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谣的逻辑是“先赚名,再赚钱”,造谣本身并不产生收益。通过造谣,吸引粉丝关注,而粉丝则成为后期商业炒作的基础。尔玛公司此前曾表示,在策划“凤姐”时,他们事先就与南京一家整形医院谈好商业合作。
造谣的逻辑:“先赚名,再赚钱”
1947年产生了一条著名的谣言决定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也就是说,谣言产生跟事件的重要性和事件的模糊性成正比,事件越重要而且越模糊,谣言产生的几率和效应越大。
杨秀宇和秦火火的造谣路恰好说明了这一公式。
2006年,杨秀宇注册成立了尔玛公司。从这一年的“别针换别墅”开始,杨秀宇几乎每年都要制造一起轰动网络的热点事件,如最美清洁工、郭美美和干露露等事件,耸人听闻又吸引网民眼球。
秦火火的加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提高网络知名度和影响力,秦、杨二人先后策划、制造了一系列网络热点事件,吸引粉丝,使自己迅速成为网络名人,如“7·23”动车事故发生后,故意编造、散布中国政府花2亿元天价赔偿外籍旅客的谣言,挑动民众不满情绪。二人还捏造了所谓雷锋生活中的奢侈情节、污称这一道德楷模的形象完全是由国家制造;利用“郭美美炫富事件”蓄意炒作,恶意攻击中国的慈善救援制度。
在一个个网络谣言的背后,其所在的营销公司也由此实现了“影响力变现”:先利用谣言引起网民关注,积累起一定影响力,再利用这些影响力,帮助企业营销,把虚无缥缈的粉丝变成真金白银。此外,该公司还一直以非法删帖替人消灾、联系查询IP地址等方式赚钱。
据杨秀宇证言,他的公司一年的收入达近千万元之多。
与杨秀宇和秦火火不同,微博上拥有110万粉丝的周禄宝则热衷在网上搜集负面信息,在精心选定目标对象后,以在个人微博、博客等发布或扬言利用自己的媒体资源发布负面帖文、揭露对方隐私为由,实施敲诈勒索。
目前,周禄宝涉嫌敲诈勒索三座寺庙、道观和一家开发商,已经查实的敲诈勒索金额接近百万元人民币。
其实,造谣的逻辑是“先赚名,再赚钱”,造谣本身并不产生收益。通过造谣,吸引粉丝关注,而粉丝则成为后期商业炒作的基础。尔玛公司此前曾表示,在策划“凤姐”时,他们事先就与南京一家整形医院谈好商业合作。
“意见领袖”的商业运作
杨秀宇所在的尔玛公司造谣炒作的方式是,尽可能多注册账号,同时也形成了商业合作或者互助转发的模式,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一人发布微博,其他圈内人转发,互相推荐,形成网状的传播结构;二是大V转发这些微博;三是花钱请一些账号转发,根据粉丝数量,每条转发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
网络中大V早已成为营销的重要推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网络营销人士对记者说,网络大V们赚钱路径就是“先出名,再收钱”。在网络中首先要出名,但通过正常的发帖、转帖很难达到出名效果,而造谣就成为快速出名的绝佳方式。盯住名人、热点事件,并通过造谣吸引微博粉丝关注,成为出名的捷径,而这些粉丝也成为日后该大V商业运作的基础。
该人士介绍称,其实在网络造谣传谣利益链条中,各方都成为受益者,网民只是被利用的工具。凭借网络营销公司、水军在网络中的广阔覆盖,加之大V又对谣言背书,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网络变现的产业链。
据记者统计,新浪和腾讯微博中,持有百万以上粉丝的大V超过3200个,持有千万以上粉丝的大V超过220个。这些大V在行业中普遍被称为“意见领袖”,不但带动了微博用户的活跃度,也能将自身粉丝数直接转化为自己的收入。某些网络中的大V为了不断吸引粉丝关注,以“求辟谣”方式转发一些未经证实的谣言,从而成为谣言的“二传手”。
据一位企业微博营销负责人介绍,自己企业曾与多名粉丝超过百万的大V合作,几条微博下来,价格超过5万元,虽然价格不匪,但效果不俗,2小时内转发和评论就过万,而长尾传播则更加明显。
