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上期)
1. 润泽。
润泽,这个意思,我们大家都能体会,这个词是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中讲新课堂的,这本书每个老师都读得懂,但是我认为这里面需要领悟的东西还是很多的。因为这位学者看过几千所学校,看过数不清的课堂,他才写这样一本书。
这种润泽,我想是强调了四个方面:
第一,得体。一节课,给你的感觉非常得体、恰如其分、熨帖。情绪、节奏、形式都非常得体,不是太冷也不是太热。太热的课,表演的成分一定很多,太冷的课也不行。
第二,柔和。这种气息、气味都是非常柔和的,佐藤学用了一句话,“滋润肌肤的气息”,这种柔和的呼吸能够滋润到学生的肌肤,春风拂面,这也是与得体相连的。这样一种柔和,是靠老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
我在中小学做过18年的老师。我最留恋的是做中小学老师的最后几年,因为那个时候我已经做副校长了,课上得比较少,给孩子们上课的机会不是很多,只能带一个班,但是我发现他们非常在意我去上课。我曾经说过,那个时候我就是感到心情非常舒服,因为我去上课的时候,发现孩子们都早早地坐到了教室里,特别是前面几排女孩子,一个个笑盈盈地看着你,我感到不自在,是不是我今天哪儿没有弄好?我问她们笑什么,她们说我们没有笑,我现在想起来,应该说,孩子们是一种发自内心地期盼你走进课堂。我想在座的很多老师可能都有这种体会,这是孩子们给你的最好的礼物。这种课,那种柔和的气息不仅滋润着孩子,也滋润着我们老师,多舒服啊。这就是美!
第三,有效的应对。因为课堂是靠应对组织起来的,是以教与学、学与学各个方面的应对为中心组织的。这种应对是不是有效,如果没有效,课堂上就无法聆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课堂上,孩子发言,你要注意,有很多的话都是异化的,现在的孩子很聪明,察言观色,讨你好,知道你想他说什么,他就说什么。教师的恰当引领在增强应对的有效性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佐藤学打了个比方,就像垒球、棒球的投手与接球的人,如果你的球投得好,孩子经过努力能接到,他非常兴奋,但是有的老师投出去的球,都是臭球,有的老师上课就是让孩子跟在他后面捡球,他的球到处乱投,孩子跟在后面捡几次,他就感到没有意思,就不干了。我想,这里面包含了很多的道理。
第四,真诚。这种润泽的氛围一定包含着真诚,有了真诚就有了自由的思想,就有了思想生长的空间。我想,今天到北小来,我就特别把孙双金校长的书拿出来看看,这里面有很多都可以拿来举例,我其实本来很想在孙双金上完课后讲,我来批判批判,现在没有这个机会,因为他在后面才上。批判是个中性词,批判包括表扬,也包括客观的评价和批评。
他的书里有很多东西给我启发。比如他讲到开放性的时候,他说:有人说现在教学是赶鸭子,然后是灌鸭子,考试时就是考(烤)鸭子,然后学生就变成板鸭了。封闭的教学,就带来了板鸭,南京特产。
很多老师可能都说过,润泽的课堂,让学生的思想有自由生长的空间,同样,孙双金的书中有个例子我觉得很好,2001年6月份,孙双金应邀到常熟上示范课,有一个叫黄菲菲的孩子,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的时候,给他提了三个问题,如果不是润泽的,不是鼓励的,她绝对不会产生这么多问题。这孩子说了哪三个问题呢?第一,她说,课文中说我们趴在地上,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现,后面又说,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扭转头一看……前面说“纹丝不动”,后面又说“扭转头一看”这不是前后矛盾吗?这是这个孩子提的第一个问题,孙老师就鼓励孩子,说她从上下文的联系中发现了问题,非常有意义,他就叫别的孩子去回答,但别的孩子回答的,这个孩子都不满意,终于有一个男孩子想出了一个主意,他说这个时候敌人扔了一个燃烧弹,燃烧弹烧起来了,他扭头一看敌人看不到,所以不要紧。这个孩子在孙老师的鼓励下又提了第二个问题,这个孩子现在应该跟踪去了解一下,她一定会成长得很好。她说燃烧弹烧着以后,为什么只烧邱少云,不烧我和其他战士呢?孙老师又大大地鼓励她,他用了一个词叫“由衷赞叹”,其他孩子尝试回答,终于有一个孩子想出一个主意,邱少云在下风,我和其他战士都在上风,也算言之成理,能够自圆其说了。这个孩子又提了一个问题,说最后写,黄昏时候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号:“为邱少云同志报仇!”其他人是怎么知道邱少云同志牺牲的?在这样的课堂上,思想就有自由生长的空间。如果不是一个润泽的课堂,怎么会有思想自由生长的空间呢?
