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提升高中生综合实践能力,我校以陶艺校本课程为抓手,对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和音乐等学科进行整合,形成了陶印、科技陶艺、中国陶艺史和陶埙等新课程,通过课程整合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关键词】校本课程 陶艺 校本课程 学科整合
课程整合意味着对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和评价等诸要素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学科之间的关系。整合之后的课程呈现在学生学习行为上,将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呈现在教师教学行为上,就是教学方式的革新。
我校的陶艺教育从1998年至今,已颇具规模并形成特色,在国内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此基础上所开设的校本课程陶艺,在教学资源选择上大胆创新,与诸学科进行整合,形成了“人文陶艺、科技陶艺、绿色陶艺”三大促进学生创新的有效路径。
一、人文陶艺——陶艺与语文和历史的整合
⒈陶印——陶艺与语文。析对接,形成了陶印校本课程。高中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经典名篇,我们根据文言文语法来拆分古文,例如将《兰亭集序》断字断句分成50句,全班每人刻一句,借陶印刻制下来印于长卷之上,形成《兰亭序陶印长卷》。同学们根据诗文内容对印面的设计进行反复推敲,有朱文印、阳文印、朱白相间文和肖形印等,通过章法设计追求“印中有诗、诗中有印”的艺术境界。
陶印将雕塑艺术和篆刻艺术融于一体,将艺术审美与实用功能有机结合,实现了“物以致用”的追求。利用集体合作法进行陶印诗文长卷创作,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通力协调的组织能力。一方小小的陶印融合了美学和文学的相关知识,它不仅有利于夯实美术基础知识、操练造型技能,体现美术学科的追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借助陶印来识记古代经典诗文,浓郁其人文情怀。
2.中国陶艺史——陶艺与历史。让学生运用历史研究方法对中国陶瓷进行阶段研究,从小的切入点入手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制作如《半坡陶器发展史》、《马家窑陶器发展概况》等学习课件。课上让学生充当“小先生”,给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研究的陶艺史。通过历史探究学习,拓展了学生的眼界,提升了其艺术鉴赏水平。
二、科技陶艺——陶艺与数学、物理和化学的整合
1.立体几何在陶印制作中的应用——陶艺与数学。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教学中涉及空间想象,通过找辅助线来完成解题,这跟陶艺作品的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处。陶艺的创作是一个三维立体图形推敲的过程,同学们在制作陶艺作品前,先将设计草图转化为三视图,运用辅助线从正面、侧面和顶面三个角度进行图形推理,得出大致效果。我们还设计了《切割几何体——数学在陶艺制作中的应用》,通过在陶泥上进行切割立方体、圆锥和正五边形多面球体等几何体,强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会发光的陶艺——陶艺与物理。高一的物理课已经涉及电学的相关知识,学生对电流、电压、电阻及电路图的绘制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物理实验课上也接触过电学材料,因此,为自己设计的陶艺作品铺设电路的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我们将每5人组成一个研究小组,确定1名学生为组长为总负责、两名设计人员、两名安装制作人员。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在纸上绘出带有电路的陶艺作品草图,为最后电路的放置预留空间;接下来设计电路,通过串联和并联的电路设计形成动态闪光的、不同颜色的和节能的各种效果;设计完成后,同学们利用电烙铁、焊锡丝、纽扣电池和开关,按照电路图进行焊接;最后将焊接好的电路安装到预先烧制好的陶艺作品中,打开开关测试电路工作是否正常。這样,一个会发光的陶艺作品就制作完成了。通过陶艺与物理的整合,同学们掌握了电路设计原理,理解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通过小组设计方案的讨论与实施,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釉彩氧化还原实验——陶艺与化学。上釉和烧制是陶艺制作步骤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釉料涉及很多化学元素,如钒、铬、锰、铁、钴、镍和铜。而上好釉的作品在摄氏1300°的高温烧制下,会发生奇妙的氧化还原效果。例如青花瓷就是钴在高温下氧化成为氧化钴,最终呈现出温润素雅的天青蓝色。我们让学生选择不同的釉料进行尝试,最后通过烧制后呈现的色彩效果总结得出结论。
三、绿色陶艺——陶艺与音乐学科的整合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学校的音乐教学设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然而无论是西洋金属乐器还是木质乐器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相比较而言,陶埙则最为环保。陶埙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吹奏乐器,距今已有六千年的历史。《乐书》说:“埙之为器,立秋之音也。” 陶埙的音色幽深、哀婉、绵绵不绝,寄托了古代文人沉稳、淡然、典雅的精神气质。但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埙乐曾一度失传,如今我们将陶埙的制作引入课堂,同学们在陶埙原有的造型基础上创造性地制作了管形、橄榄鱼形、圆锥形等多种形状,拓展了陶埙的造型种类,对于陶埙的传承与保护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以陶艺校本课程为抓手整合多学科研究,不仅使课程由“单一”转向“多元”,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知识结构由单薄变为厚实,也让教师的关注点超越了学科自身,由关注学科本位扩展到交叉学科的综合,其教育视野由狭隘转为宽泛。所以,“基于陶艺校本课程下多学科整合研究”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有利抓手。
