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集控运行控制模式是对传统的控制模式的革新,对提升电厂的效益,降低电厂的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电厂应积极推进集控运行控制模式在电厂生产中的运用,完善配套的管理办法,确保电厂安全生产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电厂集控运行;现状;加强措施
1 电厂集控运行技术模式
1)分散控制模式。分散控制模式是对集控运行模式的重要革新,该模式在实际的操作中能对技术功能和运行风险等做到分散化的管理,在运行过程中最大可能地减少系统运行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的危害范围。在对分散控制模式建立的过程中,应当分析信号的发放,一旦在信号发放过程中出现故障,会导致相应的操作失误。此外,信号检查对分散控制模式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保证集控运行模式的稳定性。2)分等级控制模式。分等级控制模式实际上就是将控制模式进行等级化、阶梯化,该模式对集控运行模式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分等级控制模式能集约化管理集控运行模式,实现电厂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3)通讯传输控制模式。通讯传输控制模式是以现代通讯技术为重要基础的,其特点就是拥有众多的运行条件,网络通信技术是其重要的运行条件之一。通讯传输控制模式的重要前提就是信息技术,其以信息技术为重要依托,能对电厂集控运行的大量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
2 电厂集控运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集控运行控制模式在电厂的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只有妥善处理这些问题,才能确保集控运行控制模式的正常运转。在集控运行管理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就是主汽压力控制系统问题,该问题会对电厂的运行带来极其重大的损失。过热气温控制系统在实际的工作中容易受到诸如给水温度、燃水比例等因素的影响,在工作中也很容易易出现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会导致该系统的调节工作产生较大的质量问题。此外,再热气温控制系统与前两者相比,其工作程序更为复杂,工作难度更大。
3 火电厂集控运行问题的有效应对策略
3.1 优化系统运行环境
在火电厂集控系统运行过程中,系统的运行状况与各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需要为集控运行营造良好的环境。在实际设备安装调控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工期要求进行施工,避免出现随意缩短工期或是不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调试设备的情况发生。同时还要对设备运行条件给予高度重视,确保设备能够始终处于良好的环境下运行,为集控系统运行效率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集控系统运行过程中,当电子控制室过于干燥时,则会产生静电,从而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较大的干扰,因此要有效的防止干燥情况的发生。另外,还要重视信号干扰问题,即集控系统要做好接地区,电缆要对周围干扰信号进行有效屏蔽,这样才可以有效的避免错误接收导致信号指令下达错误情况发生。而且对于集控系统运行操作人员而言,在实际工作中要对上述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做好具体的预防工作,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事故发生。
3.2 加强对原料的管理
由于煤质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机组和锅炉运行的稳定性,因此火电厂集控运行过程中需要保证煤的质量。特别是对于用电高峰期内,更需要严格把好原料质量关,保证发电机组稳定的运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针对每次入炉煤提取样品进行分析和比对,及时发现问题。另外,还要加大对样煤抽检和送检过程的监管,确保煤质的质量,为火电厂正常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合理构建集控系统运行模式
通过构建合理的集控系统运行模式可以为集控系统稳定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火电厂集控系统运行过程中主要以分散控制、分级阶段控制和通讯传输控制三种运行模式为主。在采用分散控制方式时,需要能在集控系统运行过程中分散管理技术、风险和负荷,以此来规避风险,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分级阶段控制需要对集控管理控制环节进行细化,实现集约化集控管理。而且实际信息传输过程中,宜采用通讯技术和手段来实现远程通讯控制,有效的连接各发电组装置。在具体构建集控系统运行模式过程中,则要与集控系统具体环境、条件及火电厂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有效的完成集控系统运行模式的合理构建。
3.4 优化集控系统工艺技术的管理
在实际火电厂集控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加强工艺技术管理工作,这是提高集控系统运行的关键所在。由于火电厂集控系统元件种类较大,任何一个元件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通过对元件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元件故障发生率。因此在实际管控工作中,需要加大对集控系统软硬件的控制,并对微型处理器进行有效把握。集控系统硬件要做到便于操作且具有较大的存储空间,为软件功能的发挥打下坚实的基础,并通过软硬件的良好匹配来实现高效的控制。
3.5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在火电厂集控运行过程中,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与安全管理工作息息相关,通过全面提高集控运行安全管理水平,可以有效的降低事故发生率。这就需要火电厂重视职工的安全管理培训工作,强化安全管控,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规范对设备进行操作,并在事故发生后能够积极执行安全管理预案,并实现对事故的有效控制,及時将故障进行清除。另外,火电厂还要通过组建一支高素质、高专业技能的团队,有效的降低变电运行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束语
近些年,我国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社会对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持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必须提高电厂的发电量,保证电厂正常运转。电厂发电效率的提高是奠定在电厂运行控制模式不断改善与发展的基础上的。当前,我国电力行业普遍使用的是集控运行模式,它与传统的电力系统管控模式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改进。集控运行控制模式的运用对电厂发电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成巧.论电厂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应用[J].中国高新区,2018(13):10-11.
[2]尚余鹏.浅谈电厂集控运行汽轮机运行的优化措施[J].南方农机,2018,49(05):148-149.
[3]高全帅.火力发电机组集控运行现状及技术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8(05):205-206.
