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在降低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非计划性拔胃管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8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评价的指标有留置胃管的天数、非计划性拔胃管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胃管的天数小于对照组、非计划性拔胃管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在降低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非计划性拔胃管率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利与患者安全与康复。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非计划性拔胃管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7-320-01
口腔颌面部肿瘤多采取手术治疗,术后因患者口腔部有较大缺损,采用皮瓣修复,吞咽功能受限,所以不能经口进食。为维持机体营养需要,予常规经鼻留置胃管。留置胃管会引起鼻咽部和胃部不适,
时有患者自行拔除胃管。近年兴起的快速康复外科采用一系列术前、术中及术后具有循证依据、积极有效的方案,能有效加速患者康复。快速康复外科主张尽早拔除各种管道,可尽早解除患者因留置管道引起的不适。医护一体化是医疗和护理紧密结合的一种管理模式,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医疗和护理。我科于2017年3月至2020-9月将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降低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非计划性拔胃管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 年3 月—2020 年9 月口腔科收治的口腔颌面部肿瘤病人48例。肿瘤类型:牙龈癌3例,腮腺瘤8例,舌癌15例,唇癌1例,颊粘膜癌7例,腭癌5例,口底癌4例,皮肤癌5例等等。48例病人中,男30例,女18 例;年龄56.5岁;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快速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实施医护一体化
1.2.1 成立医护合作小组:由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责任医师、营养师组成。按层级和能力均衡原则分2 小组,每组有一个组长,固定负责8-10张病床。
1.2.2医护合作小组共同分析以往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共同对患者进行留置胃管相关知识的宣教,告知患者留置胃管的目的和重要性,如擅自拔除会引起的不良后果。
1.2.3选择合适的胃管:不同特性的材质的胃管对患者造成的不适感程度不同。为减轻插胃管时和留置胃管期间对患者鼻腔的损伤,选用柔软、管径较细的聚氨酯材料胃管。聚氨酯材料胃管对人体组织功能影响小,在保持良好弹性的同时,又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1.2.4改进胃管固定方法:良好的固定方法可增加安全性,减少管道脱出。鼻翼与面部三角区皮肤油脂分泌比较旺盛,容易使胶布失去粘贴作用,易使胃管发生移位和脱落。所以在固定胃管前先清除脸上的油脂,采用3M柔性胶布,用工字法在鼻梁上交叉固定,同时用高举平台法在脸颊处加强固定。 各班医护人员加强宣教和巡查,发现胃管固定胶布松动则及时更换。
1.3实施快速康复护理
1.3.1术后镇痛:术后切口疼痛,加上胃管刺激,加重患者的不适,增加患者自行拔除胃管的机率。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采用镇痛药物或自控镇痛泵、结合分散注意力的方法进行止痛。向患者讲解疼痛、镇痛药、疼痛评估方法、镇痛方法等相关知识,取得患者的配合。
1.3.2保证睡眠质量:患者自行拔除胃管发生的时间多是夜间,患者处于烦躁状态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手术创伤大,术后患者可能存在睡眠紊乱。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缓解疼痛、避免打扰。患者在舒适的睡眠状态下自行拔除胃管的行为就会大大减少。
1.3.3营养支持:给予患者营养支持,为尽早拔除胃管做好准备。在营养师指导下为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制定饮食方案,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的饮食。必要时予营养液、蛋白粉等,增强免疫力。
1.3.4尽早拔除胃管:医护共同评估患者病情、营养状况、口腔切口、吞咽功能,在患者留置胃管后10天左右拔除胃管,让患者自主经口进食。胃管留置的天数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率则相应减少。
1.4 评价标准 评价的指标有留置胃管的天数、非计划性拔胃管发生率、患者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检验与χ检验,以P <0.05 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非计划性拔胃管发生率对比
2.2患者满意度比较
2.3留置胃管天数对比
3讨论
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范围大、创伤大,口咽部解剖结构改变,术后如果经口进食会导致伤口感染、疼痛、影响皮瓣存活等,所以术后常规留置胃管。胃管作为一种置入物,必然会引起患者不适,从而导致患者自行拔除胃管的不良事件。快速康复外科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治疗中,已被证实有很多优点。将快速康复外科中的相关理念,如尽早拔除各种管道、营养支持、保持良好睡眠、做好术后镇痛等应用于患者中,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患者康复,从而降低患者非计划性拔胃管。
医护合作小组共同分析患者自行拔除胃管的原因、共同制定留置胃管的方案、共同做好患者的宣教,从而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
本研究将医护一体化模式和快速康复模式结合起来应用于降低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非计划性拔胃管中,观察组留置胃管的天数、非计划性拔胃管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 ,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模式在降低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非计划性拔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焦迎春,汪晶晶,彭维. 医护一体化降低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1):263-264.
[2] 陈 莹,杨 涛. 运用 PDCA 循环降低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9,33(4):343-345.
[3] 陈霞玲,黎淑珍,苏秀雁,申柳婵,黎银花.循证护理在降低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9,40(6):1390-1391.
[4] 宁丽.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1):194-195.
