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分析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异同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mldb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民族声乐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是我国民众的聪明和才智的集中展现,其较好的展示出我国人民对生活的希望和对事物的追求。而美声的唱法则是国外的产物,在意大利17 世纪的时候产生,其演唱的形式特点较为突出。美声进行全方面的推广和民众对其认知度较高的时期为17 到18 世纪,在当时的欧洲社会曾经呈现出盛极一时的状况。在经济和社会逐步全面的提高的同时,美声演唱的形式也在不断的进行完善和提升,现阶段在世界上对演唱喜爱程度较高的音乐表现形式为美声的演唱。本文对比较分析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异同。
  【关键词】民族声乐;美声唱法;异同
  美声唱法和民族声乐是两种各具特色的歌唱形式,然而,二者并不是相互独立、毫无关联的,声乐教学中把握好二者的相通之处,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基础,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演唱艺术走向新的巅峰。
  一、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文化定位
  我国民族声乐起源于五千年历史的文化积酿,发展成为一个实力强大、基础雄厚、影响深远的声乐学派,构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演唱风格、情感表达和文化基底。民族唱法以我国的汉语言为基础,悠久的文化历史为背景,追求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神情兼备、以情感触动人们的心灵。美声唱法来自于西方传统文化,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诞生,由西欧古典声乐的专业化唱法上发展而成,具有真实性、节制性和容忍性的特色。受宗教音乐的影响,即使包含强烈的情感表达内容,也展现出节制性的演唱风格。
  二、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情感表达方式的异同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由此衍生出千姿百态的艺术形式。当今的民族声乐称谓是我国现代乐坛的提法,这种唱法正是在传统的声乐艺术基础上,随着我国政治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善而逐步发展的,是不断汲取其他姊妹艺术长处而形成的。三十年代秧歌剧是民族声乐艺术的雏形,歌剧《白毛女》则开创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一个新纪元。随后大量新歌剧、新民歌的出现,形成了新的音乐风格和演唱方法。这时的民族声乐,已经与西洋声乐并存,同样是受到音乐界关注的强大的歌唱流派。解放后,民族声乐艺术走进了高等音乐学府,在演唱方法和演唱风格上,开始了全面而细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国大多数音乐学院都相继建立了“民族声乐”专业,在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风格、教学管理等方面都日趋完善。
  美声唱法是自文艺复兴以来从西欧专业古典声乐的传统唱法中发展而来的。当时的西方音乐受宗教音乐的影响,以多声部教堂音乐、复调音乐为主,男女唱法一样。经过无数歌唱家们努力探索、钻研、改进自己的唱法,以适应剧情的需要,今天表现力丰富多彩的美声唱法才得以形成。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声唱法传入我国,以黄友葵、喻宜萱、周小燕、朗毓秀等为代表。50年代,保加利亚声乐教授契尔金来华,组织了两次讲座,一次示范性教学。60年代以伊莉丝.科拉岱蒂为代表,开始强调关闭唱法,在男高音的训练上得到了极有价值的启示。70年代斯义桂来华讲学,为国人带来了科学的教学观念、新鲜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声乐教材。80年代佛洛教授来华,他用轻机能训练法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松弛、贯通的音域,宽广的歌唱嗓音。1981至1983年吉诺·贝吉三度来华,他的讲学热情严谨、论点可信,明确了一些概念,纠正了一些混乱认识,对我国声乐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民族声乐艺术与美声唱法在情感表达上的差异是前者以字正腔圆为主,后者以声音优美为重。“字正腔圆”是中国声乐艺术审美标准的核心,是故“学唱之人,无论巧拙,只看有口无口。听曲之人,慢讲精粗,先问有字无字”。美声唱法审美的首要标准则是“声音优美”。正如意大利歌剧大师罗西尼在谈到演唱歌劇需要什么条件时,他回答道:“第一是声音,第二是声音,第三还是声音。”
