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炉顶设备检修定检实践分析

来源 :机电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x3572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生产工艺技术的发展,高炉设备检修管理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现基于多年高炉炉顶设备检修管理实践,针对炉顶检修安全措施和检修定检方法做了一些总结,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炉顶设备;定检;安全措施
  0    引言
  多年来,高炉设备检修管理已从粗放的技术至上管理逐步发展为管理优先的设备管理模式,收获了很多经验素材。基于此,本文结合柳钢3号高炉串罐式炉顶设备的检修和定检实践做了一些总结。
  该炉炉容2 000 m3,采用中鼎泰克迷你型串罐式炉顶设备,该类设备检修存在煤气区域立体交叉作业的特点。本文阐述以安全高效为原则,对检修作业空间层面和同一作业面工序做合理安排,对各个设备检查采用统一标准,下面分析具体实施情况。
  1    受料斗层:上阀箱上半部至受料斗本体空间区域
  该层面是上料闸至受料斗本体的空间段,主要对上料闸和受料斗进行检查检修,该层面通过上料闸关闭插入安全销后与料罐层隔离。工序由下至上先对上料闸进行检查检修,再逐步向上进行。
  1.1    安全措施确认
  (1)高炉炉内料面着火并且火苗稳定。
  (2)净煤气总管水封注水隔断。
  (3)外部环境煤气CO含量≤0.02‰。
  (4)进入受料斗内:关闭上密阀插入安全销,油缸油管截止阀关闭并上能量锁,上料闸关闭插入安全销。打开受料斗检修门,关闭受料斗氮气,受料斗内CO含量≤0.02‰,O2含量19.5%~23%。固定好安全爬梯后,进入受料斗内的人员安全绳挂在检修门外,专人监护。受料斗入口皮带机停机切闸并上能量锁。
  1.2    检修检查工序
  1.2.1    上料闸闸板检查
  检查上料闸闸板磨损量和重合量:剩余厚度>50%,左右闸板重合>10 mm。小于这个标准可以考虑更换或准备下次检修更换;若左右闸板没有重合量则必须更换,否则会导致生产故障。
  检查上料闸闸板紧固螺丝:螺丝不松动,螺栓头和螺帽无磨损。
  1.2.2    上波紋管内衬磨损情况检查
  用测厚仪检查上波纹管内衬磨损情况,若小于5 mm则建议更换。
  1.2.3    上料闸插入漏斗、衬板检查
  采用测厚仪测量插入漏斗厚度,若小于10 mm则建议更换。
  采用测厚仪检查上料闸8块衬板厚度,若小于10 mm则建议更换;衬板间的装配间隙随着物料冲刷会逐渐扩大,大于5 mm的要用钢板进行填充并焊牢。
  1.2.4    受料斗锥段衬板、柱段衬板检查
  检查锥段衬板、柱段衬板厚度和衬板间间隙,方法同上料闸衬板,厚度不足的建议更换,间隙大的同样要进行填充封补。
  1.2.5    封装前检查
  检查人员是否撤离,检修门密封面必须清理干净,密封胶条表面不能有破损,密封胶条必须凸出量均匀。
  2    料罐层:下阀箱至料罐本体空间区域
  该层面是从下密阀到上密阀之间的空间段,主要对下密阀、下料闸、上密阀和料罐进行检查检修,上方通过上料闸与受料斗层隔离,下方通过在下密阀底板上加隔板与气密箱层隔离。工序为先两头再中间:下阀箱下半部→上阀箱下半部→下阀箱上半部→料罐本体。先把下密阀检查处理好,再把上密阀检查处理好。接下来进入料罐内部,由下至上先对下料闸开展检查检修,然后逐步向上进行。
  2.1    安全措施确认
  (1)高炉炉内料面着火并且火苗稳定。
  (2)净煤气总管水封注水隔断。
  (3)外部环境煤气CO含量≤0.02‰。
  (4)均压阀封盲板,下密阀底板上放隔板。
