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教师都知道用好导语的绝妙效果,导语用好了,不仅教师讲解容易,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起来事半功倍,轻轻松松就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多年的教学经历让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导语绝不仅仅只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激情,还有一些更妙的作用。品味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导语在教学中的功用,我把它们总结为如下几种类型:
一、启发同类思维,找到开启对文章主题理解的钥匙。
在教学《散步》一文时,我用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老师今天遇到了一个问题,想听取大家的建议。(此时,学生惊奇而又热心地竖起了耳朵。)老师在做饭时遇到了一个矛盾,上有老人,下有孩子,中间有丈夫,他们吃饭各有各的口味,我不知该按照谁的口味去做饭。大家帮我拿拿主意,我该怎么办?
学生们一下子活跃起来,几乎众口一词地告诉我:按照老人的口味做。
为什么?不是说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吗?(这是关键。)
我们要尊敬孝顺老人、要回报父母;老人岁数大了,以后就没有机会吃了;要教育孩子孝敬老人……这些答案都来自学生自己。
看来,同学们都是孝顺孩子,我也同意大家的意见。那么,别人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样解决呢?今天来学习《散步》。
我想,《散步》一文的教学已基本完成了,剩下的只是好好地阅读文章了。
二、给学习文章新的定位。
教科书是多年不变的,我们教师教学的方法可不能多年不变,可以换个角度赏析文章,引发新的创意,唤起新的思维,这样老师不寂寞,学生也欢喜。
如教学《曹刿论战》时,我在导入时采用了一个与以前不同的角度:既然是一场战争的记叙,何不从军事角度去学习此文?同学们对战争片感不感兴趣?相信尤其男同学们很感兴趣。那么,一场战争的胜利到底依靠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今天,我们通过一场古代战争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这种导入角度,解决了最不喜欢学习文言文的男同学的学习兴趣问题,同时也树立了学习此文的主导线索,教过此文的教师应该清楚,对此文主旨的把握过程已经开始了。
三、以类似的情感体验导入,引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创建进入文章的渠道,降低学习难度。
应该说,鲁迅的文章是教学中较难突破的一类,学生很难理解大师的深邃情感,此时用好导语显得尤其重要。如教学《风筝》时,我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事件过程的讲述和此中的心理感受的陈述同时进行,与《风筝》中的情感经历极其类似,学生随着叙述的过程感同身受,等于先于课文学习了一篇类似的文章,那种无法弥补的忏悔之情学生已经理解了,《风筝》的学习障碍也突破了。
四、以教师的阅读经历、感受导入,给予学生学习兴趣的心理暗示。
学生通常很在意教师的态度,虽然不像从前的学生那么迷信教师,但依然很在意教师,因此,教师对文章及作者的先期评价,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朱自清的作品时,我的导语部分采取的是和大家分享自己阅读朱自清的作品时的感受,分析朱自清的作品及人品给我的影响和震撼,学生由此既对作品又对作者产生了兴趣,这种先入为主的方法很能激发学习动力。
五、运用指挥棒引导学生跟着思路走。
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最枯燥、最难懂的莫过于《论语十则》,首先语言难懂,其次,不喜欢接受干巴巴的理论教育,无论教师怎样天花乱坠地导入都不会使学生学习起来欣欣然。所以我索性撇开趣味的方向,在确立了孔子的重要地位之后,直接进入教学正文的过程,或者说导语穿插在教学过程中,整个教学过程用导语分割成几个板块。
1、大家都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拿出来分享一下(学生交流讨论)。孔子推荐给大家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中关于学习方法的内容。)
2、我们看看身边的学习尖子,他们在学习态度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讨论交流)?孔子欣赏哪些学习态度?(学习课文相关内容。)
3、与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大家有没有过矛盾?对朋友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学习课文相关内容。)
可以看出,学习此文不期望通过轻松法子了,只能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学习,教师唯一能做的就是提前帮学生梳理一下内容,使学生学得条理有序,减少学习难度。
我认为,导语也有一些忌讳。
一忌过于夸张。我看过一堂课,讲的是胡适的《我的母亲》。授课者以汶川大地震中母亲舍身救子的感人事件导入,教师以激情四射的语言赞美母亲的伟大牺牲精神。我认为这个导语不适合此文,理由有二:一是此文尽管题目是《我的母亲》,粗看好像是赞美母亲的,细读文章会发现,作者并非把母亲的角色作为定位,而是讲了自己的母亲这样一个旧社会的妇女艰难的生活道路,对我的严格要求只是母亲众多角色和生活内容中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作为母亲,也不是汶川大地震中的母亲那种感觉,这种导语不仅不贴合文章实际,而且可能误导学生,长期如此可能会导致答非所问的后果。
二忌走形式。不管怎样的文章,讲授时非要加段音乐或来段视频,一切事情形式化了显然就过犹不及了。这个问题我想大家见多了,就不多说了。
多年的教学经历让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导语绝不仅仅只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激情,还有一些更妙的作用。品味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导语在教学中的功用,我把它们总结为如下几种类型:
一、启发同类思维,找到开启对文章主题理解的钥匙。
在教学《散步》一文时,我用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老师今天遇到了一个问题,想听取大家的建议。(此时,学生惊奇而又热心地竖起了耳朵。)老师在做饭时遇到了一个矛盾,上有老人,下有孩子,中间有丈夫,他们吃饭各有各的口味,我不知该按照谁的口味去做饭。大家帮我拿拿主意,我该怎么办?