[4]胡冬至.电厂集控运行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控制策略[J].山东工业技术,2018(05):171+158.
关键词:电厂集控运行;现状;加强措施
1 电厂集控运行技术模式
1)分散控制模式。分散控制模式是对集控运行模式的重要革新,该模式在实际的操作中能对技术功能和运行风险等做到分散化的管理,在运行过程中最大可能地减少系统运行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的危害范围。在对分散控制模式建立的过程中,应当分析信号的发放,一旦在信号发放过程中出现故障,会导致相应的操作失误。此外,信号检查对分散控制模式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保证集控运行模式的稳定性。2)分等级控制模式。分等级控制模式实际上就是将控制模式进行等级化、阶梯化,该模式对集控运行模式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分等级控制模式能集约化管理集控运行模式,实现电厂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3)通讯传输控制模式。通讯传输控制模式是以现代通讯技术为重要基础的,其特点就是拥有众多的运行条件,网络通信技术是其重要的运行条件之一。通讯传输控制模式的重要前提就是信息技术,其以信息技术为重要依托,能对电厂集控运行的大量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
2 电厂集控运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集控运行控制模式在电厂的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只有妥善处理这些问题,才能确保集控运行控制模式的正常运转。在集控运行管理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就是主汽压力控制系统问题,该问题会对电厂的运行带来极其重大的损失。过热气温控制系统在实际的工作中容易受到诸如给水温度、燃水比例等因素的影响,在工作中也很容易易出现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会导致该系统的调节工作产生较大的质量问题。此外,再热气温控制系统与前两者相比,其工作程序更为复杂,工作难度更大。
3 火电厂集控运行问题的有效应对策略
3.1 优化系统运行环境
在火电厂集控系统运行过程中,系统的运行状况与各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需要为集控运行营造良好的环境。在实际设备安装调控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工期要求进行施工,避免出现随意缩短工期或是不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调试设备的情况发生。同时还要对设备运行条件给予高度重视,确保设备能够始终处于良好的环境下运行,为集控系统运行效率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集控系统运行过程中,当电子控制室过于干燥时,则会产生静电,从而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较大的干扰,因此要有效的防止干燥情况的发生。另外,还要重视信号干扰问题,即集控系统要做好接地区,电缆要对周围干扰信号进行有效屏蔽,这样才可以有效的避免错误接收导致信号指令下达错误情况发生。而且对于集控系统运行操作人员而言,在实际工作中要对上述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做好具体的预防工作,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事故发生。
3.2 加强对原料的管理
由于煤质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机组和锅炉运行的稳定性,因此火电厂集控运行过程中需要保证煤的质量。特别是对于用电高峰期内,更需要严格把好原料质量关,保证发电机组稳定的运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针对每次入炉煤提取样品进行分析和比对,及时发现问题。另外,还要加大对样煤抽检和送检过程的监管,确保煤质的质量,为火电厂正常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合理构建集控系统运行模式
通过构建合理的集控系统运行模式可以为集控系统稳定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火电厂集控系统运行过程中主要以分散控制、分级阶段控制和通讯传输控制三种运行模式为主。在采用分散控制方式时,需要能在集控系统运行过程中分散管理技术、风险和负荷,以此来规避风险,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分级阶段控制需要对集控管理控制环节进行细化,实现集约化集控管理。而且实际信息传输过程中,宜采用通讯技术和手段来实现远程通讯控制,有效的连接各发电组装置。在具体构建集控系统运行模式过程中,则要与集控系统具体环境、条件及火电厂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有效的完成集控系统运行模式的合理构建。
3.4 优化集控系统工艺技术的管理
在实际火电厂集控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加强工艺技术管理工作,这是提高集控系统运行的关键所在。由于火电厂集控系统元件种类较大,任何一个元件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通过对元件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元件故障发生率。因此在实际管控工作中,需要加大对集控系统软硬件的控制,并对微型处理器进行有效把握。集控系统硬件要做到便于操作且具有较大的存储空间,为软件功能的发挥打下坚实的基础,并通过软硬件的良好匹配来实现高效的控制。
3.5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在火电厂集控运行过程中,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与安全管理工作息息相关,通过全面提高集控运行安全管理水平,可以有效的降低事故发生率。这就需要火电厂重视职工的安全管理培训工作,强化安全管控,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规范对设备进行操作,并在事故发生后能够积极执行安全管理预案,并实现对事故的有效控制,及時将故障进行清除。另外,火电厂还要通过组建一支高素质、高专业技能的团队,有效的降低变电运行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束语
近些年,我国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社会对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持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必须提高电厂的发电量,保证电厂正常运转。电厂发电效率的提高是奠定在电厂运行控制模式不断改善与发展的基础上的。当前,我国电力行业普遍使用的是集控运行模式,它与传统的电力系统管控模式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改进。集控运行控制模式的运用对电厂发电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成巧.论电厂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应用[J].中国高新区,2018(13):10-11.
[2]尚余鹏.浅谈电厂集控运行汽轮机运行的优化措施[J].南方农机,2018,49(05):148-149.
[3]高全帅.火力发电机组集控运行现状及技术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8(05):205-206.
[4]胡冬至.电厂集控运行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控制策略[J].山东工业技术,2018(05):17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