  总的来讲,民族唱法更重视歌曲的表现形式,通过演唱方式的变化达到感染观众的目的,而美声更注重的是声音内在的感染力,不需要过多的形体动作、演唱方式的变化,更多的是通过演员声音技术等内在的方式变化达到感染观众的目的。
  三、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演唱技巧的异同
  我们可以从呼吸的运用、力的运用、管道、声音的图像、表演形式几方面对民族与美声两种唱法加以比较。
  3.1呼吸的运用
  气息是发声的原动力,无论是我国的民族唱法还是美声唱法都认为优美动听的声音必须由正确的气息来支持。我国民族唱法的传统经验是“天伏地,地伏天,天地贯通,气走丹田”。即把丹田分为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上丹田又叫“天”,位于两眉之间,这就是美声唱法所谓的头腔共鸣。中丹田又叫“气”,位于脐上胸下的部位,这就是美声唱法所谓的横膈膜处。下丹田又叫“地”,位于脐下三指,就是美声唱法所谓的小腹收缩处。不同之处是,我国的民族唱法在用气上强调一根线,就是从小腹处一直到上口腔声音比较集中,发音自然而明亮。美声唱法则强调将气吸至肺底部,吸气时肺的下部扩张,使身体腰部周围的肌肉向外张开,胸腔扩大,下肋骨周围托住,由于声门发音可大可小,胸腔共鸣得到运用,声音比较洪亮,音色浑厚而饱满。
  3.2力的运用
  力的运用指的是声乐艺术中歌唱的平衡感和协调感。我国民族唱法主要强调意、气、力、情的完整统一和连续运用,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声情并茂,这样的声音才会有血肉,有灵魂,有无穷的韵味与魅力。演唱中力的运用必须有“双向运动”感和连绵不断的“运力如抽丝”感。正如《诗说杂记》中所说:“气脉之来,绵绵如绳,前后相连,首尾呼应,虽千言万韵,依然生气勃勃,跃跃如动。”这正是意、气、力的统一与连贯。美声唱法则是用“吸气”的感觉去歌唱,力的支持点放在横膈膜处,把力的运用与保持具体到腰部和横膈膜的中间,从而发出浑厚而明亮的声音。
  3.3管道
  我国的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在喉咙打开的大小、喉头的位置高低上存在着差异,从而形成发音管道长短的不同。用吉诺·贝吉的话说就是:“喉结要尽量往下,喉咙要尽量打开。”喉头向下使发音管拉长,使声音上下贯通,音色宽厚饱满,美声唱法即是如此。我国的民族唱法则是喉位稍稍向上,发音管缩短,喉咙的打开度偏小,使声音集中、明亮、柔和而细腻。
  3.4声音的图像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日新月异,对声音的进一步科学解释,只凭感觉和乐谱是远远不够的,至少要用频率表、分贝表、频谱表等图表,甚至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等。对于一段声音的描述至少应用三幅图像来体现:一是频率与时值关系的旋律图,二是强度与时间关系的动态图,三是强度与频率关系的频谱图。这样对声音的亮暗、宽窄、大小、强弱等现象的说明要准确得多,从中可以明确具体地看到声音的强弱、高低、明暗等不同特征。用科学手段分析说明,声音是具有“图像”可言的,是可以画出来的。我国的民族唱法一般表现为轻、淡、细、亮的色调,以及稀、浅、薄等特征。而美声唱法的声音“图像”主要表现为浓、厚、重、深、立体感等,具有流动的“建筑”之感。
  3.5表演形式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不仅重视歌唱者的声音,而且,同样重视歌唱者的表演,重视唱与表演的完美统一,表演形式以歌、舞、乐交织和载歌载舞的方式为主。美声唱法的表演形式则比较单一,注重声音的表现力,不注重外在的动作配合,尤其表现在独唱音乐会中,动作的表演常常被视为“多余”和“喧宾夺主”。主要靠歌唱音乐去表现内容,感动观众。
  四、结束语
  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的艺术珍宝是民族声乐,也是不同民族人们的智慧和才智的集中,是我国民众对于美的审视汇聚,值得后继者对其不断的进行发扬光大和传承;而国外的美声唱法,也是欧洲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展现,具有较高的财富价值。所以后继者在对本民族文化进行不断推广和发扬的同时,对外来的文化也要不断的融入,从而有效的促使我国声乐艺术的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常晓虹.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比较分析[J].学园,2017(15):137+154.
  [2]乌雅汗.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比较分析[J].黄河之声,2016(17):90.
  [3]魁丽华.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相互借鉴及其发展趋势[D].西北民族大学,2011.
