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正经”追寻《海山经》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ti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山海经》,大多数人对它的印象是记录奇山异水和珍禽异兽的书籍,书中描绘的地理、民族、物产、生物、植物等,与今天人们所看所知的,有些能对得上号,有些则完全不同。
   在研究者眼中,寻找《山海经》描绘的场景是他们的研究工作之一;而对同样研究《山海经》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国学研究院教授汪晓云来说,场景与故事不足为奇,《山海经》背后隐藏的“秘密”才是最值得研究的。她探秘《山海经》的新著是《一本万殊:〈海山经〉文化寻踪》。

1.端倪初现


   “写作这本书,是因为我无意中发现了中国古代‘圣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沿着这一源头又发现一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种种误解,因此就想以‘圣经’为起点为中国文化正本清源。”汪晓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汪晓云最初并未意识到中国古代有“圣经”。“我最早是发现古代学者都在以各种方式揭示《山海经》被删改、曲解,但为什么被删改、又是如何被删改,都让我十分好奇。”汪晓云解释说。
   在找寻原因的过程中,汪晓云发现《山海经》注者郭璞曾提到“非天下之至通,难与言山海之义”。“这句话提醒我,《山海经》中的‘山’与‘海’并非现代自然物理意义中的山和海,而蕴含阴阳之意。”汪晓云说,气以寓道,阴阳争气寓天人争道是中国古代训诂学的秘钥。“山”在“海”前为扶阳抑阴,寓尊君抑臣,而“海”在“山”前则相反。
   弄清“山”“海”二字的关系后,汪晓云又在“五藏山经”的表述方法中找到端倪:《山海经》不称“五山经”而称“五藏山经”;《汉书》与《论衡》则不言《山海经》而只言《山经》《山书》;《周易》又有“连山”“归藏”之说;《史记》中也有“藏诸名山,副在中京”……“这些都是在有意揭示‘山’显‘海’藏。”汪晓云说。
   其实,中国古代“经”的本义并不是今天理解的文字表达的经典。在《说文解字》中,“经”解释为“常”,“常”其实是常理、常法、常言,故为“经常”。
   而且,中国古代“圣”的本义并非“圣人”。《说文解字》言“聖,通也,从耳,呈声”。“聖”强调的“从耳”“闻声知情”实即“口耳相传”。“口耳相传”为民众表达方式,与“书之竹帛”的官方文字表达方式相对,“聖”写为“口耳”在“王”之上,即因“圣经”为民在王之上、民为君立法。
   “但是,《海山经》从文字出现之始就被改头换面为《山海经》,因此,《山海经》就成为文本意义上的‘一本正经’。”汪晓云说。

2.寻找突破口


  “关于《山海经》与《海山经》的关系,在今天看来似乎是最难以解释的问题,因为从没有人听说过《海山经》。”汪晓云直言。为了追寻《海山经》的踪迹,汪晓云遍阅文献典籍、遍访名胜古迹。“在文献典籍中,《山海经》常常与一本称谓特殊的书相提并论,这本与《山海经》相提并论却不断变换名称的书,其实正是‘圣经’《海山经》之托名。”
   例如,古籍中多以“海运”“海防”“海禁”“海事”“海错”等隐言防止一切反动书籍、言论。中国古代文化现象则以种种方式隐言“海”为道之源与经之源。汪晓云举例说,北京法海寺经幢、法源寺“法海真源”即隐言“海”所寓“天道”“圣經”为“真经”“真源”。与之相反的是,“镇海”“定海”“吞海”等文化现象则隐言《山海经》取代《海山经》、官方“圣经”取代民间“圣经”。
   “现在大多数人对于中国古代‘圣经’的疑惑可能没有对于《海山经》的疑惑多,因为前者有白纸黑字与石刻碑铭作证,谁都可以看到;而《海山经》却没有具体的文本,要让人相信就更加困难。”汪晓云说。
   2014年,汪晓云曾经出版过《一本正“经”:隐秘的汉语圣经〈海山经〉》,但她发现这样写还不够。“我还要从‘圣经’本身出发,研究其来龙去脉”,于是,她开始整理文献典籍的相关表述。在分析古代话语时,汪晓云发现,中国古代文献典籍处处都是对文化现象的解释,而中国古代文化现象也处处都是对文献典籍的解释。于是,她开始了走遍中国式的田野调查,为中国古代“圣经”进行文化寻踪,同时也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研究。

