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问题成为数学的生命,数学因问题而获得生命力,让学生学数学,能不让他们了解数学的生命吗? 笛卡儿名言——我所解决的每一个问题都将成为一个范例,用以解其它问题.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体现“现实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采用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发展能力,而且能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设计问题串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现通过例题加以说明.
一、 利用问题串创造情境进行概念教学
(1) 函数的概念教学
问题1:在初中我们是如何认识函数这个概念的?
问题2:在教材中的三个例子中,是否确定了函数关系?为什么?
问题3:如何用集合的观点来理解函数的概念?
问题4:如何用集合的语言来阐述上面3个例子中的共同特点.
(a) 结论是否是正确地概括了例子的共同特征?
(b) 比较上述认识和初中函数概是否有本质上的差异?
(c)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是否也具有上述特征?
(d) 进一步,你能举出一些“函数”的例子吗?
问题5:如何用集合的观点来表述函数的概念?
问题6:你认为对一个函数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2) 对数的概念教学
问题1:2x=4x=2
问题2:2x=12x=-1
问题3:2x=2x=12
问题4:2x=3x=?
原有的方法不能解决, ——怎么办?
需要引入新的运算——对数运算.
二、 利用问题串进行数学基本性质的教学
在“平面基本性质”的教学中,可以创设如下:
教师先让学生取出一支笔和一个三角板(纸板也行).
问题1:谁能用一支笔把三角板水平支撑住,且能绕教室转一周?
此时,所有同学的兴趣都调动了起来,并开始尝试,但都失败了.
问题2:谁能用两支笔可以把三角板水平支撑住吗?
学生尝试,结果还不行.
问题3:那么用三支笔可以吗?通过实验发现,现在可以了.那么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呢?
通过三个点的平面唯一确定.
问题4:任意三个点都可以吗?
教师把三支笔排成一排,发现无法支撑住.
问题5:那么我们添加什么条件就可以确保能撑住呢?
绝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要添加不共线的条件.
这样的教学,完全是学生的发现而不是教师的强给,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强烈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主动的、自觉地加入到问题的发现、探索之中,符合学生的自我建构的认知规律.
三、 利用问题串揭示知识的生成点
在一系列数学知识生成的关键点上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的探讨,实现知识上的突破.学生在好奇心等内在本能的驱使下,通常渴望迎接挑战,从而有效激发起解决问题的兴趣,积极思考,积极探索,直到问题被解决.
例如,在高中数学必修教材《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教学中,引入问题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问题1:已知一个正比例函数图象过(1,3),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问题2:已知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过(1,3),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问题3:已知一个一次函数图象过(1,3),试求这个函数解析式.
问题4:已知一个二次函数图象过(1,3),试求这个函数解析式.
在问题1、2的对比下,通过问题3设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矛盾,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学生先是产生了困惑,继而质疑——能做吗?是不是题目出错了?学生在质疑中引发了争论和猜测,知道了要想使问题解出,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而这就是本节课用待定系数解题的关键点.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当学生提出问题,我让学生进行争执讨论,自己解决.学生提出问题和在交流合作中自己解决问题可以带来三方面的好处:一是思考,因为只有思考才能生疑;二是矫正,错误的认识通过辨析才有机会得到纠正;三是愉悦,在体会数学研究的历程中感知数学的魅力.
四、 利用问题串联结数学知识关节点
在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节点上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的探讨,实现知识上的联结.在数学知识网络中,每个专题的知识既具有相对独立性,相互之间又具有相互关联性.正因为数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有机发展的,如果在各知识点之间建立适当的“联结”,在教学中灵活地“变式”,则能帮助学生构建更完整的知识体系,给实现有效教学创造有利条件.以高中数学选修教材《圆锥曲线》这一章的教学为例,讲椭圆这节课时,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
问题1:取一条定长的细绳,把它的两端都固定在图板的同一点处,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这时笔尖(动点)画出的轨迹是什么?
问题2:如果把细绳的两端拉开一段距离,分别固定在图板的两点处,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画出的轨迹将会是什么曲线?
问题3:在这一过程中,你能说出移动笔尖(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吗?