这里要注意的是,在润泽的课堂里,老师的调控,如果不是应对有效,如果不是充分的教育民主,是无法生长出这么绚丽的思维花朵的。
我再举个例子,你要学生思想自由,你要学生在应对的时候能够有意向地应对,不仅是单向、双向,而且是多向的,要想着打开,仍然是打开,打开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应对才能到达高潮,这种思想才能真正地生长。比如,我们小学一年级一篇课文《小松树和大松树》,很多老师教学的时候就打不开思路,他的思维,就是要学生最后一定要回答:小松树最后怎么不好意思、怎么惭愧、怎么检讨。你站在山上,你就说你比大松树高。哪怕是教材的预设,都应该去打开,小树在山上高,大树在山下低,这里面有很多的关系,如果引导孩子打开,它完全可以成为一种辩证思维的萌芽。
比如,郁达夫有一篇文章叫《故都的秋》,郁达夫的文章是很潇洒的,南国之秋之于北国之秋,如同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这个老师就问,为什么说南国之秋之于北国之秋,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这样的问题,学生就非常难应对,你怎么应对?他完全可以说因为他喝过黄酒和白干,因为他不喜欢吃稀饭喜欢吃馍馍。因为郁达夫就是基于个人经验,选择了这些意向,你让学生怎么回答。有的老师建议稍微改造一下这个问题,思维就能打开,应对就会非常丰富,就能生成很多思想。比如,我问:还可以用什么比什么呢?学生就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表达,而不是到作者那里去找不可能找到的一个标准答案。
所以,润泽的课堂要得体、柔和,要包含有效的应对,要包含真诚,让自由的思想能够生成。
2. 美感
这种美感有很多方面,我这里说三个方面。
第一是适切之美。就是恰当,就是合适,这种适切之美包含哪些呢?比如形式和内容是相配的,生成和调控是有机的,师生关系是融合的。为这样一个教学内容找到一个最好的表达形式,就非常好了。老师针对孩子学习的起点,找到最好的方法,这是需要注意的。
第二是融通之美。融合,包含课文本身不同的部分、要素、层次融为一体,通体透明。我现在看,有很多语文课,对课文的理解缺少一种融通,特别是缺少对课文理解的整体感。任何的细节、局部都是整体当中有血有肉的一部分,如果离开整体,它没有漂亮与丑陋之分。
比如,余华有一本小说,叫《十八岁的远行》,如果你不想到十八岁的年龄特点,讲什么一定带点夸张的口吻,那么你很难读出这本小说的味道。比如,后院有两棵枣树,鲁迅却说有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不进入到整体,不进入到他的内心世界,你怎么会读得懂呢?如果是你的学生写这样的文章,你也许就帮他改成“两棵枣树”了。
融通,是着眼于整体的理解。比如,我们上次在一所学校听《番茄太阳》,那个小孩子,有一句话写她银铃般的笑声追着人们,我们老师抓住“追”在揣摩,就是立足融通,这个字在别的课文中就不好用,用了可能还不恰当。但是,因为这个孩子一家在菜市场,菜市场里人来人往,所以银铃般的笑声追着人们,这就非常有味道,这个词就用得很美,很传神。当然,我们还可以发挥,作者以后还可以从困境中走出来,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个孩子银铃般的笑声一直追到现在。但首先应立足于这个词产生的土壤,她如果不是在一个菜市场,而是在房间,在会场,你怎么让银铃般的笑声追呢?
