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临国际化发展机遇的廊坊市具有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客观优势。本文通过分析廊坊市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必然性、可行性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提出系统融合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提升外语教学的重视程度、贯彻思政教育等人才培养策略,从而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效能,优化中医药教育发展,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繁荣提供人才储备与智力支持。
【关键词】廊坊区域经济;复合型外语人才;教学改革
进入21世纪,我国的中医药人才培养逐渐纳入全球化的范畴,其主要原因是培养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符合我国的发展战略。中国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国际国内双循环”等时代动力与国家政策,揭示出中医药人才具备国际视野与对外交流能力的必要性。从国际社会对中医药产业关注角度来看,外国学者在中西医对比和全球视角的中医文化探索上日益加深,对中医药的治疗方式、检测标准、文化内涵提供了其视角与思路。因此,不断培养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对消除误解,发展中医药国际事业,扩大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廊坊市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城市,其“京津冀协同发展”“双创双服”“临空经济区”等城市发展路线,以及创新提出的“健康廊坊·健康家庭”工作思路,都亟须当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转型。基于此,如何培养出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创新开拓的魄力、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和流畅的涉外交流能力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是廊坊市中医药高校所面临的全新挑战。本研究正是扎根于廊坊中医药高校的现实土壤,建立廊坊市中医药外向型人才培养方案而进行的研究探索,旨在为廊坊输送外向型、复合型、创新型中医药人才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与借鉴意义。
一、廊坊市创建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一)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需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培养外向型中医药人才,以强化对我国中医药事业的推广,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为廊坊市带来了更多的客流量以及更大的发展空间。基于此,如何培养一批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就成为了廊坊市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二)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是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必然需求
中医药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医学类型,它通过结合不同功能的药物,从整体上调整人们的身体状况。不得不说,国际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关于中醫药的争论,这一方面是因为中药的用药周期长、效果显现慢,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西方民众对我国中药的了解较少,尚未充分认识到其重要作用。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论坛上指出:“要积极推动中医药与世界各国医学合作交流,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在对外交流过程中不仅代表着我国中医药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国家形象,同时也是向世界各国人民彰显“中医有用”的重要途径。因此培养一批不仅专业能力强,还具有优秀的国际交流能力以及良好的医风医德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廊坊市创建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一)廊坊市具有创建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的客观优势
建设属于自己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当地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廊坊市在培养外向型中医药人才的过程中,结合廊坊市中医药高校学生的专业领域以及外语学习的实际情况,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一直以来,中医药产业在廊坊市全面提升现代化与国际化水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京廊中医药协同发展“8·10”的签署,意味着廊坊中医药发展将与国家领先水平保持一致。
(二)廊坊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推动了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
如今,廊坊正向着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城市的行列迈进,这将成为廊坊市打造自己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动力之一。廊坊市位于北京、天津、雄安新区的“黄金三角”区域,由于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城市之一。随着北京大兴机场的运营,廊坊的地区优势、经济发展空间以及对外贸易交流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与提升,迎来了廊坊现代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机遇。未来,丰富的涉外活动以及极富活力的国际交流合作,将会为高校的中医药毕业生提供更多机会。
三、廊坊市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
(一)落实外语教学与专业课程的系统性融合
在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亟须系统性融合,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传统模式下外语课程设置与专业课程设置相分离,因此高校应对外语通识课、外语专业课,以及专业课的排课设置做进一步的调整:应从院校整体培养目标出发,有机地对外语课和专业课进行统筹安排,使每一门课程之间都能起到有效衔接与相互促进作用,避免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毫无关联,产生脱节现象。其二,学校所学与实际所用相分离。高校传统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常以理论学习为主,实践为辅,不注重学生的临床实践,在校外也鲜有相应的实习平台,这就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难以通过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廊坊市各高校应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产学对接,利用廊坊目前国际化发展优势,为学生搭建更多的交流平台和实践机会,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对接市场人才需求。依据当地国际发展动向及区域经济需求,合理调配外语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课时比例、课程内容、课程测评,这样有助于培养专业素质过硬、实践能力强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
(二)加强外语教学理论指导,深化外语教学渗透作用
外语能力是国际人才的必备能力之一,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与数字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只有强化对英语的学习,才能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更好地传播我国的中医药文化。因此,廊坊市在培养外向型中医药人才时要加强外语教师的理论学习和科技媒体协同技能,增设外语教学互动模式和完善外语教学的测评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和对外交际能力。外语教师应该在完备外语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尝试理论创新,例如“产出导向法”与思政育人相结合,使外语教学能够更为科学有效地起到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指导作用。另外,推行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多模态教学方式,以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模态评价模式,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模式,从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合理测评学生外语交流能力。 (三)贯彻思政教育,培养传承与创新精神
