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月中旬以来,全国新闻战线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面展开,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工矿企业、农村牧区、边疆哨卡,与群众交朋友,到基层“挖”新闻,采写了一批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作品,各媒体新闻报道呈现出一派清新之风。本报也相继在头版开辟了“聚焦法治第一线”、“平安见证”等专栏,推出记者深入政法第一线和平安最前沿采写的新闻作品。这种实践活动,使采编人员深刻体会到:只有深入基层一线“接地气”,才能有灵气,才能感受到政法一线跳动的脉搏;只有“俯下身”才能抓到真正的“活鱼”,才能发现最为鲜活的第一手材料;只有“心贴心”拜人民为师向群众求教,才能写出脍炙人口的新闻作品,奉献给读者一道道鲜活的法治新闻大餐。
基层,是新闻的源头活水,蕴藏着最鲜活、最丰富的新闻资源。深入实践才能有生活气息,新闻报道才会有现场的温度,才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就报道内容而言,在基层的生产、生活中,在基层干部群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几乎每一天都在源源不断地产生可资报道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改革开放的大时代给经济社会、人文生态带来的冲击和改变,更是新闻工作者需要深入探究的报道内容。如果不经常走入基层,用自己的身心去捕捉基层的点滴变化,就很难使新闻报道获得应有的敏锐度和深度。新闻工作者只有植根基层,才能触摸时代的脉搏,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果。我国新闻史上的名篇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等,无不是新闻界前辈深入基层、饱含对群众的深厚感情采写的经典作品。新闻工作者只有下到一线,才能听到基层心声,体味百姓情怀,丰富报道内涵,升华报道主题,在和人民群众无距离有感情中,传播民情民意民声。
就报道需求而言,基层人民群众也更需要新闻报道的参与。在百姓心目中,新闻工作者是反映社会需求、鞭挞不正之风、伸张正义、传播先进思想的急先锋,每一次调研、每一篇文章,但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无不受到极大关注。因为新闻媒体的关注,原本被污染的水源开始变得清澈、原本滞销的水果开始供不应求、原本危旧的校舍开始动工改建……一件件一桩桩看似微小的事情,都会被群众牢记心底。同时,来自基层改革发展的大量探索和实践,迫切需要新闻报道给予广泛传播、探讨争鸣。这样的需求,正是新闻工作者与人民群众之间血肉联系的现实基础所在。
作为新闻战线的一名老兵,在单位领导岗位上也有多年,这次我积极响应活动,8月18日率先带队走出高楼大院,前往蚌埠市公安局采访“清网行动”情况,在座谈中得到一条线索:怀远县孝仪乡有个6人派出所,在清网第一阶段抓获逃犯17人。我当即前往这个一线派出所采访,正碰上所长拎着水果准备到僻远的贡姚村看望一户送儿投案的老人,在细雨蒙蒙中,我随警出访,感受他们为保乡村平安所付出的艰辛,与村民促膝谈心,了解农村治安状况,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8月23日,我们采写的报道以《六人小所演绎追逃传奇》为标题,在本报一版头条刊出后,蚌埠市公安局对本报深入基层采写公安题材稿件给予高度赞赏和评价;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徐立全作出批示,要求对孝仪派出所追逃成绩通报表彰;公安部副部长刘金福得知6人小所两月追逃17名逃犯后,批示:“小所大作为!”孝仪派出所还因此获得了公安部2万元奖励。我想,如果没有这次下基层采访,我们就不可能及时发现、及时报道这一鲜活的典型,就不会产生如此好的社会效果。这也从一个方面回答了作为一张法治专业报“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其实,大家都明白,“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然而,不知道从何时起,一些新闻工作者沾染上了“脂粉气”,患上了“富贵病”,埋怨基层条件艰苦,不是和群众打成一片,而是躲在办公室里上网扒资料,满足于打电话了解情况,喜欢围着专家明星打转转,唯独不想着去基层走一走,不去听群众在说些什么、想些什么。有的记者长期居于庙堂之高,埋头于文山,奔波于会海,从材料到材料,从专家到专家,脱离群众的时间久了,也就了解不到真实的情况,写的文章和报道也越来越干涩,没有鲜活的现场感和生命力。
新闻报道与写作的最高境界是深入浅出。浅尝辄止的采访是写不出好报道的,而深入深出的报道语言艰涩,除了个人理解和表达能力不够外,也有态度和视角的问题。为什么不能让报道给大多数人看得懂、读得畅快?其实,很多事实和道理,只要新闻工作者心中装着读者和观众,用心体会琢磨,融会贯通,完全可以用更为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
清新朴实文风的形成,来自于火热的生活,得力于采访的深入,取决于新闻工作者与群众的感情。新闻工作者的感情源自基层。经常在基层采访的记者,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老百姓最质朴的话语,有着最动人心弦的力量。走进基层,倾听人民群众的心里话,记者不仅是在了解情况,更是在接受一堂堂无比生动的教育课,群众的讲述、呼声,给记者带来的是深深的感动、震撼和思考。这必将成为新闻工作者的一笔宝贵财富。感情有多深,落笔有多重,一名记者能否写出力透纸背的好作品,绝不是取决于记者“妙笔生花”,而是取决于记者是否心系群众、是否同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作风决定着文风,文风体现出作风,良好的文风是新闻战线良好作风最直观的体现,人们从文风的状况就可以判断出新闻工作者的行事作风,观察新闻工作者的履职形象。
我这次采写的《六人小所演绎追逃传奇》,以第一人称的写作方式,把采访中所见所闻和所思用鲜活的语言展现出来,配以现场照片,有很强的现场感和可读性。同时以链接的方式,把蚌埠警方清网行动的总体情况做一介绍,两篇稿件相互辉映,既有宏观又有微观,起到很好的新闻宣传效果。
