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孙主任您好我们知道,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新的农业发展阶段,是一种现代的、处于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您能否谈一谈近年来辽宇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发所在地取得的成绩?
孙轶:现代农业是产供销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高效率与高效益的农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辽宁省优质粮生产能力、畜牧水产业快速成长;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通过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辽宁省主要农产品逐步向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集中,形成了区域化、集约化发展的局面。专用玉米、高油大豆、环渤海苹果已经列入到国家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水稻列入东北粳稻生产优势区。全省初步形成了辽西林草畜牧业、辽北粮牧并举、中部平原水稻和精品农业、辽东特色林地产业、沿海地区“两水一牧”五大优势特色产区。
2005年,全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面积已达到2852万亩,占全省农作物面积的49%,有近200万农户从事安全农产品生产。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药材、山野菜、花卉、林蛙、园艺等特色农产品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全省2005年种植业特色农产品产值达到382. 3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67.6%。“四位一体”高效节能生态模式已累计推广35万户,吊炕、被动式太阳房、太阳能热水器、秸秆气化、大中型沼气池项目逐年扩大,很多项目区农民基本实现了住太阳房、睡吊炕、用生物燃气、洗太阳能热水器、经营“四位一体”新的生产生活方式。
记者:辽宁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全面发展,已经具备了一些现代农业的特征,但与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请您谈一谈这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孙轶: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低,农业生产条件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根本转变;二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导致在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上接受较慢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科技的发展;三是专业化生产水平低,生产布局较为分散,单户种植规模小,标准化水平偏低,农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不高,四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链条短,“原”字号、初级产品进入的市场比重大。特别是缺少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五是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农产品流通不畅.各种专业协会和中介服务组织及经纪人队伍不强.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起步晚,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渠道还不舒畅。
记者:面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证现代农业更好地发展?
孙轶:第一,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和物质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增强农田抗旱能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加快发展日光温室设施蔬菜,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和设施渔业发展。加强先进适用农机具的示范与推广,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强重点动物疫病体系、海洋渔业安全救助和种植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减少农业灾害损失。
第二,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提高农业产出水平。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为重点,不断改善农业科研设施条件和装备水平,增加农业科技储备。推进农业良种体系建设,提高动植物良种覆盖率。以各类农技推广中心和区域推广站建设为重点,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促进新品种和先进适用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产出水平。
第三,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深入推进农村产业、产品、产权和劳动力结构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农村内部农民增收潜力,以做大做强优质粮、畜牧、渔业、蔬菜、水果五大优势产业和油料、花卉、中药材、食用菌、林产品五大特色产品为中心,实现农业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农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第四,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农业区域布局的优化。立足各地资源特点和比较优势、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引导优质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
第五,发展农产品加工,拉长产业链。建设农产品加工密集区,积极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快速发展,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转化能力和水平。切实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接机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记者:政策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和保障,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政策保障机制请问在政策方面如何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
孙轶:首先,我们实行了倾斜扶持政策,建立了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一是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在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增支综合补贴等政策措施时,对优势区实行重点倾斜。抓好粮食最低收购价、产粮大县奖励和金融支持等政策的落实。鼓励粮食主销区与主生产区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多种形式支持优势区发展粮食生产。二是积极扶持畜牧、水产业发展。在实行奶牛良种补贴的基础上,扩大畜禽良种补贴的范围和规模,使享受补贴的畜禽良种逐步覆盖现行畜禽品种:扶持畜禽养殖小区发展,加快畜禽养殖的标准化、规模化;落实好沿海地区捕捞渔民转产转业补贴政策。三是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采取积极的区域战略,根据不同的优势区特点,推进特色产业的发展。如在辽西地区坚持长期的扶持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生产,扶持资金由目前的每年0.6亿元逐步提高到1亿元。逐步改变辽西北地区的生产条件,实现设施生产和避灾生产。四是采取积极的项目支持政策。在落实各项补贴政策的同时,采取积极的项目政策,逐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科技入户、科技进山、测土配方施肥、农业科技培训、农业质检体系、“三品”综合建设、重大技术推广、新品种引进与示范、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水稻百亿工程、生产基地、特色产业、农机装备、设施农业、节水灌溉等专项资金的支持。五是加大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力度。通过税收、金融、信贷、投资等扶持政策,鼓励加工企业建设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在农产品收购资金和农产品运输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
其次,我们坚持创新体制机制,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活力。一是完善了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深化农业管理体制改革,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组织和机制保障。二是建立多方参与的扶持机制。充分利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利好政策,积极争取政府各部门的支持.采取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建设。三是发展形式多样的互助合作。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组织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带动作用,鼓励农民开展多元化、多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四是改革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改革力度.逐步建立起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现代农业的研究与宣传,针对区域特点,遵循发展规律,把握发展趋势,进一步细化发展思路,明确发展重点,谋划好、指导好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全省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建设成果、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增强各级政府、农业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上来。
