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案”的理论基础与编写

来源 :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on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其重点是要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这种教育观念的转变不仅体现在学校的教育管理,更渗透到了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评价制度等方面。
  
  一、教学案的提出
  
  新课改的今天,课堂教学已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然而,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在课堂上出现了两种值得注意的倾向:
  其一是有些教师片面理解课改精神,过度强调综合性学习,摒弃接受性学习。一堂课中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讨论学习等教学手段不断翻新;有的课满堂问答,课件泛滥,活动频繁。其结果是课堂形式热闹新颖,教学质量却直线下滑,学生更多的是“既丢知识,又没能力”。
  其二是在一些课堂上,传统而落后的教学模式依然顽固地坚守阵地,满堂讲授、填鸭式的教学大有人在。这种课堂的本质仍是以灌输为手段,以学生被动地接受为目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陈旧的教学方式。
  教育的改革是一个传承与发展的过程,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要质量,恰恰相反,它对质量的要求更高、更全面,这也就使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课改中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我校认真总结“导学案”的实践经验,结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提出了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实验——“教学案”的探究。
  
  二、编制教学案的理论基础
  
  (一)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规律
  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规律理论揭示了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复习,短时记忆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复习,短时记忆就会成为了人的长时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这个理论还告诉我们。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
  
  (二)有效教学的三个规律
  规律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然后根据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
  规律二:先教后学——以教导学。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处于依靠教师的阶段),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教学生学会阅读和学会思考上面。
  规律三:温故而知新——切教学都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三) “三环节·三反馈”教学方式
  根据有序原理设计的“三环节”是指导读环节、精讲环节、过关环节,三个环节紧密相连,环环相扣,以导读环节为根本;根据反馈原理及记忆规律设计的“三反馈”是指课内反馈、课外反馈、单元反馈,三次反馈也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尤其以课内反馈最为关键。
  
  三、“教学案”的界定及核心理念
  
  (一)教学案的界定
  从师与生两个角度确定教学案的两种定义如下:
  1.教学案是“教师学生之案”。
  新课堂要建立新型课堂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师和生在课堂上实现有效互动,这就需要一个共同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能实现教学合一,“教学案”就是要成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结合点。
  从形式上看,“教学案”就是一种融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分层次的评价练习、拓展延伸为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探究活动的载体。它是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据,结合学校的实际,由教师整合各种资源,自己编写,在课堂上供教师组织教学和学生学习共用的书面材料,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和内容,做好课前准备,参与课堂活动,实现教与学的互动,体现了“先学后教,教学合一”的教学理念。
  2.教学案是“教导学习之案”。
  从本质上看,教学案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加工,以利于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因此,要指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各环节的设置都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导向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遵循教学案的引导,突破重难点,一步步达到学习目标。
  