融通,有上下贯通的意思,但我在这里强调的是立足于整体的把握。大家都知道有一个故事叫“荆轲刺秦王”,燕太子以为荆轲真有什么本领,他要什么就给他什么。有一天,荆轲在喝酒的时候,非常欣赏一个妃子的手,妃子在跳舞的时候,手漂亮到了极致,于是燕太子为了拉拢荆轲,你既然夸奖这个人的手,我就把这个手给你,就命人把这个妃子的手切下来献给了荆轲,还有什么美吗?因为离开了这个人,离开了整体,局部失去了原有的美感。
所以,融通之美,是说一篇课文,不同要素、层次能够贯通,在教学的时候特别要立足于在融通的基础上把握部分。第二个是教学过程当中的不同环境,也应该融通、连贯。第三个,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就是融通了。我们说的理解也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融通是整体的美,是通畅、整体的美,甚至是一种会心一笑的美。
第三是韵致之美。要有韵致、气味。韵致之美首先强调课堂教学要形成一个情境。有了情境才好讨论韵致。我们经常在教学时围绕四个东西。一个是意义,我们传统的教学就知道让孩子去了解意义,就是主题、中心思想。这当然是需要的,但是不理解也不要紧,一定要把目标指定在理解中心思想,语文是学不好的。第二个是意思,就是基本内容。第三个是意蕴,涵咏在当中,需要反复揣摩体悟的,常常是我们回味再三的。第四个是意味,甚至有种味道,连人都有种味道。比如,季羡林先生在回忆一些前辈学者的时候,他说有两位古色古香的古大夫,就是说人都有那种味道,他说的一个是马寅初,一个是梁漱溟,有了一种传统文化的味道,知识分子的味道。我们文章写得好,也会有一种味道。
意义、意思、意蕴、意味,都是包含在一篇文章里的,从某种角度说,学习一篇文章,是在把握意思的基础上去把握它的意蕴和意味,这就是学语文,教语文。从某种意义上说,意思是次要的,把握了意蕴和意味,它的意思也就理解了,这里就要有情境,要有形象。比如我们刚刚说的《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如果我们粗粗地教过去,就像有的学者现在说李清照“好酒”“好色”。“好酒”,你看,她写的很多词里都有酒,当时她才三十一岁,三十一岁的少妇,有事没事就在家喝酒,于是说她“好酒”。但是你稍微体味一下,她是“把酒”,把玩着酒杯。她如果说“干”,那可能是“好酒”,她是在把玩,是满腹惆怅,满腹思念,并没有喝,想不到喝,把玩就是借酒杯浇愁,而不是借酒浇愁。
有的时候讲得太多,可能就没有这种韵致。我们有的老师一定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最后五分钟的内容,我现在听课非常怕听最后五分钟,因为可能“十七大”来了,汶川地震来了,张某某李某某昨天打架应当检讨来了,说多了,那就不行。就是像李清照这样伟大的诗人,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叶嘉莹这种词评家看来,已经说多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结果已经出来了,就不要再说凄凄惨惨戚戚了,怎一个“愁”字了得。把话说那么白干什么呢?说多了,韵致就没了。
三、 怎样用美的规律来塑造课堂
1. 明确自己的美学定位
作为一个教师,在课堂上的美学定位有三重角色,第一,是审美主体。你本身就是审美主体,你要发现文本的、学生的、自身的和生活的美。第二,老师是一个审美客体。老师本身就是一个审美客体,在孩子眼中是审美客体。老师就是一个非常美的形象。今天没有时间去讨论,我本来非常想讲一讲,一个老师怎么是一个明亮、优雅的老师。人家说,一个穷人发财,要成为贵族,要经过三代人,第一代,要赚钱,原始积累;第二代,是有时间去弹钢琴、打高尔夫、骑马等等;第三代就可能是贵族了,贵族就是很优雅。我们不是一种贵族的优雅,但是我们生活中,特别是教育中,非常需要有几分优雅、几分明亮。第三,还是一个审美中介。要把课文、生活的美,通过教学技巧和方法,把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2. 培育发现美的眼光
就像罗丹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缺少的是眼光。同样一部作品,不同的老师,美学世界是不一样的,首先不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而是能力的高下,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也没时间讨论这个问题。我非常想找几个人讨论一下,究竟怎么解读文本,怎么分析课文,怎么走进教科书的美学世界。
