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指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强调学生自主参与、重视体验、途径多样、思维创新,培养问题意识和合作探究精神,开发个体潜能。既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需要,又是现有思想政治课的拓展和延伸。高中思想政治课应该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策略、创新评价机制,推进研究性学习,构建生本课堂。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研究性学习 教学策略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不再拘泥于课堂与教材,而是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以个人调查或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以问题的视角探究“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
研究性学习本质上还是一种学习方式,形式是“研究”,实际仍是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学习。因此,思想政治课大有可为。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策略,打造具有课程魅力的思想政治课。
一、转变教学观念,倡导合作探究
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同样影响教学效果。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参与,给予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机会。应该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勤于观察,敢于创新,合作探究,综合分析,做到学以致用、行以促学。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有主观能动性、个体差异和巨大发展潜力的未来社会主人。师生之间应建立一种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和促进的新型平等、民主与合作的关系,形成融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依托各种生活关切,力求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争取教学相长。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一模块的教学,发散性地给他们研究方向的指导,也可以就其中一典型现象或热点展开思考,点明该主题的研究价值,但要求学生不拘泥于该思路,尊重他们的自主性,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别出心裁。以“生活与消费”这一单元为例。教师可以“神奇的货币”为主题,鼓励学生围绕货币的发展历史、货币与市场、货币与居民探究货币“神”在何处,“奇”在何处,进而理解货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在研究性学习选题中,有小组探究古钱币的价值为何在今天越来越大及纪念币的收藏价值;有小组探究如何更好地对待压岁钱;有小组探究国民党统治时期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教训;也有小组探究网络支付下货币的发行规律;还有小组探究比特币的发展历程、产生原理和优缺点对比。
实践证明,一旦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他们就会参与积极,思维活跃,创造性不可估量。学完“生活与消费“这一单元知识,可以围绕“如何对待金钱”话题,布置学生分组,自选角度,进行综合探究。从实践结果来看,有的小组以学生的视角感受金钱的作用,寻找正确对待压岁钱的解决办法;有小组自主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相关内容,运用“边际效用”的有关知识探究“为什么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耐用消费品的影响是不同的”,并分组记录具体的数据;还有的小组利用所学知识和开展社会调查,探讨“CPI持续走高,对不同人群的生活影响”,感受物价变动的社会影响,进而真正体会为什么国家要严控CPI。
二、优化教学策略,拓宽教学渠道
研究性学习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它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引入政治课教学。教师有较强的自主性,可以更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基于教学实践的反思,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促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1.以趣导学。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真正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不难找到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利用学生的渴求心理,就能驱动学生自主而愉悦地主动参与。教师应该重视对研究性学习课题选定的指导。只有其课题的确定与现实生活相近,与学生现有年龄认知相仿,才能做到意犹未尽,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其进一步参与探究的热情。在“神奇的货币”这一课教学中,笔者曾引用“1986年的1元硬币则已经升值到12万元”这一素材,却意外地激发学生对钱币收藏的狂热搜寻、了解,有些学习小组探究古钱币为什么越来越“热”。
2.释疑启学。在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囿于学生所学知识和生活阅历的不足,可能会出现理论空白、查询资料的方式单一、研究方法简单等诸多问题,这就需要老师提供足够的帮助和耐心,帮助他们扫清疑虑和指明方向。如果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自主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适当地做延伸或删减,力求对远离学生实际的现象、知识稍加关切,学会与学生一起探究知识,能更好地做到释疑解惑,既可有效点拨,又可对学生起到较好的启发作用,使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相得益彰。如在“多边的价格”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如果能补充西方经济学中相关均衡价格及市场形成机制、均衡变化及供求定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供求理论、政府宏观调控。教学后,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探究为何政府要对农产品实行价格保护机制。