  (5)在料罐外检修下密阀:下密阀油缸油管截止阀关闭并上能量锁,拆卸下密阀油缸和曲柄连接插销。料罐放空,下料闸关闭并插入安全销。打开下阀箱检修门,关闭氮气,箱内CO含量≤0.02‰,O2含量19.5%~23%。
  (6)在料罐外检修上密阀:上密阀油缸油管截止阀关闭并上能量锁,拆卸上密阀油缸和曲柄连接插销。上料闸关闭插入安全销。打开上阀箱检修门,关闭料罐氮气,罐内CO含量≤0.02‰,O2含量19.5%~23%。
  (7)进入料罐内:下密阀关闭插入安全销,油缸油管截止阀关闭并上能量锁。下料闸关闭插入安全销。上密阀关闭插入安全销,油缸油管截止阀关闭并上能量锁。上料闸关闭插入安全销。打开上阀箱检修门,关闭料罐氮气,罐内CO含量≤0.02‰,O2含量19.5%~23%。安全爬梯固定好,进入罐内的人员安全绳挂在检修门外。
  2.2    检修检查工序
  2.2.1    下波纹管内衬磨损情况检查
  采用测厚仪检查下波纹管内衬磨损情况,若小于5 mm则建议焊补更换。
  2.2.2    下密阀阀盖、阀座检查
  检查下密阀板连接销套间隙≤1 mm,间隙大则阀板晃动影响密封对中。密封硅胶检查,通常硅胶有裂纹就可以更换。检查阀板和传动轴外观有没有破损或变形,焊缝有没有裂纹等。检查下密阀阀座密封面是否有磨损,密封面必须要平整光滑,有磨损要修补打磨;检查阀座锥段是否磨损,有磨损要进行堆焊修补;检查衬板是否有脱落,衬板脱落要补装恢复。
  2.2.3    下料闸闸板检查
  检查下料闸闸板闸口磨损量:剩余厚度>50%,左右闸板重合>10 mm。小于这个标准可以考虑更换,若左右闸板没有重合量则必须更换,否则会导致生产故障。检查料闸闸板紧固螺丝:螺丝不松动,螺栓头和螺帽无磨损。   2.2.4    下料闸插入漏斗、衬板检查
  采用测厚仪测量下料闸插入漏斗厚度,若小于10 mm则建议更换。采用测厚仪检查下料闸8块衬板厚度,若小于10 mm则建议更换;衬板间的装配间隙随着物料冲刷会逐渐扩大,大于5 mm的要用钢板进行填充并焊牢。
  2.2.5    料罐锥段衬板、柱段衬板检查
  检查锥段衬板、柱段衬板厚度和衬板间间隙,方法同下料闸衬板,厚度不足的建议更换,间隙大的同样要进行填充焊补。
  2.2.6    上密阀阀盖、阀座检查
  检查上密阀板连接销套间隙≤1 mm,若间隙大则阀板晃动影响密封对中。密封硅胶检查,通常硅胶有裂纹就可以更换。检查阀板和传动轴外观有没有破损或变形,焊缝有没有裂纹等。检查上密阀阀座密封面是否有磨损,密封面必须要平整光滑,有磨损要修补打磨;检查阀座锥段是否磨损,有磨损要进行堆焊修补;检查衬板是否有脱落,衬板脱落要补装上去。
  2.2.7    封装前检查
  检查人员是否撤离,检修门密封面必须清理干净,密封胶条表面不能有破损,密封胶条必须凸出量均匀。
  3    气密箱层:气密箱至布料溜槽空间区域
  该层是从气密箱向下至布料溜槽空间层段,主要对气密箱和布料溜槽进行檢查检修。工序为由下至上先对溜槽进行检查检修,再检查气密箱。
  3.1    安全措施确认
  (1)高炉炉内料面着火并且火苗稳定。(2)外部环境煤气CO含量≤0.02‰。(3)均压阀封盲板。(4)气密箱旋转电机电源切闸上能量锁。(5)气密箱倾动电机电源切闸上能量锁。(6)打开气密箱检修门,测量箱内CO含量≤0.02‰,O2含量19.5%~23%。
  3.2    检修检查工序
  3.2.1    布料溜槽检查
  该炉布料溜槽由包头迅捷制造,其整体寿命过料量660万t,薄弱点是槽体前端侧面压板、耐磨衬板和溜槽挂臂紧固件,因此需要遵循一个原则:过料量>60%或用时>
  12个月检修时必须更换下线。
  检查工序:溜槽前端侧面压板和耐磨衬板→溜槽挂臂及紧固件→槽体悬挂托架→槽体外壳→槽体内前后止挡台阶→槽体内两侧压紧挡板→槽体内其他耐磨衬板。
  前端侧面压板和前端耐磨衬板:前端耐磨衬板与其侧面压板同样是溜槽体抵御物料冲刷最集中的部位。检查该部位磨损量,要求耐磨层磨损量<50%,压板紧固螺栓完整,并且估测按照同样的磨损进度至下一检修周期压板不会脱落或压紧失效。
