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到”自然“渠成”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吕叔湘和叶圣陶两位语文界前辈的阐释,其说法虽略有差异,但都一致确认:所谓语文即是语言与文字,或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合称,所以,语文课其实就是语言课。语文课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形成熟练运用祖国语言工具的能力和素养。
  毫无异议,就整体而言,我们农村学生学习语言,感知语言,构架语言的基础与能力肯定不能与城里孩子相提并论,从他们生分蹩脚的普通话、词不达意的讲述、贫瘠可怜的课外阅读就能断定。可我们不能就此气馁不是,得想方设法不是?
  曾听同事感叹“带学生的作文我真的是脱了几层皮呀”,为了减少中高年级教学作文的痛苦,我决定提前酝酿着手,将一部分工作量提前到一二年级的时候来做,希望能实现由低年级的识字说话向中年级的个性表达的顺利过渡。
  一、练说完整的句子
  从最日常的交流表达开始严格要求,尽量说完整的句子,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如“我最喜欢课文里的(),因为()”或“我想记第()竖排的第()个字,将()字的部首换成()偏旁”等,表述要求完整流畅,师生适时补充帮助调整,让学生的脑海中刻下完整句子的印象。同时在学习中辅以自然段、各种标点、各类语气等语文知识的认知,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也让学生一一品味其妙处,将各种做“语言茶点”的原材料准备好。
  现行的教材其实语言特丰富,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富有生活情趣,而且语言带有内容不同格式一致的特点,适合学生慢慢地适应国语的语法表达习惯,培养学生的语感。对其有特点的语言进行拓展想象,是帮助学生模仿式训练语言的最好素材。
  二、鼓励学生大胆写
  和高年级的要求不同,我喜欢创造氛围让学生自主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记流水账不怕,就怕你不开口说,不敢说,只是表达要尽量完整,符合一定的语法规范,听着别扭的,让大家说说自己的感觉,再试试怎样才能有序有条理更合适地表达。
  放手让学生来说,来写,这样他们才有使用已学文字的机会,才知道哪些字不是这样用的,哪些说法是地方方言是不规范的表达,怎样用普通话准确表述,怎样用合适的词来描述,加上些什么词语能让自己的语句更美更有意思等。每学完一课的生字,我会要大家用这个字说一句话,想想在生活中怎样用它。当看到“我坐在沙发上,一边吃着苹果一边想着,肖老师看到我写的句子会不会表扬我呢?”不禁笑意泛滥。“午休时,我轻轻地走进教室,生怕把大家吵醒了。”“妈妈回来了,看上去有些疲倦,我连忙给她捶捶背。”这样的句子带来的幸福感让我对自己的做法非常肯定。
  有些同学记的日记更乏味,因为他不知道记些什么东西,不知道发现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有趣的、值得一写的人和事物,不要紧(正因为这样才要学习嘛),虽然没文采没味道,可是能把所学的常用字这样用着,能把简单的句子试着表达清楚,能知道什么是完整的句子,这不就是基础了吗?
  于是在适当的时机教他们写是必要的,有时候正上课呢,天空突然像夜幕罩下,我会干脆停下来,让大家仔细观察天色、室外的树、然后是那啪啦啪啦打在窗玻璃上的雨点,空中的雨帘,慢慢地和学生一起用语言描述,让他们体味语言可以这样来用,回家后回忆着再写上一写。留心着能为孩子们服务的天气、人物、意外的事件,虽然细琐,看到质朴的日记时却也有趣。
  三两天写一回,一回写个两三句,边写边调教,“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才让学习产生了价值嘛!至于精炼,只有先有话才能浓缩嘛!什么才是值得写的,怎样写才能引人入胜,这是后话!最主要的是,这样不会打消他们“写”的积极性!对写不存畏惧,愿写敢写才能想写!
  三、帮助学生开始模仿
  叶圣陶先生帮教材定了一个合理的地位:“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语文学习就是要从范文的例子或材料里,汲取工具语文的营养,实现字汇、词汇的积累,语法,文法的掌握和运用。除了让学生借这个例子练说之外,我还想让他们中的优秀者能积累模仿文中的语句,甚至能初步体会其篇章结构,整体布局。
  教学二年一册的第十课《北京》时,我发现其结构很有特点,明显的总分总的文章格局,学完后我提示孩子们它的行文特点,引导大家也模仿着写一写我们的校园。嘿,还真有几个同学写得有模有样。再将他们的小文章在全班范读,鼓励大家再改一改,小家伙们劲头十足,竟有一半同学有了百二三十来字的分好自然段的《我的校园》!(比我小时候厉害多了)爽!