【关键词】校本课程 陶艺 校本课程 学科整合
课程整合意味着对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和评价等诸要素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学科之间的关系。整合之后的课程呈现在学生学习行为上,将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呈现在教师教学行为上,就是教学方式的革新。
我校的陶艺教育从1998年至今,已颇具规模并形成特色,在国内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此基础上所开设的校本课程陶艺,在教学资源选择上大胆创新,与诸学科进行整合,形成了“人文陶艺、科技陶艺、绿色陶艺”三大促进学生创新的有效路径。
一、人文陶艺——陶艺与语文和历史的整合
⒈陶印——陶艺与语文。析对接,形成了陶印校本课程。高中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经典名篇,我们根据文言文语法来拆分古文,例如将《兰亭集序》断字断句分成50句,全班每人刻一句,借陶印刻制下来印于长卷之上,形成《兰亭序陶印长卷》。同学们根据诗文内容对印面的设计进行反复推敲,有朱文印、阳文印、朱白相间文和肖形印等,通过章法设计追求“印中有诗、诗中有印”的艺术境界。
陶印将雕塑艺术和篆刻艺术融于一体,将艺术审美与实用功能有机结合,实现了“物以致用”的追求。利用集体合作法进行陶印诗文长卷创作,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通力协调的组织能力。一方小小的陶印融合了美学和文学的相关知识,它不仅有利于夯实美术基础知识、操练造型技能,体现美术学科的追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借助陶印来识记古代经典诗文,浓郁其人文情怀。
2.中国陶艺史——陶艺与历史。让学生运用历史研究方法对中国陶瓷进行阶段研究,从小的切入点入手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制作如《半坡陶器发展史》、《马家窑陶器发展概况》等学习课件。课上让学生充当“小先生”,给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研究的陶艺史。通过历史探究学习,拓展了学生的眼界,提升了其艺术鉴赏水平。
二、科技陶艺——陶艺与数学、物理和化学的整合
1.立体几何在陶印制作中的应用——陶艺与数学。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教学中涉及空间想象,通过找辅助线来完成解题,这跟陶艺作品的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处。陶艺的创作是一个三维立体图形推敲的过程,同学们在制作陶艺作品前,先将设计草图转化为三视图,运用辅助线从正面、侧面和顶面三个角度进行图形推理,得出大致效果。我们还设计了《切割几何体——数学在陶艺制作中的应用》,通过在陶泥上进行切割立方体、圆锥和正五边形多面球体等几何体,强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会发光的陶艺——陶艺与物理。高一的物理课已经涉及电学的相关知识,学生对电流、电压、电阻及电路图的绘制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物理实验课上也接触过电学材料,因此,为自己设计的陶艺作品铺设电路的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我们将每5人组成一个研究小组,确定1名学生为组长为总负责、两名设计人员、两名安装制作人员。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在纸上绘出带有电路的陶艺作品草图,为最后电路的放置预留空间;接下来设计电路,通过串联和并联的电路设计形成动态闪光的、不同颜色的和节能的各种效果;设计完成后,同学们利用电烙铁、焊锡丝、纽扣电池和开关,按照电路图进行焊接;最后将焊接好的电路安装到预先烧制好的陶艺作品中,打开开关测试电路工作是否正常。這样,一个会发光的陶艺作品就制作完成了。通过陶艺与物理的整合,同学们掌握了电路设计原理,理解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通过小组设计方案的讨论与实施,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釉彩氧化还原实验——陶艺与化学。上釉和烧制是陶艺制作步骤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釉料涉及很多化学元素,如钒、铬、锰、铁、钴、镍和铜。而上好釉的作品在摄氏1300°的高温烧制下,会发生奇妙的氧化还原效果。例如青花瓷就是钴在高温下氧化成为氧化钴,最终呈现出温润素雅的天青蓝色。我们让学生选择不同的釉料进行尝试,最后通过烧制后呈现的色彩效果总结得出结论。
三、绿色陶艺——陶艺与音乐学科的整合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学校的音乐教学设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然而无论是西洋金属乐器还是木质乐器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相比较而言,陶埙则最为环保。陶埙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吹奏乐器,距今已有六千年的历史。《乐书》说:“埙之为器,立秋之音也。” 陶埙的音色幽深、哀婉、绵绵不绝,寄托了古代文人沉稳、淡然、典雅的精神气质。但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埙乐曾一度失传,如今我们将陶埙的制作引入课堂,同学们在陶埙原有的造型基础上创造性地制作了管形、橄榄鱼形、圆锥形等多种形状,拓展了陶埙的造型种类,对于陶埙的传承与保护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以陶艺校本课程为抓手整合多学科研究,不仅使课程由“单一”转向“多元”,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知识结构由单薄变为厚实,也让教师的关注点超越了学科自身,由关注学科本位扩展到交叉学科的综合,其教育视野由狭隘转为宽泛。所以,“基于陶艺校本课程下多学科整合研究”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有利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