到基层、到一线、到“震中”去“接地气”,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细节说话,让写出来的报道群众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新闻报道才有亲和力、感染力、引导力和公信力。我相信,伴随着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深入开展,媒体采编人员的素质将在不断地历练中强化提升,“活鱼”精品将缤纷呈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将健康长足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法制报社)
责编:刘冰石
基层,是新闻的源头活水,蕴藏着最鲜活、最丰富的新闻资源。深入实践才能有生活气息,新闻报道才会有现场的温度,才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就报道内容而言,在基层的生产、生活中,在基层干部群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几乎每一天都在源源不断地产生可资报道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改革开放的大时代给经济社会、人文生态带来的冲击和改变,更是新闻工作者需要深入探究的报道内容。如果不经常走入基层,用自己的身心去捕捉基层的点滴变化,就很难使新闻报道获得应有的敏锐度和深度。新闻工作者只有植根基层,才能触摸时代的脉搏,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果。我国新闻史上的名篇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等,无不是新闻界前辈深入基层、饱含对群众的深厚感情采写的经典作品。新闻工作者只有下到一线,才能听到基层心声,体味百姓情怀,丰富报道内涵,升华报道主题,在和人民群众无距离有感情中,传播民情民意民声。
就报道需求而言,基层人民群众也更需要新闻报道的参与。在百姓心目中,新闻工作者是反映社会需求、鞭挞不正之风、伸张正义、传播先进思想的急先锋,每一次调研、每一篇文章,但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无不受到极大关注。因为新闻媒体的关注,原本被污染的水源开始变得清澈、原本滞销的水果开始供不应求、原本危旧的校舍开始动工改建……一件件一桩桩看似微小的事情,都会被群众牢记心底。同时,来自基层改革发展的大量探索和实践,迫切需要新闻报道给予广泛传播、探讨争鸣。这样的需求,正是新闻工作者与人民群众之间血肉联系的现实基础所在。
作为新闻战线的一名老兵,在单位领导岗位上也有多年,这次我积极响应活动,8月18日率先带队走出高楼大院,前往蚌埠市公安局采访“清网行动”情况,在座谈中得到一条线索:怀远县孝仪乡有个6人派出所,在清网第一阶段抓获逃犯17人。我当即前往这个一线派出所采访,正碰上所长拎着水果准备到僻远的贡姚村看望一户送儿投案的老人,在细雨蒙蒙中,我随警出访,感受他们为保乡村平安所付出的艰辛,与村民促膝谈心,了解农村治安状况,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8月23日,我们采写的报道以《六人小所演绎追逃传奇》为标题,在本报一版头条刊出后,蚌埠市公安局对本报深入基层采写公安题材稿件给予高度赞赏和评价;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徐立全作出批示,要求对孝仪派出所追逃成绩通报表彰;公安部副部长刘金福得知6人小所两月追逃17名逃犯后,批示:“小所大作为!”孝仪派出所还因此获得了公安部2万元奖励。我想,如果没有这次下基层采访,我们就不可能及时发现、及时报道这一鲜活的典型,就不会产生如此好的社会效果。这也从一个方面回答了作为一张法治专业报“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其实,大家都明白,“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然而,不知道从何时起,一些新闻工作者沾染上了“脂粉气”,患上了“富贵病”,埋怨基层条件艰苦,不是和群众打成一片,而是躲在办公室里上网扒资料,满足于打电话了解情况,喜欢围着专家明星打转转,唯独不想着去基层走一走,不去听群众在说些什么、想些什么。有的记者长期居于庙堂之高,埋头于文山,奔波于会海,从材料到材料,从专家到专家,脱离群众的时间久了,也就了解不到真实的情况,写的文章和报道也越来越干涩,没有鲜活的现场感和生命力。
新闻报道与写作的最高境界是深入浅出。浅尝辄止的采访是写不出好报道的,而深入深出的报道语言艰涩,除了个人理解和表达能力不够外,也有态度和视角的问题。为什么不能让报道给大多数人看得懂、读得畅快?其实,很多事实和道理,只要新闻工作者心中装着读者和观众,用心体会琢磨,融会贯通,完全可以用更为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
清新朴实文风的形成,来自于火热的生活,得力于采访的深入,取决于新闻工作者与群众的感情。新闻工作者的感情源自基层。经常在基层采访的记者,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老百姓最质朴的话语,有着最动人心弦的力量。走进基层,倾听人民群众的心里话,记者不仅是在了解情况,更是在接受一堂堂无比生动的教育课,群众的讲述、呼声,给记者带来的是深深的感动、震撼和思考。这必将成为新闻工作者的一笔宝贵财富。感情有多深,落笔有多重,一名记者能否写出力透纸背的好作品,绝不是取决于记者“妙笔生花”,而是取决于记者是否心系群众、是否同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作风决定着文风,文风体现出作风,良好的文风是新闻战线良好作风最直观的体现,人们从文风的状况就可以判断出新闻工作者的行事作风,观察新闻工作者的履职形象。
我这次采写的《六人小所演绎追逃传奇》,以第一人称的写作方式,把采访中所见所闻和所思用鲜活的语言展现出来,配以现场照片,有很强的现场感和可读性。同时以链接的方式,把蚌埠警方清网行动的总体情况做一介绍,两篇稿件相互辉映,既有宏观又有微观,起到很好的新闻宣传效果。
到基层、到一线、到“震中”去“接地气”,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细节说话,让写出来的报道群众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新闻报道才有亲和力、感染力、引导力和公信力。我相信,伴随着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深入开展,媒体采编人员的素质将在不断地历练中强化提升,“活鱼”精品将缤纷呈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将健康长足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法制报社)
责编:刘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