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农村特色产业规划初探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ING1229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农村在特色产业规划中要立足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分析产业结构形式,抓住主导产业,深挖地方特色,要特别注重对特色产业规模和品牌的规划,以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发展。同时要防止盲目的追求“特色”,夸大农村对某些产业的接受能力,以免最终导致规划与实际相脱节,增加了新农村规划启动的难度。本文建立了新农村特色产业规划框架,并以北京市延庆县珍珠泉乡庙梁村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新农村特色产业产业链
  一、新农村特色产业规划框架
  (一)农村特色产业概念
   农村特色产业就是在镇(或乡)和村的范围内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围绕特色的农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从而带动乡村综合发展的一种产业。新农村特色产业以科学知识为先导,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以特色生产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指引,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为目标[1]。特色产业规划是推动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新农村规划的重中之重。
  (二)特色产业规划技术路线
  
  
  二、特色产业规划案例:延庆县珍珠泉乡庙梁村特色产业规划
  (一)村庄概况
   庙梁村行政区隶属于北京市延庆县珍珠泉乡,位于延庆县的东部山区,村域面积814公顷。村庄现有住户229户,总人口625人,户籍人口623人。
  (二)产业现状
   (1)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作为村庄的产业经济基础,主要由种植业、林果业和畜禽养殖业构成。种植业是庙梁村的传统产业,以粮豆为主;林果业在实行退耕还林工程以来也有较大的发展;畜禽养殖业是村民主要产业之一。由于区位等因素的影响村内没有第二产业。
   (2)第三产业
   三产一直处在发展状态,其中交运业发展迅速。服务业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民俗旅游接待户从2003年的0户增加到现在2户,且经济效益可观。
  (三)村庄产业优劣势分析
   (1)村庄产业优势分析:
   ①政策指引——依照《珍珠泉乡上位规划》规定,规划庙梁村为乡内民俗旅游中心村,将积极促进村庄第三产业整体的发展。
   ②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村庄依傍菜食河而建,四周山峦迭起、林木茂盛,高大的白杨树雨潺潺的溪水相互映衬,如梦如画。且由于其特殊的山区气候,夏季温度适宜,通风良好。这是村庄发展旅游的重要资源。
   (2)村庄产业劣势分析:
   ①交通不便——村庄距离市区较远,阻碍了村庄的经济发展。仅有一条镇级公路四宝公路向西通往四海,向东通往怀柔。
   ②村庄内部整体环境不佳,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民俗旅游产业的发展。
   ③村内产业化水平较低,全村尚未形成特色主导产业。如种植业和林果业依靠传统种植,缺乏创意设计。未将一产与三产民俗旅游业结合起来。
  (四)特色产业规划目标
   根据以上村庄产业优劣势的分析,并结合未来珍珠泉乡的发展,庙梁村庄的特色产业规划要充分充分利用庙梁村具有得天独厚的一产发展基础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一产和三产协调发展。
   (1)规划结合庙梁村的各项优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一产业,通过科学种植手段,开展创意农业。
   (2)利用菜食河南岸良好的自然环境资源,结合一产开展的创意农业形成旅游休闲区,打造庙梁村具有较高农业文化品位的民俗旅游休闲基地。
  (五)特色产业规划
   (1)优化提升第一产业
   加强设施农业投资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以北京高端消费市场需求为导向,有效开展创意农业,提高农业产品价值。
   ①开展创意农产品
   充分利用村庄现有林果业基础,开展创意农产品设计,如以核桃果实为原材料精雕细琢加工成花瓶、笔筒、横幅、狮子、奔马等工艺品,提高其艺术价值,开创村庄核桃工艺品文化;把现有的大面积梨树改造成为绿色果品,在开花时期有效组织梨花节,结合休闲产业吸引市区消费者,挂果期利用套袋对梨果进行改造(改变其形状或在梨果上形成文字),增加果品的艺术性等。
