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的上海楼市 亲历者:先卖后买就像拿着现金裸奔

来源 :投资与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调控新政会给火热的市场暂时降降温,但地产牛市并不会因此而终止。成交量短暂回落后,3月小阳春依旧可期,刚需应把握最后的窗口期。
  前不久上海8部门联合出台地产新政,打响了2021年调控的第一枪。说实话,其实并不意外,甚至可以说是如期而至。现在全国地产调控就像“打地鼠”游戏,一旦出现过热苗头,就会倒逼政策出台,去年是深圳,今年是上海,前不久上海房管局之前也透风,会完善认筹规则。

01上海楼市究竟有多火?亲历者:先卖后买就像拿着现金裸奔


  去年下半年以来上海楼市确实太火了,新房认筹率超过300%的楼盘比比皆是,二手房跳价暴涨的情况司空见惯,一房难求。

  作为一个从去年11月至今买房未果的购房者,我对此深有感触。一共认筹了两个新盘,一个盘有350多套房,认筹率313%,摇号到470多号,到选房时只剩最后一套一楼的,不得已放弃。还有一个盘560多套房,认筹率241%,摇到了800多号,觉得没希望,都没去现场选房。这两个盘都是日光。
  期间也看了一些二手房,除了价格上调了10%外,卖方主导市场还将高额税费转嫁给买方,惜售情绪浓重。年前很多本来计划要开的新盘基本不开了,集中推到了3月,似乎都在等小阳春。新房暂停取证后,二手房交易异常活跃。分享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11月我认筹的一个江桥新盘均价在5.6万左右,前几天对面的次新盘刚满2年限售,单价就突破了7w,十分疯狂。
  有人说当前的上海楼市最不能做的就是卖掉二手房去买一手房,极有可能是新房摇不到、二手房上涨,来回一场空,损失上百万。不少上海买房亲历者用血泪史告诉你,先卖后买就像拿着现金裸奔,很容易陷入购房焦虑。

02上海调控威力有多大?购房者:有人欢喜有人忧


  虽然上海地产调控在预期之中,但来得这么快,确实有些出人意料。因为前几天网传的新房认筹调控规则刚被闵行房管局紧急辟谣,就在大家推测要让房价先飞一会,到3月两会才会出政策时,更大力度的全市调控就来了。
  纵观上海地产调控新政,主要是以下几点。
  第一,夫妻离异的,任何一方自夫妻离异之日起3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禁止“假离婚”炒房,严格限购政策,这应该是影响最大的一点了。在此之前,上海是四大一线城市中唯一没有对离婚买房有限制的城市,此举堵住了通过“假离婚”获得首房首贷资格的口子,以后通过“假离婚”炒房行不通了,哪怕是改善置换都不行了。
  第二,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增值税。调整增值税征免年限,从2年提高至5年。这一点会有一些影响,增值税率为5.3%,通常基数比较大,所以金额也不低。之前满5的非普通住宅是按照销售收入减去购入价款后的差额征收,现在是全额征收。如果是现价600万的房子,之前购入价100万,满2不满5,之前增值税是26.5万,现在是31.8万,相差5.3万,税费有一些增加,但卖方估计会转嫁给买方,变相推高房价。
  第三,实施好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严防信用贷、消费贷、经营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虽然上海金融属性也比较强,但限购政策比之前深圳要严格很多,投机需求没有那么旺盛。这次从资金端出发,通过差别化信贷,调控放贷节奏,抑制房价的作用不会太明显,更多的是拉长二手房流动周期,不至于跳价暴涨。
  第四,完善新建商品住房公证摇号选房制度,优先满足“无房家庭”自住購房需求。这应该算是调控中最大的亮点了,保障刚需。但现在还没出细则,没有明确“无房家庭”的界定,新房摇号操作细节尚未披露。
  总体来看,这次上海调控新政恰逢其时,针对性也较强,严厉打击离婚炒房、违规借贷炒房等投机行为,但对刚需相对友好,尽量满足合理的住房消费需求,有人欢喜有人忧。

