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中的一种崭新模式,在其办学实践过程中,进行办学思路、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积极创新。我院积极进行特色办学的理论与研究,在学生社会实践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旨在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实用人才。
[关键词] 独立学院社会实践新模式
现在的大学生主要群体是80、90后,主体是独生子女,一直成长在顺风环境中,缺乏吃苦精神、自律性较差,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较模糊。这样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主动性差、专业学习浮躁,针对这一现象我院利用假期将学生安置在企业一线顶岗实习,让学生提前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改革我院社会实践新模式。
一、改革初期,遭遇社会实践重重误解和困难
目前全国高职高专安排学生到企业一线进行生产顶岗实习已经非常普遍,他们教学体制较灵活、实习时间多为半年以上、学生心态较平稳,开展较为顺利。而我院作为以工科为主的一所从事普通本、专科层次的独立学院,为了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利用假期把学生放入企业一线开展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的新模式实属先例,在开展中遇到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1.联系选择企业难度大
1)安排时间段较固定,与企业实际需求不太匹配。学院安排时间不足三个月,而月份并非是企业用工高峰期(企业多要求5月—10月,为期半年),同时暑期工的量较大,可供企业选择性大。所以对我院改革初期寻找合适的合作企业增加了难度。
2)男女比例配比不协调。能够接受大批量学生实习企业多为手工业密集的企业,多要求男女比例为1:1,甚至是女生居多。而对于我们工科院校来说,男女比例悬殊,很难达到企业的基本要求。
3)待遇同工同酬。为保障学生的权益,我们所联系的企业完全按照劳动法给予学生正式员工同工同酬的待遇。而企业是以获利为最大目的,对学生要求也会很高。(事实上这种“高”只是把学生当成普通员工,但对于在校学生来说一时很难适应,承受压力很大,给管理带来难度)。所以在要求保障待遇的同时,应寻找合适的企业,能够给予我们这种改革更多支持和理解的合作型企业。
4)利益纠纷。目前不少中介为增加利润,垄断实习市场,给校方与企业单纯的合作制造了障碍。
2.家长支持和理解不够
很多家长对学院社会实践的新模式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社会,对学生认识自我,合理规划大学生活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甚至还存在诸多误解,给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3.学生心态认识不充分,在具体岗位中存在诸多不适。
自我定位模糊,以大学生自居,不能很好的放低姿态,融入社会实践锻炼的大环境中去;同时也存在吃苦精神不够、适应能力较差、沟通表达能力欠缺、缺乏扎实的工作作风等。
4.组织规模较庞大,管理难度和承担改革风险大。
二、突破困境,加强社会实践正确引导和稳定推进
1.调适好学生状态。为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状况,我们形成生活互助小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搜集和反馈。针对学生实习中暴露的各方面问题,带队老师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 认真处理、排除学生心里的各方面困惑。其中有来自自身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有对工厂管理的不理解、有工作岗位上遇到不顺心的事等。通过老师深入学生寝室、深入企业一线,与企业沟通,确保学生处于较好的状态,较愉悦的心情投入工作中。
2.保障好学生安全。为保障学生在外地实习的安全问题,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请假、外出、离厂等各方面管理制度,与公司管理相配合,确保做到人头清晰、学生去向明确,保障好实习期间学生安全问题。
3.丰富好业余生活。工厂的生活是很单调乏味,时间一长难免会觉得枯燥。大学生一方面踏实工作,另一方面也渴求生活中充满更多活力。我们和公司工会沟通,利用双休时间组织蓝球、羽毛球联谊赛、利用公司资源,如职工活动中心、图书馆等。让学生的业余生活在劳累之余过得充实、文明而轻松。
4.处理好企业关系。我们既是学生利益的代表者,也是企业利益的维护者,正确处理好与企业的关系,对我们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强化积累,加强社会实践经验交流和认识提高
此次社会实践是增长经验,磨练心态,与社会“零距离接轨”的过程,每个人收获、心态、认识都不一样。为了加强社会实践经验交流和思想上的认识提高,我们注重对后期总结的质量和成效,开展一系列总结活动。旨在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挖掘实习的闪光点和经验,自省自身思想深处的不足之处,领悟实习的真谛,加强认识和提高。
1.召开骨干培训班。组织系部、班级主要学生干部集中培训,通过与优秀实习生的恳谈会、讲座、讨论等多种形式培养他们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好优秀学生干部的先进性、示范性和影响力。
2.组织见面会。对实习过程中表现不积极,对实践认识不够的学生召开见面会,表明态度,提出要求,进行思想再教育、再认识和再学习。
3.经验交流座谈会。通过优秀实习生座谈、交流思想转变的过程和经验,分享在企业里的收获和体会,挖掘出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闪光点。
4.主题班会。实践归来后以班为单位召开“感悟社会实践”主题班会,通过谈体会、写总结、定规划形式,强化社会实践对自己的影响和帮助,合理规划今后的大学生活。
四、坚定方向,探索社会实践新思路,完善社会实践新模式
