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与发展,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初中阶段的学生其思维能力以及认知水平等均处于发展阶段,但是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因而在集体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应用分层教学法对学生展开教学,将有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个体差异;分层教学;作用
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其涉及面更为广泛,也更为深奥复杂,而数学其本身抽象性、严密性以及逻辑性均比较强,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习难度更大[1]。在教材编写方面,初中数学的教材结构更加系统化、层次化,因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数学学习难度。而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接受能力水平均不尽相同,为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避免“一刀切”教学方法,而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继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生潜能。分层教学法的提出可以较好地解决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充分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个别差异,让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均学有所得。下面,笔者以人教版初中数学为例,就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探讨分层教学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潜能
分层教学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主张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入手,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体差异特征,强调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时,往往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如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接受能力、性格特点等,通过全面分析考量学生的各方面差异性,才能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还可以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潜能,继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对学生展开有效的教学,如让理解、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对随机事件和概率的相关知识进行自我讲解,并让学生根据自我思维进行解题分析等,继而让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讨论当中,而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高低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补充讲解和说明等,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较好地把握概率的相关知识。通过课后实践、课堂讨论教学方法,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很快得到有效激发,同时还可以有效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其数学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提升,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实施分层教学,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由于初中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较多,而数学学习则往往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加以巩固,学生在繁杂的作业、练习中容易出现诸多不良心理情绪,如焦躁、恐惧等,这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影响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3]。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采取分层教学法对学生展开教学,则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其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均可得到一定的发展和提高。比如当学生学习到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的相关知识时,由于班上的学生其爱好、特长、认知水平等均各有差异,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提问的方式向学生进行提问,如向學生提问:“请同学们想想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几何图形有哪些,它们具有哪些性质特性,其各自的差别在哪?”问题设计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分层递进的形式理解和把握数学知识。学生在讨论中大体认识和掌握了几何图形的一些基本知识,而后教师让学生自由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设计和制作不同形状的几何立体图形,并让学生谈谈自我感想。对于一些学习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学生可以很快地制作出多种形状不一的几何立体图形,并能快速、准确地说出几何图形的性质特点等。而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教师通过分层教学提问,学生也能够在缓慢的学习进程中较好地把握理解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因此,在初中数学中进行分层教学,可以使不同层次的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均能收获到知识,继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与发展。
三、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采取分层教学方法对学生展开教学,可以形成一种有效的竞争机制,让学生在你争我赶中形成一种发奋向上的学习意识,继而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学习困境中不断突破自我[4]。此外,分层教学还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进而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比如当学生学习到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相关知识时,由于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及创造能力等均处于发展阶段,因而对问题的思考容易从单方面入手,这样容易限制思维能力的发展,影响创新精神的培养。为此,教师应采取层次立体化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传授,使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更具有灵活性。此时,教师可以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给出的问题和条件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答。由于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有多种,因此在解题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解答,并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水平程度注重启发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让学生在感悟学习中找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等,并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知识探索中学会归纳与总结,最终让学生在良好的互动学习中形成一种有效竞争机制,促进其竞争意识发展。
总而言之,学生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点,而采用分层教学方法对学生展开教学,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薛艺,李学平,洪祥春.初高中生分层教学与学生个体差异有效结合的方案研究[J].中国市场,2017,15:100-101.
[2]诸小银.在数学教学中关注个体差异,提高课堂效率之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3:217.
[3]徐恩芹,徐连荣,崔光佐.师生交互的个体差异研究——基于翻转课堂的个案调查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6,08:67-73.
[4]周波,黄培森.关注个体差异:教育过程公平的路径选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01:91-94.
关键词:初中数学;个体差异;分层教学;作用
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其涉及面更为广泛,也更为深奥复杂,而数学其本身抽象性、严密性以及逻辑性均比较强,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习难度更大[1]。在教材编写方面,初中数学的教材结构更加系统化、层次化,因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数学学习难度。而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接受能力水平均不尽相同,为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避免“一刀切”教学方法,而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继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生潜能。分层教学法的提出可以较好地解决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充分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个别差异,让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均学有所得。下面,笔者以人教版初中数学为例,就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探讨分层教学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潜能
分层教学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主张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入手,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体差异特征,强调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时,往往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如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接受能力、性格特点等,通过全面分析考量学生的各方面差异性,才能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还可以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潜能,继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对学生展开有效的教学,如让理解、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对随机事件和概率的相关知识进行自我讲解,并让学生根据自我思维进行解题分析等,继而让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讨论当中,而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高低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补充讲解和说明等,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较好地把握概率的相关知识。通过课后实践、课堂讨论教学方法,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很快得到有效激发,同时还可以有效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其数学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提升,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实施分层教学,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由于初中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较多,而数学学习则往往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加以巩固,学生在繁杂的作业、练习中容易出现诸多不良心理情绪,如焦躁、恐惧等,这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影响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3]。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采取分层教学法对学生展开教学,则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其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均可得到一定的发展和提高。比如当学生学习到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的相关知识时,由于班上的学生其爱好、特长、认知水平等均各有差异,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提问的方式向学生进行提问,如向學生提问:“请同学们想想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几何图形有哪些,它们具有哪些性质特性,其各自的差别在哪?”问题设计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分层递进的形式理解和把握数学知识。学生在讨论中大体认识和掌握了几何图形的一些基本知识,而后教师让学生自由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设计和制作不同形状的几何立体图形,并让学生谈谈自我感想。对于一些学习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学生可以很快地制作出多种形状不一的几何立体图形,并能快速、准确地说出几何图形的性质特点等。而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教师通过分层教学提问,学生也能够在缓慢的学习进程中较好地把握理解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因此,在初中数学中进行分层教学,可以使不同层次的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均能收获到知识,继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与发展。
三、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采取分层教学方法对学生展开教学,可以形成一种有效的竞争机制,让学生在你争我赶中形成一种发奋向上的学习意识,继而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学习困境中不断突破自我[4]。此外,分层教学还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进而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比如当学生学习到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相关知识时,由于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及创造能力等均处于发展阶段,因而对问题的思考容易从单方面入手,这样容易限制思维能力的发展,影响创新精神的培养。为此,教师应采取层次立体化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传授,使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更具有灵活性。此时,教师可以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给出的问题和条件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答。由于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有多种,因此在解题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解答,并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水平程度注重启发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让学生在感悟学习中找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等,并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知识探索中学会归纳与总结,最终让学生在良好的互动学习中形成一种有效竞争机制,促进其竞争意识发展。
总而言之,学生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点,而采用分层教学方法对学生展开教学,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薛艺,李学平,洪祥春.初高中生分层教学与学生个体差异有效结合的方案研究[J].中国市场,2017,15:100-101.
[2]诸小银.在数学教学中关注个体差异,提高课堂效率之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3:217.
[3]徐恩芹,徐连荣,崔光佐.师生交互的个体差异研究——基于翻转课堂的个案调查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6,08:67-73.
[4]周波,黄培森.关注个体差异:教育过程公平的路径选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01: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