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教学模式已很难达到焊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如何才能构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实用为宗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有所能、学有所用,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职焊接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例介绍了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做法。
关键词:焊接技术 焊接专业教学 焊接专业教学模式
伴随机器工业的迅速发展,焊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其被广泛应用于船舶、车辆、航空、锅炉、电机、冶炼设备、石油化工等各个工业部门。社会对焊接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如何才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为社会培养更多焊接人才,是每个焊接教育者都应思考的问题。
一、目前中职焊接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自2010年以来,笔者学校对新入校学生基础知识进行摸底考核。焊接专业学生普遍文化知识薄弱,厌学情绪较大,技能课中爱劳动而不勤思考。若仍按以往程序教学,则难以激发学生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可以结合企业用人要求和学生特点灵活增删教材,条件具备的可以开发校本课程,坚持够用、实用原则,摒弃“繁难偏旧”知识,合理开展小班化、分层次教育。
二是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伴随着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教师的培养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且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较大,教师下厂实习、企业调研也只能流于形式。
三是课程设置方面难以有固定模式,各个学校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都有自己的特色。据了解,大部分学校的课程安排中往往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对理论课学生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实践课开始时学生情绪较高、求知欲较强,但随着课题练习时间加长,学生开始感到乏味,兴趣降低,也难以理解练习的目的和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四是目前焊接技术发展迅速,气体保护焊和自动化焊接技术已逐步取代焊条电弧焊。但目前大部分职业学校包括一些培训机构在教学和考核中仍然以焊条电弧焊技能培训为主,毕业学生难以适应企业的需要。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1.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安排课时结构
专业教师要时刻紧跟企业要求,结合大纲和学校实际,有步骤、有目的地调整教学内容。如根据焊接行业需求,在实训教学中应以焊条电弧焊实训为基础,不断加大气体保护焊的学习。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一些自动化焊接课程。随着职业学校实训条件和师资力量的不断完善,由以往在校理论学习为主、实训主要以等级考核为目的、第三年企业实训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逐步变为向一年级以基础模块训练为主、二年级结合企业要求模拟企业生产教学、三年级以企业实训为主和在校理论知识学习为补充。课时结构可以加大实训教学比例。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理论,支持专业教师结合当地企业要求开设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2.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
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焊工工艺课程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先让每位学生了解具体任务,再根据任务要求学生查找资料后到实训室操作,学生结合自己的工艺练习操作,查找问题,教师点评。在焊接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中,采用分模块练习一体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将焊接技能实训课题划分为模块,学生按模块学习,复合训练中可以采用一体化教学,由学生分组分角色完成,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点评。尽可能地将理论教学和实际训练相互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3.重视教学评价
以往教师上焊接技能课时,习惯采用终结性评价,这是一种典型的“一门课程教到底,一个成绩定生死”。使得学生容易偷懒也忽视学习过程,教育效果不理想。为了更好地管理与约束学生,可运用发展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通过考勤、课堂表现、实训情况、操作技能、试件装配与焊接实训作品,给予学生一个综合性评价。
4.重视与生产练习
传统焊接教学以单一模块练习为主,学生难以接触成品的制作。对此,可以对低年级学生以模块学习和基础知识学习为主,高年级学生采取复合训练为主,将企业一些实际生产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工艺、下料、装配、焊接、检测。
5.重视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传统教学模式下,往往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是独立的。笔者学校要求理论型教师向实践课教师学习、实践课教师向理论课教师学习,并多次组织科组教师出外参观与实训,培训一批能胜任焊接专业教学的教师队伍。
综上所述,注重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实际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林庸.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问题和措施[J].广东经济,2009(8).
[2]邱葭菲.焊工工艺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
[3]薄清源,杜振华,王德涛.焊工(初、中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取证问答[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汾高级技工学校)
关键词:焊接技术 焊接专业教学 焊接专业教学模式
伴随机器工业的迅速发展,焊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其被广泛应用于船舶、车辆、航空、锅炉、电机、冶炼设备、石油化工等各个工业部门。社会对焊接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如何才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为社会培养更多焊接人才,是每个焊接教育者都应思考的问题。
一、目前中职焊接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自2010年以来,笔者学校对新入校学生基础知识进行摸底考核。焊接专业学生普遍文化知识薄弱,厌学情绪较大,技能课中爱劳动而不勤思考。若仍按以往程序教学,则难以激发学生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可以结合企业用人要求和学生特点灵活增删教材,条件具备的可以开发校本课程,坚持够用、实用原则,摒弃“繁难偏旧”知识,合理开展小班化、分层次教育。
二是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伴随着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教师的培养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且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较大,教师下厂实习、企业调研也只能流于形式。
三是课程设置方面难以有固定模式,各个学校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都有自己的特色。据了解,大部分学校的课程安排中往往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对理论课学生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实践课开始时学生情绪较高、求知欲较强,但随着课题练习时间加长,学生开始感到乏味,兴趣降低,也难以理解练习的目的和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四是目前焊接技术发展迅速,气体保护焊和自动化焊接技术已逐步取代焊条电弧焊。但目前大部分职业学校包括一些培训机构在教学和考核中仍然以焊条电弧焊技能培训为主,毕业学生难以适应企业的需要。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1.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安排课时结构
专业教师要时刻紧跟企业要求,结合大纲和学校实际,有步骤、有目的地调整教学内容。如根据焊接行业需求,在实训教学中应以焊条电弧焊实训为基础,不断加大气体保护焊的学习。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一些自动化焊接课程。随着职业学校实训条件和师资力量的不断完善,由以往在校理论学习为主、实训主要以等级考核为目的、第三年企业实训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逐步变为向一年级以基础模块训练为主、二年级结合企业要求模拟企业生产教学、三年级以企业实训为主和在校理论知识学习为补充。课时结构可以加大实训教学比例。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理论,支持专业教师结合当地企业要求开设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2.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
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焊工工艺课程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先让每位学生了解具体任务,再根据任务要求学生查找资料后到实训室操作,学生结合自己的工艺练习操作,查找问题,教师点评。在焊接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中,采用分模块练习一体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将焊接技能实训课题划分为模块,学生按模块学习,复合训练中可以采用一体化教学,由学生分组分角色完成,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点评。尽可能地将理论教学和实际训练相互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3.重视教学评价
以往教师上焊接技能课时,习惯采用终结性评价,这是一种典型的“一门课程教到底,一个成绩定生死”。使得学生容易偷懒也忽视学习过程,教育效果不理想。为了更好地管理与约束学生,可运用发展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通过考勤、课堂表现、实训情况、操作技能、试件装配与焊接实训作品,给予学生一个综合性评价。
4.重视与生产练习
传统焊接教学以单一模块练习为主,学生难以接触成品的制作。对此,可以对低年级学生以模块学习和基础知识学习为主,高年级学生采取复合训练为主,将企业一些实际生产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工艺、下料、装配、焊接、检测。
5.重视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传统教学模式下,往往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是独立的。笔者学校要求理论型教师向实践课教师学习、实践课教师向理论课教师学习,并多次组织科组教师出外参观与实训,培训一批能胜任焊接专业教学的教师队伍。
综上所述,注重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实际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林庸.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问题和措施[J].广东经济,2009(8).
[2]邱葭菲.焊工工艺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
[3]薄清源,杜振华,王德涛.焊工(初、中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取证问答[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汾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