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活动化,活动课程化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sz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南漳县实验小学创新工作方法,围绕学校“雅”文化建设,以“雅言、雅行、雅仪”为主题,培养学生道德素养,使德育“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建立制度文化,规范德育管理
  学校提出了“成事中成人,成人中成事”和“全员全程全面德育”的理念,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制订切实可行的德育规章制度,在“以规治校,以规治教,以规治学”管理原则的引导下,学校德育工作走上了科学化、序列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建立环境文化,注重濡染熏陶
  学校建立“文化廊”,让小行动变成大道德。努力让学校的每一堵墙壁都说话,每一个角落都育人,建设文化艺术长廊、宣传栏、光荣榜、文化展板等校园文化阵地,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三、建立课程文化,强化多元发展
  一是把传统班会课改为活动课,引进辩论会、演讲竞赛、研讨会、知识竞赛、座谈会等形式,一课一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通过充满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的活动,叩击学生心灵,激励其奋发向上。
  二是学科渗透,实施学科育人。结合学科特点和具体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做人和处世之道。
  三是开设综合阅读课,引领学生博览中外名著,品评文学佳作,感悟多彩人生,提高人文修养。
  四是开发设置活动课程,构建活动系列,在丰富的文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
  五是开设校外课堂。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消防大队、看守所、烈士陵园、社区、敬老院等单位参观互动,进行体验,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接受道德教育。
  四、建立行为文化,提升文明素养
  我们把行为习惯定位在“雅言、雅行、雅仪”上,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以创建文明班级为载体,从细微之处着眼,注重过程监督,坚持落到实处,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在工作中,把“雅言、雅行、雅仪”具体细化为“三管六不”、“三别四带”。“三管六不”即管住自己的嘴,不说脏话、粗话;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涂乱画,不攀折树木,不乱扔垃圾;管住自己的脚,不追逐打闹,不践踏草坪。“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强化常规工作的检查、评比制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及自我管理意识,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校风。主要落实四个德育常规:
  抓好入学教育,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素养奠定基础。每学年的新生入学后,我们都要进行为期一周的新生入学常规教育,对学生的文明行为提出具体的要求,在每个新生头脑中播下了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种子,为学校优良学风、校风的形成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抓好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从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文明意识。坚持从细节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设置“路线图”,让小楼梯变成大世界。在楼梯道上设置左右行走、紧急疏散等标识和提示语,引导学生养成靠右行走、关注楼道安全通道的好习惯。
  抓好大型集体活动,形成良好的文明氛围。课间操时间,各班学生坚持在教师带领下亮牌列队,文明有序进场、活动和退场,其它活动也是一样要求。
  抓好国旗下讲话,以教育引领、典型示范等形式,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每周一个教育主题,升旗手由各班民主推荐,大队委选拔认定,必须由德才兼备,或有突出成绩,或有显著特长的学生担任。
  五、建立活动文化,增强道德感悟
  坚持德育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德育工作课程化,课程活动化,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为学生搭建多种实践平台,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提高道德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素养。
  抓好节日德育活动。每年的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我们结合实际设置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受教育,使学校的德育更富有生气。
  坚持开展志愿者活动。先后成立了红领巾志愿者小分队30多个,利用节假日到光荣院、红领巾一条街等公共场所清扫垃圾、擦洗公共设施,为孤寡老人整理房间、表演节目,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坚持开展互助献爱心活动。为了让城里的学生体验农村孩子的生活,学校深入开展“手拉手”互助联谊活动,使他们走出了课堂,走向了社会,学到了许多书本中没有的东西。送温暖献爱心、“手拉手”互助活动、角色实践体验已成为学校的传统项目。
  开展“树漳城形象,做文明使者”主题教育活动。我们结合本县实际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伴我走”、“孩子眼光看大人世界”活动,让学生开展走访活动,了解南漳城市文明建设的具体情况,学习有关城市文明建设的法规和对市民的要求,增强了小学生的公民意识、主人翁意识。
  坚持举办“三节”活动,提升学生人文修养。学校本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思想,让学生拥有幸福的童年,积极开展课外文体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了书画、歌舞、器乐、球类、棋类、根雕、空竹、独轮车、科技等多个趣味课程,每学期举办一次科技节、艺术节和体育节,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和艺术才华得到充分发挥,先后有2500多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
  开展学先进树形象活动,放大示范效应。学校坚持开展“小十佳”、“小名人”评选活动,开辟设立“七十二行状元榜”“笑脸墙”“凡人小语”等专栏,将优秀学生的事迹和照片展示出来,利用学生身边的榜样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学校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也是一个慢的艺术。学生在“雅”的浸润中,道德素养会朝着教育期许的方向发展,而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也会助学校文化发展一臂之力,最终使学校发展呈现百花齐放之态。
其他文献
从教已经快二十年了,这些年我深深体会到:教师是在课堂中慢慢“学会教学”的,是和学生一起在教室里成长、进步的。课堂虽说是学生成长的地方,但也是我教育思想生长和实践的土壤。我渐渐明白,只有在课堂中不断打磨自己,激励自己,我才能在教学的广阔空间里开垦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记得有一年在教数学课时,第一课时的内容是“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课前,我按照教参上的资料,扎实地备了关于这节课的知识点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养猪业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其中不同规模的养猪场发展尤为迅速.据调查发现中小型猪场,经营管理得法,经济效益良好者
《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扶持生猪生产政策的出台与推行,农村生猪养殖数量在大幅度的上升,但是目前农户养猪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
学校如何引领师生成长和发展?用文化引领是全体师生的共识。"大和、大气、大爱"是校园文化的精髓,引导着莘莘学子成长和成才。追求"大和",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追求"大气",成就胸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养猪业危害很大,我国已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疫苗免疫是目前防制该病的最根本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