3. 让课堂弥漫一种温暖的气息
就是让教学行为带有一种情感温度,润泽的课堂才会产生。这种情感的温度不仅仅指爱学生,这个温暖首先强调一种博爱、一种情怀、一种面向所有鲜活的个体,走进课堂时不是一个班的学生在等我,而是一个一个的张小军、李小明在等我,我知道他们大概有什么样的情感和知识需求。其实教学的东西从根本上还是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所以杜威说,知识是情感汪洋中的一杯水。我们讲美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讲“情”。王国维说美学即情学。
4. 寻求一种美的形式
形式,也是一种观念。比如用不用多媒体,用得好肯定体现现代教育观念。形式在某个角度上看,也是一种内容。你这种形式,某种程度上就带给学生这种学习方式、方法。在今天也需要很好地讨论形式的问题,尤其是从美学的角度。你看文学史上留下的东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形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所以,我们今天研究哪些最佳的形式、最合适的形式,研究怎么在改革以后,有相对稳定的形式,同时又是在打开的课堂中出现的形式,那将会非常有意义。
5. 追求教学风格
要有自己的教学个性,要有自己的声音。马上要听两位特级教师的课,我们在学习借鉴中一定要有超越的意识。这就是为什么强调用教科书教,强调要超越教材,超越编者,超越自己,不断发出自己的声音,自己新的声音。
我听一个老师做报告,说了一个笑话非常有意思,说有一个人,和一个鹦鹉一起坐飞机,这个人已经不怎么会说话了,鹦鹉说什么,他就说什么。空姐走到他面前问他喝什么,鹦鹉说,要啤酒不要可乐,他也跟着说要啤酒不要可乐,小姐笑盈盈地倒了两杯啤酒;小姐后来又问,鹦鹉说我要矿泉水不要啤酒,他也跟着鹦鹉说;第三次,小姐就想你这次总要讲人话吧,就凑近了问他,先生,你究竟想要什么,鹦鹉听到了,一下调过来,我要可乐不要矿泉水,他也跟着后面重复。空姐生气了,就打开窗户,把他和鹦鹉都推出去了。然后,鹦鹉笑他,你看看,现在你出洋相了,我有翅膀,你没有。
纯粹模仿别人,没有自己的声音,那是非常悲哀的。美在哪里,很重要的就在创造中,在教学个性中,在卓尔不凡的教学个性当中。我想,在座的都是我们省很优秀的老师们,我非常期望,我们能给我们的孩子,包括听课的老师以更多的美的创造。谢谢大家!
(杨九俊:研究员,中学特级教师,江苏省教育科学院副院长。本文系作者在江苏省名校名师小学语文主题观摩研讨活动上的报告,由周彦老师根据录音整理)
1. 润泽。
润泽,这个意思,我们大家都能体会,这个词是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中讲新课堂的,这本书每个老师都读得懂,但是我认为这里面需要领悟的东西还是很多的。因为这位学者看过几千所学校,看过数不清的课堂,他才写这样一本书。
这种润泽,我想是强调了四个方面:
第一,得体。一节课,给你的感觉非常得体、恰如其分、熨帖。情绪、节奏、形式都非常得体,不是太冷也不是太热。太热的课,表演的成分一定很多,太冷的课也不行。
第二,柔和。这种气息、气味都是非常柔和的,佐藤学用了一句话,“滋润肌肤的气息”,这种柔和的呼吸能够滋润到学生的肌肤,春风拂面,这也是与得体相连的。这样一种柔和,是靠老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
我在中小学做过18年的老师。我最留恋的是做中小学老师的最后几年,因为那个时候我已经做副校长了,课上得比较少,给孩子们上课的机会不是很多,只能带一个班,但是我发现他们非常在意我去上课。我曾经说过,那个时候我就是感到心情非常舒服,因为我去上课的时候,发现孩子们都早早地坐到了教室里,特别是前面几排女孩子,一个个笑盈盈地看着你,我感到不自在,是不是我今天哪儿没有弄好?我问她们笑什么,她们说我们没有笑,我现在想起来,应该说,孩子们是一种发自内心地期盼你走进课堂。我想在座的很多老师可能都有这种体会,这是孩子们给你的最好的礼物。这种课,那种柔和的气息不仅滋润着孩子,也滋润着我们老师,多舒服啊。这就是美!
