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媒介时代新闻生产的历史逻辑——基于中国经验的考察

来源 :新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媒介技术的出现既对传统新闻生产流程提出了挑战,也为新闻生产和实践创新赋予了新可能,新型电子媒介技术具备的功能优势、新媒介与旧媒介的性能比较以及如何专业地使用新媒介技术都指向媒介变迁与新闻生产的逻辑关联.研究认为,中国新闻业发展史上先后出现的新型电子媒介技术在创造新闻样态、创新新闻形态的同时亦改造乃至重构了传统新闻的专业理念、实践模式以及新闻生产技能.技术是新闻业“作战之武器”,应用于新闻生产的媒介技术除了是自然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外,也受到了追求更先进新闻生产方式的新闻从业者观念的影响,并最终共同建构起媒介技术与新闻生产间的历史逻辑.
其他文献
宗方小太郎是近代早期来华的日本间谍报人中的典型代表,他凭借甲午战争中的“功绩”成为日本当局对华问题的重要高参,在中国活动近40年,撰写大量报告,为日本制定对华政策提供重要依据;他最早意识到新闻宣传在扩大日本在华利益中的重要作用,创办、主持或协助创办了多份报刊,并出任外务省在华官方通信社“东方社”首任社长,成为近代早期日本在华间谍报人的“总闸”.报人身份既是他公开活动的掩护,也是他情报工作的依托,他以这一身份接近中国士人,得以刺探情报或直接干涉中国事务.他的一生,乃是近代早期来华的日本间谍报人的缩影.
面对日本“拧紧螺丝”的局部侵略对中华民族的严重威胁,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攘外必先安内”框架内展开了反日舆论民族主义操控.其反日舆论政策形成于“五三”惨案,“九·一八”至“一·二八”走向失控,淞沪停战签订后蒋介石着手调适,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在内外压力下转向抗战动员.这一政策的本质是在“战略反日”旨趣下利用国家民族主义,以动员、安抚、分流与规制等手段规训抗议型民族主义,将民众纳入国民党政府反日路线的“正轨”.国民党反日舆论宣传政策深受宁粤权势结构的制衡,漏洞百出、矛盾重重,在全民族抗战大局压力下虽胜犹
以文化交涉视角观察近代来华外国人对中国新闻史的研究可见,参与者“跨越”各自的背景与倾向,以“周边”他者的视角观察着近代中国新闻业,并在相遇、联结与碰撞中形成了中外交孚、多方参与的互动关系网络.基于对这一互动关系网络的考察,本文认为其为这一时期中国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滋养,后者是在改造、更新、重构来华外国人成果的基础开始了早期的中国新闻史研究.而至当下,从文化交涉与关系网络的视角反思当前中国新闻史研究之不足,或为促进与西方学界深入对话的重要途径.
李永强: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向方汉奇先生及其带领的编写团队表示祝贺和感谢,方汉奇先生及其团队获此荣誉实至名归.在评选过程中,该教材获得大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足见作者在其中耗费的心血.一直以来,人大新闻学院都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为出版社贡献了一批优秀作者和作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所出版的最权威、分量最重、发行量最高的新闻类教材都来自人大新闻学院.他期待双方未来携手共进,共创辉煌,也祝愿方先生身体健康,学术之树常青.
期刊
本文以1785-1840年《泰晤士报》涉华报道的叙事逻辑为考察对象,研究发现:以1814年为时间分界点,《泰晤士报》对近代中国早期报道经历了从“空间”到“时间”的叙事逻辑转向.前者以建构为宗旨,借助新闻从宏观层面将“陌生而古老”的中国地理坐标、人文风俗等讯息勾勒出来,以达到传播“新鲜异闻”的目的 ,为英国读者初步搭建关于中国的空间想象;后者以“及时”为宗旨,从时间脉络梳理中英贸易近事、凸显冲突的紧急态势.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两种叙事逻辑虽各有侧重,但趋于交融,为英国政府及英国民众了解中国提供了认知路
互联网的出现满足了人类沟通交流几乎所有的想象,民众获得了空前的表达、交往机会,但人类并没有因此在更高程度上达成共识,反而坠入到“后真相时代”“信息茧房”的陷阱.与之相伴的是,群体极化从小群体扩展到公众舆论层面,触发对抗,不断放大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撕裂与分歧.本文尝试从对话理论这一视角出发,通过透视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及其原因,进而得出新的结论,提出重返对话是化解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重要路径.
维基百科全书存在着一个群体性、自组织的线上社区.在这个社区中,不仅活跃着众多来自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和语言背景的人类群体,还存在着大量功能、地位、目的 和职责彼此不同的机器人群体.这些人类和机器人共同维护着维基社区,通过撰写、修改、讨论、斗争、妥协和配合等一系列编纂行为全面提升维基百科全书条目的 质量.在这一过程中,机器人不仅是人类力量的增强器,还是拥有独立账户的行动者.它们一方面被人类用户设置了严格的编辑门槛,另一方面依靠虚拟空间赋予的“生理”权力、维基社区赋予的“身份”权力、维基平台赋予的算法权力,在
中国网络空间正在经历深刻的底层化过程.着眼于互联网的整体转型,本文尝试以“底层主体性时代”这一相对系统的解释框架,探索网络舆论场意见表达的时代特征与网络空间深层重构的长期趋势.研究发现,底层价值取向作为网络空间的关键立场基准,成为网络空间好感度最高的指标,成为各类社会思潮争相取悦的对象;底层群体作为网络空间的关键意见群体,正在以其声量和影响力,形塑着中国的网络舆论场;“底层客体性时代”向“底层主体性时代”的转变,成为理解网络空间演进方向的新视域.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多级信息生产、平台商业逻辑与网络空间底层三
本文以数字时代新闻生产主导性技术架构的变迁为线索,梳理了在线新闻、新闻博客和移动社交新闻三种主流数字新闻生产模式背后的媒介逻辑,并探析数字技术驱动下的新闻生产的演变所塑造的文化生态.研究认为,新闻生产的数字化转型导致了用户的崛起,培育出更具介入性和更加情感化的新闻文本,同时也带来了新闻业发展的非公共性趋势.与其说数字新闻是一种新的“内容”或“产品”,不如说它是一种建立在数字媒介逻辑基础上的新的信息关系.本文指出:数字技术对新闻生产和新闻业转型的驱动,不是单一的线性过程,而体现为复杂的循环、交叠和新旧机制的
本文基于作者在德国发现的《拉达克新闻报》原文及相关史料的考证,认为该报应系目前已知史上最早的藏文报纸.文章在分析拉达克的地理环境、考证Akhbar一词的来源、考察德国摩拉维亚教派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对该报的版式特征、栏目构成、语言运用和基本内容进行梳理,发现其具有明显的“接触地带”文化特征.该报内容由新闻、故事、谚语三大版块构成,具有鲜明的近代报刊特色.创办者弗兰克对藏族读者的内容偏好、仪式性阅读、认知基模等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索,呈现出较明显的宗教偏见和东方主义色彩.从媒介地理学的视角看,《拉达克新闻报》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