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整车价格上涨以及汽车市场整体不景气,但作为汽车产业链下方的布局分散,规模小、技术相对落后的零部件供应商,却受到原材料以及人工成本的大幅上升和整车企业降低成本的双重挤压。基于这种现状,我们特邀请整车、零部件企业以及业界专家三方对成本压力下的整零关系进行一番探讨。
刘科强:市场最能体现平等性
对于陕汽来说,上半年提高了整车销售价格,让用户承担了一部分,但价格上涨幅度还不及成本上升的一半;剩余的上涨部分就由企业内部消化。
陕汽内部降成本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原材料采购、产品库存、减少浪费等加强内部管理;二是要求零部件厂价格上降低几个百分点,这对于整车控制成本来说无可厚非。
当然,这会导致零部件厂可能不再跟我们合作,更有可能提供的产品会“以次充好”。所以,我们同时要求必须以保证质量为工作前提,因此陕汽一直在强化“质量控制”。
至于整车和零部件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在我看来,是最为正常的事。每年买卖双方都会在缔结合同时进行艰苦谈判,包括陕汽和康明斯之间也是如此。
在市场中竞争最能体现平等性,无论企业身份如何。即便是汽车集团内部的零部件厂状况好一些,但实际上也在一直倡导市场化。
所以,面对成本上升,无论整车厂、零部件厂压力都一样,大家要“共渡难关”。
徐本光:面对现实、不等不靠,适应市场
作为配套企业,特别是商用车零部件企业,确实承受着来自成本上升的压力。我们没有“等、靠、要”,而是一直在寻找出路。
首先就是降内耗,通过减材节能、加强核算、改善管理等以降低生产成本;其次就是不断改进工艺和寻求技术创新。在承受利润下滑的同时我们还在追加投资新技术,以立足长远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效益。
“谁掌握市场,谁就有话语权”。处于产业链下端的零部件厂要学会面对现实、不等不靠、适应市场,否则也只能被淘汰。
当然,这次考验,客观上对很多零部件企业的技术升级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对于资源消耗型、内部管理不完善的企业也是个重新整合的过任。
面对成本上升,“社会责任”是不可回避的,各方企业都需要鼎力承担、共同渡过。
作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希望在以自主品牌为主的商用车及其零部件领域,政府能给予更多政策导向上的支持。因为只有不断壮大自主品牌,中国汽车产业才能真正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赵艺林:零部件企业只能在合作中发展壮大
整车和零部件属于同一产业的两大板块,他们始终需要在协调中发展。产业发展好的时候,一起享受成果;产业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必须共同承担。
首先,这与整车,零部件企业所处的“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位置有关。位于上游的整车企业无疑处于主动地位,面对市场压力自然就会对零部件商施压,而零部件要“参与”到这一链条中,就需要搞好关系,吃点亏。至于“压力”,谁处于产业链条末位,谁就承担更多的压力,这在各行各业都是很正常的。
其次,这一现状跟其所处的“市场地位”也有关系。零部件产业比起整车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才逐渐独立出来自主发展,这样,在原本“主从”关系中就处于更加“弱势”。有些小的零部件企业不能承受压力倒闭了,很正常,像国外汽车产业中每年也有企业自然淘汰。所以,“市场地位”中“强势”和“弱势”各有存在的道理。
我们的零部件企业倘若能发展成博世一样,那么就可以利用“强势”控制整车厂,在欧Ⅲ技术上,整车厂不就处于了受控地位?
所以,“转嫁”是不好的“导向”,零部件企业需要和整车搞好关系,不断强化自身发展。
刘科强:市场最能体现平等性
对于陕汽来说,上半年提高了整车销售价格,让用户承担了一部分,但价格上涨幅度还不及成本上升的一半;剩余的上涨部分就由企业内部消化。
陕汽内部降成本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原材料采购、产品库存、减少浪费等加强内部管理;二是要求零部件厂价格上降低几个百分点,这对于整车控制成本来说无可厚非。
当然,这会导致零部件厂可能不再跟我们合作,更有可能提供的产品会“以次充好”。所以,我们同时要求必须以保证质量为工作前提,因此陕汽一直在强化“质量控制”。
至于整车和零部件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在我看来,是最为正常的事。每年买卖双方都会在缔结合同时进行艰苦谈判,包括陕汽和康明斯之间也是如此。
在市场中竞争最能体现平等性,无论企业身份如何。即便是汽车集团内部的零部件厂状况好一些,但实际上也在一直倡导市场化。
所以,面对成本上升,无论整车厂、零部件厂压力都一样,大家要“共渡难关”。
徐本光:面对现实、不等不靠,适应市场
作为配套企业,特别是商用车零部件企业,确实承受着来自成本上升的压力。我们没有“等、靠、要”,而是一直在寻找出路。
首先就是降内耗,通过减材节能、加强核算、改善管理等以降低生产成本;其次就是不断改进工艺和寻求技术创新。在承受利润下滑的同时我们还在追加投资新技术,以立足长远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效益。
“谁掌握市场,谁就有话语权”。处于产业链下端的零部件厂要学会面对现实、不等不靠、适应市场,否则也只能被淘汰。
当然,这次考验,客观上对很多零部件企业的技术升级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对于资源消耗型、内部管理不完善的企业也是个重新整合的过任。
面对成本上升,“社会责任”是不可回避的,各方企业都需要鼎力承担、共同渡过。
作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希望在以自主品牌为主的商用车及其零部件领域,政府能给予更多政策导向上的支持。因为只有不断壮大自主品牌,中国汽车产业才能真正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赵艺林:零部件企业只能在合作中发展壮大
整车和零部件属于同一产业的两大板块,他们始终需要在协调中发展。产业发展好的时候,一起享受成果;产业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必须共同承担。
首先,这与整车,零部件企业所处的“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位置有关。位于上游的整车企业无疑处于主动地位,面对市场压力自然就会对零部件商施压,而零部件要“参与”到这一链条中,就需要搞好关系,吃点亏。至于“压力”,谁处于产业链条末位,谁就承担更多的压力,这在各行各业都是很正常的。
其次,这一现状跟其所处的“市场地位”也有关系。零部件产业比起整车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才逐渐独立出来自主发展,这样,在原本“主从”关系中就处于更加“弱势”。有些小的零部件企业不能承受压力倒闭了,很正常,像国外汽车产业中每年也有企业自然淘汰。所以,“市场地位”中“强势”和“弱势”各有存在的道理。
我们的零部件企业倘若能发展成博世一样,那么就可以利用“强势”控制整车厂,在欧Ⅲ技术上,整车厂不就处于了受控地位?
所以,“转嫁”是不好的“导向”,零部件企业需要和整车搞好关系,不断强化自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