第三,有效的应对。因为课堂是靠应对组织起来的,是以教与学、学与学各个方面的应对为中心组织的。这种应对是不是有效,如果没有效,课堂上就无法聆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课堂上,孩子发言,你要注意,有很多的话都是异化的,现在的孩子很聪明,察言观色,讨你好,知道你想他说什么,他就说什么。教师的恰当引领在增强应对的有效性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佐藤学打了个比方,就像垒球、棒球的投手与接球的人,如果你的球投得好,孩子经过努力能接到,他非常兴奋,但是有的老师投出去的球,都是臭球,有的老师上课就是让孩子跟在他后面捡球,他的球到处乱投,孩子跟在后面捡几次,他就感到没有意思,就不干了。我想,这里面包含了很多的道理。
第四,真诚。这种润泽的氛围一定包含着真诚,有了真诚就有了自由的思想,就有了思想生长的空间。我想,今天到北小来,我就特别把孙双金校长的书拿出来看看,这里面有很多都可以拿来举例,我其实本来很想在孙双金上完课后讲,我来批判批判,现在没有这个机会,因为他在后面才上。批判是个中性词,批判包括表扬,也包括客观的评价和批评。
他的书里有很多东西给我启发。比如他讲到开放性的时候,他说:有人说现在教学是赶鸭子,然后是灌鸭子,考试时就是考(烤)鸭子,然后学生就变成板鸭了。封闭的教学,就带来了板鸭,南京特产。
很多老师可能都说过,润泽的课堂,让学生的思想有自由生长的空间,同样,孙双金的书中有个例子我觉得很好,2001年6月份,孙双金应邀到常熟上示范课,有一个叫黄菲菲的孩子,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的时候,给他提了三个问题,如果不是润泽的,不是鼓励的,她绝对不会产生这么多问题。这孩子说了哪三个问题呢?第一,她说,课文中说我们趴在地上,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现,后面又说,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扭转头一看……前面说“纹丝不动”,后面又说“扭转头一看”这不是前后矛盾吗?这是这个孩子提的第一个问题,孙老师就鼓励孩子,说她从上下文的联系中发现了问题,非常有意义,他就叫别的孩子去回答,但别的孩子回答的,这个孩子都不满意,终于有一个男孩子想出了一个主意,他说这个时候敌人扔了一个燃烧弹,燃烧弹烧起来了,他扭头一看敌人看不到,所以不要紧。这个孩子在孙老师的鼓励下又提了第二个问题,这个孩子现在应该跟踪去了解一下,她一定会成长得很好。她说燃烧弹烧着以后,为什么只烧邱少云,不烧我和其他战士呢?孙老师又大大地鼓励她,他用了一个词叫“由衷赞叹”,其他孩子尝试回答,终于有一个孩子想出一个主意,邱少云在下风,我和其他战士都在上风,也算言之成理,能够自圆其说了。这个孩子又提了一个问题,说最后写,黄昏时候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号:“为邱少云同志报仇!”其他人是怎么知道邱少云同志牺牲的?在这样的课堂上,思想就有自由生长的空间。如果不是一个润泽的课堂,怎么会有思想自由生长的空间呢?
这里要注意的是,在润泽的课堂里,老师的调控,如果不是应对有效,如果不是充分的教育民主,是无法生长出这么绚丽的思维花朵的。
我再举个例子,你要学生思想自由,你要学生在应对的时候能够有意向地应对,不仅是单向、双向,而且是多向的,要想着打开,仍然是打开,打开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应对才能到达高潮,这种思想才能真正地生长。比如,我们小学一年级一篇课文《小松树和大松树》,很多老师教学的时候就打不开思路,他的思维,就是要学生最后一定要回答:小松树最后怎么不好意思、怎么惭愧、怎么检讨。你站在山上,你就说你比大松树高。哪怕是教材的预设,都应该去打开,小树在山上高,大树在山下低,这里面有很多的关系,如果引导孩子打开,它完全可以成为一种辩证思维的萌芽。
比如,郁达夫有一篇文章叫《故都的秋》,郁达夫的文章是很潇洒的,南国之秋之于北国之秋,如同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这个老师就问,为什么说南国之秋之于北国之秋,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这样的问题,学生就非常难应对,你怎么应对?他完全可以说因为他喝过黄酒和白干,因为他不喜欢吃稀饭喜欢吃馍馍。因为郁达夫就是基于个人经验,选择了这些意向,你让学生怎么回答。有的老师建议稍微改造一下这个问题,思维就能打开,应对就会非常丰富,就能生成很多思想。比如,我问:还可以用什么比什么呢?学生就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表达,而不是到作者那里去找不可能找到的一个标准答案。
