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山海经》,大多数人对它的印象是记录奇山异水和珍禽异兽的书籍,书中描绘的地理、民族、物产、生物、植物等,与今天人们所看所知的,有些能对得上号,有些则完全不同。
在研究者眼中,寻找《山海经》描绘的场景是他们的研究工作之一;而对同样研究《山海经》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国学研究院教授汪晓云来说,场景与故事不足为奇,《山海经》背后隐藏的“秘密”才是最值得研究的。她探秘《山海经》的新著是《一本万殊:〈海山经〉文化寻踪》。
“写作这本书,是因为我无意中发现了中国古代‘圣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沿着这一源头又发现一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种种误解,因此就想以‘圣经’为起点为中国文化正本清源。”汪晓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汪晓云最初并未意识到中国古代有“圣经”。“我最早是发现古代学者都在以各种方式揭示《山海经》被删改、曲解,但为什么被删改、又是如何被删改,都让我十分好奇。”汪晓云解释说。
在找寻原因的过程中,汪晓云发现《山海经》注者郭璞曾提到“非天下之至通,难与言山海之义”。“这句话提醒我,《山海经》中的‘山’与‘海’并非现代自然物理意义中的山和海,而蕴含阴阳之意。”汪晓云说,气以寓道,阴阳争气寓天人争道是中国古代训诂学的秘钥。“山”在“海”前为扶阳抑阴,寓尊君抑臣,而“海”在“山”前则相反。
弄清“山”“海”二字的关系后,汪晓云又在“五藏山经”的表述方法中找到端倪:《山海经》不称“五山经”而称“五藏山经”;《汉书》与《论衡》则不言《山海经》而只言《山经》《山书》;《周易》又有“连山”“归藏”之说;《史记》中也有“藏诸名山,副在中京”……“这些都是在有意揭示‘山’显‘海’藏。”汪晓云说。
其实,中国古代“经”的本义并不是今天理解的文字表达的经典。在《说文解字》中,“经”解释为“常”,“常”其实是常理、常法、常言,故为“经常”。
而且,中国古代“圣”的本义并非“圣人”。《说文解字》言“聖,通也,从耳,呈声”。“聖”强调的“从耳”“闻声知情”实即“口耳相传”。“口耳相传”为民众表达方式,与“书之竹帛”的官方文字表达方式相对,“聖”写为“口耳”在“王”之上,即因“圣经”为民在王之上、民为君立法。
“但是,《海山经》从文字出现之始就被改头换面为《山海经》,因此,《山海经》就成为文本意义上的‘一本正经’。”汪晓云说。
“关于《山海经》与《海山经》的关系,在今天看来似乎是最难以解释的问题,因为从没有人听说过《海山经》。”汪晓云直言。为了追寻《海山经》的踪迹,汪晓云遍阅文献典籍、遍访名胜古迹。“在文献典籍中,《山海经》常常与一本称谓特殊的书相提并论,这本与《山海经》相提并论却不断变换名称的书,其实正是‘圣经’《海山经》之托名。”
例如,古籍中多以“海运”“海防”“海禁”“海事”“海错”等隐言防止一切反动书籍、言论。中国古代文化现象则以种种方式隐言“海”为道之源与经之源。汪晓云举例说,北京法海寺经幢、法源寺“法海真源”即隐言“海”所寓“天道”“圣經”为“真经”“真源”。与之相反的是,“镇海”“定海”“吞海”等文化现象则隐言《山海经》取代《海山经》、官方“圣经”取代民间“圣经”。
“现在大多数人对于中国古代‘圣经’的疑惑可能没有对于《海山经》的疑惑多,因为前者有白纸黑字与石刻碑铭作证,谁都可以看到;而《海山经》却没有具体的文本,要让人相信就更加困难。”汪晓云说。
2014年,汪晓云曾经出版过《一本正“经”:隐秘的汉语圣经〈海山经〉》,但她发现这样写还不够。“我还要从‘圣经’本身出发,研究其来龙去脉”,于是,她开始整理文献典籍的相关表述。在分析古代话语时,汪晓云发现,中国古代文献典籍处处都是对文化现象的解释,而中国古代文化现象也处处都是对文献典籍的解释。于是,她开始了走遍中国式的田野调查,为中国古代“圣经”进行文化寻踪,同时也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研究。
在追踪《海山经》的过程中,她自认是踽踽独行者,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当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解。“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今天的学科体系却将其肢解得支离破碎。仅以《山海经》而言,不在中国古代文化整体中研究《山海经》,是无法真正读懂《山海经》的。但是在现代学科体系中,《山海经》并不登大雅之堂。你不能指望一个没有研究《山海经》与中国文化整体的人读懂你研究的《山海经》与中国传统文化。此外,中国古代话语意义与今天话语意义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被误解,是因为学者以今日语言文字的意义去理解古代语言文字的意义。”汪晓云坦言。
除了误解,汪晓云在野外调查时,经历的跋山涉水和忍饥挨饿对她来说是家常便饭,最艰难的是患有严重恐高症的她,毅然攀上悬空寺、麦积山、武夷山狐狸洞等地。令汪晓云感到欣慰的是,2015年,与她素不相识的上海政法学院终身教授倪正茂无意中看到她的《一本正“经”》后,阅读了相关的系列研究,并写了封热情洋溢的邮件给她,鼓励她坚持自己的研究。“老一辈学者的肯定给了我继续前行的动力。”汪晓云说。
在这本书中,汪晓云最满意的部分是对《山海经》的文化寻踪与分析。“因为我们从这里可以见证中国古代文化是统一的整体,虽包罗万象但万变不离其宗,也就是‘一本万殊’。与此同时,读者也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是因为要向后人揭示中国古代文化的奥秘,打开中国文化奥秘的秘钥就是‘阴阳五行’‘以气寓道’。”