学生们一下子活跃起来,几乎众口一词地告诉我:按照老人的口味做。
为什么?不是说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吗?(这是关键。)
我们要尊敬孝顺老人、要回报父母;老人岁数大了,以后就没有机会吃了;要教育孩子孝敬老人……这些答案都来自学生自己。
看来,同学们都是孝顺孩子,我也同意大家的意见。那么,别人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样解决呢?今天来学习《散步》。
我想,《散步》一文的教学已基本完成了,剩下的只是好好地阅读文章了。
二、给学习文章新的定位。
教科书是多年不变的,我们教师教学的方法可不能多年不变,可以换个角度赏析文章,引发新的创意,唤起新的思维,这样老师不寂寞,学生也欢喜。
如教学《曹刿论战》时,我在导入时采用了一个与以前不同的角度:既然是一场战争的记叙,何不从军事角度去学习此文?同学们对战争片感不感兴趣?相信尤其男同学们很感兴趣。那么,一场战争的胜利到底依靠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今天,我们通过一场古代战争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这种导入角度,解决了最不喜欢学习文言文的男同学的学习兴趣问题,同时也树立了学习此文的主导线索,教过此文的教师应该清楚,对此文主旨的把握过程已经开始了。
三、以类似的情感体验导入,引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创建进入文章的渠道,降低学习难度。
应该说,鲁迅的文章是教学中较难突破的一类,学生很难理解大师的深邃情感,此时用好导语显得尤其重要。如教学《风筝》时,我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事件过程的讲述和此中的心理感受的陈述同时进行,与《风筝》中的情感经历极其类似,学生随着叙述的过程感同身受,等于先于课文学习了一篇类似的文章,那种无法弥补的忏悔之情学生已经理解了,《风筝》的学习障碍也突破了。
四、以教师的阅读经历、感受导入,给予学生学习兴趣的心理暗示。
学生通常很在意教师的态度,虽然不像从前的学生那么迷信教师,但依然很在意教师,因此,教师对文章及作者的先期评价,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朱自清的作品时,我的导语部分采取的是和大家分享自己阅读朱自清的作品时的感受,分析朱自清的作品及人品给我的影响和震撼,学生由此既对作品又对作者产生了兴趣,这种先入为主的方法很能激发学习动力。
五、运用指挥棒引导学生跟着思路走。
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最枯燥、最难懂的莫过于《论语十则》,首先语言难懂,其次,不喜欢接受干巴巴的理论教育,无论教师怎样天花乱坠地导入都不会使学生学习起来欣欣然。所以我索性撇开趣味的方向,在确立了孔子的重要地位之后,直接进入教学正文的过程,或者说导语穿插在教学过程中,整个教学过程用导语分割成几个板块。
1、大家都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拿出来分享一下(学生交流讨论)。孔子推荐给大家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中关于学习方法的内容。)
2、我们看看身边的学习尖子,他们在学习态度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讨论交流)?孔子欣赏哪些学习态度?(学习课文相关内容。)
3、与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大家有没有过矛盾?对朋友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学习课文相关内容。)
可以看出,学习此文不期望通过轻松法子了,只能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学习,教师唯一能做的就是提前帮学生梳理一下内容,使学生学得条理有序,减少学习难度。
我认为,导语也有一些忌讳。
一忌过于夸张。我看过一堂课,讲的是胡适的《我的母亲》。授课者以汶川大地震中母亲舍身救子的感人事件导入,教师以激情四射的语言赞美母亲的伟大牺牲精神。我认为这个导语不适合此文,理由有二:一是此文尽管题目是《我的母亲》,粗看好像是赞美母亲的,细读文章会发现,作者并非把母亲的角色作为定位,而是讲了自己的母亲这样一个旧社会的妇女艰难的生活道路,对我的严格要求只是母亲众多角色和生活内容中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作为母亲,也不是汶川大地震中的母亲那种感觉,这种导语不仅不贴合文章实际,而且可能误导学生,长期如此可能会导致答非所问的后果。
二忌走形式。不管怎样的文章,讲授时非要加段音乐或来段视频,一切事情形式化了显然就过犹不及了。这个问题我想大家见多了,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