  溜槽挂臂和紧固件:用于悬挂溜槽的挂臂易变形,检查挂臂变形量及其紧固件是否有间隙或缺损。要求挂臂保持平直,挂臂间距变化量较标准距离±5 mm,挂臂安装孔大小保持对称,挂臂上紧固螺丝没有缺损或松开。
  槽体悬挂托架:用于托起溜槽体的托架容易烧损变形,检查悬挂托架变形量,是否有烧损。要求托架保持完整,没有缺损,托架变形量没有引起托架连接部位分离,仍然可以托住溜槽本体,不增加挂臂悬挂螺丝的受力负载,否则建议更换备件。
  槽体外壳:槽体外壳容易变形和开裂,要求槽体轴线上基本保持平直,直线变形量<10 mm,并且槽内衬板没有松动、保持平整,槽体表面没有裂纹。若变形量超过10 mm并且引起衬板上翘,建议更换备件,槽体出现裂纹考虑更换新备件。
  槽体内前后止挡台阶:用于耐磨衬板前后移动的限制机构,前端台阶物料冲刷较多,要求台阶完整,耐磨层基本完整。有局部缺损可以加耐磨钢板填补并焊牢,焊缝避开物料冲刷。
  溜槽内两侧压紧挡板:用于压紧耐磨衬板固定不动。要求压板表面耐磨层磨损量<50%,紧固螺丝完整。磨损量过大可堆焊耐磨层或更换压板,螺丝缺损则更换螺丝或焊接固定,并且估测按照同样的磨损进度至下一检修周期压板不会脱落。
  溜槽内其他耐磨衬板:主要用于抵御物料冲刷,要求衬板耐磨层磨损量小于50%,表面平整无上翘。
  3.2.2    气密箱溜槽悬挂装置检查
  溜槽悬挂插销和轴套:用于悬挂溜槽在气密箱上,要求插销光滑平整没有台阶,轴套间隙<3 mm。插销不平整会导致拆卸和安装困难,若有不平整建议更换新插销;轴套是保护插销和气密箱本体的过渡部件,属于易损更换件,发现磨损应及时更换。
  3.2.3    气密箱溜槽倾动机构检查
  倾动连杆:用于调整溜槽倾角的传动连杆机构,要求连杆无变形,铰接部位径向和轴向间隙<1 mm,铰接部位润滑良好,紧固件完整无松动。若连杆变形建议成对更换,铰接部位间隙过大时建议更换,紧固件松动时必须重新紧固。
  倾动减速机:用于调整溜槽倾角的蜗轮蜗杆传动部件。要求倾动减速机无漏油,地脚螺栓每次检修均要检查紧固,箱体内润滑油位在许用刻度内,油液定期更换,国产L-CKD油品建议每年一换,合成油可适当延长换油周期,减速机上端齿轮轴键检查发现磨损要立即更换。
  3.2.4    气密箱齿轮对检查
  旋转齿轮对:用于驱动溜槽旋转的传动部件。要求传动齿轮啮合平稳、润滑良好。通过目测或压铅检查齿轮对磨损情况,齿面润滑良好。
  倾动齿轮对:用于溜槽调整倾角的传动部件。要求传动齿轮啮合平稳、润滑良好。检查齿轮对磨损情况,必要时可通过压铅测量,润滑脂覆盖表面不宜过多,但必须不缺油。
  3.2.5    气密箱氮气密封带检查
  底板氮气密封夹板和胶板:用于阻止炉内煤气进入气密箱,要求夹板完整不变形,夹板螺丝完整不松动,胶板外形无缺损,胶面厚度磨损<50%。
  3.2.6    旋转电机、倾动电机联轴器检查
  用于传动扭矩至气密箱回转盘,要求联轴器两瓣无位移和变形,缓冲胶无破损。
  3.2.7    封装气密箱前检查
  重点检查拆卸过的紧固件:溜槽插销紧固螺栓,溜槽插销保护罩紧固螺丝,倾动减速机地脚螺丝。
  未拆卸过的紧固件全部进行紧固检查:倾动连杆紧固件,差动减速机、倾动减速机小齿轮紧固件,气密箱上下底板紧固件。
  箱内氮气管道、冷水、润滑脂管道检查:氮气管道是否上翘,夹紧件是否松动;水管、润滑脂管是否移位,表面是否有刮痕。
  检修门密封面检查:密封面必须清理干净,密封胶条表面不能有破损,密封胶条必须凸出量均匀。
  4    其他层面
  气密箱至受料斗层面以外区域,因相互无干涉,多是通用设备,在此不再赘述。
  5    结语
  本文本着提高高炉炉顶设备检修效率,科学完善点检定修模式,让设备管理检修有目的、有方向,更合理利用检修资源,合理控制检修成本的目的,在摸索中对高炉炉顶设备检修进行了总结,仅供同行参考,不足之处还请谅解。
  [参考文献]
  [1]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油站油箱空气过滤装置:CN201820157495.2[P].2018-11-13.