  有了这次经验,在教学二年二册“赞美家乡”的主题单元时,我故技重施,让大家感受《日月潭》《葡萄沟》《北京亮起来了》三篇课文的开头与结尾,分析其特点,中间的行文内容给大家带来的美感,又给他们安排了一次展示的机会——模仿着夸夸自己的家乡。这次,三分之二的学生有了小作文的样子,有四个小朋友竟写出了近四百字的“我的家乡”,有头有尾,有声有色!看着“小草懒洋洋的从大地妈妈的怀抱里钻了出来,花儿也纷纷穿上了各色衣服,有红的、白的、蓝的、紫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标点符号都用得好);“天空蓝蓝的,天空下是一片金黄的地毯,麦子是黄的,树叶也是黄的,一片一片的树叶离开大树妈妈的怀抱,一人独自‘旅行’”;“到了秋天,桔子在绿叶底下,跟我们玩躲猫猫呢!找到了它,你就能吃到又酸又甜的美味桔子啦!”我忍不住感伤,为什么我小时候就看不到也想不到这么美的家乡景色呢?也忍不住惊喜,现在的学生就跟精似的,就看你怎么调教啰!
  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感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啊,生活就是表达的源头活水,只有让学生多多尝试用语言来描述它丰富它,敢于运用语言来揣摩它想象它,孩子们才能用祖国奇妙的语言来证明自己是个有心人!慢慢地,不要着急,循序渐进,我想,等那些餐点的原材料都备齐了,东风一来,“水到”则自然“渠成”!
其他文献
研究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人都知道: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颗向上的小苗。可是又有谁会真正的在乎每一颗向上的小苗呢?特别是作为老师的我们,又有多少精力和爱放在了每一颗小苗上呢?  学校刚刚成立的“传统武术班”中的L同学,是个运动员,据班主任讲,这个孩子一进教室就不会笑,目光永远是迷茫和无奈,让人很难走近他。当我对所有的武术班的同学做了了解之后,我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L身上,希望能在教室内、外都能看到孩子的笑容
期刊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符合我国特色的教育趋势。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可以在弘扬传统文化同时保持文化多元性,促进社会和平,保障实现教育公平。小学是文化启蒙阶段,小学语文的教学更是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传授时代文化的重任,但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小学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一些教师缺乏应对多元文化教
期刊
“情不得已”,这是说音乐是由情感引起的。而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情”更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是对作品最好的理解。因此音乐课上根据音乐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一定的认识,才能感受到音乐作品抽象的美感,接受美的教育,提高审美情趣。因此,首先应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的情感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才能使学生真切的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而人类情感的交流,
期刊
班主任工作艰巨而又重要,它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班主任是学校班级建设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我正是认识到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所以身体力行,用自己的智慧、品行、修养等去教育、影响学生,促使其进步。多年来我一直尽心尽力地为当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而奋发工作着,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学生的引导者。得到了学生、家长、老师及校领导的一致好评。  一、为人师表
期刊
日本著名儿童小提琴教育家玲木镇一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发现,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说话走路的那个阶段,孩子进步最快。因为父母总是用最欣赏、最得意的目光关注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点进步,即使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我们会说“贵人迟语”,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从不会嘲笑他,只会坚持不懈地帮助他。结果,每一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这个事例给我们一个启示:“赏识
期刊
我国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更是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面对互联网+浪潮的到来,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主渠道的党校,必须善于用互联网思维重新定位干部教育工作,用互联网+推进教学、科研、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党校阵地与熔炉作用的充分发挥。  一、互联网+势必带来干部教育培训理念的创新  理念的创新是党校各项事业创新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互联网+时代使一台电脑、一部智能手机都成为党员干部
期刊
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语感的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语感积累的过程,就是语文素质提高的过程,或者说语感本身就体现了语文素质教育的内容。郭沫若先生曾说:“语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各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朱作仁教授也指出:“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的体现出来。”  那么
期刊
一、提出问题  写作教学很重要。当充满朝气充满才气的学生们尝试写作的时候,他们是在放飞他们心中的梦,也是在放飞我们心中的梦。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尽力辅助他们在文学创作方面绽放出绚丽的青春花朵!而且,真正有效的写作教学会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所以,写作教学既要在改进教法和加强训练方面下功夫,又要想法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调整好学生的写作状态,使学生既能写好适应考试的限时作文,又能展示和发展个性。多年来,我实施
期刊
2014年9月,我终于站上三尺讲台,挥起教鞭,实现人生的梦想,当上了人民教师。那是一种无比幸运,无比自豪,无比喜悦的心情。如今,一年多过去了,尤其是在我当班主任之后,这种自豪与喜悦之情早已变成一种催化剂,推动着我要更加努力,成为一名专业的小学英语老师与班主任。  吾日三省吾身,反省自己当班主任的这一年,辛酸苦辣甜。然而,我资历尚浅,没有惊天动地,感人至深的教育案例,只能将心里的千头万绪化为自己亲身
期刊
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术,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也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情感教育、价值教育、文化教育、社会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有效素材。在学校美术教学中,将民族手工蜡染与现代美术有机结合,对于美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充实、完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民族手工蜡染进入美术课堂的意义  民族手工蜡染是由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并
期刊