我院07级集中社会实践改革与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目前社会实践的改革很重要,虽然操作有一定困难,但方向肯定是对的,需要我们探索和改进,特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
1. 指导思想要更丰富
我院坚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对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对社会认识缺失的现象,鼓励大学生到企业去体验,到基层去实践,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增强对自身专业的认识。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实际操作也存在很多困难,学生特点也存在差异。我觉得可以把社会实践的指导思想更丰富些,变被动为主动,尽量鼓励大家到企业一线去实习锻炼,以集中社会实践为主。但对于有特殊情况无法正常参加集中实习的学生,确定实践主题,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为着重点;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等多种思路内涵,开展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渠道拓展要更开阔
目前集中社会实践规模大、人数多、工种比较单一、学生情绪多样化、管理难度较大。为了克服这些现象,我觉得应该拓宽社会实践开展渠道。一方面,在依据指导思想和方向正确的前提下,确定多个实践主题,开展多种模式和渠道的社会实践活动,淡化各种矛盾的冲突;另一方面,在部分学生申请集中到企业一线的实习,还是应该尽可能争取进行岗位轮岗,最初从事低技术的劳作,逐步过渡到从事辅助管理岗位等,学生企业管理、学习企业文化,加强培训和讲座,使学生实践的过程能够开阔眼界,得到更多的指导。
3. 考核管理要更完善
不管社会实践模式如何改进和完善,切实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管理与考核,增强社会实践实效性是很重要的。这其中包括对学生个人、学生班级体、各带队老师、各实习点以及过程管理,都需要加强考核和评估,制定相关细则,确保实践工作机制的完善和正确导向。
4. 细节策划要更全面
在今后的实践工作开展中,各方面细节策划要全面到位。一方面要倡导正确的社会实践观,形成我院特色办学的文化之一,形成以“实践光荣”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宣传动员工作要到位,确保学生家长要理解,学生认识要清晰,老师心理准备要充足等;同时在企业选择方面要严谨,在企业规模、周边环境、企业文化、是否重视校企合作等方面都应加以考虑。总之各方面细节准备策划应充分到位,为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丽霞. 对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思考.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2] 黄波、廉永杰.构建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J]. 教育探索. 2006.(11)
[关键词] 独立学院社会实践新模式
现在的大学生主要群体是80、90后,主体是独生子女,一直成长在顺风环境中,缺乏吃苦精神、自律性较差,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较模糊。这样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主动性差、专业学习浮躁,针对这一现象我院利用假期将学生安置在企业一线顶岗实习,让学生提前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改革我院社会实践新模式。
一、改革初期,遭遇社会实践重重误解和困难
目前全国高职高专安排学生到企业一线进行生产顶岗实习已经非常普遍,他们教学体制较灵活、实习时间多为半年以上、学生心态较平稳,开展较为顺利。而我院作为以工科为主的一所从事普通本、专科层次的独立学院,为了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利用假期把学生放入企业一线开展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的新模式实属先例,在开展中遇到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1.联系选择企业难度大
1)安排时间段较固定,与企业实际需求不太匹配。学院安排时间不足三个月,而月份并非是企业用工高峰期(企业多要求5月—10月,为期半年),同时暑期工的量较大,可供企业选择性大。所以对我院改革初期寻找合适的合作企业增加了难度。
2)男女比例配比不协调。能够接受大批量学生实习企业多为手工业密集的企业,多要求男女比例为1:1,甚至是女生居多。而对于我们工科院校来说,男女比例悬殊,很难达到企业的基本要求。
3)待遇同工同酬。为保障学生的权益,我们所联系的企业完全按照劳动法给予学生正式员工同工同酬的待遇。而企业是以获利为最大目的,对学生要求也会很高。(事实上这种“高”只是把学生当成普通员工,但对于在校学生来说一时很难适应,承受压力很大,给管理带来难度)。所以在要求保障待遇的同时,应寻找合适的企业,能够给予我们这种改革更多支持和理解的合作型企业。
4)利益纠纷。目前不少中介为增加利润,垄断实习市场,给校方与企业单纯的合作制造了障碍。
2.家长支持和理解不够
很多家长对学院社会实践的新模式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社会,对学生认识自我,合理规划大学生活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甚至还存在诸多误解,给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3.学生心态认识不充分,在具体岗位中存在诸多不适。
自我定位模糊,以大学生自居,不能很好的放低姿态,融入社会实践锻炼的大环境中去;同时也存在吃苦精神不够、适应能力较差、沟通表达能力欠缺、缺乏扎实的工作作风等。
4.组织规模较庞大,管理难度和承担改革风险大。
二、突破困境,加强社会实践正确引导和稳定推进