  [2]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高炉焦炭筛分给料装置:CN202020049999.X[P].2020-10-27.
  [3]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液压系统半闭式油箱:CN201921605224.X[P].2020-06-12.
  [4] 黄斌,李一波,覃志强.高炉半闭式液压油箱的开发和应用[J].重型机械,2020(3):34-37.
  [5] 黄斌,李一波,郭华,等.柳钢高炉炉前液压系统油品净化实践[J].机电信息,2020(9):38-39.
  [6] 莫朝兴,唐志宏,黄海锋,等.柳钢高炉提产降耗实践[J].炼铁,2018,37(6):25-29.
其他文献
摘要:钢化玻璃绝缘子被广泛应用于特高压输电线路中,在各种恶劣环境中能够一直保持优异的绝缘性能。钢化是玻璃件实现并长期保持稳定的主要手段,现对玻璃钢化的原理和性能进行深度剖析,对绝缘子玻璃件的钢化工艺、钢化风栅设计进行深入探讨,并为绝缘子玻璃件钢化提供优化思路;同時,为减少钢化玻璃绝缘子在电网运行过程中的自爆现象,使用了冷热冲击、去杂质冲击等工艺方法,这种成套生产工艺已在上海塞迪维尔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介绍了一种型腔干涉检测装置,其结构包括钢架本体、设在钢架本体上表面的电源指示分总成、设在钢架本体下表面的检测分总成以及设在钢架本体内并连通电源指示分总成和检测分
摘要:对西门子H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中蒸汽轮机轴封系统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建议:机组温、热态时先投入轴封,之后拉真空。机组改造后,轴封蒸汽供应温度可以保持与转子匹配,且轴封系统将可控可调。  关键词:燃气轮机;联合循环;轴封系统  0 引言  广东某厂H级燃机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GT5-8000H型高效一拖一双轴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其中,汽机为西门子公司生产的
采用光固化成型和无压烧结制备ZrO2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14%~20%的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陶瓷,研究ZrO2含量和烧结温度(1500~1650℃)对ZTA陶瓷微观结构、晶粒尺寸、相对密度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卫生安全更加重视,因而国内商用洗碗机市场得到快速发展。鉴于此,介绍了现阶段商用洗碗机产品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菱PLC与MCGS的智能商用洗碗机控制系统设计,包括系统硬件设计、I/O端口分配表、PLC外部硬件接线图、PLC程序设计及触摸屏画面设计,并详细分析了工艺过程及控制要求。通过系统联机仿真及调试,最终实现了智能商用洗碗机的PLC控制与MC
摘要:工程机械中吸油困难现象导致的精密液压件损坏故障越来越多,部分技术人员通过将压缩气体通入油箱的方式实现油箱增压,但这种方式无法降低油液中的气体含量,且增压作用会导致油液中气泡上浮速度减慢,致使油箱容积减小不明显,甚至出现为防止泵吸入气泡而被迫将油箱体积增大的情况。在当前结构设计日益紧凑的趋势下,这种油箱增压方式无法获得大规模应用。针对上述缺陷,现提供一种新型增压供油系统,能在起到增压作用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