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麦语言学家叶斯帕森说:“教好外语的条件看来是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外语和使用外语。学外语就像学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潜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学生必须泡在水里并感到自由自在;这样,他才能够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但在传统的“填鸭式”和“灌输式”英语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强、不能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堂学习效率低下,致使很多学生慢慢失去了英语学习的兴趣。
为更好地推进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指数,笔者认真学习和探讨新课改理念,积极探索尝试导学案支持下的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研究。在此基础上,融合生本教育英语模式课形式,探索并建构了适合英语教学的“导学案支持下的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新教学模式不仅使教师上课有章可循,同时体现个性特点,突出学生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更加生机盎然、丰富多彩。
1.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万事开头难,在刚刚引入“导学案支持下的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时,总感觉很不习惯,小组讨论,课堂上乱哄哄的,就像赶大集,小组长很难控制局面,学生刚开始还能积极参与问题讨论,慢慢地就变为“自由聊天”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探讨、摸索,随着教学流程和教学细节的逐步改进、完善,师生对新模式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导学案支持下的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就是要把時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机:把发展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成长。一学期下来,学生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逐步能有条不紊地进行讨论和学习了,课堂也开始呈现出“乱而不乱”的教学秩序。小组你追我赶,每名学生都不甘心被别人超过,都想为自己的小组做出应有的贡献——加一分再加一分,从而形成了奋勇当先、“比、学、赶、帮、超”的景象,同时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为了使课堂有序进行,笔者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情景(故事)教学活动,尽力让每一堂课都让学生有所获、有所得、有所进、有所发展、有所成长。这充分体现了“让每一名学生都乐学、会学,每一位教师都乐教、善思”的核心理念。
2.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导学案
导学案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课前学生先根据教师设计的预习案独立预习,课上各小组对预习结果进行交流展示,即通过全体学生参与的Group discussing环节,对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进行分组讨论。以前学生课上口语练习少,导致进入初二就有很多学生已经不愿或不敢开口了。而现在,学生们上课变得积极主动了,不管扮演展示,还是问题回答,都是奋勇争先。结合生本教育英语教学模式,笔者在每节课的开始增加了free talk环节,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组员自行设计话题并组织对话内容,可以是两两对话,也可以是小组间对话,形式各异。这样既练习了口语,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运用能力,解决了“哑巴英语”问题。接下来进行competition,让每个学生的大脑充分动起来,可以比赛单词听写、短语翻译等,从而激活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有效性。
课堂上教师适时让学生通过read,translate环节来找出重点和难点,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同时,把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到黑板上,由小组合作讨论解决,从而把课堂充分还给学生。在讲解重难点过程中,教师做好“导演”,适时、适当点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很多教师在精讲点拨这一环节中处理的相当好,他们尝试用“小先生”,而且这些“小先生”各个都训练有素。课堂最后的Exercise as a test环节,通过学生独立完成重点知识考查题,检测其是否能当堂掌握所学知识。在每个教学环节,都要及时对学生参与教学和小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被认可的喜悦。
3.教学中教师努力加强业务学习
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不断听课学习、不断反思才能获得提升和发展。为此,教研组定期开展“导学案支持下的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公开课,每节课都充分体现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题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整堂课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导演和点拨者,关注的是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和知识的延展度,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讨论中,学习过程紧张有序。教师通过积极听评课,与自己的课进行比对,发现问题与不足,及时反思改进,自觉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理论业务素养。
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导学案支持下的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课堂成为学生自己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的精彩。经过教学实践,现在我们的课堂不再像以前那样沉闷了,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信,都增强了存在感。相信,随着“导学案支持下的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探索的进一步推进,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在更大的空间内取得更大的进步,得到更大的发展。
为更好地推进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指数,笔者认真学习和探讨新课改理念,积极探索尝试导学案支持下的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研究。在此基础上,融合生本教育英语模式课形式,探索并建构了适合英语教学的“导学案支持下的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新教学模式不仅使教师上课有章可循,同时体现个性特点,突出学生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更加生机盎然、丰富多彩。
1.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万事开头难,在刚刚引入“导学案支持下的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时,总感觉很不习惯,小组讨论,课堂上乱哄哄的,就像赶大集,小组长很难控制局面,学生刚开始还能积极参与问题讨论,慢慢地就变为“自由聊天”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探讨、摸索,随着教学流程和教学细节的逐步改进、完善,师生对新模式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导学案支持下的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就是要把時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机:把发展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成长。一学期下来,学生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逐步能有条不紊地进行讨论和学习了,课堂也开始呈现出“乱而不乱”的教学秩序。小组你追我赶,每名学生都不甘心被别人超过,都想为自己的小组做出应有的贡献——加一分再加一分,从而形成了奋勇当先、“比、学、赶、帮、超”的景象,同时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为了使课堂有序进行,笔者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情景(故事)教学活动,尽力让每一堂课都让学生有所获、有所得、有所进、有所发展、有所成长。这充分体现了“让每一名学生都乐学、会学,每一位教师都乐教、善思”的核心理念。
2.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导学案
导学案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课前学生先根据教师设计的预习案独立预习,课上各小组对预习结果进行交流展示,即通过全体学生参与的Group discussing环节,对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进行分组讨论。以前学生课上口语练习少,导致进入初二就有很多学生已经不愿或不敢开口了。而现在,学生们上课变得积极主动了,不管扮演展示,还是问题回答,都是奋勇争先。结合生本教育英语教学模式,笔者在每节课的开始增加了free talk环节,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组员自行设计话题并组织对话内容,可以是两两对话,也可以是小组间对话,形式各异。这样既练习了口语,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运用能力,解决了“哑巴英语”问题。接下来进行competition,让每个学生的大脑充分动起来,可以比赛单词听写、短语翻译等,从而激活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有效性。
课堂上教师适时让学生通过read,translate环节来找出重点和难点,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同时,把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到黑板上,由小组合作讨论解决,从而把课堂充分还给学生。在讲解重难点过程中,教师做好“导演”,适时、适当点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很多教师在精讲点拨这一环节中处理的相当好,他们尝试用“小先生”,而且这些“小先生”各个都训练有素。课堂最后的Exercise as a test环节,通过学生独立完成重点知识考查题,检测其是否能当堂掌握所学知识。在每个教学环节,都要及时对学生参与教学和小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被认可的喜悦。
3.教学中教师努力加强业务学习
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不断听课学习、不断反思才能获得提升和发展。为此,教研组定期开展“导学案支持下的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公开课,每节课都充分体现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题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整堂课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导演和点拨者,关注的是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和知识的延展度,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讨论中,学习过程紧张有序。教师通过积极听评课,与自己的课进行比对,发现问题与不足,及时反思改进,自觉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理论业务素养。
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导学案支持下的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课堂成为学生自己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的精彩。经过教学实践,现在我们的课堂不再像以前那样沉闷了,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信,都增强了存在感。相信,随着“导学案支持下的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探索的进一步推进,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在更大的空间内取得更大的进步,得到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