1.调适好学生状态。为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状况,我们形成生活互助小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搜集和反馈。针对学生实习中暴露的各方面问题,带队老师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 认真处理、排除学生心里的各方面困惑。其中有来自自身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有对工厂管理的不理解、有工作岗位上遇到不顺心的事等。通过老师深入学生寝室、深入企业一线,与企业沟通,确保学生处于较好的状态,较愉悦的心情投入工作中。
2.保障好学生安全。为保障学生在外地实习的安全问题,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请假、外出、离厂等各方面管理制度,与公司管理相配合,确保做到人头清晰、学生去向明确,保障好实习期间学生安全问题。
3.丰富好业余生活。工厂的生活是很单调乏味,时间一长难免会觉得枯燥。大学生一方面踏实工作,另一方面也渴求生活中充满更多活力。我们和公司工会沟通,利用双休时间组织蓝球、羽毛球联谊赛、利用公司资源,如职工活动中心、图书馆等。让学生的业余生活在劳累之余过得充实、文明而轻松。
4.处理好企业关系。我们既是学生利益的代表者,也是企业利益的维护者,正确处理好与企业的关系,对我们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强化积累,加强社会实践经验交流和认识提高
此次社会实践是增长经验,磨练心态,与社会“零距离接轨”的过程,每个人收获、心态、认识都不一样。为了加强社会实践经验交流和思想上的认识提高,我们注重对后期总结的质量和成效,开展一系列总结活动。旨在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挖掘实习的闪光点和经验,自省自身思想深处的不足之处,领悟实习的真谛,加强认识和提高。
1.召开骨干培训班。组织系部、班级主要学生干部集中培训,通过与优秀实习生的恳谈会、讲座、讨论等多种形式培养他们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好优秀学生干部的先进性、示范性和影响力。
2.组织见面会。对实习过程中表现不积极,对实践认识不够的学生召开见面会,表明态度,提出要求,进行思想再教育、再认识和再学习。
3.经验交流座谈会。通过优秀实习生座谈、交流思想转变的过程和经验,分享在企业里的收获和体会,挖掘出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闪光点。
4.主题班会。实践归来后以班为单位召开“感悟社会实践”主题班会,通过谈体会、写总结、定规划形式,强化社会实践对自己的影响和帮助,合理规划今后的大学生活。
四、坚定方向,探索社会实践新思路,完善社会实践新模式
我院07级集中社会实践改革与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目前社会实践的改革很重要,虽然操作有一定困难,但方向肯定是对的,需要我们探索和改进,特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
1. 指导思想要更丰富
我院坚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对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对社会认识缺失的现象,鼓励大学生到企业去体验,到基层去实践,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增强对自身专业的认识。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实际操作也存在很多困难,学生特点也存在差异。我觉得可以把社会实践的指导思想更丰富些,变被动为主动,尽量鼓励大家到企业一线去实习锻炼,以集中社会实践为主。但对于有特殊情况无法正常参加集中实习的学生,确定实践主题,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为着重点;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等多种思路内涵,开展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渠道拓展要更开阔
目前集中社会实践规模大、人数多、工种比较单一、学生情绪多样化、管理难度较大。为了克服这些现象,我觉得应该拓宽社会实践开展渠道。一方面,在依据指导思想和方向正确的前提下,确定多个实践主题,开展多种模式和渠道的社会实践活动,淡化各种矛盾的冲突;另一方面,在部分学生申请集中到企业一线的实习,还是应该尽可能争取进行岗位轮岗,最初从事低技术的劳作,逐步过渡到从事辅助管理岗位等,学生企业管理、学习企业文化,加强培训和讲座,使学生实践的过程能够开阔眼界,得到更多的指导。
3. 考核管理要更完善
不管社会实践模式如何改进和完善,切实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管理与考核,增强社会实践实效性是很重要的。这其中包括对学生个人、学生班级体、各带队老师、各实习点以及过程管理,都需要加强考核和评估,制定相关细则,确保实践工作机制的完善和正确导向。
4. 细节策划要更全面
在今后的实践工作开展中,各方面细节策划要全面到位。一方面要倡导正确的社会实践观,形成我院特色办学的文化之一,形成以“实践光荣”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宣传动员工作要到位,确保学生家长要理解,学生认识要清晰,老师心理准备要充足等;同时在企业选择方面要严谨,在企业规模、周边环境、企业文化、是否重视校企合作等方面都应加以考虑。总之各方面细节准备策划应充分到位,为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丽霞. 对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思考.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2] 黄波、廉永杰.构建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J]. 教育探索.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