其他文献
【摘要】自从我国加入WTO,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飞速发展,同时作为一国后动力的教育事业也不断得到高度重视。经济全球化使得人们不仅止步于单一的温饱问题,而是追求更高质量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在如今人才辈出的时代,更是需要对高中教育的注意力集中,新课改的背景要求高中教学应逐步革新,并将普通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找到基准点。但就目前情况看,高中艺术教育仍然存在着艺术教育涵盖范围不大、艺术教育与普通
期刊
【摘要】我国的小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难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小学英语的学习确实十分重要的,因为这是给未来的学生的英语打基础的阶段,并且在这个阶段还能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将会陪伴学生的一生。所以对于小学英语教师来说,在进行英语课程教学时,应该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效率,我们这篇文章就是主要针对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分析。
期刊
【摘要】江苏民歌是我国的传统民歌之一,小学音乐教学中主要是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习江苏民歌可以更好的培养小学的音乐天分。而且学习江苏民歌还可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江苏的地理风情和风俗习惯。江苏民歌的节奏和旋律一般比较悠扬和婉转,在表达情感方面比较温婉,符合中国人待人处事的习惯,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将江苏民歌更好的运用到小学音乐课堂中,对培养学生的各方面情感都有深远的影响。本篇文
期刊
【摘要】元祐文人是北宋时期书画鉴藏的典型代表,即元祐时期以苏轼为中心,包括“苏门”文人以及与苏轼交往密切的米芾、王诜、李公麟等人的文人书画鉴藏群体。本篇论文以元祐文人书画鉴藏的形成原因为研究对象,从社会背景与文化背景、以及个人因素出发,去深入分析北宋时期元祐文人书画鉴藏之所以形成风尚的原因。  【关键词】元祐文人;书画鉴藏;形成原因  元祐文人是北宋时期以苏轼为中心的,既包括秦观、黄庭坚、张耒等苏
期刊
【摘要】中国水墨画是我国所有艺术形式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水墨画的发展由来已久延续了上千年。我国大部分文人学者都对水墨画情有独钟,在我国的水墨画发展的过程中,进入开放的全球化时代之后,大量的西方艺术涌入中国这也对我国的水墨画艺术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近几年,随着发展与革新,教育学家与画家们也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引入到了对学生的教学课程中,使得水墨画这项传统艺术形式传承到学生手中,经过分析和讨论
期刊
【摘要】处于孩童阶段的小学生,如何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爱玩、爱动的特点,让孩子们对音乐更好的掌握和有更高的学习兴趣,才是教师们所需要做的主要问题。那么如何做才能让孩子们对音乐感兴趣呢?人们常说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所以如果想让孩子们对音乐充满兴趣,那么必须让老师根据孩子们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让孩子们对音乐充满非常高的兴趣。我们都知道江苏民歌具有非常濃厚的地域特点,苏北的《茉莉花》,苏南的《紫竹
期刊
【摘要】近年来,芭蕾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由于芭蕾舞庞大的受众基础以及不断攀升的专业水平,使得其成为我国舞蹈界不可忽视的力量。我国对于芭蕾舞的教学也越来越重视,要想有效提升学习者的舞蹈综合能力,就必须注重芭蕾舞教学中美感意识的培养。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了芭蕾舞教学中美感意识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芭蕾舞;教学;美感意识;培养方法  1、芭蕾舞中美感意识的重要意义  美国著名舞蹈美学家克莱夫·贝尔
期刊
【摘要】柱子作为建筑中重要的结构部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同时在建筑中进行最直观的体现。通过了解不同时期的建筑中柱式的运用从中更直观的认识到古典柱式的特点和总结出古典柱式演变的基本脉络。  【关键词】古典柱式;古代建筑;演变  1、古典柱式的含义  柱子是一种支撑门楣的支撑结构,材质有木头、石质、钢结构等。柱式便是对于石质柱子各组成部分样式及其组合的一种数字化的标准。古典柱式仅仅是对欧洲古典建
期刊
【摘要】通识教育,也被称为普通教育,自由教育,博雅教育等等,是一种面向所有人的,公共的教育。而艺术通识教育,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现如今各大高校开设了多种多样的通识教育课,但是对于艺术通识教育课程开设并不多,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除此之外,艺术通识教育本身的特殊性与局限性也导致其在课程开设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问题。故本文旨在研究艺术通识教育课程现状,以及针对其出现的问题所提出的对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神话、奇幻类题材是影视界现在的热点并大有火热发展之趋势。在中国的古典书籍中,有丰富的文学题材可以汲取营养,大量的民间鬼怪轶事的传说,无不引起观众对这类题材的熟悉感和亲切感,展现出历史的记忆、民族的信仰,形成了东方古老国度独具魅力的神话鬼怪题材,占据世界影视之林的一席之地。  【关键词】神怪题材;民间传说  国外的神怪题材的电影创作者喜好将神话题材作为本土文化精神的传播载体,并在全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