问题4:这个条件与圆满足的几何条件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这个环节问题系列力图通过问题探究定义本质特征,发现形成定义,由学生熟悉的圆的定义出发去探讨动点的变化规律:椭圆上的点到两定点的距离为定值,由学生观察并概括,教师补充,整理成定义;简洁明了,为接下来根据椭圆的定义,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探究椭圆的几何性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 利用问题串提升数学思想强化点
在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关节点”上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的探讨,实施对数学本质认识和运用的提升.数学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和运用,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在有关思想方法强化点上巧妙地引入问题情景,通过问题的探讨,使学生正确、有效地掌握这些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
在高中数学选修教材《利用导数求函数图像的切线》一节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情境:
问题1:求抛物线y=x2过点(1,1)的切线的斜率.
问题2:除了将点的坐标代入关系式中验证点的坐标是否在图像上,还有没有其他方法知道(或者表示)点在曲线表示的图像上?如何给出一般的表示方法?
经过思考讨论学生得出:求过点(x0,f(x0))的函数y=f(x)的切线方程.
问题3:过一定点求函数图像的切线,还有什么情况?
学生经过思考后得出结论:点还可以在直线外.
问题4:过曲线外的点有切线方程,示意图怎么画?如何求?通法是什么?
结合实例求抛物线y=x2过点(1,2)的切线方程,让学生先画出切线的示意图,并归纳总结例题的解法得到一般性的结论:已知切线过曲线外一点(a,b),则可通过设切点为(x0,f(x0))求出.
问题5:经过一点可得到几条切线?与这点的位置有没有关系?
这一问题把学生带入到了更深的思考,一时间争论不断,学生首先结合学过的函数图像来研究问题,但他们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函数模型,问题的解决陷入困境.于是我画出函数y=x3的图像,让学生结合图形再次展开思考.有了图像,学生很快就将问题的研究分为两类:点在直线上和直线外,并分别画出了对应的切线的情况.这时我引出具体的问题:分别求曲线y=x3过点(2,2)的切线方程和过点(1,1)的切线方程.
通过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产生疑惑,通过问题的解决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在这个环节中,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分类与整合的思想方法、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逐步渗透,揭示隐形于知识的形成过程之中的思想和数学方法,使学生的能力达到提升.
问题串的使用要立足学生的实际,根据需要设计多样化的问题串,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与提炼归纳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育价值.
一、 利用问题串创造情境进行概念教学
(1) 函数的概念教学
问题1:在初中我们是如何认识函数这个概念的?
问题2:在教材中的三个例子中,是否确定了函数关系?为什么?
问题3:如何用集合的观点来理解函数的概念?
问题4:如何用集合的语言来阐述上面3个例子中的共同特点.
(a) 结论是否是正确地概括了例子的共同特征?
(b) 比较上述认识和初中函数概是否有本质上的差异?
(c)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是否也具有上述特征?
(d) 进一步,你能举出一些“函数”的例子吗?
问题5:如何用集合的观点来表述函数的概念?
问题6:你认为对一个函数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2) 对数的概念教学
问题1:2x=4x=2
问题2:2x=12x=-1
问题3:2x=2x=12
问题4:2x=3x=?
原有的方法不能解决, ——怎么办?
需要引入新的运算——对数运算.
二、 利用问题串进行数学基本性质的教学
在“平面基本性质”的教学中,可以创设如下:
教师先让学生取出一支笔和一个三角板(纸板也行).
问题1:谁能用一支笔把三角板水平支撑住,且能绕教室转一周?
此时,所有同学的兴趣都调动了起来,并开始尝试,但都失败了.
问题2:谁能用两支笔可以把三角板水平支撑住吗?
学生尝试,结果还不行.
问题3:那么用三支笔可以吗?通过实验发现,现在可以了.那么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呢?
通过三个点的平面唯一确定.
问题4:任意三个点都可以吗?
教师把三支笔排成一排,发现无法支撑住.
问题5:那么我们添加什么条件就可以确保能撑住呢?
绝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要添加不共线的条件.
这样的教学,完全是学生的发现而不是教师的强给,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强烈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主动的、自觉地加入到问题的发现、探索之中,符合学生的自我建构的认知规律.