作者简介:彭桂嫦,女,1979年-,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基金项目:中山市卫生局立项(项目编码:2019A020189)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非计划性拔胃管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7-320-01
口腔颌面部肿瘤多采取手术治疗,术后因患者口腔部有较大缺损,采用皮瓣修复,吞咽功能受限,所以不能经口进食。为维持机体营养需要,予常规经鼻留置胃管。留置胃管会引起鼻咽部和胃部不适,
时有患者自行拔除胃管。近年兴起的快速康复外科采用一系列术前、术中及术后具有循证依据、积极有效的方案,能有效加速患者康复。快速康复外科主张尽早拔除各种管道,可尽早解除患者因留置管道引起的不适。医护一体化是医疗和护理紧密结合的一种管理模式,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医疗和护理。我科于2017年3月至2020-9月将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降低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非计划性拔胃管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 年3 月—2020 年9 月口腔科收治的口腔颌面部肿瘤病人48例。肿瘤类型:牙龈癌3例,腮腺瘤8例,舌癌15例,唇癌1例,颊粘膜癌7例,腭癌5例,口底癌4例,皮肤癌5例等等。48例病人中,男30例,女18 例;年龄56.5岁;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快速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实施医护一体化
1.2.1 成立医护合作小组:由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责任医师、营养师组成。按层级和能力均衡原则分2 小组,每组有一个组长,固定负责8-10张病床。
1.2.2医护合作小组共同分析以往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共同对患者进行留置胃管相关知识的宣教,告知患者留置胃管的目的和重要性,如擅自拔除会引起的不良后果。
1.2.3选择合适的胃管:不同特性的材质的胃管对患者造成的不适感程度不同。为减轻插胃管时和留置胃管期间对患者鼻腔的损伤,选用柔软、管径较细的聚氨酯材料胃管。聚氨酯材料胃管对人体组织功能影响小,在保持良好弹性的同时,又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1.2.4改进胃管固定方法:良好的固定方法可增加安全性,减少管道脱出。鼻翼与面部三角区皮肤油脂分泌比较旺盛,容易使胶布失去粘贴作用,易使胃管发生移位和脱落。所以在固定胃管前先清除脸上的油脂,采用3M柔性胶布,用工字法在鼻梁上交叉固定,同时用高举平台法在脸颊处加强固定。 各班医护人员加强宣教和巡查,发现胃管固定胶布松动则及时更换。
1.3实施快速康复护理
1.3.1术后镇痛:术后切口疼痛,加上胃管刺激,加重患者的不适,增加患者自行拔除胃管的机率。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采用镇痛药物或自控镇痛泵、结合分散注意力的方法进行止痛。向患者讲解疼痛、镇痛药、疼痛评估方法、镇痛方法等相关知识,取得患者的配合。
1.3.2保证睡眠质量:患者自行拔除胃管发生的时间多是夜间,患者处于烦躁状态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手术创伤大,术后患者可能存在睡眠紊乱。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缓解疼痛、避免打扰。患者在舒适的睡眠状态下自行拔除胃管的行为就会大大减少。
1.3.3营养支持:给予患者营养支持,为尽早拔除胃管做好准备。在营养师指导下为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制定饮食方案,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的饮食。必要时予营养液、蛋白粉等,增强免疫力。
1.3.4尽早拔除胃管:医护共同评估患者病情、营养状况、口腔切口、吞咽功能,在患者留置胃管后10天左右拔除胃管,让患者自主经口进食。胃管留置的天数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率则相应减少。
1.4 评价标准 评价的指标有留置胃管的天数、非计划性拔胃管发生率、患者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检验与χ检验,以P <0.05 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非计划性拔胃管发生率对比
2.2患者满意度比较
2.3留置胃管天数对比
3讨论
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范围大、创伤大,口咽部解剖结构改变,术后如果经口进食会导致伤口感染、疼痛、影响皮瓣存活等,所以术后常规留置胃管。胃管作为一种置入物,必然会引起患者不适,从而导致患者自行拔除胃管的不良事件。快速康复外科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治疗中,已被证实有很多优点。将快速康复外科中的相关理念,如尽早拔除各种管道、营养支持、保持良好睡眠、做好术后镇痛等应用于患者中,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患者康复,从而降低患者非计划性拔胃管。
医护合作小组共同分析患者自行拔除胃管的原因、共同制定留置胃管的方案、共同做好患者的宣教,从而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
本研究将医护一体化模式和快速康复模式结合起来应用于降低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非计划性拔胃管中,观察组留置胃管的天数、非计划性拔胃管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 ,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模式在降低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非计划性拔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焦迎春,汪晶晶,彭维. 医护一体化降低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1):263-264.
[2] 陈 莹,杨 涛. 运用 PDCA 循环降低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9,33(4):343-345.
[3] 陈霞玲,黎淑珍,苏秀雁,申柳婵,黎银花.循证护理在降低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9,40(6):1390-1391.
[4] 宁丽.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1):194-195.
作者简介:彭桂嫦,女,1979年-,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基金项目:中山市卫生局立项(项目编码:2019A0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