3.以教促学。新课程倡导倡开放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上应该贯穿时事政策教育,与其他人文社科等学科教学相互支撑,做到相得益彰。学生若能通过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主题,通过参观走访、调查研究等途径,搜集与之相关的资料信息,然后对所获取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提炼出自己的感受和观点,最后撰写成调查报告。这样不仅能有效地巩固课堂教学,而且能使课堂得到延伸和拓展,真正做到课堂生活化、生活课堂化。泉州校外资源丰富,社区教育资源、地方人文资源(地方历史、地方特色人文资料,地域民族风俗,地方宗教信仰,地方方言内涵,以及地方地理、气候、特产等),为课后研究性的开展提供丰富的空间和素材。比如,学完《文化生活》模块,依托泉州“东亚文化之都”的文化背景,结合历史、地理、宗教、文化产业等各学科知识,以此为切入点,可以探究“海丝文化”的由来、精神实质,也可以探究其传播途径及影响,还可以就某一具体的“海丝文化”遗产展开探究,如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提线木偶的继承、传播与发展。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落实课本知识,感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渗透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三、创新评价机制,激发学生潜力
评价机制创新才能有效促进教学改革和发展。我们应该打破原有唯分是高或是否有利于高考的传统思维,清醒地认识到参与、体验本身就是收获。正所谓“我听了我会忘记,我看了我会记住,我做了我会理解”。同时,我们必须正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探究多样化的成果展示和考核方式,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获得快乐、获得尊重。研究性学习鼓励评价主体多元化,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评价与组员个人评价相结合,书面材料评价与学生口头报告、展示活动评价相结合。在实践中,我们要倡导成员之间相互观察和激励,也要鼓励学生敢于展示自己的研究过程、研究体验和研究成果,培养自我认知和学会赏识;倡导过程体验和成果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完成得较好的小组或团队,通过相应平台进行宣传、推介,达到示范推动的效果。
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模式,以学生生活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自主参与、重视体验、途径多样、思维创新,使原来的“死的、浮的、静的、读的”变成“活的、真的、动的、用的”,培养问题意识和合作探究的精神,开发个体潜能,较好地契合了“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课程理念。在政治课上渗透研究性学习,势在必行。如何更好地处理课堂教学和研究性的开展的关系,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求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孙元清主编.高中研究性课程导师指导手册[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2]曲铁华,梁清.论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指导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4).
[3]胡兴松.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2.Z1.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研究性学习 教学策略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不再拘泥于课堂与教材,而是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以个人调查或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以问题的视角探究“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
研究性学习本质上还是一种学习方式,形式是“研究”,实际仍是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学习。因此,思想政治课大有可为。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策略,打造具有课程魅力的思想政治课。
一、转变教学观念,倡导合作探究
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同样影响教学效果。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参与,给予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机会。应该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勤于观察,敢于创新,合作探究,综合分析,做到学以致用、行以促学。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有主观能动性、个体差异和巨大发展潜力的未来社会主人。师生之间应建立一种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和促进的新型平等、民主与合作的关系,形成融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依托各种生活关切,力求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争取教学相长。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一模块的教学,发散性地给他们研究方向的指导,也可以就其中一典型现象或热点展开思考,点明该主题的研究价值,但要求学生不拘泥于该思路,尊重他们的自主性,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别出心裁。以“生活与消费”这一单元为例。教师可以“神奇的货币”为主题,鼓励学生围绕货币的发展历史、货币与市场、货币与居民探究货币“神”在何处,“奇”在何处,进而理解货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在研究性学习选题中,有小组探究古钱币的价值为何在今天越来越大及纪念币的收藏价值;有小组探究如何更好地对待压岁钱;有小组探究国民党统治时期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教训;也有小组探究网络支付下货币的发行规律;还有小组探究比特币的发展历程、产生原理和优缺点对比。
