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质晕次结构的演化研究进展

来源 :天文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q1982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认为暗晕是通过等级成团方式形成的:小质量暗晕先形成,进而通过并合形成较大质量的暗晕。并合后的小质量暗晕形成所谓的次结构,目前关于次结构的演化过程和分布特点尚无明确结论。介绍了利用数值模拟、半解析模型和观测来研究次结构分布和演化的进展,并特别讨论了次结构的并合时标、质量函数和空间分布等特性。
其他文献
太阳银心距的测定对一些领域的天体物理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人们通过各种互相独立的途径,不断提高太阳银心距R0测定(包括绝对测定和相对测定)值
近红外偏振是研究恒星形成的有效工具。该文介绍了近红外偏振器的工作原理,然后分几个方面介绍了近红外偏振在恒星形成研究中的应用。红外反射云能很好地示踪年轻星天体及分子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
介绍了天体物理过程中的甚高能γ射线(TeV能段)的发射机制、探测方法和甚高能γ射线天文学对于宇宙线和天体物理学研究的意义。还简要概述了国内外的甚高能γ天文学探测实验以
利用当前宇宙大尺度结构和星系形成领域流行的暗晕模型,对宇宙速度场两点相关函数进行精确的描述。暗晕模型能给出宇宙速度场无论是在线性还是非线性尺度上的估计,而且,模型中考
该文总结了近年来椭圆星系中尘埃起源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包括尘埃大小的分布及其组成、椭圆星系恒星质量损失速率、尘埃的两种加热机制(恒星辐射加热和电子一尘埃碰撞加热),以
星际气体是星系中重子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分子气体(主要是分子氢H2)以及原子气体(主要是中性氢HI)对于星系中发生的各个物理过程至关重要。本文在前人的星系形成和演化的半
硅酸盐尘粒是宇宙尘埃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广泛存在于许多天体物理环境中,其特性随环境而变化。由于近年来观测数据的不断增加和红外光谱质量的逐步提高,宇宙空间中的硅酸盐尘
从磁流体动力学方程组出发,用微扰法得到的色散方程中含有环向磁场。利用全新的反常粘滞和反常阻抗,对吸积盘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只有竖直方向的弱磁场才可以引发一种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