数字信息的发展和高新尖科技的推进不可避免地冲击着中医药文化。同时,中医药高等教育也不可避免地掺杂着现代医学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导致中医药的人文精神和自身文化传统被冲淡。思政教育需要适时地融入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传播中医药哲学内涵,弘扬中医药治病救人的文化品格。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对课文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建立学生思政资源库,辅助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在专业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新旧中医药学知识之间传授的比例,不能过度倾向于某一方而忽略另一方。可以将中医药经典著作的研习与最新医学成果结合起来,合理分配二者比例,全面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加强学生对中医药经典著作的研习,以及望、闻、问、切等传统医疗手段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无论是古人的中医药经典著作还是当代医学家提出的最新理论成果,都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在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只有使学生不断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重视和尊重传统中医药发展的规律,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医药国际事业的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在数字信息技术与高精尖科技对全球医疗手段变革之际,中医药走国际化的道路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廊坊市作为我国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城市之一,需要积极響应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创建自己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通过系统融合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提升外语教学的重视程度、贯彻落实思政教育等方式,提高廊坊市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效能,优化中医药教育发展,探索出服务于中医药“十四五”发展规划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实施及对外交流合作提供人才储备,为使中医药学科纳入世界人类文明大体系以及为全人类健康服务提供智力支持,为推动我国中医药人才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借鉴。
参考文献:
[1]杨关林.创新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适应新时期中医药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2013(08):15-17.
[2]邢建平.廊坊: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EB/OL].http://www.lf.gov.cn/Item/104248.aspx,2020-11-14.
[3]第二届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论坛在京举行:中医药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贡献[J].辽宁中医杂志,2020,47(07):211.
[4]苏嵬.廊坊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浅议[J].中国培训,2016(04):149.
[5]李炳亮,常之魁.河北省大健康产业(2019)研究报告[J].社会科学论坛,2020(06):82-102.
[6]丁智勇.新世纪需要国际化复合型外语人才[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
[7]杜莹,贾连群,王莹,等.新时代文化自信背景下中医药文化传承的SWOT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9):9-11.
[8]丛日坤,李军海,丁波,等.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文化传承与理论创新的反思[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22):123-126.
【本文系2021年度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外语教学对国际化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协同作用研究——以廊坊为例”(202108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关键词】廊坊区域经济;复合型外语人才;教学改革
进入21世纪,我国的中医药人才培养逐渐纳入全球化的范畴,其主要原因是培养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符合我国的发展战略。中国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国际国内双循环”等时代动力与国家政策,揭示出中医药人才具备国际视野与对外交流能力的必要性。从国际社会对中医药产业关注角度来看,外国学者在中西医对比和全球视角的中医文化探索上日益加深,对中医药的治疗方式、检测标准、文化内涵提供了其视角与思路。因此,不断培养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对消除误解,发展中医药国际事业,扩大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廊坊市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城市,其“京津冀协同发展”“双创双服”“临空经济区”等城市发展路线,以及创新提出的“健康廊坊·健康家庭”工作思路,都亟须当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转型。基于此,如何培养出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创新开拓的魄力、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和流畅的涉外交流能力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是廊坊市中医药高校所面临的全新挑战。本研究正是扎根于廊坊中医药高校的现实土壤,建立廊坊市中医药外向型人才培养方案而进行的研究探索,旨在为廊坊输送外向型、复合型、创新型中医药人才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与借鉴意义。
一、廊坊市创建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一)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需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培养外向型中医药人才,以强化对我国中医药事业的推广,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为廊坊市带来了更多的客流量以及更大的发展空间。基于此,如何培养一批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就成为了廊坊市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二)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是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必然需求
中医药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医学类型,它通过结合不同功能的药物,从整体上调整人们的身体状况。不得不说,国际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关于中醫药的争论,这一方面是因为中药的用药周期长、效果显现慢,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西方民众对我国中药的了解较少,尚未充分认识到其重要作用。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论坛上指出:“要积极推动中医药与世界各国医学合作交流,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在对外交流过程中不仅代表着我国中医药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国家形象,同时也是向世界各国人民彰显“中医有用”的重要途径。因此培养一批不仅专业能力强,还具有优秀的国际交流能力以及良好的医风医德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廊坊市创建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一)廊坊市具有创建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的客观优势
