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德育;方法;理论
〔中图分类号〕 G41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0(A)—0013—01
说服
提供单面论据与双面论据。单面论据是指教师仅仅就道德行为的某一个方面向学生展开说明,目的在于强调有利的方面,提供的都是正面的论据;而双面论据是既分析了某一种道德行为的有利之处,又分析了其弊端所在,也就是全面地看待问题。那么,哪一种说服方式更好呢?这不能一概而论。研究发现:对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来说,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比较容易改变其态度;而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而言,只提供正面论据更有助于他们改变态度。这可能是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理解能力较差,分不清楚正反两方面论据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因此,他们对正反两方面的论据感到无所适从,较难改变态度;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理解能力较强,能对反面的论据进行客观分析,而且还会对说服者产生公正感,从感情上倾向于说服者,因而较易改变态度。所以,教师说服低年级学生,主要应提供正面论据,而说服高年级学生,则可以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
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教师的说服,有些是以理服人,有些则要以情动人。那么,说服的情感因素与理智因素哪一个更有利于学生态度的改变呢?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哈特曼研究了两种说服选民的竞选宣传方式的效果。第一种是散布有强烈情绪色彩的传单,第二种是散发条理清楚、说理充分的传单。结果发现,接受第一种说服的选民最多,可是两个月以后的调查发现,这些选民大多已记不起传单的内容了。而接受第二种说服的选民则仍然对传单的内容记忆犹新。可见,说服内容的情感因素对态度的改变容易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种影响往往不能持久,而说服内容的理智因素则容易产生长期的说服效果。说服的情感因素与理智因素对态度改变的影响还受学生成熟程度的制约。如果教师期望低年级学生改变态度,那些富于情感色彩和引人入胜的说服内容容易发生影响;期望高年级学生改变态度,运用说理充分、逻辑性强的说服内容会有更大的影响力;对于一般学生来说,说服开始时,加强情感感染会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会产生长期的说服效果。
逐步提高要求。学生的原有态度与说服者态度之间的距离是影响思想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个体原先的态度与说服者之间的差距小,也就是在两个人对待同一问题的看法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听话者容易认同讲话者的观点,其态度容易改变。若个体原先的态度与说服者态度之间的差距大,则个体具有不自觉地扩大自己与说服者之间态度差异的倾向,即容易对讲话者的观点表示怀疑或抗拒,而使其态度改变发生困难。所以,为了有效地改变学生的态度,必须先了解其原先的态度,估计可能存在的观点上的距离。若两者过于悬殊,就要逐步提高要求,不断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如果急于求成,一开始就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不但难以改变学生原先的态度,而且还容易产生对立情绪。
利用群体规定
群体成员要遵守的规范可以是既定的,也可以是在群体形成后由成员协商而定的。相关研究表明,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公约、规则会有助于学生态度的改变。因为经成员讨论的规定,使成员承担了执行的责任,这样的规定对学生会产生约束力。这种约束力随学生觉察到群体内意见一致程度的提高而增强。一旦某个学生出现违规行为,就会遇到群体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自己的态度。所以,如果教师期望有效地改变学生的态度,使用集体讨论的办法,肯定是有益的。并且还有研究发现,如果群体规则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则效果更大。一般认为,教师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和集体决定的过程包括七个阶段。第一阶段,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第二阶段,帮助班集体唤起解决问题的意识,认识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第三阶段,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求形成的新态度。第四阶段,引导全体学生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第五阶段,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行动,每位学生都承担执行计划的义务。第六阶段,在学生执行计划过程中改变态度。第七阶段,引导群体成员对已改变的态度做出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如果改变学生态度未获成功,教师只能强调计划有缺点,不能责怪群体,应该鼓励学生再从第四阶段开始,制订出一个新的程序来,直到学生的态度改变。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要求,扮演某一类型的人。如老师不在,学生干部代替教师管理班级,就是一种角色扮演,儿童在游戏中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有助于其将来不同社会角色的学习。有关社会心理学的实验结果表明,角色扮演可以使人们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更加认同该角色的行为方式,从而修改自己的行为去模仿角色行为。还有一些研究进一步揭示,在角色扮演中所花费的力气愈大,改变态度的效果就愈好。在实际的教育情况里,角色扮演也常常产生神奇的力量,如一位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如果能够担任一段时间的班干部,督促其他同学的纪律情况,很快,这位学生在遵守纪律方面就会表现出明显的进步。