所以,润泽的课堂要得体、柔和,要包含有效的应对,要包含真诚,让自由的思想能够生成。
2. 美感
这种美感有很多方面,我这里说三个方面。
第一是适切之美。就是恰当,就是合适,这种适切之美包含哪些呢?比如形式和内容是相配的,生成和调控是有机的,师生关系是融合的。为这样一个教学内容找到一个最好的表达形式,就非常好了。老师针对孩子学习的起点,找到最好的方法,这是需要注意的。
第二是融通之美。融合,包含课文本身不同的部分、要素、层次融为一体,通体透明。我现在看,有很多语文课,对课文的理解缺少一种融通,特别是缺少对课文理解的整体感。任何的细节、局部都是整体当中有血有肉的一部分,如果离开整体,它没有漂亮与丑陋之分。
比如,余华有一本小说,叫《十八岁的远行》,如果你不想到十八岁的年龄特点,讲什么一定带点夸张的口吻,那么你很难读出这本小说的味道。比如,后院有两棵枣树,鲁迅却说有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不进入到整体,不进入到他的内心世界,你怎么会读得懂呢?如果是你的学生写这样的文章,你也许就帮他改成“两棵枣树”了。
融通,是着眼于整体的理解。比如,我们上次在一所学校听《番茄太阳》,那个小孩子,有一句话写她银铃般的笑声追着人们,我们老师抓住“追”在揣摩,就是立足融通,这个字在别的课文中就不好用,用了可能还不恰当。但是,因为这个孩子一家在菜市场,菜市场里人来人往,所以银铃般的笑声追着人们,这就非常有味道,这个词就用得很美,很传神。当然,我们还可以发挥,作者以后还可以从困境中走出来,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个孩子银铃般的笑声一直追到现在。但首先应立足于这个词产生的土壤,她如果不是在一个菜市场,而是在房间,在会场,你怎么让银铃般的笑声追呢?
融通,有上下贯通的意思,但我在这里强调的是立足于整体的把握。大家都知道有一个故事叫“荆轲刺秦王”,燕太子以为荆轲真有什么本领,他要什么就给他什么。有一天,荆轲在喝酒的时候,非常欣赏一个妃子的手,妃子在跳舞的时候,手漂亮到了极致,于是燕太子为了拉拢荆轲,你既然夸奖这个人的手,我就把这个手给你,就命人把这个妃子的手切下来献给了荆轲,还有什么美吗?因为离开了这个人,离开了整体,局部失去了原有的美感。
所以,融通之美,是说一篇课文,不同要素、层次能够贯通,在教学的时候特别要立足于在融通的基础上把握部分。第二个是教学过程当中的不同环境,也应该融通、连贯。第三个,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就是融通了。我们说的理解也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融通是整体的美,是通畅、整体的美,甚至是一种会心一笑的美。
第三是韵致之美。要有韵致、气味。韵致之美首先强调课堂教学要形成一个情境。有了情境才好讨论韵致。我们经常在教学时围绕四个东西。一个是意义,我们传统的教学就知道让孩子去了解意义,就是主题、中心思想。这当然是需要的,但是不理解也不要紧,一定要把目标指定在理解中心思想,语文是学不好的。第二个是意思,就是基本内容。第三个是意蕴,涵咏在当中,需要反复揣摩体悟的,常常是我们回味再三的。第四个是意味,甚至有种味道,连人都有种味道。比如,季羡林先生在回忆一些前辈学者的时候,他说有两位古色古香的古大夫,就是说人都有那种味道,他说的一个是马寅初,一个是梁漱溟,有了一种传统文化的味道,知识分子的味道。我们文章写得好,也会有一种味道。
意义、意思、意蕴、意味,都是包含在一篇文章里的,从某种角度说,学习一篇文章,是在把握意思的基础上去把握它的意蕴和意味,这就是学语文,教语文。从某种意义上说,意思是次要的,把握了意蕴和意味,它的意思也就理解了,这里就要有情境,要有形象。比如我们刚刚说的《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如果我们粗粗地教过去,就像有的学者现在说李清照“好酒”“好色”。“好酒”,你看,她写的很多词里都有酒,当时她才三十一岁,三十一岁的少妇,有事没事就在家喝酒,于是说她“好酒”。但是你稍微体味一下,她是“把酒”,把玩着酒杯。她如果说“干”,那可能是“好酒”,她是在把玩,是满腹惆怅,满腹思念,并没有喝,想不到喝,把玩就是借酒杯浇愁,而不是借酒浇愁。