建设属于自己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当地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廊坊市在培养外向型中医药人才的过程中,结合廊坊市中医药高校学生的专业领域以及外语学习的实际情况,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一直以来,中医药产业在廊坊市全面提升现代化与国际化水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京廊中医药协同发展“8·10”的签署,意味着廊坊中医药发展将与国家领先水平保持一致。
(二)廊坊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推动了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
如今,廊坊正向着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城市的行列迈进,这将成为廊坊市打造自己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动力之一。廊坊市位于北京、天津、雄安新区的“黄金三角”区域,由于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城市之一。随着北京大兴机场的运营,廊坊的地区优势、经济发展空间以及对外贸易交流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与提升,迎来了廊坊现代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机遇。未来,丰富的涉外活动以及极富活力的国际交流合作,将会为高校的中医药毕业生提供更多机会。
三、廊坊市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
(一)落实外语教学与专业课程的系统性融合
在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亟须系统性融合,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传统模式下外语课程设置与专业课程设置相分离,因此高校应对外语通识课、外语专业课,以及专业课的排课设置做进一步的调整:应从院校整体培养目标出发,有机地对外语课和专业课进行统筹安排,使每一门课程之间都能起到有效衔接与相互促进作用,避免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毫无关联,产生脱节现象。其二,学校所学与实际所用相分离。高校传统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常以理论学习为主,实践为辅,不注重学生的临床实践,在校外也鲜有相应的实习平台,这就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难以通过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廊坊市各高校应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产学对接,利用廊坊目前国际化发展优势,为学生搭建更多的交流平台和实践机会,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对接市场人才需求。依据当地国际发展动向及区域经济需求,合理调配外语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课时比例、课程内容、课程测评,这样有助于培养专业素质过硬、实践能力强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
(二)加强外语教学理论指导,深化外语教学渗透作用
外语能力是国际人才的必备能力之一,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与数字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只有强化对英语的学习,才能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更好地传播我国的中医药文化。因此,廊坊市在培养外向型中医药人才时要加强外语教师的理论学习和科技媒体协同技能,增设外语教学互动模式和完善外语教学的测评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和对外交际能力。外语教师应该在完备外语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尝试理论创新,例如“产出导向法”与思政育人相结合,使外语教学能够更为科学有效地起到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指导作用。另外,推行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多模态教学方式,以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模态评价模式,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模式,从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合理测评学生外语交流能力。 (三)贯彻思政教育,培养传承与创新精神
数字信息的发展和高新尖科技的推进不可避免地冲击着中医药文化。同时,中医药高等教育也不可避免地掺杂着现代医学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导致中医药的人文精神和自身文化传统被冲淡。思政教育需要适时地融入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传播中医药哲学内涵,弘扬中医药治病救人的文化品格。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对课文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建立学生思政资源库,辅助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在专业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新旧中医药学知识之间传授的比例,不能过度倾向于某一方而忽略另一方。可以将中医药经典著作的研习与最新医学成果结合起来,合理分配二者比例,全面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加强学生对中医药经典著作的研习,以及望、闻、问、切等传统医疗手段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无论是古人的中医药经典著作还是当代医学家提出的最新理论成果,都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在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只有使学生不断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重视和尊重传统中医药发展的规律,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医药国际事业的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在数字信息技术与高精尖科技对全球医疗手段变革之际,中医药走国际化的道路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廊坊市作为我国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城市之一,需要积极響应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创建自己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通过系统融合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提升外语教学的重视程度、贯彻落实思政教育等方式,提高廊坊市外向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效能,优化中医药教育发展,探索出服务于中医药“十四五”发展规划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实施及对外交流合作提供人才储备,为使中医药学科纳入世界人类文明大体系以及为全人类健康服务提供智力支持,为推动我国中医药人才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借鉴。
参考文献:
[1]杨关林.创新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适应新时期中医药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2013(08):15-17.
[2]邢建平.廊坊: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EB/OL].http://www.lf.gov.cn/Item/104248.aspx,2020-11-14.
[3]第二届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论坛在京举行:中医药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贡献[J].辽宁中医杂志,2020,47(07):211.
[4]苏嵬.廊坊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浅议[J].中国培训,2016(04):149.
[5]李炳亮,常之魁.河北省大健康产业(2019)研究报告[J].社会科学论坛,2020(06):82-102.
[6]丁智勇.新世纪需要国际化复合型外语人才[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
[7]杜莹,贾连群,王莹,等.新时代文化自信背景下中医药文化传承的SWOT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9):9-11.
[8]丛日坤,李军海,丁波,等.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文化传承与理论创新的反思[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22):123-126.
【本文系2021年度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外语教学对国际化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协同作用研究——以廊坊为例”(202108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