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既是综合性又是专业性的人才,这就是全世界推行素质教育的内在原因,倡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由于社会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多数学生家长、部分学校依然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所以严重阻碍了完全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美术教育教学发展。当前,在如何推动美术教育,让学生学好美术的问题上存在两种观点:一是人都有惰性,在没有一点压力的情况下学习是不会有进步的,因此应该施行一些必要的考核方案。二是美术学科的特性决定了美术教师更应该充当好教学引导者的角色,并根据学生的生活喜好或特长等方面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对此我比较赞同后者观点,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从很多方面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1充分利用美术教材,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美术课程的教育不在于专业技术的培养,而在于陶冶情操,培养全民的审美能力和提高生活品味。现阶段美术教师面临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美术学科的评价太灵活,面临同样的一件艺术品,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就没有人能够给一个评定的标准,没有专门的考核,因此在学校、家长、教师心中都显得不那么重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才能让学生上学好美术,并从中获得更多有价值的知识是值得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思考的问题,它也无形的提高了对美术教师的要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教师必须从兴趣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2探索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兴趣
作为美术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整个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中都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兴趣。
2.1认真选材,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在选材和内容设计方面,教材课本是相对死板的教学样板,只能是教师教学的一个参考而已,它并不适合每个地区的教学。例如《未来的我》一课设计到的是电脑处理图片的内容就不太适合山区学校的教学,若按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既显得不伦不类又无法调动学生兴趣。但对于环境相对优越的学校来说,这一节课又会很精彩,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教材内容不适合不能作为不上的借口,教师可以在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添加一些有趣的或是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容。又例如《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一课我们可以在讲到其历史的时候加上有趣的象形文字的讲解还比较有趣。在这节课上我尝试用了“日”、“月”和“鬼”字的特别讲解,结果是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古人用手绘线条图像表现生活抒发情感的热情。校本教材和自编教材在很多美术教师的教学中已经有意无意的用到了。我们经常上网或从生活中找到许多内容为我们的美术教学增添色彩。本人在网络上找到了一些有趣的内容:漂亮的折纸,民间艺术的剪纸,以想象为主的添画数字变卡通等等,这些内容学生都很赶兴趣也非常喜欢。内容选好了,学生对每周的美术课都相当的期待。
2.2摆正教师位置,完善教学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好的导入也是一节课好与歹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由过去的主导者转变成为引导者,而学生则变成了学习的主体,因此在当今教学中出现了很多新型的学习形式,如自主型学习、探究型学习等等。如何才能让学生自主自愿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导入课题时就要有技巧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钻研的欲望。例如《格尔尼卡》一课,作为一节欣赏课,我认为没有必要中规中矩的去上,或是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多少知识点。我们完全可以偏重某方面和忽略某些方面。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尝试从学生对这幅画的最初印象入手而导入。我要求学生在不看文字的情况下去欣赏这幅作品一两分钟,从几个方面说出自己的感受:一是看到了什么(最直观的画面形象)?二是感受到了什么(由画面形象触动的心灵感受)?三是“听”到了什么(实质是鼓励学生通过画面形象和感受去想象和描绘可能出现的场景)?四是猜测这幅画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让学生通过初步感受来猜测这幅画描绘的到底是什么)?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不作评价。上完课后,我要求同学们写了心得,结果学生对这幅作品有着颇多的感受:一部分同学认为这幅画太神奇了,因为它以具体的画面形象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象一篇精美的散文;一部分同学很惊讶,惊讶的是为什么一幅绘画作品能如此触动观者的心灵并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还有一部分同学有其他的感受,例如庆幸自己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或是对父母的感恩以及对生命的珍惜等等。
2.3善用评价方式,多给学生鼓励
评价即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论,它可以表现成评语分数和等级的形式。在过去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评价可以比较明确的分为两个方面:正面和负面的评价。评价的标准也比较单一。评价可以单一到用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与差。考高分可以拥有优生的美名,靠低分就会被寇上差生的臭名。这种评价让优生得到鼓励将越来越好,而差生越来越差甚至以难为难自暴自弃成为永远的差生。然而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今天,评价也发生了变化。一是评价的目的和方式变了,以往是为评价而评价,今天则是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进行评价。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既要真实又要注意方式方法,对学生只是负面的评价会使得他们厌学。但是当我们肯定了他们的优点之后再指出他们的不足,并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当他们看到自己的亮点之后,他们就会有兴趣有信心的去学习。这样的评价在美术作业上是最容易做到的。二是评价的形式变得多样化,过去就是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只确定在教师与单个学生的关系上。如今的评价则增加了自评和互评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的评价使学生更正确的认识自己和他人。多种形式的评价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那就需要教师来适当的协调和引导,使得这些评价既能指正他们的不足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评价直接关系或影响到学生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身心健康。所以我认为科学合理的评价也是激起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关键因素之一。