   ②开展创意农耕文化
   引入网络互动的田园社区,让市民通过网上承包“自留地”,当起“遥控”种地的“网络农民”。“网络农民”的田地单独布置在村庄的旅游休闲区内,设置“网上种田”的标识牌。租地者可以通过农庄网站租地,还可以通过网站及时了解自己地里的情况。等到农作物成熟后,业主可以自己前来采摘,也可以委托农庄送货上门或卖掉[4]。建造适宜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新场所,使市民、青少年体验农业文明,接受农耕教育,进行旅游观赏,将“都市”与“农业”真正融为一体。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庙梁村位于珍珠泉乡生态观光旅游线路的中间地带,并且根据珍珠泉乡上位规划确定,庙梁村为旅游服务中心村。应当抓住此机遇,利用区位优势,发展以民俗旅游和休闲观光为主体,极具特色乡土民俗风情的休闲度假胜地。在保证村庄大面积生态涵养林地的自然资源基础上,充分开发菜食河沿岸环境资源,结合创意农村,把休闲旅游和菜食河沿岸景观休闲带设计图
  农业相结合,开辟和发掘具有创新意义景点及旅游线路,同时增加旅游服务辅助设施来提升旅游业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使村庄在“休闲、餐饮、娱乐、住宿”四个方面得到发展[5]。
   (3)特色产业用地结构规划
   规划近期在菜食河南岸分别建设林果种植区,农耕区及特色生态种植保护区。发展后期,由于现有农业产业种植已基本成型且村庄的旅游业的渗入,林果种植区可对外开放形成采摘区,便于游人采摘。东侧种植地可规划为特色生態种植保护区,为远期开辟登山游览观光区奠定基础。
   考虑到菜食河沿岸是贯穿整个村庄产业建设的主要轴线,近期将对其进行环境整治,增加绿化及景观节点,具体规划布局如下:
   根据“促进产业结构转型、鼓励高效农业发展、加强建设用地整合、提高村庄配套建设水平”这一基本思路,以菜食河流域为主要分界轴线——改善河北岸村庄环境,发展河南岸产业经济。在近期内逐渐形成“一轴三带六区”的用地布局模式,远期用地空间布局不变,功能随村庄发展有所转变。近期规划布局模式:
   一轴——沿菜食河流域特色产业发展轴;
   三带——乡土民俗展示带、菜食河沿岸休闲带、农业产业发展带;
   六区——民俗接待区、二队民俗居住区、三四队民俗居住区和林果种植区、农耕特色产业结构规划图(近期)
  区、特色生态种植保护区。其中前三区隶属于乡土民俗展示带,后三区隶属于农业产业发展带。
   近期规划布局模式成型后,随着村庄经济的发展,一产逐渐向三产过渡,民俗旅游业逐渐成为村庄的主导产业。因此,村庄的规划用地结构在用地空间布局大体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各部分的功能将有所转变,朝着以一产为基础,大力发展三产的方向转变。 特色产业结构图(远期)
   远期的规划用地结构在整体上将有所提高:
   一轴——沿菜食河流域产业发展轴;
   三带——民俗旅游接待带(原乡土民俗展示带)、菜食河沿岸景观带(原菜食河沿岸休闲带)、农业产业发展带;
   六区——民俗接待区、二队民俗接待区(原二队民俗居住区)、三四队民俗接待区(原三四队民俗居住区)和林果采摘区(原林果种植区)、农业观光及农产品销售区(原农耕区)、生态科学养及副产品销售区(原特色生态种植保护区)。
  (六)特色产业规划实施保障
   (1)实施科技支持
   科技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庙梁村作为一个以种植业为基础的村庄,应格外重视技术支持这一方面。庙梁村一方面应积极引进农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还应引进与村庄种植类型相关的科技含量高的种植项目。村委会作为村庄发展的领导者,应协调各种关系,营造一个由政府、企业界、学术界和村民互动的农业发展网络。
   (2)实施资金支持
   除积极申请各级政府财政拨款外,应积极采取拓宽融资渠道,运用市场化手段,采用产品经营与资本运营相结合的战略,挖掘庙梁村的潜力。坚持市场化、规模化原则,遵循双赢的规则,形成投融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格局。
  三、结语
   对农村产业进行特色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循环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新农村特色产业规划中需要以市场需求为指引,有效整合农村现有资源,因地制宜的进行规划,以形成集约化、节约化的可持续发展产业[3]。同时以行政村或镇(乡)为单位建立一体化的特色产业体系,形成规模经济,与城市经济产业优势互补,真正的做到使城乡经济协调稳步的发展。在新农村特色产业规划时,还要避免过分的追求特色,脱离实际现状进行理想化规划,夸大農村对某些产业的接受能力,以免最终导致规划与实际相脱节,增加了新农村规划启动的难度。
  参考文献:
  [1]章继刚.建设创意新农村 发展创意农业[J].小城镇建设,2009(8).