孙轶:现代农业是产供销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高效率与高效益的农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辽宁省优质粮生产能力、畜牧水产业快速成长;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通过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辽宁省主要农产品逐步向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集中,形成了区域化、集约化发展的局面。专用玉米、高油大豆、环渤海苹果已经列入到国家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水稻列入东北粳稻生产优势区。全省初步形成了辽西林草畜牧业、辽北粮牧并举、中部平原水稻和精品农业、辽东特色林地产业、沿海地区“两水一牧”五大优势特色产区。
2005年,全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面积已达到2852万亩,占全省农作物面积的49%,有近200万农户从事安全农产品生产。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药材、山野菜、花卉、林蛙、园艺等特色农产品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全省2005年种植业特色农产品产值达到382. 3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67.6%。“四位一体”高效节能生态模式已累计推广35万户,吊炕、被动式太阳房、太阳能热水器、秸秆气化、大中型沼气池项目逐年扩大,很多项目区农民基本实现了住太阳房、睡吊炕、用生物燃气、洗太阳能热水器、经营“四位一体”新的生产生活方式。
记者:辽宁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全面发展,已经具备了一些现代农业的特征,但与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请您谈一谈这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孙轶: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低,农业生产条件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根本转变;二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导致在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上接受较慢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科技的发展;三是专业化生产水平低,生产布局较为分散,单户种植规模小,标准化水平偏低,农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不高,四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链条短,“原”字号、初级产品进入的市场比重大。特别是缺少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五是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农产品流通不畅.各种专业协会和中介服务组织及经纪人队伍不强.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起步晚,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渠道还不舒畅。
记者:面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证现代农业更好地发展?
孙轶:第一,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和物质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增强农田抗旱能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加快发展日光温室设施蔬菜,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和设施渔业发展。加强先进适用农机具的示范与推广,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强重点动物疫病体系、海洋渔业安全救助和种植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减少农业灾害损失。
第二,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提高农业产出水平。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为重点,不断改善农业科研设施条件和装备水平,增加农业科技储备。推进农业良种体系建设,提高动植物良种覆盖率。以各类农技推广中心和区域推广站建设为重点,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促进新品种和先进适用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产出水平。
第三,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深入推进农村产业、产品、产权和劳动力结构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农村内部农民增收潜力,以做大做强优质粮、畜牧、渔业、蔬菜、水果五大优势产业和油料、花卉、中药材、食用菌、林产品五大特色产品为中心,实现农业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农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第四,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农业区域布局的优化。立足各地资源特点和比较优势、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引导优质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
第五,发展农产品加工,拉长产业链。建设农产品加工密集区,积极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快速发展,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转化能力和水平。切实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接机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记者:政策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和保障,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政策保障机制请问在政策方面如何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
孙轶:首先,我们实行了倾斜扶持政策,建立了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一是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在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增支综合补贴等政策措施时,对优势区实行重点倾斜。抓好粮食最低收购价、产粮大县奖励和金融支持等政策的落实。鼓励粮食主销区与主生产区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多种形式支持优势区发展粮食生产。二是积极扶持畜牧、水产业发展。在实行奶牛良种补贴的基础上,扩大畜禽良种补贴的范围和规模,使享受补贴的畜禽良种逐步覆盖现行畜禽品种:扶持畜禽养殖小区发展,加快畜禽养殖的标准化、规模化;落实好沿海地区捕捞渔民转产转业补贴政策。三是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采取积极的区域战略,根据不同的优势区特点,推进特色产业的发展。如在辽西地区坚持长期的扶持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生产,扶持资金由目前的每年0.6亿元逐步提高到1亿元。逐步改变辽西北地区的生产条件,实现设施生产和避灾生产。四是采取积极的项目支持政策。在落实各项补贴政策的同时,采取积极的项目政策,逐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科技入户、科技进山、测土配方施肥、农业科技培训、农业质检体系、“三品”综合建设、重大技术推广、新品种引进与示范、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水稻百亿工程、生产基地、特色产业、农机装备、设施农业、节水灌溉等专项资金的支持。五是加大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力度。通过税收、金融、信贷、投资等扶持政策,鼓励加工企业建设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在农产品收购资金和农产品运输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
其次,我们坚持创新体制机制,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活力。一是完善了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深化农业管理体制改革,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组织和机制保障。二是建立多方参与的扶持机制。充分利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利好政策,积极争取政府各部门的支持.采取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建设。三是发展形式多样的互助合作。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组织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带动作用,鼓励农民开展多元化、多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四是改革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改革力度.逐步建立起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现代农业的研究与宣传,针对区域特点,遵循发展规律,把握发展趋势,进一步细化发展思路,明确发展重点,谋划好、指导好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全省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建设成果、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增强各级政府、农业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