3.上下求索


  在追踪《海山经》的过程中,她自认是踽踽独行者,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当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解。“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今天的学科体系却将其肢解得支离破碎。仅以《山海经》而言,不在中国古代文化整体中研究《山海经》,是无法真正读懂《山海经》的。但是在现代学科体系中,《山海经》并不登大雅之堂。你不能指望一个没有研究《山海经》与中国文化整体的人读懂你研究的《山海经》与中国传统文化。此外,中国古代话语意义与今天话语意义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被误解,是因为学者以今日语言文字的意义去理解古代语言文字的意义。”汪晓云坦言。
   除了误解,汪晓云在野外调查时,经历的跋山涉水和忍饥挨饿对她来说是家常便饭,最艰难的是患有严重恐高症的她,毅然攀上悬空寺、麦积山、武夷山狐狸洞等地。令汪晓云感到欣慰的是,2015年,与她素不相识的上海政法学院终身教授倪正茂无意中看到她的《一本正“经”》后,阅读了相关的系列研究,并写了封热情洋溢的邮件给她,鼓励她坚持自己的研究。“老一辈学者的肯定给了我继续前行的动力。”汪晓云说。
   在这本书中,汪晓云最满意的部分是对《山海经》的文化寻踪与分析。“因为我们从这里可以见证中国古代文化是统一的整体,虽包罗万象但万变不离其宗,也就是‘一本万殊’。与此同时,读者也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是因为要向后人揭示中国古代文化的奥秘,打开中国文化奥秘的秘钥就是‘阴阳五行’‘以气寓道’。”
其他文献
据9月18日山西建投建工集团消息,黄河一号、长城一号、太行一号三条旅游公路的“0km”(零公里)标志文化驿站项目步入扫尾阶段,预计在国庆期间正式对外开放,使之成为山西新的旅游打卡地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是山西省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品牌的具体举措,其中“0km”标志文化驿站是三条一号旅游公路的画龙点睛之作。   三个文化驿站集文化宣传、深度体验、创意景
期刊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形成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是中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的关键引领力量。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20个重点方向和支持政策,
期刊
河南的野生猕猴桃、陕西的苹果、青海的牦牛肉……近年来,越来越多优质扶贫农产品摆上百姓餐桌、受到大众喜爱,生态旅游、农家乐等也成为不少人休闲度假时的选择。这种消费扶贫,一方面让百姓品尝到丰富多样的新鲜美味、领略自然纯朴的乡间风情,同时也是发挥市场机制、动员社会力量,通过消费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的有效举措。相关部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中西部22个省份共认定76152个扶贫产品,已实现销售约1
期刊
科学导报讯 记者梁晶 为了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精神,深化山西科技传媒“432+N”融媒体发展战略,11月8日,山西科技传媒集团启动深化融媒体建设行动计划。  据悉,该计划以“深化媒体融合,服务创新驱动”为主题,坚持科技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从人才、内容、技术三方面推进媒体融合纵深发展。  聚集“专家+知识”独特资源,联合字节跳动公司,实施“K视频高级创作者计划”
期刊
新基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是推动数字经济的重要动力。近期看,新基建可为稳经济、稳增长助力;长远看,新基建作为信息社会的基础,将会激发更多新需求、创造更多新业态,释放增长潜力、推動经济转型升级。一是必须认真评估数据中心建设条件,不能一哄而上。二是需要智慧城市运营商提供持续服务。智慧城市离不开技术更新、运行维护、实时管理,需要智慧城市运营商负责投资、建设、运营,持续提供服务。三是重视应用软件开发和使用。
期刊
近日,山西省政府批复了偏关县老牛湾风景名胜区和神龙湾—天脊山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这意味着山西省优质旅游景区将再添两个新伙伴。   老牛湾风景名胜区位于忻州市,规划面积21.13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區规划面积8.81平方公里。风景名胜区内有乾坤湾、黄河大峡谷等地质地貌,万家寨古堡、滑石涧堡等历史军事文化遗迹以及古长城、古村落等典型景观。   神龙湾—天脊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长治市,规划面积104平方公
期刊
5G网络正从传输通道全面升级为数字化赋能的承载基石,新型基础设施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5G在新基建中的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突出。当前,打造安居、宜居、乐居的智慧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安全等级势在必行。针对5G技术给智慧城市带来的安全风险,一方面需要完善5G安全政策标准体系,包括网络方法、技术、设备、业务、测评等;另一方面需要提升5G安全保障
期刊
《大迁徙:地球上最伟大的生命旅程》  地球上每时每刻,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动物处于运动当中。它们在陆地、水域和空中进行着长距离的艰难迁徙。迁徙复杂而又神秘。动物是如何移动这么远的距离,并保持较高的精准度的呢?它们的最终目的地究竟有什么奇妙的吸引力?本·霍尔是英国自然史专家、伦敦动物学会会员,长期从事野生动物研究。他在《大迁徙:地球上最伟大的生命旅程》(以下简称《大迁徙》)这本书中,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动物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9月11日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专门针对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作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论述。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科技发展的基本规律,为我国新时代科学事业发展及科学精神的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追求和践行科学精神的历史。科学精神是科技创新之魂,而科学精
期刊
中俄科研人员正在研发用于制造廉价氢能源电池的新材料。与传统电池不同的是,这种氢能源电池更为有效和环保,使用过程中仅向周边环境排放水或水蒸气。   据悉,参与研发的中国科研人员来自北京化工大学,俄罗斯科研人员来自萨马拉科罗廖夫院士国家研究型大学。中国科研人员负责项目中的理论计算,实施一系列实验,并为燃料電池制造阴离子交换膜。俄罗斯科研人员专注于开发高性能非铂催化剂并测试其性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