上述人士提供的一份网络大V转发价目表显示,草根大V转发内容,通常价格在100到3000元不等。一些超过千万粉丝的大V,为自抬身价,甚至不接受直接给钱的方式,营销公司可以利用这些超级大V,为公司旗下其他大V带来更多粉丝,从而获取更大利益。除了大V外,影视明星大V账号更加值钱,转发价格最少都在万元以上。
一位曾与某微博粉丝在500万以上的草根大V有过合作的人士表示,经由公关公司牵线,该大V发布软性广告内容微博,几条下来价格高达7万人民币,但效果不俗:不到一个小时就获得了上万的评论与转发。
“如果付费内容是攻击竞争对手的谣言,可能更贵。”上述人士称,一些公关公司自己运营营销账号,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推广已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而普通的营销账号价格从100至3000元不等,一般团队运作的明星大V,基本在1万至10万元不等。
实际上,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也正在打击以大V“求证”的方式传谣行为。不久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网络新闻协调局有关负责人曾介绍,有一些所谓“大V”账号以“求辟谣”、“求证”等方式故意扩散谣言,让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跟风,损害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网络谣言鉴定学
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但在网络江湖中,即便是智者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信息,也往往会陷入轻信的陷阱。鉴定谣言,需要一种科学、专业的态度,更需要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
□ 江寒秋
分门别类鉴谣言
就国际新闻而言,普通人可以接触到的验证渠道主要是几大国际知名媒体,比如CNN、BBC等。一旦有爆炸性的新闻,比如“日本承认钓鱼岛是中国神圣领土”之类,假如在CNN和BBC的网站首页上没有,基本上可以判定100%为假。
当然,更专业做法是监测四大通讯社的稿库。有一个网站可以利用:http://www.newsnow.co.uk。
你还可以安心等各大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消息。从消息在微博上爆出起计时,如果半小时之内门户网站还没有相关消息,也基本可以判定为假消息。 奇闻异事的谣言也有不少,这类消息的判定比国际突发新闻略难,因为一般的官方通讯社很少发布这类带有哗众取宠性质的消息,所以需要加入更多的技术手段。
如果是纯文字消息,一般可以直接选最离奇部分,放到Google英文里面进行搜索,如果搜索结果为零,那基本可以确认为100%的假。如果搜索出来的结果都是些都市报或者晚报啥的,可信度可以提高到50%左右,如果结果里面还有来自新华社、中新社的消息,那么可以提升到70%。如果有美联社、路透社的消息,那真实性上基本就没啥问题了。
如果是带有图片的消息,就把图片保存下来或者取得网络地址,然后用Google的图片相似功能搜索,之后看看这些图片所在的网页上到底是些什么样的内容。对比一下原始的消息,也能够排除掉很大的一批虚假消息了。
对于这种消息,只能更多的依赖微博上的一批科普性账号去做判定。这方面工作做得最好的就是果壳网的谣言粉碎机。从日本大地震的“谣盐”开始,果壳网和科学松鼠会就一直活跃在科学辟谣的第一线。
不过,谣言粉碎机也不可能破解所有你遇到的谣言。
最难鉴定的就是一些社会新闻的谣言,对于可以公开出来的消息,各家门户网站的信息还是有一定的参考性的。在现行的新闻管理体制下,各家商业门户网站的新闻从规范上来讲,只能采用规范稿源,也就是有资质的传统新闻媒体的内容,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能够确认其真实性的。
而对于不能公开报道的消息,只应该相信当事人以及可信媒体人的消息。作为微博重大事件运营之本,新浪和腾讯都是高度关注当事人的,会在第一时间进行认证。而微博上也有一批可信媒体人。
