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1、适应社会时代之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使英语这一工具性语言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也不例外。而现实教育教学中,英语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终身学习起到无容置疑的重要作用。
2、满足素质教育之求。教育肩负着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特殊使命。素质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学校教育应爱护和启迪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教师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陈旧、僵化、呆板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重新构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利于新颖人才脱颖而出的英语教育教学新模式。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寓教于乐,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激发学习积极性,那么教学就达其真正的目的。
(二)研究现状
1、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相比,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家庭教育。据笔者在家长会以及平时的电话家访中了解到:在农村,由于学生父母本身没有什么文化(笔者班级的学生70%以上都是二胎,父母年龄都已经50左右),对其学习的内容根本无法帮助。其次,由于孩子父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所以在教育孩子学习方法上也根本起不了任何帮助。所以据笔者了解,我们农村90%的孩子在家的学习几乎为零。
2、学校教育方面:1.)长期以来的高考、中考的“应试效应”的负面影响造成“重教轻学”,教师的天职似乎就是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内,尽快授完课,“一言堂”,“满堂灌”的陈旧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被动的,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无从谈起。2.)教学形式单一,不利于思维开展。由于一些教师的“照本宣科”,且受求同思维的影响,学生相信“正确答案”,而不愿另辟蹊径,过分地依赖老师,或者抄别人的答案,限制了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阻碍了个性发展。
3、学生自身方面: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现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初一年级作为起始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低。初中生“自我效能感”薄弱,制约了学习责任感、自主性,自我调控和合作学习效果。自学能力薄弱,更谈不上创新。
据笔者今年年初对自己所教一个班学生的预习情况调查,说明情况十分不容乐观。
因此,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难题之一,是学生的自主能力问题。学生课外学习对自学能力的培养问题,应引起教师的重视。
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刻不容缓。在学校教育中,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学生人格的形成过程与发展结果。认知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心理相互作用产生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定位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真正认识教英语的目的,着眼学生的未来。“如果一个在学校中度过9年或12年学习的孩子,整天处于被动地应对、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复习之中,对所学的内容也就难免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我们很难想象,在他(她)的一生中,能够具有创新的精神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辨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能够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为此,我们必须提倡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二、概念界定
1、《导学新作业》:是以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为指导,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通过栏目的多元化设置,以导定教,以导定学,突出学习过程中的“导学”作用;通过创新性内容的设定,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参透等,切实做到“轻负高效”。
2、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它強调“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评价”。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它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实际上,这种教学理念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灵活运用基础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而言之: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三、实践研究
(一)指导有效性——“知识点导航”
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是为了不教。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老师的具体指导中“悟” 出道道来。“还”课堂于学生,减少课堂上讲授的时间。在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新教材形式新颖,内容编排容量大,自主学习水平要求高,所以教师如果在学生上新课前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那学生就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所以,在每次上新课前,笔者都会要求学生在早读课的时候把“知识点导航”朗读一下:认识新单词,了解所需掌握的句型,重点知识以及所需掌握的课时目标。对每个学生来说都一目了然,做到“胸有成竹”的去学习。而笔者备课时,事先将知识点导航中的生词,做成一张PPT,来帮助学生巩固。
反思:利用早读时间快速通过“知识点导航”来预习,可以避免学生因为在家学习的失效而对新课知识的理解有所滞后。“知识点导航”可以省时省力并且有效的来帮助师生掌握本单元所需掌握的新单词,大致了解下节课的内容。
(二)互动有效性 ——“我预习” 有心理学家说过,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发进一步成功的努力。因此,教师应尽量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例如,让各层次学生都能完成力所能及的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我预习”,课前预习作业主要唤起学生对已有的知识储备中相关知识的回忆,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提前感知“无须教便能基本掌握的新知识”,注重与课中同步,服务课中。为此,笔者在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以《导学新作业》中的“我预习”为依托,让学生自己先解读每个section中的conversation,role-play以及reading,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预习的效果来完成“我预习”部分,让学生在其中找到预习的成就感。笔者认为,只有课前对每一节课的所学知识做到了一目了然,节省了时间,课堂上教师才有时间尽可能地采用 pair work、group work等练习互动方式,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口语环境,让每个学生都有开口的机会,扩大了密度与广度,有利于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的发展,有利于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时动手、动脑,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形成立体交叉思维的网络,最大程度上做到互动有效性。
