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部动画片的题材尤为重要,奥斯卡获奖动画片之所以受到世人的青睐,不是只取决于高科技的运用和风格的幽默诙谐,题材的选择也是不可或缺的。围绕部分获奖动画片的题材进行分析,通过举例子、做比较的方法进行论证,启迪幼儿教师结合现实题材和幻想题材,原创新故事。
关键词:学前教育;动画短片;动画长片;题材类别;奥斯卡
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教育方式,动画题材多样,既反映出社会的现实问题,也体现生活的真谛,还能展现出天马行空的幻想,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一、动画题材的分类
题材,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广义的“题材”,指的是文艺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社会现象的某些方面。狭义的“题材”是指构成一篇或一部“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的一组完整的生活现象,它一般由人物、环境、情节这“三个要素”组成。动画同样也离不开题材,但是动画题材是丰富多样的,包括现实题材、幻想题材、古典题材、实验题材等。本文就幼儿教师常接触的现实题材着重研究。
二、奥斯卡获奖动画现实题材
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头,动画同样离不开真实生活。现实题材动画尤其依托当代现实生活,故事情节与现实息息相关,很容易引起观众的认同。按照故事内容的不同,现实题材又可以细分为:生活类、趣味类、励志类、讽刺类等。
(1)生活类。生活类题材主要反映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一般以普通人、平常事作为表现对象,其中尤以我们熟悉的感情故事居多。可以说情感故事是生活题材的一个主流,有相当一部分讲述亲情、爱情、友情的动画片是耳熟能详的。
《海底总动员》是一部父亲寻找儿子的电影,马林(父亲)生性胆小、懦弱,自从在一次鲨鱼袭击中失去了他亲爱的妻子和除尼莫外的所有孩子后,变得更加小心谨慎。尼莫(儿子)爱冒险,调皮,顽强,叛逆,看不惯父亲的缩手缩脚。在寻找的过程中,父亲为了儿子克服种种困难,改掉了自己懦弱的性格,并懂得了如何用爱和勇气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我们看到了一出执着于亲情的胜利大逃亡,看到了父爱的赞美诗。
《父亲与女儿》是最佳动画短片奖,它讲述的是父亲与年幼的女儿经常骑着自行车沿着堤岸来到一个渡口。某天父亲吻别女儿后出海远航,但父亲一直没有回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昔日的女孩儿成为老态龙钟的妇人。沧海桑田,海岸变滩地,老妇人走到了岸下的平地里,她看见了一艘搁浅的船,得知父亲早已去世。在梦中,她变成了少女,终于见到了父亲,女儿和父亲紧紧拥抱在一起,永不分离。至此,情感的表达到了最高潮,对人物内心的触动也达到了极致。
在现实中,我们常说父亲和女儿之间会更为亲近,但又有多少人能仔细去体味父与女彼此之间的感情呢?我们吵架,互不谅解,把父女关系搞得僵硬,却要去羡慕别人,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我们羡慕,我们有遗憾,有心结。希望幼师通过自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情商,感悟亲情的温暖与伟大,不要一味任性,蛮不讲理。
(2)喜剧类。幽默是智慧极高的体现。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幽默,更显自然也更见睿智。喜剧类题材选择生活中的寻常小事予以放大,用幽默来化解矛盾,表现主题。这类作品以短片或系列片形式出现。
《鸟!鸟!鸟!》讲述的是一群性格尖酸的小鸟集聚在电线上,唧唧喳喳吵个不停。大笨鸟的到来打破了他们的争吵,小鸟们突然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对大笨鸟冷嘲热讽,甚至打算把它排挤出去。可就在成功在即之时,出人意料的事情却发生了,大笨鸟并没有受到愚弄,倒霉的却是自己。对群鸟心理和表情的刻画真是让人忍俊不禁,用幽默的手法讽刺了歧视排斥同伴的行为。