“我们的敌人并非谣言本身,而是人云亦云的思考方式”
首先你应该对你所读、所见,以及任何从网络所了解到的一切都抱有适当程度的怀疑心态。即使“有图有真相”,也要保持警觉,因为在这个时代,造假实在不是一件难事。
要记住,再怎么顺理成章的事,它的真实性也未必就是毋庸置疑的。
大致推断出那些有问题的消息的真实性后,如果消息是可疑的,就别发送它。让其自生自灭,不必以讹传讹。
虽然你面对谣言没有中招,但你的朋友和家人可能没有那么幸运了。比起责骂,幸灾乐祸,或其他让他们更为难堪的方式,体谅他们会更好一些。教他们几招简单的防骗技巧,并鼓励健康适度的怀疑习惯。
“科学常常是无力的,谬误通常比真相更甜美诱人。如果我们只是在网络上追赶谣言的步伐,那么我相信即使有十倍、百倍的团队一起来挥舞粉碎大锤,力量也是不足的。”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说过:“我们的敌人并非谣言本身,而是人云亦云的思考方式,是不加反思的生活态度。这必定是一项水滴石穿的工作,一点一点清除谣言滋生、繁殖的土壤。”
■链接
国外如何“治谣”
美国是互联网的发源地,美国网民在最早接触网络信息的同时,也最先受到网络谣言之害。1991年,美国某家网络服务机构在网上散布影响他人声誉的不实之词,法院判决原告胜诉。时隔4年,另一家网络服务商由于类似原因被告上法庭,同样输掉官司。这两起案件在美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有助于人们明白网络言论也须遵守现实法律。
德国的互联网同样受法律约束。按照德国司法规定,所有现实社会通行的司法规定也适用于互联网。此外,德国的许多法律中也包含互联网行为和言论的专门条款和内容。德国是全球第一个发布网络成文法的国家。1997年,德国出台了《信息与通信服务法》。进入21世纪,德国逐步完善了涵盖10余类法律内容的互联网管理体系,这些法律明确规定,互联网言论可以成为犯罪事实。
据美国媒体报道,为了实现对不良信息的自动扫描,美国执法部门不惜投入巨资研发或购买过滤软件。比如,美国开发的“谣言机器人”等软件,便可以实时识别、监控网络谣言的源头和流向。
造谣的逻辑:“先赚名,再赚钱”
1947年产生了一条著名的谣言决定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也就是说,谣言产生跟事件的重要性和事件的模糊性成正比,事件越重要而且越模糊,谣言产生的几率和效应越大。
杨秀宇和秦火火的造谣路恰好说明了这一公式。
2006年,杨秀宇注册成立了尔玛公司。从这一年的“别针换别墅”开始,杨秀宇几乎每年都要制造一起轰动网络的热点事件,如最美清洁工、郭美美和干露露等事件,耸人听闻又吸引网民眼球。
秦火火的加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提高网络知名度和影响力,秦、杨二人先后策划、制造了一系列网络热点事件,吸引粉丝,使自己迅速成为网络名人,如“7·23”动车事故发生后,故意编造、散布中国政府花2亿元天价赔偿外籍旅客的谣言,挑动民众不满情绪。二人还捏造了所谓雷锋生活中的奢侈情节、污称这一道德楷模的形象完全是由国家制造;利用“郭美美炫富事件”蓄意炒作,恶意攻击中国的慈善救援制度。
在一个个网络谣言的背后,其所在的营销公司也由此实现了“影响力变现”:先利用谣言引起网民关注,积累起一定影响力,再利用这些影响力,帮助企业营销,把虚无缥缈的粉丝变成真金白银。此外,该公司还一直以非法删帖替人消灾、联系查询IP地址等方式赚钱。
据杨秀宇证言,他的公司一年的收入达近千万元之多。
与杨秀宇和秦火火不同,微博上拥有110万粉丝的周禄宝则热衷在网上搜集负面信息,在精心选定目标对象后,以在个人微博、博客等发布或扬言利用自己的媒体资源发布负面帖文、揭露对方隐私为由,实施敲诈勒索。
目前,周禄宝涉嫌敲诈勒索三座寺庙、道观和一家开发商,已经查实的敲诈勒索金额接近百万元人民币。
其实,造谣的逻辑是“先赚名,再赚钱”,造谣本身并不产生收益。通过造谣,吸引粉丝关注,而粉丝则成为后期商业炒作的基础。尔玛公司此前曾表示,在策划“凤姐”时,他们事先就与南京一家整形医院谈好商业合作。
“意见领袖”的商业运作