在研究者眼中,寻找《山海经》描绘的场景是他们的研究工作之一;而对同样研究《山海经》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国学研究院教授汪晓云来说,场景与故事不足为奇,《山海经》背后隐藏的“秘密”才是最值得研究的。她探秘《山海经》的新著是《一本万殊:〈海山经〉文化寻踪》。
1.端倪初现
“写作这本书,是因为我无意中发现了中国古代‘圣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沿着这一源头又发现一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种种误解,因此就想以‘圣经’为起点为中国文化正本清源。”汪晓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汪晓云最初并未意识到中国古代有“圣经”。“我最早是发现古代学者都在以各种方式揭示《山海经》被删改、曲解,但为什么被删改、又是如何被删改,都让我十分好奇。”汪晓云解释说。
在找寻原因的过程中,汪晓云发现《山海经》注者郭璞曾提到“非天下之至通,难与言山海之义”。“这句话提醒我,《山海经》中的‘山’与‘海’并非现代自然物理意义中的山和海,而蕴含阴阳之意。”汪晓云说,气以寓道,阴阳争气寓天人争道是中国古代训诂学的秘钥。“山”在“海”前为扶阳抑阴,寓尊君抑臣,而“海”在“山”前则相反。
弄清“山”“海”二字的关系后,汪晓云又在“五藏山经”的表述方法中找到端倪:《山海经》不称“五山经”而称“五藏山经”;《汉书》与《论衡》则不言《山海经》而只言《山经》《山书》;《周易》又有“连山”“归藏”之说;《史记》中也有“藏诸名山,副在中京”……“这些都是在有意揭示‘山’显‘海’藏。”汪晓云说。
其实,中国古代“经”的本义并不是今天理解的文字表达的经典。在《说文解字》中,“经”解释为“常”,“常”其实是常理、常法、常言,故为“经常”。
而且,中国古代“圣”的本义并非“圣人”。《说文解字》言“聖,通也,从耳,呈声”。“聖”强调的“从耳”“闻声知情”实即“口耳相传”。“口耳相传”为民众表达方式,与“书之竹帛”的官方文字表达方式相对,“聖”写为“口耳”在“王”之上,即因“圣经”为民在王之上、民为君立法。
“但是,《海山经》从文字出现之始就被改头换面为《山海经》,因此,《山海经》就成为文本意义上的‘一本正经’。”汪晓云说。
2.寻找突破口
“关于《山海经》与《海山经》的关系,在今天看来似乎是最难以解释的问题,因为从没有人听说过《海山经》。”汪晓云直言。为了追寻《海山经》的踪迹,汪晓云遍阅文献典籍、遍访名胜古迹。“在文献典籍中,《山海经》常常与一本称谓特殊的书相提并论,这本与《山海经》相提并论却不断变换名称的书,其实正是‘圣经’《海山经》之托名。”
例如,古籍中多以“海运”“海防”“海禁”“海事”“海错”等隐言防止一切反动书籍、言论。中国古代文化现象则以种种方式隐言“海”为道之源与经之源。汪晓云举例说,北京法海寺经幢、法源寺“法海真源”即隐言“海”所寓“天道”“圣經”为“真经”“真源”。与之相反的是,“镇海”“定海”“吞海”等文化现象则隐言《山海经》取代《海山经》、官方“圣经”取代民间“圣经”。
“现在大多数人对于中国古代‘圣经’的疑惑可能没有对于《海山经》的疑惑多,因为前者有白纸黑字与石刻碑铭作证,谁都可以看到;而《海山经》却没有具体的文本,要让人相信就更加困难。”汪晓云说。
2014年,汪晓云曾经出版过《一本正“经”:隐秘的汉语圣经〈海山经〉》,但她发现这样写还不够。“我还要从‘圣经’本身出发,研究其来龙去脉”,于是,她开始整理文献典籍的相关表述。在分析古代话语时,汪晓云发现,中国古代文献典籍处处都是对文化现象的解释,而中国古代文化现象也处处都是对文献典籍的解释。于是,她开始了走遍中国式的田野调查,为中国古代“圣经”进行文化寻踪,同时也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研究。
3.上下求索
在追踪《海山经》的过程中,她自认是踽踽独行者,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当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解。“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今天的学科体系却将其肢解得支离破碎。仅以《山海经》而言,不在中国古代文化整体中研究《山海经》,是无法真正读懂《山海经》的。但是在现代学科体系中,《山海经》并不登大雅之堂。你不能指望一个没有研究《山海经》与中国文化整体的人读懂你研究的《山海经》与中国传统文化。此外,中国古代话语意义与今天话语意义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被误解,是因为学者以今日语言文字的意义去理解古代语言文字的意义。”汪晓云坦言。
除了误解,汪晓云在野外调查时,经历的跋山涉水和忍饥挨饿对她来说是家常便饭,最艰难的是患有严重恐高症的她,毅然攀上悬空寺、麦积山、武夷山狐狸洞等地。令汪晓云感到欣慰的是,2015年,与她素不相识的上海政法学院终身教授倪正茂无意中看到她的《一本正“经”》后,阅读了相关的系列研究,并写了封热情洋溢的邮件给她,鼓励她坚持自己的研究。“老一辈学者的肯定给了我继续前行的动力。”汪晓云说。
在这本书中,汪晓云最满意的部分是对《山海经》的文化寻踪与分析。“因为我们从这里可以见证中国古代文化是统一的整体,虽包罗万象但万变不离其宗,也就是‘一本万殊’。与此同时,读者也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是因为要向后人揭示中国古代文化的奥秘,打开中国文化奥秘的秘钥就是‘阴阳五行’‘以气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