〔中图分类号〕 G41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0(A)—0013—01
说服
提供单面论据与双面论据。单面论据是指教师仅仅就道德行为的某一个方面向学生展开说明,目的在于强调有利的方面,提供的都是正面的论据;而双面论据是既分析了某一种道德行为的有利之处,又分析了其弊端所在,也就是全面地看待问题。那么,哪一种说服方式更好呢?这不能一概而论。研究发现:对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来说,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比较容易改变其态度;而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而言,只提供正面论据更有助于他们改变态度。这可能是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理解能力较差,分不清楚正反两方面论据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因此,他们对正反两方面的论据感到无所适从,较难改变态度;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理解能力较强,能对反面的论据进行客观分析,而且还会对说服者产生公正感,从感情上倾向于说服者,因而较易改变态度。所以,教师说服低年级学生,主要应提供正面论据,而说服高年级学生,则可以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
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教师的说服,有些是以理服人,有些则要以情动人。那么,说服的情感因素与理智因素哪一个更有利于学生态度的改变呢?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哈特曼研究了两种说服选民的竞选宣传方式的效果。第一种是散布有强烈情绪色彩的传单,第二种是散发条理清楚、说理充分的传单。结果发现,接受第一种说服的选民最多,可是两个月以后的调查发现,这些选民大多已记不起传单的内容了。而接受第二种说服的选民则仍然对传单的内容记忆犹新。可见,说服内容的情感因素对态度的改变容易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种影响往往不能持久,而说服内容的理智因素则容易产生长期的说服效果。说服的情感因素与理智因素对态度改变的影响还受学生成熟程度的制约。如果教师期望低年级学生改变态度,那些富于情感色彩和引人入胜的说服内容容易发生影响;期望高年级学生改变态度,运用说理充分、逻辑性强的说服内容会有更大的影响力;对于一般学生来说,说服开始时,加强情感感染会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会产生长期的说服效果。
逐步提高要求。学生的原有态度与说服者态度之间的距离是影响思想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个体原先的态度与说服者之间的差距小,也就是在两个人对待同一问题的看法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听话者容易认同讲话者的观点,其态度容易改变。若个体原先的态度与说服者态度之间的差距大,则个体具有不自觉地扩大自己与说服者之间态度差异的倾向,即容易对讲话者的观点表示怀疑或抗拒,而使其态度改变发生困难。所以,为了有效地改变学生的态度,必须先了解其原先的态度,估计可能存在的观点上的距离。若两者过于悬殊,就要逐步提高要求,不断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如果急于求成,一开始就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不但难以改变学生原先的态度,而且还容易产生对立情绪。
利用群体规定
群体成员要遵守的规范可以是既定的,也可以是在群体形成后由成员协商而定的。相关研究表明,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公约、规则会有助于学生态度的改变。因为经成员讨论的规定,使成员承担了执行的责任,这样的规定对学生会产生约束力。这种约束力随学生觉察到群体内意见一致程度的提高而增强。一旦某个学生出现违规行为,就会遇到群体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自己的态度。所以,如果教师期望有效地改变学生的态度,使用集体讨论的办法,肯定是有益的。并且还有研究发现,如果群体规则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则效果更大。一般认为,教师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和集体决定的过程包括七个阶段。第一阶段,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第二阶段,帮助班集体唤起解决问题的意识,认识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第三阶段,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求形成的新态度。第四阶段,引导全体学生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第五阶段,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行动,每位学生都承担执行计划的义务。第六阶段,在学生执行计划过程中改变态度。第七阶段,引导群体成员对已改变的态度做出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如果改变学生态度未获成功,教师只能强调计划有缺点,不能责怪群体,应该鼓励学生再从第四阶段开始,制订出一个新的程序来,直到学生的态度改变。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要求,扮演某一类型的人。如老师不在,学生干部代替教师管理班级,就是一种角色扮演,儿童在游戏中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有助于其将来不同社会角色的学习。有关社会心理学的实验结果表明,角色扮演可以使人们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更加认同该角色的行为方式,从而修改自己的行为去模仿角色行为。还有一些研究进一步揭示,在角色扮演中所花费的力气愈大,改变态度的效果就愈好。在实际的教育情况里,角色扮演也常常产生神奇的力量,如一位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如果能够担任一段时间的班干部,督促其他同学的纪律情况,很快,这位学生在遵守纪律方面就会表现出明显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