三、 利用问题串揭示知识的生成点
在一系列数学知识生成的关键点上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的探讨,实现知识上的突破.学生在好奇心等内在本能的驱使下,通常渴望迎接挑战,从而有效激发起解决问题的兴趣,积极思考,积极探索,直到问题被解决.
例如,在高中数学必修教材《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教学中,引入问题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问题1:已知一个正比例函数图象过(1,3),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问题2:已知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过(1,3),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问题3:已知一个一次函数图象过(1,3),试求这个函数解析式.
问题4:已知一个二次函数图象过(1,3),试求这个函数解析式.
在问题1、2的对比下,通过问题3设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矛盾,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学生先是产生了困惑,继而质疑——能做吗?是不是题目出错了?学生在质疑中引发了争论和猜测,知道了要想使问题解出,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而这就是本节课用待定系数解题的关键点.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当学生提出问题,我让学生进行争执讨论,自己解决.学生提出问题和在交流合作中自己解决问题可以带来三方面的好处:一是思考,因为只有思考才能生疑;二是矫正,错误的认识通过辨析才有机会得到纠正;三是愉悦,在体会数学研究的历程中感知数学的魅力.
四、 利用问题串联结数学知识关节点
在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节点上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的探讨,实现知识上的联结.在数学知识网络中,每个专题的知识既具有相对独立性,相互之间又具有相互关联性.正因为数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有机发展的,如果在各知识点之间建立适当的“联结”,在教学中灵活地“变式”,则能帮助学生构建更完整的知识体系,给实现有效教学创造有利条件.以高中数学选修教材《圆锥曲线》这一章的教学为例,讲椭圆这节课时,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
问题1:取一条定长的细绳,把它的两端都固定在图板的同一点处,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这时笔尖(动点)画出的轨迹是什么?
问题2:如果把细绳的两端拉开一段距离,分别固定在图板的两点处,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画出的轨迹将会是什么曲线?
问题3:在这一过程中,你能说出移动笔尖(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吗?
问题4:这个条件与圆满足的几何条件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这个环节问题系列力图通过问题探究定义本质特征,发现形成定义,由学生熟悉的圆的定义出发去探讨动点的变化规律:椭圆上的点到两定点的距离为定值,由学生观察并概括,教师补充,整理成定义;简洁明了,为接下来根据椭圆的定义,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探究椭圆的几何性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 利用问题串提升数学思想强化点
在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关节点”上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的探讨,实施对数学本质认识和运用的提升.数学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和运用,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在有关思想方法强化点上巧妙地引入问题情景,通过问题的探讨,使学生正确、有效地掌握这些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
在高中数学选修教材《利用导数求函数图像的切线》一节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情境:
问题1:求抛物线y=x2过点(1,1)的切线的斜率.
问题2:除了将点的坐标代入关系式中验证点的坐标是否在图像上,还有没有其他方法知道(或者表示)点在曲线表示的图像上?如何给出一般的表示方法?
经过思考讨论学生得出:求过点(x0,f(x0))的函数y=f(x)的切线方程.
问题3:过一定点求函数图像的切线,还有什么情况?
学生经过思考后得出结论:点还可以在直线外.
问题4:过曲线外的点有切线方程,示意图怎么画?如何求?通法是什么?
结合实例求抛物线y=x2过点(1,2)的切线方程,让学生先画出切线的示意图,并归纳总结例题的解法得到一般性的结论:已知切线过曲线外一点(a,b),则可通过设切点为(x0,f(x0))求出.
问题5:经过一点可得到几条切线?与这点的位置有没有关系?
这一问题把学生带入到了更深的思考,一时间争论不断,学生首先结合学过的函数图像来研究问题,但他们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函数模型,问题的解决陷入困境.于是我画出函数y=x3的图像,让学生结合图形再次展开思考.有了图像,学生很快就将问题的研究分为两类:点在直线上和直线外,并分别画出了对应的切线的情况.这时我引出具体的问题:分别求曲线y=x3过点(2,2)的切线方程和过点(1,1)的切线方程.
通过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产生疑惑,通过问题的解决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在这个环节中,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分类与整合的思想方法、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逐步渗透,揭示隐形于知识的形成过程之中的思想和数学方法,使学生的能力达到提升.
问题串的使用要立足学生的实际,根据需要设计多样化的问题串,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与提炼归纳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