(3)励志类。在动画作品中,最典型的励志题材莫过于“热血”动画。所谓“热血”,是指能让人心潮澎湃、情感激动的事物。
《快乐的大脚》总体来说有点像企鹅版的《阿甘正传》,天生缺陷的马伯以及他一往无前的努力,都像阿甘曾经的跑步一样纯真和感人。每只企鹅要通过歌声来寻觅知己,于是不会唱歌的马伯就要备受煎熬。其实,马伯也有自己心底的旋律,他的歌要用身体来唱。马伯作为被传统势力所驱逐者和对真相坚持不懈的追求者这两个光辉的形象符号,顶着呼啸的寒风不停前行,孤身游向大海彼岸,让人极度感动。所以,他快乐的大脚感动了全部企鹅。
《老人与海》讲述的是老人与大海搏斗的故事,剧中老人强韧的生命力与意志力令人折服。他的自信是绝对的自信,不因环境变化而变。他与大海搏斗,他想寻回少年时的意气风发,向大海讨回对生命的救赎。情节简单,却将人生的意义深刻地表露无遗。他所注重的是人在奋斗过程中所体现的价值,而非最后得到的具体的物质报酬。
(4)讽刺类。讽刺动画刻意使用嘲讽手法,描写敌对的、落后的事物,达到贬斥否定的效果。
《彼得与狼》讲述彼得发现人们对狼非常残暴,最终决定把抓到的这只狼重新放回到大自然中。故事把人性的丑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指责了人类恃强凌弱,同时也讽刺了懦弱人群对落难强者的侮辱欺凌。
《千与千寻》更多的是以诙谐的手法,表达对人性贪婪的一种控诉。开场时的那个千寻是这个年代的产物。冷漠,麻木,年纪轻轻却缺乏鲜活的内心气力,就像散落的蒲公英,在物质的时代里飘落。千寻父母的贪婪的欲望,很快就在这不可思议的“灵异世界”里显露无遗,两人被诅咒变成了猪。千寻被白龙救出,同时被告知在这个世界生存的办法:用勤恳的劳动,改变神仙们认为人类懒惰、自私和无能的偏见。无颜的出现更加突出人类的贪婪,它是将人类本性中的弱点结晶而塑造出的象征人物。
三、题材划分不绝对
题材划分不那么绝对,只要有正能量,拯救地球的超级英雄幻想题材等也可以励志。相信美好的题材、情节不是只有在动画片中才出现,幼儿园里孩童的现实生活里存在大量故事。幼师只要有颗水晶般的心,便能够原创出闪亮的故事。相信你们,努力自信,坚持不懈。
参考文献:
[1]李亦中,姚忠.动画编剧[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江苏省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学前教育;动画短片;动画长片;题材类别;奥斯卡
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教育方式,动画题材多样,既反映出社会的现实问题,也体现生活的真谛,还能展现出天马行空的幻想,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一、动画题材的分类
题材,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广义的“题材”,指的是文艺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社会现象的某些方面。狭义的“题材”是指构成一篇或一部“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的一组完整的生活现象,它一般由人物、环境、情节这“三个要素”组成。动画同样也离不开题材,但是动画题材是丰富多样的,包括现实题材、幻想题材、古典题材、实验题材等。本文就幼儿教师常接触的现实题材着重研究。
二、奥斯卡获奖动画现实题材
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头,动画同样离不开真实生活。现实题材动画尤其依托当代现实生活,故事情节与现实息息相关,很容易引起观众的认同。按照故事内容的不同,现实题材又可以细分为:生活类、趣味类、励志类、讽刺类等。
(1)生活类。生活类题材主要反映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一般以普通人、平常事作为表现对象,其中尤以我们熟悉的感情故事居多。可以说情感故事是生活题材的一个主流,有相当一部分讲述亲情、爱情、友情的动画片是耳熟能详的。