杨秀宇所在的尔玛公司造谣炒作的方式是,尽可能多注册账号,同时也形成了商业合作或者互助转发的模式,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一人发布微博,其他圈内人转发,互相推荐,形成网状的传播结构;二是大V转发这些微博;三是花钱请一些账号转发,根据粉丝数量,每条转发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
网络中大V早已成为营销的重要推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网络营销人士对记者说,网络大V们赚钱路径就是“先出名,再收钱”。在网络中首先要出名,但通过正常的发帖、转帖很难达到出名效果,而造谣就成为快速出名的绝佳方式。盯住名人、热点事件,并通过造谣吸引微博粉丝关注,成为出名的捷径,而这些粉丝也成为日后该大V商业运作的基础。
该人士介绍称,其实在网络造谣传谣利益链条中,各方都成为受益者,网民只是被利用的工具。凭借网络营销公司、水军在网络中的广阔覆盖,加之大V又对谣言背书,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网络变现的产业链。
据记者统计,新浪和腾讯微博中,持有百万以上粉丝的大V超过3200个,持有千万以上粉丝的大V超过220个。这些大V在行业中普遍被称为“意见领袖”,不但带动了微博用户的活跃度,也能将自身粉丝数直接转化为自己的收入。某些网络中的大V为了不断吸引粉丝关注,以“求辟谣”方式转发一些未经证实的谣言,从而成为谣言的“二传手”。
据一位企业微博营销负责人介绍,自己企业曾与多名粉丝超过百万的大V合作,几条微博下来,价格超过5万元,虽然价格不匪,但效果不俗,2小时内转发和评论就过万,而长尾传播则更加明显。
上述人士提供的一份网络大V转发价目表显示,草根大V转发内容,通常价格在100到3000元不等。一些超过千万粉丝的大V,为自抬身价,甚至不接受直接给钱的方式,营销公司可以利用这些超级大V,为公司旗下其他大V带来更多粉丝,从而获取更大利益。除了大V外,影视明星大V账号更加值钱,转发价格最少都在万元以上。
一位曾与某微博粉丝在500万以上的草根大V有过合作的人士表示,经由公关公司牵线,该大V发布软性广告内容微博,几条下来价格高达7万人民币,但效果不俗:不到一个小时就获得了上万的评论与转发。
“如果付费内容是攻击竞争对手的谣言,可能更贵。”上述人士称,一些公关公司自己运营营销账号,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推广已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而普通的营销账号价格从100至3000元不等,一般团队运作的明星大V,基本在1万至10万元不等。
实际上,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也正在打击以大V“求证”的方式传谣行为。不久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网络新闻协调局有关负责人曾介绍,有一些所谓“大V”账号以“求辟谣”、“求证”等方式故意扩散谣言,让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跟风,损害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网络谣言鉴定学
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但在网络江湖中,即便是智者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信息,也往往会陷入轻信的陷阱。鉴定谣言,需要一种科学、专业的态度,更需要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
□ 江寒秋
分门别类鉴谣言
就国际新闻而言,普通人可以接触到的验证渠道主要是几大国际知名媒体,比如CNN、BBC等。一旦有爆炸性的新闻,比如“日本承认钓鱼岛是中国神圣领土”之类,假如在CNN和BBC的网站首页上没有,基本上可以判定100%为假。