总之,在教学的始终,教师都有意识地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使他们喜欢上美术课,且能自主自愿的去学习美术。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美术课将会出现教师轻松有趣教、学生放松快乐学的新景象。即便是不考核,我们的学生在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也能受用终身。这正好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1充分利用美术教材,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美术课程的教育不在于专业技术的培养,而在于陶冶情操,培养全民的审美能力和提高生活品味。现阶段美术教师面临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美术学科的评价太灵活,面临同样的一件艺术品,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就没有人能够给一个评定的标准,没有专门的考核,因此在学校、家长、教师心中都显得不那么重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才能让学生上学好美术,并从中获得更多有价值的知识是值得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思考的问题,它也无形的提高了对美术教师的要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教师必须从兴趣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2探索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兴趣
作为美术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整个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中都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兴趣。
2.1认真选材,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在选材和内容设计方面,教材课本是相对死板的教学样板,只能是教师教学的一个参考而已,它并不适合每个地区的教学。例如《未来的我》一课设计到的是电脑处理图片的内容就不太适合山区学校的教学,若按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既显得不伦不类又无法调动学生兴趣。但对于环境相对优越的学校来说,这一节课又会很精彩,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教材内容不适合不能作为不上的借口,教师可以在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添加一些有趣的或是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容。又例如《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一课我们可以在讲到其历史的时候加上有趣的象形文字的讲解还比较有趣。在这节课上我尝试用了“日”、“月”和“鬼”字的特别讲解,结果是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古人用手绘线条图像表现生活抒发情感的热情。校本教材和自编教材在很多美术教师的教学中已经有意无意的用到了。我们经常上网或从生活中找到许多内容为我们的美术教学增添色彩。本人在网络上找到了一些有趣的内容:漂亮的折纸,民间艺术的剪纸,以想象为主的添画数字变卡通等等,这些内容学生都很赶兴趣也非常喜欢。内容选好了,学生对每周的美术课都相当的期待。
2.2摆正教师位置,完善教学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好的导入也是一节课好与歹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由过去的主导者转变成为引导者,而学生则变成了学习的主体,因此在当今教学中出现了很多新型的学习形式,如自主型学习、探究型学习等等。如何才能让学生自主自愿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导入课题时就要有技巧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钻研的欲望。例如《格尔尼卡》一课,作为一节欣赏课,我认为没有必要中规中矩的去上,或是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多少知识点。我们完全可以偏重某方面和忽略某些方面。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尝试从学生对这幅画的最初印象入手而导入。我要求学生在不看文字的情况下去欣赏这幅作品一两分钟,从几个方面说出自己的感受:一是看到了什么(最直观的画面形象)?二是感受到了什么(由画面形象触动的心灵感受)?三是“听”到了什么(实质是鼓励学生通过画面形象和感受去想象和描绘可能出现的场景)?四是猜测这幅画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让学生通过初步感受来猜测这幅画描绘的到底是什么)?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不作评价。上完课后,我要求同学们写了心得,结果学生对这幅作品有着颇多的感受:一部分同学认为这幅画太神奇了,因为它以具体的画面形象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象一篇精美的散文;一部分同学很惊讶,惊讶的是为什么一幅绘画作品能如此触动观者的心灵并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还有一部分同学有其他的感受,例如庆幸自己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或是对父母的感恩以及对生命的珍惜等等。
2.3善用评价方式,多给学生鼓励
评价即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论,它可以表现成评语分数和等级的形式。在过去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评价可以比较明确的分为两个方面:正面和负面的评价。评价的标准也比较单一。评价可以单一到用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与差。考高分可以拥有优生的美名,靠低分就会被寇上差生的臭名。这种评价让优生得到鼓励将越来越好,而差生越来越差甚至以难为难自暴自弃成为永远的差生。然而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今天,评价也发生了变化。一是评价的目的和方式变了,以往是为评价而评价,今天则是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进行评价。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既要真实又要注意方式方法,对学生只是负面的评价会使得他们厌学。但是当我们肯定了他们的优点之后再指出他们的不足,并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当他们看到自己的亮点之后,他们就会有兴趣有信心的去学习。这样的评价在美术作业上是最容易做到的。二是评价的形式变得多样化,过去就是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只确定在教师与单个学生的关系上。如今的评价则增加了自评和互评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的评价使学生更正确的认识自己和他人。多种形式的评价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那就需要教师来适当的协调和引导,使得这些评价既能指正他们的不足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评价直接关系或影响到学生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身心健康。所以我认为科学合理的评价也是激起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关键因素之一。
总之,在教学的始终,教师都有意识地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使他们喜欢上美术课,且能自主自愿的去学习美术。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美术课将会出现教师轻松有趣教、学生放松快乐学的新景象。即便是不考核,我们的学生在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也能受用终身。这正好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