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血管增生性皮肤病中血管抑素(AS)和内皮细胞抑制素(ES)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化脓性肉芽肿病理切片43份,新鲜组织19份,正常皮肤作为对照,分别作免疫组化及荧光定量PCR检测AS与ES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与表达水平.结果 AS、ES在各组织血管内皮细胞胞质及胞膜上均有一定的表达,毛细血管瘤中AS和ES的阳性细胞率分别为(15.77±5.92)
【机 构】
:
430022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430022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430022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430022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430022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430022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血管增生性皮肤病中血管抑素(AS)和内皮细胞抑制素(ES)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化脓性肉芽肿病理切片43份,新鲜组织19份,正常皮肤作为对照,分别作免疫组化及荧光定量PCR检测AS与ES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与表达水平.结果 AS、ES在各组织血管内皮细胞胞质及胞膜上均有一定的表达,毛细血管瘤中AS和ES的阳性细胞率分别为(15.77±5.92)%,(19.35±7.81)%,基因表达量分别是正常皮肤的2.4和2.7倍;其他各型血管增生性病变与正常组织的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S、ES在毛细血管瘤内高表达,提示二者可能通过特异性作用于增殖活跃的血管瘤内皮细胞,在血管瘤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的生物学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报道2例皮肤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2例皮肤黏液表皮样癌进行病理检查,通过HE染色、黏液-糖元染色(AB-PAS)和免疫组化观察,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例肿瘤均位于皮下,可见表皮样细胞、中间细胞排列成片状、巢状,部分区域有大小不一的腺管结构,内衬黏液柱状上皮;肿瘤边界尚清,无明显包膜,周围呈浸润性生长.免疫组化染色示肿瘤细胞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高分子)[CK(H)
目的 观察Rab23分子对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细胞Sa3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鳞状细胞癌Sa3细胞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转染绿色荧光蛋白(eGFP)]、Rab23过表达组(转染eGFP标记的Rab23过表达质粒)、Rab23沉默组(转染Rab23 shRNA质粒)、Rab23空载体组(转染空载体).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Rab23过表达和沉默对Sa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Wester
我们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神经性皮炎,并对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CD4、CD8、CD3、CD4/CD8比值变化进行比较,评价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在神经性皮炎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一、对象1.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烟台市毓璜顶医院皮肤科门诊神经性皮炎患者60例,年龄18~ 60岁,病程1个月至20年,性别不限.将患者分为BCG-PSN联合皮炎宁酊组30例,皮炎宁酊
鼻背和鼻侧壁皮肤基底细胞癌首选的治疗是手术切除,术后缺损修复对于皮肤外科医生是一个挑战.2007-2012年,我们对17例住院的鼻背和鼻侧壁基底细胞癌患者进行了外科切除治疗,缺损处用鼻唇沟皮下组织蒂皮瓣修复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流行病学研究已表明,环境因素是结直肠癌发生过程中的危险因素,然而并非所有暴露在相同环境中的人都患结直肠癌,提示遗传易感性在其中起重要作用.N-乙酰基转移酶2(NAT2)是药物代谢酶系重要的Ⅱ相酶,参与内外源性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和解毒,其活性改变与结直肠癌易感性可能相关。
患者男,55岁,无诱因下出现上腹部持续性胀痛2个月,伴纳差、乏力,无发热、反酸、呕吐、黑便.外院检查发现"肝占位性病变".患者病后体重明显下降.体检:消瘦,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侧呼吸运动不均匀,右肺语颤增强,右肺中下部叩诊呈浊音,呼吸音消失。
目的 探讨羧甲基壳聚糖膜对健康人黑素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探索羧甲基壳聚糖膜搭载黑素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流延法联合戊二醛交联法制备羧甲基壳聚糖膜,黑素细胞分离培养技术分离培养健康人黑素细胞,使用HMB45染色、MTT法、NaOH裂解法、酪氨酸酶活性检测等方法检测羧甲基壳聚糖膜对黑素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黑素细胞在羧甲基壳聚糖膜上分布均匀,形态正常.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贴附于羧甲基壳
目的 报道抗Ⅶ型胶原抗体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辅助确诊1例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同时复习文献,分析在大样本中该方法诊断EB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对1例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免疫学特点符合EBA的患者,应用抗Ⅶ型胶原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其血清中Ⅶ型胶原抗体滴度;以4例健康人、5例大疱性类天疱疮和3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为对照.查阅既往关于ELISA法诊断EBA的文献,总结各研
目的 对黑斑息肉综合征一家系的STK-11基因突变进行检测.方法 PCR扩增此家系的患者和健康人的STK-11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并测序寻找致病突变,选取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该家系患者STK-11基因外显子9的第1251位发生G/T杂合突变.家系中健康对照个体和健康对照中均未发现相应突变.结论 错义突变A417S可能影响基因转录和翻译产物,是STK-11基因新的特异性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