03未来上海房价怎么走?刚需族:把握难得的购房窗口期


  虽然上海调控新政能给火热的市场暂时降降温,放缓上海地产牛市的节奏,但并不会终止。
  预计新政执行后,买卖双方逐渐回归理性,市场情绪有所缓和,特别是春节前这段时间,叠加疫情防控和信贷收紧等因素影响,成交量可能会短暂回落。但很快会恢复,尤其是3月新盘集中推出,需求会再次释放,小阳春依旧可期。
  主要是上海房地产运行的逻辑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驱动力依旧存在:一是全球大宽松,通胀再起,一线城市作为核心资产价值凸显;二是需求增长明显,落户松绑、旧改、学区改革带来了一波新需求;三是供应相对短缺,2020年12月上海二手房成交创下4年新高,为3.9万套,现在链家上待售的二手房不到3.4万套,库存严重偏低。
  供不应求是未来上海房价最坚实的支撑。对于刚需购房者,应把握难得的、被拉长的窗口期,抓紧时间上车。
其他文献
巴菲特有句名言:“投资的第一原则是永远不要亏钱,第二条原则是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规则。”投资者的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防范风险永远比博取收益更重要。如果做不好风险管理,积累再多的财富都可能化为乌有,从1万到1亿可能需要一辈子,但从1亿到1万有时却只需要一瞬间。  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形成了投资范围和仓位的严格限定。但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投资知识不完善,缺少投资纪律,很容易把鸡蛋放在
期刊
2020年的牛市行情与“炒股不如买基金”的投资理念,点燃了投资者对热点主题指数产品的关注,半导体、白酒等主题指数产品成为把握行情的利器。  在经历了2019年的迅速增长后,2020年的指数基金数量、规模增长等均有所放缓。截至2020年末,全市场共有1109只指数基金,截至第三季度末,合计规模14760.8亿元,其规模不容小觑。 615只基金正收益指数基金整体成绩亮眼  2020年的市场呈现出结构性
期刊
2021开年热剧榜上,《上阳赋》必须要有名字。开播以来,这部剧的热度就没有降下来过,上线6小时斩获热搜34条,上线2天全网热搜直接向着100条奔去。与此同时,《上阳赋》网络热播剧灯塔热度也在直线上升,连续两日居于剧集热度榜首位。  作为《上阳赋》的主演,章子怡也连带着“霸占”了几天微博热搜。《上阳赋》是章子怡出道后的首部电视剧,除了卖点和演技备受瞩目外,她的“少女感”讨论度最高,也是争议最大的地方
期刊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1月20日收盘,*ST长城(002071.SZ)收于0.62元/股,公司收盘价已连续14个交易日跌破1元/股。即便在后面交易日公司股价均涨停,也无法在第20个交易日内突破1元/股,已锁定退市局面。  同时,*ST长城总市值仅剩3.258亿元,为目前A股中总市值最小公司。  1月20日晚间,*ST长城发布公告称,公司可能因股价低于1元,将被终止上市,目前公司正在持续改善公司经营的
期刊
1. 如果跑赢大盘,你满意吗?  如果你想一夜暴富,请直接拉到文章结尾点赞并离开,虽然本文帮不了你,但我们给你诚挚的祝福。但如果你想实现长期稳健的投资收益,请先问问自己预期的投资目标是什么  如果心中没谱,那我们先来算算A股市场这么多年来的复合收益到底几何?从绝对数据上看,从2009年1月1日到2020年6月30日的10年半时间里,沪深300全收益指数(相对于沪深300,沪深300全收益指数的计算
期刊
银行存款业务整顿接踵而至,在中小银行获客、揽储承压之下,部分银行推出“短期长息”按“周期派息”的产品,虽然“周期内”提前支取按活期计息,但本息仍可在满一个周期(比如1年)后提前支取,不必等到产品最长存期(比如5年)仍然能保证满期(5年期)最高收益率。  1月20日,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这与之前被叫停的“靠档计息”本质一样,是“换汤不换药”,还存在变相“高息揽储”之嫌,银行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匹配程度也可
期刊
1月15日,银保监会、央行发布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商业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和定活两便存款业务,包括但不限于由非自营网络平台提供营销宣传、产品展示、信息传输、购买入口、利息补贴等服务。  就在前不久,支付宝、理财通、京东金融等多家互联网平台纷纷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此次新规出台正式明确了监管要求。这也是继上月底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
期刊
看好某个行业,想买基金投资这个行业,该怎么选基金?通过基金名字,我们能看出一些端倪。比如说带有人工智能、国企改革、5G概念、医疗、新能源这类字眼的,基本都是行业主题基金。这类基金相较于其他股票基金或者混合基金来说,特性更加鲜明,风险性和收益性更高,受行业、策略等的影响比较大。比如,你强烈看好新能源汽车产业,买入新能源汽车行业主题基金,就等于让基金经理帮你买了这个行业的一揽子股票。选准行业最重要  
期刊
2月1日,重疾新规正式实施。在1月31日前都属于过渡期,而在此过渡期内,咨询重疾险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纠结到底是旧定义重疾好,还是新定义重疾好。为此,保险公司推出了一个新的方式卖重疾险,叫择优理赔。什么是择优理赔呢?  各位朋友圈的保险朋友是不是在大肆宣传择优理赔呢?这个择优理赔究竟是保险公司的噱头还是福利呢?什么是择优理赔?  所谓择优理赔,是对于被保险人于2020年11月5日(含)之后初次确诊
期刊
十四五规划定调全国房地产发展未来5年调控方向,再次强调全国仍然坚持“房住不炒”方针不动摇。也就是说,未来5年全国房价仍然以“稳定”为主,不会大涨大跌,投资收益可能是相当有限的。  如果你真的要投资房产,那我也特别提示几个重点需要你避开的“坑”。海景房的“坑”,踩了吗?  “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看似无比的美妙环境,而事实上却有诸多缺点。  我一个朋友在深圳买的就是海景房,每平米11万多,买了17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