  [2]安国辉等.村庄规划教程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赵秀玲,剧乂文.中国乡村城市化概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4]章继刚. 创意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农民日报[N], 2008-05-04(2).
  [5]魏小宝.中国休闲经济[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杨泽(1985-),男,河南省商丘市人,在读硕士,现供职于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朴佳子(1984-),女,河北省唐山市人, 在读研究生,现供职于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钱益旺(1986—),男,安徽省池州市人,在读硕士,现供职于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摘要:淮下区地处淮河流域的下游,是淮河洪水的走廊。2003 年淮河特大洪澇灾害给我们认识、研究淮下区防洪体系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笔者试图分析淮下区这次洪灾,从淮河流域地理概况、淮下区防洪体系、工程现状、基层水管单位防汛定位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淮下区防洪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及其对策。从而为淮下区及其同样受饱受洪灾影响下的流域在防洪方面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淮河;防洪体系;防洪保险机制  一、“
期刊
奎屯市雪莲广场大树移植工程于2009年春季完成,共移植胸径12-20cm的小叶白蜡、桦树178株,由于大树移栽过程中,根系会受到较大的损伤,吸水能力大大降低。大树的再生能力较幼青年树明显减弱,加上外部施工环境的影响,树体往往脱水而枯萎,甚至死亡。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为了确保树木移栽成活和树木健壮生长,采取了配套的养护技术措施,重点放在降低树体蒸腾作用,保持树体水分代谢平衡,促发新根的生长。具体措
期刊
摘 要: 熱电厂中蒸汽轮机排至凝汽器的乏汽,在凝汽器中用循环水冷却,然后进入冷却塔进一步冷却后排放,损失掉大量的热量。我厂拟对1号汽轮机组的凝汽器上部结构进行改造,利用乏汽余热加热温度较低的化学除盐水,来实现乏汽余热利用,通过经济分析认为此项技术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实用前景。  关键词:凝汽器乏汽;除盐水;余热利用;效益分析    1 引言  热电厂供热机组在设计选型时,很多厂都配有一台凝汽式汽轮发电
期刊
摘要: 钻孔灌注的质量问题是由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地基础不均匀冻胀引起的裂缝等。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钻孔偏斜和孔壁坍陷、缩孔、导管堵塞及钢筋笼上浮。 本文主要想通过对钻孔混凝土灌注桩的质量问题成因,来浅析以下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问题措施  引言:   钻孔灌注桩是根据成桩方法不同而分类定义的一种桩型。最初是由于城市人口增加,住宅高度增加,工业逐渐发展,而且城市的地基条
期刊
摘要: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本文分析了成本控制的基础、成本控制坚持的原则和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以期有效降低项目成本,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  关键词:施工项目管理成本控制  1前言  施工成本是施工企业用于施工和管理的一切费用的总和, 它综合地反映了施工活动中的劳动消耗和物资消耗状况, 是衡量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成果的一個综合性指标。目前, 由于
期刊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交通运输车流量的不断增加及黑色路面的不断延伸,尤其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颁布和实施,社会对道路路况与快速养护提出了“安全、舒适、快速”的新要求和挑战。面对重载交通下沥青路面的快速养护,加大养护机械投资和增加人员配备,提高机械化养护工人的技能和专业化、机械化水平,以适应公路养护事业的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突飞猛进地发展,公路养护里程逐年增加,对公路养护的技术、质量和效率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根据高层建筑结构特点,对结构设计中的几点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希望为更多结构设计人员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层建筑; 结构设计; 要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功能的多样化需求越来越高。再加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建筑用地日益紧张,高层建筑发展加快。随着结构设计新规范的提出,结构设计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新问题,需不断探索与实践。  选择恰当的基础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加强成本管理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 成本管理人工费  1 前言  当前我国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着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有章不循等问题,造成成本支出大,效益低下,工程投资失控的不良局面。本文针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 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项目
期刊
摘要:本文对电厂基建期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作一分析,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电力建设 工程造价有效控制  1前言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新建发电厂如何求生存、求发展是摆在电力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电力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从投资决策、工程技术和施工图设计、工程招标、施工管理、合同管理和竣工结算等各个方面,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进一步减少工程成本,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投资收益,
期刊
社会管理主要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社会管理。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