  (二)教学案的核心理念
  根据课堂有效教学的三个规律和记忆原理,在编制教学案时,确定了四个核心概念: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分层落实、分类发展。
  1.以学定教。
  以学定教即以学生的学习状态确定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案的使用就是创造条件尽可能地让学生“先学”,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的建构,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以学定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落实:
  首先设置预习环节,建立学情。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要求精心编制成各种形式的预习内容来导学。教师要提出预习目标,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提出质疑要求。学生对预习中不能理解和有疑问的内容做出标记或提出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其次检查预习内容,了解学情,调整教学策略。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批阅,初步分析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根据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二次备课。只有通过这两个环节,教师才能谈得上了解学情,定目标、定方法、定节奏,进而在课堂上能实现以学定教。
  2.以教导学。
  所谓以教导学,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如何学习。教学案中的“以教导学”体现为一个教授环节,从观课的角度看,是课堂上一段高效的、针对性强的教学,重点是导学、启思、释疑。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课堂有效的时间和空间里,紧扣教材,精讲释疑,设置恰当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体会重点和难点,增强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感受,建立和巩固新知体系,最终学生能够自主地“学”,学有所获。
  3.分层落实。
  教学案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教师要针对不同基础和能力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因势利导,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分层落实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提高。
  (1)学生分层,动态管理。根据学生学习习惯、能力、基础、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分为基础组、提高组和竞赛组三个层次,分组时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保证学生心情舒畅地按照自己相应的层次投入学习。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通过综合评定,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做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辅导、批改作业以及学习信息的反馈,也能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分层备课,明确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按照“了解、掌握、运用”三种要求,确定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目标,分层布置课前预习作业,以求做到有的放矢,使教学活动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3)分层授课,分类要求。分层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便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总体把握的原则是:基础的知识必须是全体学生要掌握,重点、难点知识大部分学生能理解掌握和运用,针对少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把知识的拓展运用作为其主要要求,做到“基础知识全体掌握,基本能力得到培养,导优对象得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例如提问分层,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以保证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机会均等,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积极思考,各司其问,各有所得。又如课堂练习分层,它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竞赛组学生在课练中感到挑战,提高组的学生受到激励,基础组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学习自信心。
  (4)分层作业,分类辅导。此环节的分层已经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是教学案的第四次教学。作业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兼顾有学习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作业分层体现在量和质两个方面。实践中,教学案中精心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基本题,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完成;选做题是探索性、开放性习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不选、少选或全选。这样,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各有所得,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作业反馈的情况,按照不同类型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集体辅导,坚持导优辅差。
  4.分类发展。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优势和不同的兴趣指向,因此,我们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评价也应相应地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标准,教学案就是用分类的要求并采用相应措施去主动适应学生的差异,进行动态的分层发展评价。采取动态的分层发展评价体系,是在承认学生差异性的前提下,建立在尊重和激励基础上给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评价。在这种评价方式的引导下,使竞赛组学生目标明确,劲头更足;提高组学生兴趣盎然,稳中求进;基础组学生获得成功,消除自卑,增强信心。动态的发展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鼓励,有利于各类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编写教学案的基本模块
  
  根据教学案的理论依据、核心理念和课堂教学原则,在充分了解学情、吃透教材、理解课标和教学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将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及实施要求和学生要达到的知识、能力、素质等要素编写成教学案。构成教学案的基本模块的内容和形式如下:
  三维目标:将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地写在教学案中,使学生在展开学习活动之前就能明确学习目标,并紧紧围绕目标展开学习活动。
  重点难点:指出本课时中的教学要求,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学习的方法。
  预习模块:体现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是以学定教的基础。复习梳理学习本节课需要的基础知识,自主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可采用填充、图表、练习等各种形式。
  教学模块:落实以教导学之精神,进行课堂主干知识的学习,是教师与学生教学活动的体现,要精讲精评,短时高效,教学设计思路要清晰、贴近学情并符合认知规律,重在解疑释难、导学启思、解决问题。
  精练反馈:设置部分习题,难度较低,目的是巩固课堂知识,落实基础。一般3~5题,5~10分钟。这也是教师把握课堂教学效果的所在。
  课堂小结:梳理本课知识要点、重要的方法及教学思想等
  拓展延伸:此环节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知识迁移、发展学习的过程,它的关键是教师要设计好拓展延伸的内容,要分层设置,分层要求,使之具有层次性、综合性、启发性、典型性和创造性,既能巩固知识又能拓展运用。
  课后作业:把握层次性、针对性和适量三个原则,精心设计课后练习题。这些习题要涵盖主要教学目标,难度由小到大,题量适度,以确保作业的效度和信度,让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后记:教师教的心得及其修改、补充;学生学习心得、体会或错误订正等。
  教学案立足于学情,要求于教师,着力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把握好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案运用的关键。教学实践显示,使用教学案能够加深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运用,提高教师整合资源的能力,强化师生间的交流,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从而使“教为导向,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得到真正落实。
  
