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数学学习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的有效途径。数学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其根本意义在于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是把小学数学推向现实的根本手段。主要研究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旨在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关键词:综合性发展;现实化;教学情境
从教育的角度而言,数学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贡献一己之力。然而,一旦小学数学教学顺应现实性的发展要求,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发展,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于数学学习重要性的认知,帮助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实性的意义
1.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学生实际情况的现象,教师在课堂替代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整个教学过程以讲授为主,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对知识点逐条讲解以及布置训练的方式把学生当成被动吸收知识的工具,学生无法享受课堂教学成果。此外,课后的训练通常缺乏创新能力,单纯以计算题为主,禁锢了学生的创造与思维能力。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尽量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也应该重视自身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启发与引导,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全方位综合性发展。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向现实化的方向推进,使得教师更注重学生对于教学活动的参与性。数学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因此,合理地学习数学知识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用逻辑思维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并且让学生体验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困难的满足感与自豪感。例如,对于加减法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提升购物技能等等,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了,自然也就增加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二、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实化的方式
1.改变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育方法虽然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但仍然存在些许弊端,限制了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想要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化发展,就必须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数学知识紧扣现实生活的方法。一改传统教学课堂沉闷的学习氛围。现代化的教学课堂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为学生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快地融入学习环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例如,在学习简单的计算时,教师可以通过将学生两两分组的方式,采取交换问答的教学方式,让一个学生出题,另一个学生回答,再轮流反复,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方式中得到计算水平的提升,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再比如学习数字的倍数,教师可以通过“喊数”的方式,让学生依次报数,凡是喊到规定数字的倍数时,以拍掌带过,如果有同学出现错误,则给予小惩罚。这种学习方式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可以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2.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它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之上,帮助学生有机结合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里增加对数学学习的直观感受,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与好奇心。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例如,学习简单的计算方法时,可以给学生创设如下教学情境:妈妈去交电话费回来之后带回来一张打印回单,上面显示通话时长500分钟,短信500条,每条0.1元钱,共交電话费200元,但是由于回单被撕破了,看不清通话每分钟多少钱,让同学们帮忙计算一下通话每分钟多少钱。交电话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甚至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很快就能够找到解题方法:总费用-短信费用=电话费用,算式为(200-500×0.1)÷500=0.3(元),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学生可以有效将所学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作用。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走向现实化仍旧处于探索的阶段,并日趋成熟。数学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解决实际困难。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走向现实化的重要性,并且通过不断完善教学手段,更新教育观念,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此外,还应当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旨在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雪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02):147-148.
[2]王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研究[J].赤子:中旬,2014(02):274.
编辑 温雪莲
关键词:综合性发展;现实化;教学情境
从教育的角度而言,数学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贡献一己之力。然而,一旦小学数学教学顺应现实性的发展要求,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发展,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于数学学习重要性的认知,帮助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实性的意义
1.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学生实际情况的现象,教师在课堂替代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整个教学过程以讲授为主,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对知识点逐条讲解以及布置训练的方式把学生当成被动吸收知识的工具,学生无法享受课堂教学成果。此外,课后的训练通常缺乏创新能力,单纯以计算题为主,禁锢了学生的创造与思维能力。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尽量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也应该重视自身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启发与引导,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全方位综合性发展。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向现实化的方向推进,使得教师更注重学生对于教学活动的参与性。数学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因此,合理地学习数学知识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用逻辑思维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并且让学生体验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困难的满足感与自豪感。例如,对于加减法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提升购物技能等等,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了,自然也就增加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二、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实化的方式
1.改变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育方法虽然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但仍然存在些许弊端,限制了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想要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化发展,就必须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数学知识紧扣现实生活的方法。一改传统教学课堂沉闷的学习氛围。现代化的教学课堂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为学生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快地融入学习环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例如,在学习简单的计算时,教师可以通过将学生两两分组的方式,采取交换问答的教学方式,让一个学生出题,另一个学生回答,再轮流反复,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方式中得到计算水平的提升,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再比如学习数字的倍数,教师可以通过“喊数”的方式,让学生依次报数,凡是喊到规定数字的倍数时,以拍掌带过,如果有同学出现错误,则给予小惩罚。这种学习方式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可以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2.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它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之上,帮助学生有机结合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里增加对数学学习的直观感受,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与好奇心。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例如,学习简单的计算方法时,可以给学生创设如下教学情境:妈妈去交电话费回来之后带回来一张打印回单,上面显示通话时长500分钟,短信500条,每条0.1元钱,共交電话费200元,但是由于回单被撕破了,看不清通话每分钟多少钱,让同学们帮忙计算一下通话每分钟多少钱。交电话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甚至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很快就能够找到解题方法:总费用-短信费用=电话费用,算式为(200-500×0.1)÷500=0.3(元),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学生可以有效将所学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作用。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走向现实化仍旧处于探索的阶段,并日趋成熟。数学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解决实际困难。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走向现实化的重要性,并且通过不断完善教学手段,更新教育观念,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此外,还应当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旨在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雪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02):147-148.
[2]王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研究[J].赤子:中旬,2014(02):274.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