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岗是1938年4月担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书记的。此时的延安已经成为抗日民主的一面旗帜,众多的热血青年涌入延安。高岗,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与结发之妻杨芝芳离异的。
晚年的杨芝芳曾回忆她与高岗离婚的情景:那时高岗已经是陕甘宁边区的领导,经常出席各种会议。我是家庭妇女,又是小脚,外边又来了很多年轻的革命的女同志,所以,高岗提出要分开。记得是王子宜(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厅长)跟我谈的。他说,高岗活动很多,经常出头露面,你是小脚,与高岗一起出面不太合适,最好与高岗分开。我就同意了。分开后,我们还是革命同志,经常有联系,他作报告我也去听。我与李力群(高岗的第二位妻子)相处得也很好。
高岗与杨芝芳的离异,并非如某些传言所讲,系高岗生活作风糜烂所致,而是与当时的环境、风气、地位有关。当时“陕甘宁边区婚姻法”已经公布,婚姻自由的新风在革命队伍内部迅速传播。为了革命事业与个人幸福,不少领导干部都与早年的包办婚姻脱钩,与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的年轻知识女性重结良缘。
高岗与杨芝芳离异后并未马上结婚,到了1940年,高岗才与时年19岁的李力群缔结良缘。
李力群1937年来延安之前,是徐州省立女子师范学校的高材生。抗日战争爆发后,她与几位同学辗转来到了西安,并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安排下,来到了延安。
1938年,李力群加入中国共产党。然而,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没有想到,她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考验,在她毫无准备时已经悄然降临身边。
1998年,晚年的李力群回忆了她半个世纪前与高岗结婚时的戏剧性场面:
“我17岁去延安,后进党校学习。有一天,高岗去党校讲党建课。我个子小,听课时始终坐在前面,他可能在讲课时就看上了我。党校学习结束后,陈云就把我留在了陕甘宁边区委员会办公室秘书处。当时我很不情愿,我愿意去敌后,我觉得这里的人太土,但组织上的安排必须服从。不久,高岗就带我出差去了安塞,这次出差大约有三四天。出差回来后,毛主席请我们吃饭,是高岗带我一起去的。毛主席请我们吃腊肉,席间毛主席说了许多高岗的好话,让我向高岗学习,而且说,你将来如果能找到这样的对象如何如何。我当时心里就一惊,因为那时候我见到高岗就害怕,他样子很凶,又是大首长,但毛主席的意思我已有所觉察。又过了几天,王明、王若飞、习仲勋等人又请我和高岗吃饭,还请周围的一些小姑娘吃枣,并说今天就是结婚的日子。一听这话,我撒腿就跑,一直跑到了延河边。但这时王若飞找到我说,党员要听党的话,这也是党的安排。他劝我回去,但我当时还是没回窑洞吃饭。”
“就这样,我们没有任何感情,一天也没恋爱,就结婚了。结婚后,高岗半年内不准我下山,怕我见到同学们。后来,我对陈云等人说,是你们把我强配给他的。不过,结婚后他对我还不错。”
为追求民主、自由而来到延安的李力群,却“遭遇”了这样一场“包办”婚姻。不过,这并非是一场封建的包办婚姻,只不过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这种政治色彩伴随着李力群度过了坎坷的半个多世纪。
(责任编辑/亚闻)
晚年的杨芝芳曾回忆她与高岗离婚的情景:那时高岗已经是陕甘宁边区的领导,经常出席各种会议。我是家庭妇女,又是小脚,外边又来了很多年轻的革命的女同志,所以,高岗提出要分开。记得是王子宜(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厅长)跟我谈的。他说,高岗活动很多,经常出头露面,你是小脚,与高岗一起出面不太合适,最好与高岗分开。我就同意了。分开后,我们还是革命同志,经常有联系,他作报告我也去听。我与李力群(高岗的第二位妻子)相处得也很好。
高岗与杨芝芳的离异,并非如某些传言所讲,系高岗生活作风糜烂所致,而是与当时的环境、风气、地位有关。当时“陕甘宁边区婚姻法”已经公布,婚姻自由的新风在革命队伍内部迅速传播。为了革命事业与个人幸福,不少领导干部都与早年的包办婚姻脱钩,与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的年轻知识女性重结良缘。
高岗与杨芝芳离异后并未马上结婚,到了1940年,高岗才与时年19岁的李力群缔结良缘。
李力群1937年来延安之前,是徐州省立女子师范学校的高材生。抗日战争爆发后,她与几位同学辗转来到了西安,并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安排下,来到了延安。
1938年,李力群加入中国共产党。然而,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没有想到,她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考验,在她毫无准备时已经悄然降临身边。
1998年,晚年的李力群回忆了她半个世纪前与高岗结婚时的戏剧性场面:
“我17岁去延安,后进党校学习。有一天,高岗去党校讲党建课。我个子小,听课时始终坐在前面,他可能在讲课时就看上了我。党校学习结束后,陈云就把我留在了陕甘宁边区委员会办公室秘书处。当时我很不情愿,我愿意去敌后,我觉得这里的人太土,但组织上的安排必须服从。不久,高岗就带我出差去了安塞,这次出差大约有三四天。出差回来后,毛主席请我们吃饭,是高岗带我一起去的。毛主席请我们吃腊肉,席间毛主席说了许多高岗的好话,让我向高岗学习,而且说,你将来如果能找到这样的对象如何如何。我当时心里就一惊,因为那时候我见到高岗就害怕,他样子很凶,又是大首长,但毛主席的意思我已有所觉察。又过了几天,王明、王若飞、习仲勋等人又请我和高岗吃饭,还请周围的一些小姑娘吃枣,并说今天就是结婚的日子。一听这话,我撒腿就跑,一直跑到了延河边。但这时王若飞找到我说,党员要听党的话,这也是党的安排。他劝我回去,但我当时还是没回窑洞吃饭。”
“就这样,我们没有任何感情,一天也没恋爱,就结婚了。结婚后,高岗半年内不准我下山,怕我见到同学们。后来,我对陈云等人说,是你们把我强配给他的。不过,结婚后他对我还不错。”
为追求民主、自由而来到延安的李力群,却“遭遇”了这样一场“包办”婚姻。不过,这并非是一场封建的包办婚姻,只不过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这种政治色彩伴随着李力群度过了坎坷的半个多世纪。
(责任编辑/亚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