  (作者单位:厦门市蔡塘学校,福建厦门。361009)
其他文献
幼儿园的环境设施、资源对幼儿应是一个充满诱惑的磁场,是幼儿生活学习的快乐天堂。但是,很多新入园的幼儿往往表现出异常的排斥反应,如哭闹、攻击性强、易生病、不愿意与人交往,等等。幼儿的这些不良反应并没有引起所有教师及家长的高度注意,他们往往采取漠视的态度,家长和教师这种对待幼儿异常反应的态度,对幼儿的心理和成长都是很不利的。  1.刚入园幼儿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幼儿园与家的环境不一样,当幼儿被以另一
期刊
科学的评价机制应该是基于标准的评价,而要实现对学生的课时学习的评价则需要对课程标准进行量化和分解,结合学习要求、学习资源和学生实际等进行课时学习目标的设定。下面我们选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的一条内容标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来说明如何分解课程标准,确立课时目标,并实施有效的课时学习评价。    一、从课标到目标——课标分解的技术路径    首先,本课时的课标要求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期刊
【摘 要】当前中小学教师存在着认为德育外延无所不包、进行德育仅看重“以身作则”、对德育的主体性认识不足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等级社会与“弹性制”的管理方式,当前社会的不确定性与盛行的相对主义。教师德育环境、理论素养有待改善和提高。约束德育边界,确立教师职业核心价值观,充分重视德育主体性观念是应对这些问题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德育 德育观念 问题    一、中小学教师德育观
期刊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对于教育行业而言,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将成为未来课堂教学的趋势。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起来,不但可以实现教学过程的可视化、互动化和个性化,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课堂教学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同时,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和光彩。下面以我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起来的几点优
期刊
【摘要】“孟母堂”的违法性总结起来就是在程序上没有取得办学许可证,在实质上教学内容不符合国家规定。而它却得到了许多家长的支持,许多学者也指出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之所以产生这种合理性与不合法性的矛盾,主要归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一个缺陷——强制入学。家长有为自己的子女选择教育形式的自由,而且国外的“在家上学”的实践表明“不入学”有时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
期刊
摘 要:在实际支教活动中,支教教师因为自身的身份和理念等方面的差异容易与支教学校产生一些工作上的分歧,支教教师必须超越而不局限于行为的崇高,做出相应的实绩,引领和促进支教学校的发展,同时要注意平等交往、多做少说、理解当地教育文化。  关键词:支教教师 教育教学教育理念教育交流    支教是一项光荣的使命和工作,但在实际的支教过程中,因为支教教师一般来自于条件较好的、教学质量较高的地区或学校,往往
期刊
教研活动是学校最常规的教学活动之一,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的平台、交流的平台,对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交流改进教学的方法,都给出了十分广阔的空间。但是,一些教师对教研活动却缺乏一种主动学习的意识或者说是主动学习的能力,面对优越的学习条件和机会,常常不能做到学有所获。怎样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益,让自己在每次教研活动都学得更好呢?我的体会就是:对每一次活动,要给自己定一个基本目标,要
期刊
今天下午的第二节课,预备铃响起,我准时站到了教室门口。学生们也早就各就其位且默默无语,嘿,安静有序,不错!咦?卫生委员姚露娜眼中怎么会含有泪光呢?这个小女孩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朗豪爽,在我的记忆中从未掉过眼泪,今天这是怎么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问及原因,姚露娜抽泣着,班长袁小丁便简洁地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我。原来是在刚刚结束的卫生检查中,我班创造了一个学校史无前例的记录:因为黑板没有擦,槽子里积灰太
期刊
一、师生关系内涵及理解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心理兼容、和谐相处,共同形成“教”与“学”的互动关系,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教学工作顺利完成,有利于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把师生关系仅仅视为教育
期刊
一、引言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研制专家组组长陈琳教授明确指出“在我国,英语是外语,学习英语自然是外语学习,而不是二语学习,这是常识”,张正东教授也认为:“根据‘英语外语’的定位,中国英语教育在内容选择上,必须立足‘双基’,切不可舍弃‘双基’而把英语课的内容变为‘时潮性’信息集锦加百科知识。”    二、重视语言知识教学,奠定坚实学习基础    语言教学教什么?英国著名语言学家MichaelSw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