当然,更专业做法是监测四大通讯社的稿库。有一个网站可以利用:http://www.newsnow.co.uk。
你还可以安心等各大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消息。从消息在微博上爆出起计时,如果半小时之内门户网站还没有相关消息,也基本可以判定为假消息。 奇闻异事的谣言也有不少,这类消息的判定比国际突发新闻略难,因为一般的官方通讯社很少发布这类带有哗众取宠性质的消息,所以需要加入更多的技术手段。
如果是纯文字消息,一般可以直接选最离奇部分,放到Google英文里面进行搜索,如果搜索结果为零,那基本可以确认为100%的假。如果搜索出来的结果都是些都市报或者晚报啥的,可信度可以提高到50%左右,如果结果里面还有来自新华社、中新社的消息,那么可以提升到70%。如果有美联社、路透社的消息,那真实性上基本就没啥问题了。
如果是带有图片的消息,就把图片保存下来或者取得网络地址,然后用Google的图片相似功能搜索,之后看看这些图片所在的网页上到底是些什么样的内容。对比一下原始的消息,也能够排除掉很大的一批虚假消息了。
对于这种消息,只能更多的依赖微博上的一批科普性账号去做判定。这方面工作做得最好的就是果壳网的谣言粉碎机。从日本大地震的“谣盐”开始,果壳网和科学松鼠会就一直活跃在科学辟谣的第一线。
不过,谣言粉碎机也不可能破解所有你遇到的谣言。
最难鉴定的就是一些社会新闻的谣言,对于可以公开出来的消息,各家门户网站的信息还是有一定的参考性的。在现行的新闻管理体制下,各家商业门户网站的新闻从规范上来讲,只能采用规范稿源,也就是有资质的传统新闻媒体的内容,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能够确认其真实性的。
而对于不能公开报道的消息,只应该相信当事人以及可信媒体人的消息。作为微博重大事件运营之本,新浪和腾讯都是高度关注当事人的,会在第一时间进行认证。而微博上也有一批可信媒体人。
“我们的敌人并非谣言本身,而是人云亦云的思考方式”
首先你应该对你所读、所见,以及任何从网络所了解到的一切都抱有适当程度的怀疑心态。即使“有图有真相”,也要保持警觉,因为在这个时代,造假实在不是一件难事。
要记住,再怎么顺理成章的事,它的真实性也未必就是毋庸置疑的。
大致推断出那些有问题的消息的真实性后,如果消息是可疑的,就别发送它。让其自生自灭,不必以讹传讹。
虽然你面对谣言没有中招,但你的朋友和家人可能没有那么幸运了。比起责骂,幸灾乐祸,或其他让他们更为难堪的方式,体谅他们会更好一些。教他们几招简单的防骗技巧,并鼓励健康适度的怀疑习惯。
“科学常常是无力的,谬误通常比真相更甜美诱人。如果我们只是在网络上追赶谣言的步伐,那么我相信即使有十倍、百倍的团队一起来挥舞粉碎大锤,力量也是不足的。”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说过:“我们的敌人并非谣言本身,而是人云亦云的思考方式,是不加反思的生活态度。这必定是一项水滴石穿的工作,一点一点清除谣言滋生、繁殖的土壤。”
■链接
国外如何“治谣”
美国是互联网的发源地,美国网民在最早接触网络信息的同时,也最先受到网络谣言之害。1991年,美国某家网络服务机构在网上散布影响他人声誉的不实之词,法院判决原告胜诉。时隔4年,另一家网络服务商由于类似原因被告上法庭,同样输掉官司。这两起案件在美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有助于人们明白网络言论也须遵守现实法律。
德国的互联网同样受法律约束。按照德国司法规定,所有现实社会通行的司法规定也适用于互联网。此外,德国的许多法律中也包含互联网行为和言论的专门条款和内容。德国是全球第一个发布网络成文法的国家。1997年,德国出台了《信息与通信服务法》。进入21世纪,德国逐步完善了涵盖10余类法律内容的互联网管理体系,这些法律明确规定,互联网言论可以成为犯罪事实。
据美国媒体报道,为了实现对不良信息的自动扫描,美国执法部门不惜投入巨资研发或购买过滤软件。比如,美国开发的“谣言机器人”等软件,便可以实时识别、监控网络谣言的源头和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