实践证明,一旦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他们就会参与积极,思维活跃,创造性不可估量。学完“生活与消费“这一单元知识,可以围绕“如何对待金钱”话题,布置学生分组,自选角度,进行综合探究。从实践结果来看,有的小组以学生的视角感受金钱的作用,寻找正确对待压岁钱的解决办法;有小组自主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相关内容,运用“边际效用”的有关知识探究“为什么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耐用消费品的影响是不同的”,并分组记录具体的数据;还有的小组利用所学知识和开展社会调查,探讨“CPI持续走高,对不同人群的生活影响”,感受物价变动的社会影响,进而真正体会为什么国家要严控CPI。
二、优化教学策略,拓宽教学渠道
研究性学习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它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引入政治课教学。教师有较强的自主性,可以更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基于教学实践的反思,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促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1.以趣导学。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真正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不难找到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利用学生的渴求心理,就能驱动学生自主而愉悦地主动参与。教师应该重视对研究性学习课题选定的指导。只有其课题的确定与现实生活相近,与学生现有年龄认知相仿,才能做到意犹未尽,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其进一步参与探究的热情。在“神奇的货币”这一课教学中,笔者曾引用“1986年的1元硬币则已经升值到12万元”这一素材,却意外地激发学生对钱币收藏的狂热搜寻、了解,有些学习小组探究古钱币为什么越来越“热”。
2.释疑启学。在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囿于学生所学知识和生活阅历的不足,可能会出现理论空白、查询资料的方式单一、研究方法简单等诸多问题,这就需要老师提供足够的帮助和耐心,帮助他们扫清疑虑和指明方向。如果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自主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适当地做延伸或删减,力求对远离学生实际的现象、知识稍加关切,学会与学生一起探究知识,能更好地做到释疑解惑,既可有效点拨,又可对学生起到较好的启发作用,使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相得益彰。如在“多边的价格”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如果能补充西方经济学中相关均衡价格及市场形成机制、均衡变化及供求定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供求理论、政府宏观调控。教学后,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探究为何政府要对农产品实行价格保护机制。
3.以教促学。新课程倡导倡开放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上应该贯穿时事政策教育,与其他人文社科等学科教学相互支撑,做到相得益彰。学生若能通过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主题,通过参观走访、调查研究等途径,搜集与之相关的资料信息,然后对所获取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提炼出自己的感受和观点,最后撰写成调查报告。这样不仅能有效地巩固课堂教学,而且能使课堂得到延伸和拓展,真正做到课堂生活化、生活课堂化。泉州校外资源丰富,社区教育资源、地方人文资源(地方历史、地方特色人文资料,地域民族风俗,地方宗教信仰,地方方言内涵,以及地方地理、气候、特产等),为课后研究性的开展提供丰富的空间和素材。比如,学完《文化生活》模块,依托泉州“东亚文化之都”的文化背景,结合历史、地理、宗教、文化产业等各学科知识,以此为切入点,可以探究“海丝文化”的由来、精神实质,也可以探究其传播途径及影响,还可以就某一具体的“海丝文化”遗产展开探究,如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提线木偶的继承、传播与发展。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落实课本知识,感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渗透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三、创新评价机制,激发学生潜力
评价机制创新才能有效促进教学改革和发展。我们应该打破原有唯分是高或是否有利于高考的传统思维,清醒地认识到参与、体验本身就是收获。正所谓“我听了我会忘记,我看了我会记住,我做了我会理解”。同时,我们必须正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探究多样化的成果展示和考核方式,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获得快乐、获得尊重。研究性学习鼓励评价主体多元化,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评价与组员个人评价相结合,书面材料评价与学生口头报告、展示活动评价相结合。在实践中,我们要倡导成员之间相互观察和激励,也要鼓励学生敢于展示自己的研究过程、研究体验和研究成果,培养自我认知和学会赏识;倡导过程体验和成果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完成得较好的小组或团队,通过相应平台进行宣传、推介,达到示范推动的效果。
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模式,以学生生活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自主参与、重视体验、途径多样、思维创新,使原来的“死的、浮的、静的、读的”变成“活的、真的、动的、用的”,培养问题意识和合作探究的精神,开发个体潜能,较好地契合了“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课程理念。在政治课上渗透研究性学习,势在必行。如何更好地处理课堂教学和研究性的开展的关系,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求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孙元清主编.高中研究性课程导师指导手册[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2]曲铁华,梁清.论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指导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4).
[3]胡兴松.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2.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