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一些做过支架的患者反映会胸痛,北京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汪芳教授告诉笔者,这样的胸痛可能因支架引起,一般分两种:缺血性胸痛和非缺血性胸痛。 缺血性胸痛主要因为:边支血管闭塞、主支血管慢血流或无复流、支架内血栓形成等,即“通了大血管,堵了小血管”,支架疏通堵塞血管时容易压迫周边小血管(边支血管),或导致原有的斑块进入边支血管,最终引发边支血管的堵塞和疼痛。 一般采取对受压的细小血管进行“药物扩张”,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些做过支架的患者反映会胸痛,北京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汪芳教授告诉笔者,这样的胸痛可能因支架引起,一般分两种:缺血性胸痛和非缺血性胸痛。
缺血性胸痛主要因为:边支血管闭塞、主支血管慢血流或无复流、支架内血栓形成等,即“通了大血管,堵了小血管”,支架疏通堵塞血管时容易压迫周边小血管(边支血管),或导致原有的斑块进入边支血管,最终引发边支血管的堵塞和疼痛。
一般采取对受压的细小血管进行“药物扩张”,同时辅以抗痉挛治疗。如果边支血管比较大,也应考虑支架植入治疗。
还有一些胸痛是由于支架内血栓再度形成导致的,这其实是心内科大夫不愿意见到的支架手术并发症,严重者甚至致死。这类患者往往表现为持续性、剧烈的胸痛,同时伴有大汗、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很多患者经过严密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会避免再出现支架血栓的情7兄,胸痛的症状也会基本消失。
“要是接受支架治疗的患者精神过于紧张,也会感觉‘疼痛’或者‘不舒服’,就像装了假牙,刚开始的时候总觉得不自在。这是心理作用在作祟。”汪芳教授支招,这类患者最需要的是放宽心多跟医生和家属沟通,了解支架自身的特点和治疗原理,必要时还应考虑抗焦虑治疗。
有些患者因为病变过重,不得不植入长支架或多枚支架,就有可能因此出现“血管外膜牵张”,患者容易在休息时出现胸痛。这类“后遗症”很少见,即使出现了也不必太过担心,多数患者会在一个月之内完全缓解。
其他文献
去年9月,岳母发现岳父的嘴角歪斜,走路有些趔趄,便叮嘱一天爱喝三顿酒的岳父到卫生院看看:“是不是受风了?拿些药,摆治摆治!”岳父听从了岳母的话,在卫生院连续吃了几天的药也不见好,就给我们打了电话。我和老婆都在另一城市的医院临床一线工作,闻听此言,瞬间警觉起来,立即建议岳父赶紧到当地大医院的神经内科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岳父脑干腔梗,于是赶紧住院治疗。岳父成了那家医院新院区神经内科的第一位住院患者
很多家庭都备有创可贴,出现小伤口常会用到。但创可贴只适用于创伤较为表浅,伤口齐整、干净,出血不多又不需要缝合的小伤口,不是所有伤口都能用,尤其以下几种情况应慎用。 小而深的伤口。小而深的伤口应避免使用创可贴,因为创可贴的透气性和吸湿性比较差,不利于伤口内分泌物和脓液的排出,容易使细菌生长繁殖,引发或加重感染。此时,最好用碘伏、酒精或双氧水擦拭消毒用纱布包着,伤口较深应该去医院处理,由医生缝针或者
一位36岁的女性患者因感冒服用百服宁,2天后开始出现上腹部疼痛、呕吐,3天后出现尿色变深,而且胃口不好、疲倦乏力而就诊。经了解,原来患者是过敏体质,对磺胺类、头孢类、喜炎平过敏,查肝功发现多项指标严重异常,诊断为药物性肝损害。 有过敏体质的患者服用抗感冒药物出现药物性肝损害,考虑是抗感冒药物中所含的对乙酰氨基酚所致。该药品长期或大量用药会导致肝、肾功能异常,特别是过敏、特异体质的患者,常用的剂量
保本基金今后或许不会再承诺保本,并且收益也有可能出现下滑。这样的保本基金,您还爱得起吗? 2010年10月26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曾发布实施《关于保本基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不过随着资本市场、外部环境以及行业生态的变化,监管部门认为有必要对《指导意见》进行修订。 笔者发现,本次征求意见稿主要从五方面着手。下面,就为大家分析一下新规的五大看点: 1.保本基金管理人必须是
糖尿病神经病变属于出现较早的并发症。通常,微血管病变在患糖尿病3-5年即可发生,它可发生于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患者的躯干、四肢和头面部都会受影响。虽然神经病变表现多种多样,但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类症状:凉、麻、痛。发生了神经病变的糖友,可能只有其中一两个症状,也可能三者皆有。 糖友的神经为何容易受伤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血糖长期控制不良,导致了大血管或微血管病变。而血管病变使血液循环变差,神经得不到营
当银行理财产品低收益成为新常态,投资者应买什么才能保证收益? 降低预期追求稳健 目前,多数商业银行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在1.75%-2%;互联网宝宝类产品(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也已跌破3%,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下滑至成立以来的历史谷底2.4360%;风险最小的国债,新一期的三年期利率仅有3.9%。相比来说,新的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91%。 比较下来,银行理财依然有较大优势。但
你是否有过梦中不愉快的经历?在睡梦中被人追逐、攻击,或者与某种非常恐怖的东西面对面,直到你在恐惧中惊醒。没有人喜欢做一些令人恐惧的梦,但据新研究称,这些噩梦或许对于人类的精神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正面影响。 发表于《纽约杂志》的一篇文章提出,噩梦能够成为一种精神释放的方式,做噩梦时,人们会释放出那些在清醒时折磨自己的压力和焦虑。研究人员解释道:“那些在清醒时令人担忧的事情,在睡着之后还会继续干扰我们
许多患有高血压、支气管炎等慢性病的老年患者都需要长时间服用药,但因一些患者用药随意性很大,时常有骤然擅自停药、加量事件的发生,而骤然改变药量往往使治疗效果不佳甚至适得其反造成不良结果。 如慢病患者,一旦病情得到控制就突然停药,易引起药物反跳,甚至发生意外。 只有患者的治疗疗程足够,才能彻底消除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等致病菌,逐渐恢复机体功能,达到痊愈。如果“见好便收”,随意过早停药,势必导致病原微生
精神病人的家属是正常人,却要和精神病人相伴,还要承担由病人带来的各种压力。日复一日,焦虑、抑郁的情绪在他们心头堆积,考验着他们并不比凡人更坚强的神经。有不少病人家属在陪护的过程中,由于不懂得如何排解自己的精神压力,也出现了精神或心理上的问题。照顾精神病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家属有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 首先,要正确看待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和别的疾病一样,都是一种普通的疾病,只是表现症状和治疗
有人渐渐发现,电话打得越多、联系的事越多,自己越对电话“发怵”,害怕给人打电话或听到电话响。特别是在需要给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打电话时,常常一拖再拖,不到万不得已不打电话;拨号前要反复思想斗争、迟疑很久;哪怕电话接通了,心里还是忐忑不安,甚至说话都没有平时那么利索了。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电话恐惧症”。 一般的“电话恐惧”,其实情有可原。面对面交流,除了声音,还有面部表情、身体姿态、环境等可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