《海底总动员》是一部父亲寻找儿子的电影,马林(父亲)生性胆小、懦弱,自从在一次鲨鱼袭击中失去了他亲爱的妻子和除尼莫外的所有孩子后,变得更加小心谨慎。尼莫(儿子)爱冒险,调皮,顽强,叛逆,看不惯父亲的缩手缩脚。在寻找的过程中,父亲为了儿子克服种种困难,改掉了自己懦弱的性格,并懂得了如何用爱和勇气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我们看到了一出执着于亲情的胜利大逃亡,看到了父爱的赞美诗。
《父亲与女儿》是最佳动画短片奖,它讲述的是父亲与年幼的女儿经常骑着自行车沿着堤岸来到一个渡口。某天父亲吻别女儿后出海远航,但父亲一直没有回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昔日的女孩儿成为老态龙钟的妇人。沧海桑田,海岸变滩地,老妇人走到了岸下的平地里,她看见了一艘搁浅的船,得知父亲早已去世。在梦中,她变成了少女,终于见到了父亲,女儿和父亲紧紧拥抱在一起,永不分离。至此,情感的表达到了最高潮,对人物内心的触动也达到了极致。
在现实中,我们常说父亲和女儿之间会更为亲近,但又有多少人能仔细去体味父与女彼此之间的感情呢?我们吵架,互不谅解,把父女关系搞得僵硬,却要去羡慕别人,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我们羡慕,我们有遗憾,有心结。希望幼师通过自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情商,感悟亲情的温暖与伟大,不要一味任性,蛮不讲理。
(2)喜剧类。幽默是智慧极高的体现。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幽默,更显自然也更见睿智。喜剧类题材选择生活中的寻常小事予以放大,用幽默来化解矛盾,表现主题。这类作品以短片或系列片形式出现。
《鸟!鸟!鸟!》讲述的是一群性格尖酸的小鸟集聚在电线上,唧唧喳喳吵个不停。大笨鸟的到来打破了他们的争吵,小鸟们突然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对大笨鸟冷嘲热讽,甚至打算把它排挤出去。可就在成功在即之时,出人意料的事情却发生了,大笨鸟并没有受到愚弄,倒霉的却是自己。对群鸟心理和表情的刻画真是让人忍俊不禁,用幽默的手法讽刺了歧视排斥同伴的行为。
(3)励志类。在动画作品中,最典型的励志题材莫过于“热血”动画。所谓“热血”,是指能让人心潮澎湃、情感激动的事物。
《快乐的大脚》总体来说有点像企鹅版的《阿甘正传》,天生缺陷的马伯以及他一往无前的努力,都像阿甘曾经的跑步一样纯真和感人。每只企鹅要通过歌声来寻觅知己,于是不会唱歌的马伯就要备受煎熬。其实,马伯也有自己心底的旋律,他的歌要用身体来唱。马伯作为被传统势力所驱逐者和对真相坚持不懈的追求者这两个光辉的形象符号,顶着呼啸的寒风不停前行,孤身游向大海彼岸,让人极度感动。所以,他快乐的大脚感动了全部企鹅。
《老人与海》讲述的是老人与大海搏斗的故事,剧中老人强韧的生命力与意志力令人折服。他的自信是绝对的自信,不因环境变化而变。他与大海搏斗,他想寻回少年时的意气风发,向大海讨回对生命的救赎。情节简单,却将人生的意义深刻地表露无遗。他所注重的是人在奋斗过程中所体现的价值,而非最后得到的具体的物质报酬。
(4)讽刺类。讽刺动画刻意使用嘲讽手法,描写敌对的、落后的事物,达到贬斥否定的效果。
《彼得与狼》讲述彼得发现人们对狼非常残暴,最终决定把抓到的这只狼重新放回到大自然中。故事把人性的丑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指责了人类恃强凌弱,同时也讽刺了懦弱人群对落难强者的侮辱欺凌。
《千与千寻》更多的是以诙谐的手法,表达对人性贪婪的一种控诉。开场时的那个千寻是这个年代的产物。冷漠,麻木,年纪轻轻却缺乏鲜活的内心气力,就像散落的蒲公英,在物质的时代里飘落。千寻父母的贪婪的欲望,很快就在这不可思议的“灵异世界”里显露无遗,两人被诅咒变成了猪。千寻被白龙救出,同时被告知在这个世界生存的办法:用勤恳的劳动,改变神仙们认为人类懒惰、自私和无能的偏见。无颜的出现更加突出人类的贪婪,它是将人类本性中的弱点结晶而塑造出的象征人物。
三、题材划分不绝对
题材划分不那么绝对,只要有正能量,拯救地球的超级英雄幻想题材等也可以励志。相信美好的题材、情节不是只有在动画片中才出现,幼儿园里孩童的现实生活里存在大量故事。幼师只要有颗水晶般的心,便能够原创出闪亮的故事。相信你们,努力自信,坚持不懈。
参考文献:
[1]李亦中,姚忠.动画编剧[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江苏省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