它不仅是每名党员在“党
期刊
青岛有峰,名曰崂山,从震旦纪吕梁运动时期形成的复背褶皱中看海观潮,别有一番仙气绕山涧,故得名“仙山”。崂山脚下有三名远教工作者,他们抬头望山、低头耕耘,日复一日与勤劳质朴的崂山人一起追梦筑梦,演绎着山海情深党旗红的华彩乐章。      “政策通”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基础理论知识过硬,才能扎实开展工作”,这是柳宁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柳宁,人送外号“政策通”,虽是远教新兵,但已是从
期刊
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新时代新任务新担当,作为年轻一代党员教育工作者,生逢伟大时代是我们的幸运,做出骄人业绩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保持一个清醒坚定的头脑,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立场决定方向,路线关乎成败。党员教育的核心是政治引领、思想引导。作为新时代党员教育工作者,要站稳政治立场,坚持党员教育“姓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兴党,大势面前有定力,大局面前不犹疑,
期刊
“支部建在连上”“支部建在网上”……这些说法我们耳熟能详;然而最近有一个地方,党建工作创新精准发力,将“支部建在了微信群上”。这充分说明如今党建工作信息化手段可是越来越丰富了。这个地方,就是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徐家坊街道。自2017年5月以来,徐家坊街道创新推出了利用“小叮当”微信群收集、反馈、处理问题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简称“小叮当”),“小叮当”成为了街道党员群众的“新宠儿”。   什么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