(一)研究背景
1、适应社会时代之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使英语这一工具性语言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也不例外。而现实教育教学中,英语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终身学习起到无容置疑的重要作用。
2、满足素质教育之求。教育肩负着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特殊使命。素质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学校教育应爱护和启迪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教师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陈旧、僵化、呆板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重新构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利于新颖人才脱颖而出的英语教育教学新模式。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寓教于乐,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激发学习积极性,那么教学就达其真正的目的。
(二)研究现状
1、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相比,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家庭教育。据笔者在家长会以及平时的电话家访中了解到:在农村,由于学生父母本身没有什么文化(笔者班级的学生70%以上都是二胎,父母年龄都已经50左右),对其学习的内容根本无法帮助。其次,由于孩子父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所以在教育孩子学习方法上也根本起不了任何帮助。所以据笔者了解,我们农村90%的孩子在家的学习几乎为零。
2、学校教育方面:1.)长期以来的高考、中考的“应试效应”的负面影响造成“重教轻学”,教师的天职似乎就是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内,尽快授完课,“一言堂”,“满堂灌”的陈旧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被动的,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无从谈起。2.)教学形式单一,不利于思维开展。由于一些教师的“照本宣科”,且受求同思维的影响,学生相信“正确答案”,而不愿另辟蹊径,过分地依赖老师,或者抄别人的答案,限制了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阻碍了个性发展。
3、学生自身方面: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现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初一年级作为起始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低。初中生“自我效能感”薄弱,制约了学习责任感、自主性,自我调控和合作学习效果。自学能力薄弱,更谈不上创新。
据笔者今年年初对自己所教一个班学生的预习情况调查,说明情况十分不容乐观。
因此,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难题之一,是学生的自主能力问题。学生课外学习对自学能力的培养问题,应引起教师的重视。
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刻不容缓。在学校教育中,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学生人格的形成过程与发展结果。认知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心理相互作用产生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定位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真正认识教英语的目的,着眼学生的未来。“如果一个在学校中度过9年或12年学习的孩子,整天处于被动地应对、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复习之中,对所学的内容也就难免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我们很难想象,在他(她)的一生中,能够具有创新的精神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辨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能够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为此,我们必须提倡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二、概念界定
1、《导学新作业》:是以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为指导,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通过栏目的多元化设置,以导定教,以导定学,突出学习过程中的“导学”作用;通过创新性内容的设定,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参透等,切实做到“轻负高效”。
2、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它強调“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评价”。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它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实际上,这种教学理念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灵活运用基础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而言之: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三、实践研究
(一)指导有效性——“知识点导航”
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是为了不教。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老师的具体指导中“悟” 出道道来。“还”课堂于学生,减少课堂上讲授的时间。在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新教材形式新颖,内容编排容量大,自主学习水平要求高,所以教师如果在学生上新课前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那学生就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所以,在每次上新课前,笔者都会要求学生在早读课的时候把“知识点导航”朗读一下:认识新单词,了解所需掌握的句型,重点知识以及所需掌握的课时目标。对每个学生来说都一目了然,做到“胸有成竹”的去学习。而笔者备课时,事先将知识点导航中的生词,做成一张PPT,来帮助学生巩固。
反思:利用早读时间快速通过“知识点导航”来预习,可以避免学生因为在家学习的失效而对新课知识的理解有所滞后。“知识点导航”可以省时省力并且有效的来帮助师生掌握本单元所需掌握的新单词,大致了解下节课的内容。
(二)互动有效性 ——“我预习” 有心理学家说过,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发进一步成功的努力。因此,教师应尽量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例如,让各层次学生都能完成力所能及的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我预习”,课前预习作业主要唤起学生对已有的知识储备中相关知识的回忆,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提前感知“无须教便能基本掌握的新知识”,注重与课中同步,服务课中。为此,笔者在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以《导学新作业》中的“我预习”为依托,让学生自己先解读每个section中的conversation,role-play以及reading,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预习的效果来完成“我预习”部分,让学生在其中找到预习的成就感。笔者认为,只有课前对每一节课的所学知识做到了一目了然,节省了时间,课堂上教师才有时间尽可能地采用 pair work、group work等练习互动方式,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口语环境,让每个学生都有开口的机会,扩大了密度与广度,有利于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的发展,有利于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时动手、动脑,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形成立体交叉思维的网络,最大程度上做到互动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