有的时候讲得太多,可能就没有这种韵致。我们有的老师一定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最后五分钟的内容,我现在听课非常怕听最后五分钟,因为可能“十七大”来了,汶川地震来了,张某某李某某昨天打架应当检讨来了,说多了,那就不行。就是像李清照这样伟大的诗人,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叶嘉莹这种词评家看来,已经说多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结果已经出来了,就不要再说凄凄惨惨戚戚了,怎一个“愁”字了得。把话说那么白干什么呢?说多了,韵致就没了。
三、 怎样用美的规律来塑造课堂
1. 明确自己的美学定位
作为一个教师,在课堂上的美学定位有三重角色,第一,是审美主体。你本身就是审美主体,你要发现文本的、学生的、自身的和生活的美。第二,老师是一个审美客体。老师本身就是一个审美客体,在孩子眼中是审美客体。老师就是一个非常美的形象。今天没有时间去讨论,我本来非常想讲一讲,一个老师怎么是一个明亮、优雅的老师。人家说,一个穷人发财,要成为贵族,要经过三代人,第一代,要赚钱,原始积累;第二代,是有时间去弹钢琴、打高尔夫、骑马等等;第三代就可能是贵族了,贵族就是很优雅。我们不是一种贵族的优雅,但是我们生活中,特别是教育中,非常需要有几分优雅、几分明亮。第三,还是一个审美中介。要把课文、生活的美,通过教学技巧和方法,把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2. 培育发现美的眼光
就像罗丹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缺少的是眼光。同样一部作品,不同的老师,美学世界是不一样的,首先不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而是能力的高下,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也没时间讨论这个问题。我非常想找几个人讨论一下,究竟怎么解读文本,怎么分析课文,怎么走进教科书的美学世界。
3. 让课堂弥漫一种温暖的气息
就是让教学行为带有一种情感温度,润泽的课堂才会产生。这种情感的温度不仅仅指爱学生,这个温暖首先强调一种博爱、一种情怀、一种面向所有鲜活的个体,走进课堂时不是一个班的学生在等我,而是一个一个的张小军、李小明在等我,我知道他们大概有什么样的情感和知识需求。其实教学的东西从根本上还是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所以杜威说,知识是情感汪洋中的一杯水。我们讲美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讲“情”。王国维说美学即情学。
4. 寻求一种美的形式
形式,也是一种观念。比如用不用多媒体,用得好肯定体现现代教育观念。形式在某个角度上看,也是一种内容。你这种形式,某种程度上就带给学生这种学习方式、方法。在今天也需要很好地讨论形式的问题,尤其是从美学的角度。你看文学史上留下的东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形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所以,我们今天研究哪些最佳的形式、最合适的形式,研究怎么在改革以后,有相对稳定的形式,同时又是在打开的课堂中出现的形式,那将会非常有意义。
5. 追求教学风格
要有自己的教学个性,要有自己的声音。马上要听两位特级教师的课,我们在学习借鉴中一定要有超越的意识。这就是为什么强调用教科书教,强调要超越教材,超越编者,超越自己,不断发出自己的声音,自己新的声音。
我听一个老师做报告,说了一个笑话非常有意思,说有一个人,和一个鹦鹉一起坐飞机,这个人已经不怎么会说话了,鹦鹉说什么,他就说什么。空姐走到他面前问他喝什么,鹦鹉说,要啤酒不要可乐,他也跟着说要啤酒不要可乐,小姐笑盈盈地倒了两杯啤酒;小姐后来又问,鹦鹉说我要矿泉水不要啤酒,他也跟着鹦鹉说;第三次,小姐就想你这次总要讲人话吧,就凑近了问他,先生,你究竟想要什么,鹦鹉听到了,一下调过来,我要可乐不要矿泉水,他也跟着后面重复。空姐生气了,就打开窗户,把他和鹦鹉都推出去了。然后,鹦鹉笑他,你看看,现在你出洋相了,我有翅膀,你没有。
纯粹模仿别人,没有自己的声音,那是非常悲哀的。美在哪里,很重要的就在创造中,在教学个性中,在卓尔不凡的教学个性当中。我想,在座的都是我们省很优秀的老师们,我非常期望,我们能给我们的孩子,包括听课的老师以更多的美的创造。谢谢大家!
(杨九俊:研究员,中学特级教师,江苏省教育科学院副院长。本文系作者在江苏省名校名师小学语文主题观摩研讨活动上的报告,由周彦老师根据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